中纤局函〔2006〕17号(精品)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84255731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 页数:59 大小:67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纤局函〔2006〕17号(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中纤局函〔2006〕17号(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中纤局函〔2006〕17号(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资源描述:

《中纤局函〔2006〕17号(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纤局函〔2006〕17号(精品)(5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纤局函200617号关于征求GB1103棉花 细绒棉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的意见的函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中国棉花协会、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全国棉花交易市场、郑州商品交易所、各纤维检验局(所):按照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的要求和棉花标准制修订计划,由各有关部门推荐专家组成的棉花标准起草小组,对GB1103-1999棉花 细绒棉国家标准进行了修订。现将GB1103棉花 细绒棉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和标准修订编制说明印送你们。请你们及时印发相关单位征求意见(可在我局网站下载相关电子文本),并于2006年3月28日前将反馈意见集中汇总报送我局。联系人:熊宗伟、王扬电 话:010-

2、64295154传 真:010-64235331邮箱地址:mianchu3、zgxjmc附件:1GB1103棉花 细绒棉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2GB1103棉花 细绒棉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3GB1103棉花 细绒棉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表4GB1103棉花 细绒棉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意见汇总处理表二六年三月九日抄送:国家发改委经济贸易司。附件1:棉花国家标准(GB1103-xxxx) G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1103-xxxx棉花 细绒棉CottonUpland cotton(征求意见稿)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3、发布 4 GB 1103xxxx前 言本标准是按照国务院批准的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要求和棉花标准修订计划的安排修订。国务院批准的方案确定,由专业纤检机构对棉花加工企业生产的大包型棉花逐包实行仪器化公证检验,并明确提出:“要抓紧研制中国棉花色特征图,制定仪器化检验棉花质量标准,从2004棉花年度开始在改革试点中试用和验证,在试用和进一步扩大验证试验的基础上加以完善,发布实施”。据此制定的相关技术规范在试用中暴露出与GB1103-1999标准不衔接的问题,主要表现在:HVI检验的棉花色特征级与现行感官检验的棉花品级不一致,HVI检验的上半部平均长度与现行感官检验的手扯长度不一

4、致等,从而造成对棉花质量评定指标体系的不统一,给棉花市场交易、贸易结价带来一定困难。为解决上述有关问题,有关部门要求尽快对GB1103-1999棉花标准进行修订。修订的标准既要适用于感官检验,又要适用于仪器化检验;既要符合中国国情现实可行,又要体现仪器化检验作为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的方向。本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1. 明确将成包皮棉的抽样及检验分为“按批检验”和“逐包检验”两种情况。2. 明确棉花长度采用上半部平均长度表示。手扯长度校准棉样采用HVI上半部平均长度定值,感官检验人员应经常利用手扯长度校准棉样校准手扯长度检验结果。3. 增加了“32毫米”长度级。4. 将马克隆值级由三级修订为三

5、级五档。5. 增加了成包皮棉异性纤维含量分档内容,抽样、检验方法和质量标识的要求。6. 明确成包皮棉按批检验可采用HVI检验,并增加的HVI检验项目有长度整齐度指数、断裂比强度、反射率(Rd)、黄色深度(+b)和色特征级,规定色特征级指标作为参考指标。7. 增加了HVI检验长度整齐度指数、断裂比强度的分档内容。8. 明确了本标准所涉及的断裂比强度均采用3.2mm隔距,HVI校准棉花标准(HVICC)的校准水平。9. 增加了成包皮棉逐包检验的抽样方法、数量和检验顺序。10. 明确了逐包检验成包皮棉加工时不组批,顺序堆放,棉花加工单位可按检验结果和买方需求组批销售。11. 明确了逐包检验棉花的杂质

6、检验,按同一籽棉大垛、同一天、同一条生产线加工的棉包作为一个含杂率检验单元,检验结果作为该单元每包棉花的含杂率。12. 明确了皮棉成包时可使用回潮率在线自动检测装置测定回潮率,但该装置应定期计量检定。13. 取消了“五级棉花长度大于27mm,按27毫米级计”的限制。14. 取消了“七级以下为级外棉”的规定。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1103-1999。 本标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纤维检验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纤维检验局、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中国棉花协会、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水波、杨照良、何永政、于小新、熊宗伟、王丹涛、刘孝峰、康玉国、程隆

7、棣、唐淑荣。中华人民共和国棉花国家标准GB1103xxxx棉花 细绒棉代替GB11031999CottonUpland cotton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细绒棉的质量要求、分级规定、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检验证书、包装及标志、储存与运输要求等。本标准适用于生产、收购、加工、贸易、仓储和使用的细绒棉。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6102.11985原棉回潮率试验方法 烘箱法GB/T6102.21985原棉回潮率试验方法 电测器法GB/T6498

8、2004棉花“马克隆值”试验方法GB/T64991992原棉含杂率试验方法GB/T6975 棉花包装GB/T81701987数值修约规则GB/T137861992棉花分级室的模拟昼光照明GB/T 19617-2004 棉花长度试验方法 手扯尺量法GB/T XXXX2005 大容量纤维测试仪测定棉纤维物理性能试验方法GSB11-1329 国家长度标准棉花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1 主体品级 cotton modal grade按批检验时,含有相邻品级的一批棉花中,所占比例80%及以上的品级。3.2 毛重 gross weight棉花及其包装物重量之和。3.3 净重 net weight毛

9、重扣减包装物重量后的重量。3.4 准重 conventional weight净重按棉花标准含杂率折算后的重量。3.5 公定重量 conditioned weight准重按棉花公定回潮率折算后的重量。3.6 籽棉准重衣分率 conventional lint percentage of seed cotton从籽棉上轧出的皮棉准重占相应籽棉重量的百分率。3.7 籽棉公定衣分率 conditioned lint percentage of seed cotton从籽棉上轧出的皮棉公定重量占相应籽棉重量的百分率。3.8 异性纤维 foreign fiber混入棉花中的对棉花及其制品质量有严重影响的

10、非棉纤维和色纤维,如化学纤维、毛发、丝、麻、塑料膜、塑料绳、染色线(绳、布块)等。3.9 成包皮棉异性纤维含量 the content of foreign fiber in a baled cotton 成包皮棉异性纤维含量是指从样品中挑拣出的异性纤维的重量与被挑拣样品重量之比,用克/吨表示。3.10 危害性杂物 danger foreign matters混入棉花中的对棉花加工、使用和棉花质量有严重影响的硬杂物和软杂物,如金属、砖石及异性纤维等。3.11 色特征级 cotton color grade依据棉花颜色特征划分的级别。棉花样品的反射率(Rd)和黄色深度(+b)测试值在棉花色特征图

11、上的位置所对应的级别。4 质量要求4.1 品级根据棉花的成熟程度、色泽特征、轧工质量,棉花品级分为7个级,即一至七级。三级为品级标准级。4.1.1 品级条件棉花品级条件见表1表1 品级条件品级籽 棉皮 辊 棉锯 齿 棉成熟程度色泽特征轧工质量成熟程度色泽特征轧工质量一级早、中期优质白棉,棉瓣肥大,有少量一般白棉和带淡黄尖、黄线的棉瓣,杂质很少成熟好色洁白或乳白,丝光好,稍有淡黄染黄根、杂质很少成熟好色洁白或乳白,丝光好,微有淡黄染索丝、棉结、杂质很少二级早、中期好白棉,棉瓣大,有少量轻雨锈棉和个别半僵棉瓣,杂质少成熟正常色洁白或乳白,有丝光,有少量淡黄染黄根、杂质少成熟正常色洁白或乳白,有丝光

12、,稍有淡黄染索丝、棉结、杂质少三级早、中期一般白棉和晚期好白棉,棉瓣大小都有,有少量雨锈棉和个别僵瓣棉,杂质稍多成熟一般色白或乳白,稍见阴黄,稍有丝光,淡黄染、黄染稍多黄根、杂质稍多成熟一般色白或乳白,稍有丝光,有少量淡黄染索丝、棉结、杂质较少四级早、中期较差的白棉和晚期白棉,棉瓣小,有少量僵瓣或轻霜、淡灰棉,杂质较多成熟稍差色白略带灰、黄,有少量污染棉黄根、杂质较多成熟稍差色白略带阴黄,有淡灰、黄染索丝、棉结、杂质稍多五级晚期较差的白棉和早、中期僵瓣棉,杂质多成熟较差色灰白带阴黄,污染棉较多,有糟绒黄根、杂质多成熟较差色灰白有阴黄,有污染棉和糟绒索丝、棉结、杂质较多六级各种僵瓣棉和部分晚期次

13、白棉,杂质很多成熟差色灰黄,略带灰白,各种污染棉、糟绒多杂质很多成熟差色灰白或阴黄,污染棉、糟绒较多索丝、棉结、杂质多七级各种僵瓣棉、污染棉和部分烂桃棉,杂质很多成熟很差色灰暗,各种污染棉、糟绒很多杂质很多成熟很差色灰黄,污染棉、糟绒多索丝、棉结、杂质很多4.1.2 品级条件参考指标品级条件参考指标见表2表2 品级条件参考指标品级成熟系数不低于断裂比强度cN/tex不低于轧工质量皮辊棉锯齿棉黄根率%不大于毛头率%不大于疵点粒/100g不大于毛头率%不大于不孕籽含棉率%一级1.6280.30.410000.420-30二级1.5260.30.412000.420-30三级1.4260.50.61

14、5000.620-30四级1.2240.50.620000.620-30五级1.0240.50.630000.620-30注:1、疵点包括:破籽、不孕籽、索丝、软籽表皮、僵片、带纤维籽屑及棉结七种。2、轧工质量指标也是对皮棉的质量要求。3、断裂比强度为3.2mm隔距,HVI校准棉花标准(HVICC)校准水平。4.1.3 根据品级条件和品级条件参考指标,制作品级实物标准。品级条件也是籽棉“四分”(分摘、分晒、分存、分售)的依据。4.1.4 品级实物标准4.1.4.1 品级实物标准分基本标准和仿制标准。4.1.4.2 同级籽棉在正常轧工条件下轧出皮棉产生同级皮辊棉、锯齿棉基本标准。注:符合表2轧工

15、质量参考指标要求,视为正常轧工条件。4.1.4.3 基本标准分保存本、副本、校准本。保存本为基本标准每年更新的依据;副本为品级实物标准仿制的依据;校准本用于仿制标准损坏、变异等情况下的修复、校对。4.1.4.4 皮辊棉、锯齿棉仿制标准根据基本标准副本的品级程度进行仿制。4.1.4.5 皮辊棉、锯齿棉仿制标准是评定棉花品级的依据。各级实物标准都是底线。4.1.4.6 黄棉、灰棉、拔杆剥桃棉,由各产棉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基本标准副本的品级程度制作参考棉样。最高品级不高于四级。4.1.4.7 基本标准和仿制标准应每年更新,并保持各级程度的稳定。4.1.4.8 基本标准和仿制标准使用期限为一年(自当

16、年九月一日至次年八月三十一日)。4.2 长度4.2.1 棉花纤维长度采用棉花上半部平均长度(简称长度,下同)。4.2.2 长度以1mm为级距,分级如下:25毫米,包括25.9mm及以下;26毫米,包括26.026.9mm;27毫米,包括27.027.9mm;28毫米,包括28.028.9mm;29毫米,包括29.029.9mm;30毫米,包括30.030.9mm;31毫米,包括31.031.9mm;32毫米,包括32.0mm及以上。4.2.3 长度规定4.2.3.1 28毫米为长度标准级。4.2.3.2 六、七级棉花的长度均按25毫米计,记为25.0mm。4.2.4 棉花长度标准样品棉花长度标

17、准样品的长度值,根据大容量纤维测试仪(简称HVI,下同)测定的棉花上半部平均长度值确定。 4.3 马克隆值4.3.1 马克隆值分三个级,即A、B、C级。B级分为B1、B2两档,C级分为C1、C2两档。B级为马克隆值标准级。4.3.2 马克隆值分级分档范围如表3所示:表3 马克隆值分级分档表马克隆值分级数值A级A3.74.2B级B13.53.6B24.34.9C级C13.4及以下C25.0及以上4.4 回潮率棉花公定回潮率为8.5%;棉花回潮率最高限度为10.5%。4.5 含杂率棉花标准含杂率,皮辊棉为3.0%,锯齿棉为2.5%。4.6 断裂比强度断裂比强度分档见表4。表4 断裂比强度(3.2m

18、m隔距HVICC校准水平)分档表断裂比强度(cN/tex)分档20.0很弱20.025.9弱26.029.9中等30.031.9强32.0很强4.7 长度整齐度指数长度整齐度指数分档见表5。表5 长度整齐度指数分档表长度整齐度指数()分档77.0很低77.079.9低80.082.9中等83.085.9高86.0很高4.8 危害性杂物4.8.1 棉花中严禁混入危害性杂物。4.8.2 采摘、交售、收购和加工棉花中的要求4.8.2.1 采摘、交售棉花,禁止使用易产生异性纤维的非棉布口袋,禁止用有色的或非棉线、绳扎口。4.8.2.2 收购、加工棉花时,发现混有金属、砖石、异性纤维及其它危害性杂物的,

19、必须挑拣干净后方可收购、加工。4.8.2.3 棉花加工过程中,不得混入危害性杂物。4.8.3 成包皮棉异性纤维含量分档 成包皮棉异性纤维含量分四档,见表6。表6 成包皮棉异性纤维含量分档及标识表含量(克/吨)0.80程度无低中高代号NLMH4.9 反射率和黄色深度反射率和黄色深度用于反映棉花的颜色特征。4.10 色特征级4.10.1 色特征级的划分棉花按色特征分为3种类型13个级,色特征级用两位数字表示,第一位是级别,第二位是类型。类型分白棉、淡黄染棉、黄染棉。白棉分6级,代号分别为:11、21、31、41、51、61;淡黄染棉分4级,代号分别为:12、22、32、42;黄染棉分3级,代号分别

20、为:13、23、33;31级为色特征标准级。4.10.2 色特征图色特征级的分布和范围由色特征图表示,见图1。图1 棉花色特征图4.10.3 色特征级的确定4.10.3.1 棉花样品表面反射率和黄色深度的测试结果,在棉花色特征图上的位置所对应的色特征级,即为该棉花样品的色特征级。4.10.4 色特征级为推荐性指标。5 抽样5.1 抽样应具有代表性。抽样分籽棉抽样和成包皮棉抽样。5.2 籽棉抽样5.2.1 收购籽棉每500kg(不足500kg的按500kg计)抽样数量不少于1.5kg。5.2.2 籽棉大垛以垛为单位抽样,抽样数量:10t及以下大垛抽样10kg;10t以上,50t及以下大垛抽样20

21、kg;50t以上大垛抽样25kg。5.2.3 收购籽棉采取多点随机取样方法。5.2.4 籽棉大垛采取在不同方位、多点、多层随机取样方法,取样深度不低于30cm。5.3 成包皮棉抽样成包皮棉抽样分按批检验抽样和逐包检验抽样。5.3.1 按批检验抽样5.3.1.1 按批检验的成包皮棉,每10包(不足10包的按10包计)抽1包。从每个取样棉包包身上部开包后,去掉棉包表层棉花,抽取完整成块样品约300g,形成批样,供品级、长度、马克隆值和含杂率检验;采用HVI检验时,批样供品级、长度、马克隆值、含杂率、长度整齐度、断裂比强度、反射率和黄色深度检验。抽完批样样品后,再往棉包内层于10cm15cm深处,抽

22、取回潮率检验样品约100g,装入取样筒内密封,形成回潮率检验批样。严禁在包头取样。5.3.1.2 棉花加工单位按批检验可以从皮棉滑道上抽样。在整批棉花的成包过程中,每隔10包抽样一次。每次抽取约300g样品供品级、长度、马克隆值和含杂率检验;抽取约1000g样品供异性纤维含量检验;抽取约100g样品供回潮率检验。5.3.1.3 棉花购销单位或棉纺企业检验棉花异性纤维含量,每50包(不足50包按50包计)随机抽取1包,作为棉花异性纤维含量检验样品。5.3.2 逐包检验抽样5.3.2.1 逐包检验抽样仅适用于重量为(22710)kg的棉包。5.3.2.2 使用专用取样装置,在每个棉包两侧面中部切取

23、长260mm、宽105mm或124mm、重量不少于125g的切割样品。5.3.2.3 取样时,将每个切割样品按层平均分成两半,其中一个切割样品中对应棉包外侧的一半和另一个切割样品中对应棉包内侧的一半合并形成一个检验用样品,剩余的两半合并形成备用样品。棉花样品应保持原切取的形状、尺寸,即样品为长方形且平整不乱。5.3.2.4 检验用样品供品级、含杂率检验和HVI的长度、长度整齐度、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反射率、黄色深度、色特征级检验。6 检验方法6.1 品质检验6.1.1 品级检验6.1.1.1 检验品级,以品级实物标准结合品级条件决定。6.1.1.2 检验品级应在棉花分级室进行,分级室应符合G

24、B/T 13786标准或具备北窗光线。6.1.1.3 逐样检验品级。检验时,手持棉样,压平、握紧,使棉样密度与品级实物标准密度相近,在实物标准旁进行对照确定品级,逐样记录检验结果。6.1.1.4 按批检验时,计算批样中各相邻品级的百分比,其中占80.0%及以上的品级定为主体品级。6.1.1.5 按批检验时,检验结果按主体品级和各相邻品级所占百分比出证。6.1.1.6 逐包检验时,逐包给出品级检验结果。6.1.2 长度检验棉花长度检验分手扯尺量法检验和HVI检验。棉花长度标准样品作为校准手扯尺量长度的依据。6.1.2.1 按批检验按批检验时,采用手扯尺量法或HVI逐样检验长度,分别按GB/T 1

25、9617或GB/T XXXX2005执行。计算批样中各试样长度的算术平均值及各长度级的百分比。长度平均值对应的长度级定为该批棉花的长度级。6.1.2.2 逐包检验逐包检验时,采用HVI检验长度,按GB/T XXXX2005执行。逐包出具长度检验结果。6.1.2.3 长度检验结果保留一位小数。6.1.3 马克隆值检验6.1.3.1 收购检验籽棉收购时可以不检验马克隆值。6.1.3.2 按批检验马克隆值按GB/T 6498或GB/T XXXX2005进行检验。按GB/T 6498检验时,从批样中,按批样数量的30%随机抽取马克隆值试验样品,逐样测试马克隆值。按GB/T XXXX2005检验时,按批

26、样逐样测试马克隆值。各个试验样品,根据马克隆值分别确定其马克隆值级及档次。计算各马克隆值级所占的百分比,其中百分比最大的马克隆值级定为该批棉花的主体马克隆值级。计算B1、B2、C1、C2各档所占的百分比,分别计算各级、各档中样品的平均马克隆值。检验结果按主体马克隆值级及各级、各档所占百分比和相应的平均马克隆值出证。马克隆值检验结果保留一位小数。6.1.3.3 逐包检验逐包检验时,采用HVI检验马克隆值,按GB/T XXXX2005执行。逐包出具马克隆值及相应值级。6.1.4 成包皮棉异性纤维含量检验6.1.4.1 成包皮棉异性纤维含量检验采用手工挑拣法。6.1.4.2 棉花加工单位对异性纤维检

27、验样品的检验结果,作为该样品所对应的各包棉花异性纤维含量检验结果。6.1.4.3 棉花购销单位或棉纺企业对各取样包逐包手工挑拣,计算异性纤维含量,作为该批棉花异性纤维含量检验结果。6.1.4.4 异性纤维含量保留两位小数。6.1.5 断裂比强度检验断裂比强度按GB/T XXXX2005逐样进行检验。按批检验时,计算批样中各试样断裂比强度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批棉花断裂比强度结果。逐包检验时,逐包给出断裂比强度结果。6.1.6 长度整齐度指数检验长度整齐度指数按GB/T XXXX2005进行检验。按批检验时,计算批样中各试样长度整齐度指数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批棉花长度整齐度指数结果。逐包检验时,逐

28、包给出长度整齐度指数结果。 6.1.7 反射率、黄色深度和色特征级检验反射率、黄色深度按GB/T XXXX2005逐样进行检验。逐样给出检验结果。根据各个试验样品的反射率、黄色深度的测试值分别确定其色特征级。6.2 重量检验6.2.1 含杂率检验6.2.1.1 收购时可机检或估验,估验结果应经常与按GB/T 6499进行检验的结果相对照。对估验结果有异议时,以按GB/T 6499进行检验的结果为准。6.2.1.2 按批检验时,成包皮棉含杂率检验方法,按GB/T 6499执行。6.2.1.3 逐包检验时,以同一籽棉大垛、同一天、同一条生产线加工的棉包为一个含杂率检验单元。检验结果作为该单元每包棉

29、花的含杂率。含杂率检验方法,按GB/T 6499执行。6.2.2 回潮率检验6.2.2.1 回潮率批样取样后即验或密封后待验,待验须在24h内完成。回潮率检验按GB/T 6102.1或GB/T6102.2执行,以烘箱法为准。6.2.2.2 皮棉成包时使用回潮率在线自动检测装置的,由该装置确定每包棉花的回潮率。该装置应按JJXXXX2006回潮率在线自动检测装置检定规程定期进行检定。6.2.3 籽棉折合皮棉的公定重量检验6.2.3.1 每份试样称量 1kg。籽棉试样公定衣分率检验用衣分试轧机加工。要求不出破籽,不带油污棉,轧工质量应符合表2轧工质量参考指标要求。将轧出的皮棉称量。称量都精确到1g

30、。6.2.3.2 按式(1)、式(2)计算籽棉准重衣分率:100Z Gn=G (1)100Z0 Gn L=100 (2) G0式中:Gn从籽棉试样上轧出的皮棉准重,g;G从籽棉试样上轧出的皮棉重量,g;Z轧出皮棉实际含杂率,%Z0皮棉标准含杂率,%;L籽棉准重衣分率,%;G0籽棉试样重量,g。6.2.3.3 一个以上试样时,以每个试样准重衣分率的算术平均值作为籽棉平均准重衣分率,精确到0.1%。6.2.3.4 籽棉公定衣分率按式(3)计算,精确到0.1%: (3)式中:L0籽棉公定衣分率,%;L籽棉准重衣分率或平均准重衣分率,%;R0棉花公定回潮率,%;棉样实际平均回潮率,%;6.2.3.5

31、籽棉折合皮棉的公定重量按式(4)计算,精确到0.1kg;WL L0 W0 (4)式中:WL 籽棉折合皮棉的公定重量,kg;L0 籽棉公定衣分率,%;W0 籽棉重量,kg。6.2.4 成包皮棉公量检验6.2.4.1 抽样检验的成包皮棉,由棉花加工单位逐包称量并标注毛重;逐包检验的成包皮棉,由棉花加工单位逐包自动称量并标注毛重及净重。出厂后进行公定重量检验时,按批称量毛重。称量衡器精度不低于1 。称量时,应尽量接近衡器最大量程。6.2.4.2 根据批量大小,从批中抽取有代表性的棉包25包,开包称取包装物重量,计算单个棉包包装物的平均重量,精确到0.01kg。6.2.4.3 按式(5)计算每批棉花净

32、重,修约到0.001t:W2 =(W1 NM)/1000 (5)式中:W2 净重,t;W1 毛重,kg;N 棉包数量;M 单个棉包包装物平均重量,kg。6.2.4.4 按式(6)计算每批棉花准重,修约到0.001t: 100-Z W3= W2 (6) 100- Z0式中:W3 准重,t;W2 净重,t;Z 棉花实际含杂率,%;Z0 棉花标准含杂率,%。6.2.4.5 按式(7)计算每批棉花的公定重量,修约到0.001t: (7)式中:W 公定重量,t;W3 准重,t;R0棉花公定回潮率,%;棉花实际平均回潮率,%。6.2.5 数值计算涉及到的数值修约均按GB/T 8170标准执行。7 检验规则

33、7.1 检验项目7.1.1 籽棉收购检验项目:品级、长度、回潮率、含杂率、籽棉公定衣分率、籽棉折合皮棉的公定重量。7.1.2 成包皮棉检验项目成包皮棉检验项目分按批检验的检验项目和逐包检验的检验项目。7.1.2.1 按批检验项目为:品级、长度、马克隆值、异性纤维含量、回潮率、含杂率和公定重量;如采用HVI检验,增加的检验项目有长度整齐度、断裂比强度、反射率、黄色深度和色特征级。7.1.2.2 逐包检验项目为:品级、长度、马克隆值、回潮率、含杂率、长度整齐度、断裂比强度、反射率、黄色深度、色特征级和公定重量。7.2 检验顺序7.2.1 籽棉收购检验:籽棉倒包检验危害性杂物、籽棉称量、抽样、试样称

34、量、试轧及轧出皮棉称量、从轧出皮棉中分别抽取样品检验回潮率、含杂率,其余样品供检验品级、长度。7.2.2 成包皮棉按批检验:先从批样中抽取含杂率检验样品供含杂率检验,应避免杂质失落;剩余样品在检验品级后,再分别抽取样品进行长度和马克隆值检验。回潮率批样供回潮率检验用。7.2.3 成包皮棉逐包检验:先按检验单元逐样抽取含杂率检验样品供含杂率检验,应避免杂质失落;剩余样品在检验品级后,再用HVI进行长度、马克隆值、长度整齐度、断裂比强度、反射率、黄色深度 、色特征级检验。7.3 成包皮棉组批规则7.3.1 按批检验成包皮棉组批应类型、轧花方式、主体品级、长度级、主体马克隆值级相同;同一批棉花中,不

35、允许有跨主体品级的棉花,与主体品级相邻品级的棉花比例不得超过20%,不符者应挑包整理或协商处理。注:跨主体品级指主体品级及其上下相邻品级之外的品级。成批棉花可以分证,不宜合证。如零星棉包需要合证,必须类型、轧花方式、主体品级、长度级及主体马克隆值级相同,回潮率相差不超过1%,含杂率相差不超过0.5%。合证后的回潮率、含杂率按加权平均计算。7.3.2 逐包检验逐包检验成包皮棉加工时顺序堆放,生产企业可按检验结果和买方需求组批销售。8 检验证书8.1 棉花检验证书是棉花的质量凭证。按批检验的成包皮棉和逐包检验的成包皮棉均应出具棉花检验证书。8.2 按批检验经专业纤维检验机构公证检验的棉花,以专业纤

36、维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证书为棉花的质量凭证;未经专业纤维检验机构检验的棉花,供方的检验证书为棉花的质量凭证;需方对供方检验结果有异议的,可向专业纤维检验机构申请检验,以其出具的检验证书为准。按批检验的棉花检验证书应载明下列内容:产品名称、批号、包数、产地、加工单位、检验项目及检验结果(主体品级及相邻品级比例、长度级及各长度级比例、主体马克隆值级及各级、各档所占百分比和相应的平均马克隆值、异性纤维含量(加工单位提供)、回潮率、含杂率、毛重、公定重量)、检验单位、检验人员、签发证书日期、证书编号、证书有效期及备注(合证棉花需在备注中注明)。如采用HVI检验,证书应增加的内容有长度整齐度、断裂比强度、

37、反射率、黄色深度和色特征级。8.3 逐包检验由专业纤维检验机构逐包出具公证检验证书。证书应载明下列内容:棉包条码号及其载明内容(产品名称、产地、加工单位、流水包号、加工单位提供的回潮率和毛重等)、检验项目及检验结果(品级、长度值及长度级、马克隆值及马克隆值级、长度整齐度指数、断裂比强度、反射率、黄色深度、色特征级、含杂率)、检验单位、签发证书日期、证书编号、证书有效期及备注。8.4 棉花检验证书有效期一年,从签发之日起计算。超过证书有效期的棉花应重新进行检验,按重新检验结果出证。9 包装及标志9.1 包装9.1.1 棉花成包时,必须包装完整,各包重量相当。不得将棉短绒、不孕籽回收棉、油花、脚花

38、及危害性杂物等混入包内。9.1.2 棉花包装按GB/T 6975执行。9.2 棉花质量标识的标示方法及代号9.2.1 棉花质量标识的标示方法及代号仅适用于按批检验的成包皮棉。9.2.2 棉花质量标识按棉花类型、主体品级、长度级、主体马克隆值级顺序标示。类型代号:黄棉以字母“Y”标示,灰棉以字母“G”标示,白棉不作标示;品级代号:一级至七级,用“1” “7”标示;长度级代号:25毫米至32毫米,用“25” “32”标示;马克隆值级代号:A、B、C级分别用A、B、C标示;皮辊棉、锯齿棉代号:皮辊棉在质量标示符号下方加横线“”表示;锯齿棉不作标志。例如:二级锯齿白棉,长度29毫米,主体马克隆值级A级

39、,质量标识为:229A;四级锯齿黄棉,长度27毫米,主体马克隆值级B级,质量标识为:Y427B;四级皮辊白棉,长度30毫米,主体马克隆值级B级,质量标识为:430B;五级锯齿白棉,长度29毫米,主体马克隆值级C级,质量标识为:529C;五级皮辊灰棉,长度28毫米,主体马克隆值级C级,质量标识为:G528C;六级锯齿灰棉,长度27毫米,主体马克隆值级C级,质量标识为:G625C。 9.3 标志9.3.1 按批检验每一棉包两包头用黑色刷明标志:棉花产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县)、加工单位、质量标识、批号、包号、毛重、异性纤维含量(代号)、生产日期。9.3.2 逐包检验对用棉布包装的棉包,棉包两包头

40、用黑色刷明标志:棉花产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县)、加工单位、包号(加工流水编号,不得重复)、毛重、异性纤维含量(代号)、生产日期。棉包条码应固定在棉包左上角位置。对用高强度塑料包装的棉包,在棉包两包头固定条码作为标志。10 储存与运输10.1 成包皮棉在贮存时要注意通风、防潮,防止发生霉变和火灾。10.2 棉花在运输过程中,要防止受水浸雨淋和污染。10.3 棉花运输要货证相符,货证同行。一批棉花原则上不得分开装运,特殊情况下确需分开装运的,要分证、抄码计算,并在证书和重量码单上注明;同一车(船)内装有几个批次等级的,要做到批次、等级分舱、分层装运。10.4 在中转环节,供、需双方不准更改质量

41、标识,不得伪造检验证书。附件2:GB1103棉花 细绒棉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标准修订的背景2003年9月,国务院批准了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同年12月,国家发改委会同质检总局、财政部、供销总社和农业发展银行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发改经贸20032225号)。国务院批准的方案确定,由专业纤检机构对棉花加工企业生产大包型棉花逐包实行仪器化公证检验,并要求抓紧研制中国棉花色特征图,制定仪器化检验棉花质量标准,从2004棉花年度开始在改革试点中试用和验证,在试用和进一步扩大验证试验的基础上加以完善,发布实施。据此中国纤维检验局牵头成立仪器化

42、检验国家标准起草小组,制定了仪器化检验棉花质量标准(草案),并在2004棉花年度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试点期间进行验证。针对验证中暴露出的问题和有关情况,起草小组又研究制定了棉花质量仪器化公证检验技术规范(试行),在2005棉花年度的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推行中试行,扩大了验证范围和覆盖面。这样,目前棉花流通中,同时实施棉花 细绒棉和棉花质量仪器化公证检验技术规范(试行)两套棉花质量标准及技术规范,分别适用于小包型和大包型棉花。与此相对应,对加工成包皮棉质量的检验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目测手扯感官检验为主,辅之以常规仪器,并按批检验、出具结果的方法,其检验依据是GB1103标准,另一种是使用HVI

43、并逐包检验、出具结果的方法,其检验依据是仪器化检验技术规范。但两套标准及技术规范确定的质量评价体系之间不统一,存在一些不相衔接的问题,主要表现在:HVI检验的棉花色特征级与现行感官检验的棉花品级不一致,HVI检验的上半部平均长度与现行感观检验的手扯长度不一致等,由此给棉花市场交易、贸易结价带来一定困难。为此,有关部门要求尽快对GB1103-1999棉花标准进行修订。要求修订的标准既适用于感官检验,又适用于仪器化检验;既要符合中国国情现实可行,又能体现仪器化检验作为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的方向。修订后的棉花标准是适用于棉花流通的唯一标准,适用于棉花流通各个不同环节,适用于符合规定的不同包型。本标准

44、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修订的。二、标准修订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一)指导思想一是要适应纺织发展的需要。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纺织工业迅猛发展,纺织工业对原棉的需求目前已到达900万吨。立足于促进棉花加工与纺织技术进步、产业升级,推进棉花质量检验体制的高度,在GB1103中,增加一些适应纺织行业用棉需求的、反映棉花内在质量的指标,较大幅度提高对成包皮棉的质量要求,有利于引导调整种植结构,改良棉花品质,增加棉农收入;有利于提高棉花及其制品的质量,促进纺织工业发展,增强我国纺织品的国际竞争力。二是努力与国际通行标准接轨。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产棉大国,多年来致力于通过仪器来测试原棉的内在质量。这样一是

45、能够快速获得测试结果,二是能客观准确评价棉花内在质量,三是有利于利用电子手段共享信息,四是有利于增强国家宏观调控能力。因此,按照中国国情,借鉴国外棉花标准的经验,是十分必要的。三是积极稳妥逐步完善。GB1103标准涉及的范围广,规范的对象多,因此,标准的修订对目前经实践证明是成熟和先进的成分,要积极采用;对于条件尚不成熟,需要进一步试验研究的项目,可以考虑继续试验,逐步纳入标准中来,并力争用几年的时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二)基本思路根据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的要求,继承GB1103-1999标准中行之有效的有关检验方法和内容,增加仪器化检验的质量指标和检验方法,形成一个适应棉花流通需要,有利于推

46、进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的统一标准。GB11031999是在GB1103-1972的基础上将长度从2mm改为1mm,增加了马克隆值,将含水率改为回潮率、将主体品级引入标准等重大改革。实践证明这些改革对客观评价棉花质量和规范棉花市场,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根据方案要求,2003年开始试行的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为棉花质量检验提供了仪器化检验的平台,这个平台使棉花质量在棉花加工环节通过快速、科学的仪器化检验成为可能,使我国棉花质量检验从单一的感观检验上升到感观检验和仪器检验并行。通过对两种检验形式的分析,找出共性的方面和先进可行的方面对GB1103-1999标准进行修订,使之既能够替代GB1103-199

47、9,又能够体现仪器化检验是棉花质量检验发展方向,推进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既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三、标准修订的过程标准的修订经历了技术准备和调研阶段、标准草案起草阶段、征求意见三个阶段:(一)技术准备和调研阶段1布置相关试验,积累试验数据技术准备阶段实际从1999年就已经开始。为此,中国纤维检验局与农业部棉花检测中心、供销总社棉麻局等部门,组织了1999、2000、2001三个棉花年度的全国棉花品质调查;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组织了2001、2002新疆机采棉品质调查。中国纤维检验局还对2001年第三季度到2004年第三季度,共13个季度棉花公证检验的监督抽验样品, 组织专家进行品长检验和HVI

48、检验。对2004棉花年度仪器化公证检验试点单位的123663包棉花仪器化检验和品级检验的数据进行了汇总与统计分析。2005棉花年度,在全国13个主产棉省(区),采集78点31个品种进行分采摘期棉花质量比较试验。该试验在20062008棉花年度仍将继续进行,为下一步标准修订进行技术储备。2细致了解国际国内棉花质量检测仪器和设备对国内外棉花检测仪器和设备,像瑞士USTER的HVI(大容量棉花纤维检测仪)设备,印度以及国内的相关仪器厂商,进行了深入的细致了商讨,就HVI技术特点、使用和维护进行了充分的沟通。还与HVI制造厂商,就HVI的原理,使用和维护,主办了多次的培训班。保障了基层仪器检验工作能顺

49、利开展。3开展国际国内棉花质量和标准调研1999到2005的几年间,分期分批派员与美国农业部的相关部门,就美国棉花标准的历史沿革,色特征实物标准及其制作方法,有关的校准棉样及其制作方法,进行了全方位的调研,取得了大量的一手资料。与国内的棉花生产、加工和纺织部门以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就棉花标准的有关问题,深入的交换意见。(二)标准的起草阶段经有关部门推荐,中国纤维检验局牵头组建了棉花标准修订起草小组,成员如下:徐水波、杨照良、何永政、于小新、熊宗伟、王丹涛、刘孝峰、康玉国、程隆棣、唐淑荣。2005年10月2829日,棉花标准修订起草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会议对第一阶段的工作作了介绍,确定了标准修

50、订的指导思想和主要思路,对于标准中主要指标的设置形成一致意见:新标准中品级条款不作变动,仪器化逐包检验也暂行逐包检验品级指标;采用上半部平均长度表示棉花长度,解决棉花长度感官(手扯)检验与仪器化检验指标不统一问题,手扯长度校准棉样采用HVI上半部平均长度定值,利用手扯长度校准棉样校正手扯长度手法,以确保手扯长度和HVI测试长度保持相同水平;对马克隆值进一步细分,分为三级五档。将HVI测得的长度整齐度指数、断裂比强度、反射率、黄度等指标也列入标准。标准中提供棉花色特征级和“中国棉花色特征图”,利用反射率、黄度数值,可以从棉花色特征图中得到相应色特征级。鉴于目前色特征图还不完善,规定色特征级作为参

51、考指标。色特征分级和色特征图需要进一步扩大验证试验,不断完善,并制作出色特征级实物标准,逐步取代品级和品级实物标准。2006年1月912日,标准起草小组召开第二次会议。起草文字标准草案。色特征图建议方案初步确定,将我国棉花色特征分为三类13个级,即白棉分5个级,淡黄染棉分4个级,黄染棉分3个级。各色特征级在色特征图中的区域界限,须经进一步分析研究后确定。2006年2月27日3月3日,标准起草小组召开第三次会议,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同GB11031999相比,本次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1明确将成包皮棉的抽样及检验分为“按批检验”和“逐包检验”两种情况。2明确棉花长度采用上半部平均长度表示。手扯

52、长度校准棉样采用HVI上半部平均长度定值,感官检验人员应经常利用手扯长度校准棉样校准手扯长度检验结果。3增加了“32毫米”长度级。4将马克隆值级由三级修订为三级五档。5增加了成包皮棉异性纤维含量分档内容,抽样、检验方法和质量标识的要求。6明确成包皮棉按批检验可采用HVI检验,并提供HVI检验的长度整齐度指数、断裂比强度、反射率(Rd)、黄色深度(+b)和色特征级结果,规定色特征级指标作为参考指标。7增加了HVI检验长度整齐度指数、断裂比强度的分档内容。8明确了本标准所涉及的断裂比强度均采用3.2mm隔距,HVI校准棉花标准(HVICC)的校准水平。9增加了成包皮棉逐包检验的抽样方法、数量和检验

53、顺序。10明确了逐包检验成包皮棉加工时不组批,顺序堆放,棉花加工单位可按检验结果和买方需求组批销售。11明确了逐包检验棉花的杂质检验,按同一籽棉大垛、同一天、同一条生产线加工的棉包作为一个含杂率检验单元,检验结果作为该单元每包棉花的含杂率。12明确了皮棉成包时可使用回潮率在线自动检测装置测定回潮率,但该装置应定期计量检定。13取消了“五级棉花长度大于27mm,按27毫米级计”的限制。14取消了“七级以下为级外棉”的规定。(三)征求意见及反馈标准起草小组在形成征求意见稿的同时,召集了棉花加工、纺织和专业纤检等方面的相关代表20余人,就标准草案及编制说明主要内容作了介绍,听取了与会代表的意见和建议

54、,得到了初步认可。目前修订的标准已形成征求意见稿,将在3月初下发农业、加工、纺织和纤检等各相关部门,广泛征求意见。四、前期的技术准备工作为了修订好棉花标准,特别是对仪器化检验质量指标设置及其要求做到尽可能科学、合理,中国纤维检验局会同有关部门做了大量的前期技术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组织有关单位对国棉品质进行调查;二是对公证检验监督抽验样品进行测试;三是收集有关资料。(一)抽样与测试品质调查工作包括:19992001棉花年度品质调查样品5154个,机采棉品质调查样品3032个;20012004(一季度)的公证检验抽验样品22991个。每个样品都用HVI进行全项测试,重复试验至少2次;每个

55、样品都组织专家进行品级和长度检验。其中,5154个和3032个共8186个品质调查样品,由国家纤维质检中心、农业部棉花检测中心、供销总社郑州检测中心三个试验室联合测试。公证检验监督抽验样品由国家纤维质检中心进行测试。此外,验证试验样品2759个,每个样品都用HVI进行全项测试,重复试验至少2次;每个样品都组织专家进行品级和长度检验。以上合计,样品数量共33936个;原始数据共1305416个。(二)统计分析原始数据量见表1。表1 原始数据量表样品来源样品数HVI测试项目数试验室数重复实验数长度重复试验数品级重复试验数原始数据数品质调查5154103522278316机采棉30321035151

56、600公证检验22991101322781694验证试验1275910132293806验证试验23013101222102442合计369491407858 对以上原始数据,中国纤维检验局和农业部棉花检测中心按照色特征、长度整齐度、断裂比强度、杂质等质量指标,进行了各种统计分析工作。标准中的色特征分级、色特征图以及其它棉花内在质量指标的确定,就是以这些数据及其分析为基础的。(三)资料收集收集了纤维标准与检验上发表的有关棉花标准改革方面的全部文章,百余篇;收集了1986、1988和1998三个棉花年度的国棉品质分析报告;收集了19721983棉花年度的历年收购棉花品级状况统计;收集了美国棉花色

57、特征图及美国棉花分级标准的有关资料。五、条文解释(一)范围GB1103棉花 细绒棉标准的范围部分包括两部分: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主题内容是:规定了细绒棉的质量要求、分级规定、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检验证书、包装及标志、储存与运输要求等。适用范围包括:生产、收购、加工、贸易、仓储和使用各环节。需要说明的是,随着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棉花市场体系建设日益完善,棉花贸易主体多元化,贸易方式多样化,尤其是棉花期货交易、电子撮合交易和区域性现货交易市场,对贸易和仓储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的推进,棉花加工技术的不断升级,大型打包设备、棉包在线回潮率测试和棉包自动称重、棉包信息条码以及

58、大容量快速棉花质量检测仪等新技术在生产和检验中的应用,客观上也对加工、贸易、仓储和使用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新标准相应扩充了其适用范围及相关要求。(二)引用标准标准中引用了GB/T6102.11985原棉回潮率试验方法 烘箱法等10个国家标准。其中,标准新引入了XXXX 国家长度校准棉样、GB/T 19617-XXXX 棉花长度试验方法 手扯尺量法、GB/T XXXX2005 大容量纤维测试仪测定棉纤维物理性能试验方法和GB/T 6529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5个国家标准。这主要由于一是我国目前正在推行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在感观和仪器检验并行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长度指标统一到一个基准

59、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二是仪器化检验对试验环境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三是大型棉花打包机的出现,客观上要求有新的包装标准。在引用标准中,取消了GB/T 137831992棉纤维断裂比强度的测定 平束法的引用,是由于目前棉花断裂比强度的测定方法多样,同一仪器不同的测试水平其结果也不相同,HVI作为目前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推行过程中采用的检测仪器,也是国际上目前普遍采用的仪器,在标准中将断裂比强度统一到HVICC(HVI CALIBRATION COTTON )校准棉样的水平,这不仅有利于国际国内棉花贸易,也有利于引导断裂比强度测试方法的逐步统一。标准的条文一经被引用,则在新标准规定的范围内,构成了新标准的条文,成为新标准的组成部分,尽管被引用的标准中绝大部分为推荐性标准,由于GB1103XXXX为强制性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