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等数论课程教学大纲新(精品)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84144114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8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初等数论课程教学大纲新(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初等数论课程教学大纲新(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初等数论课程教学大纲新(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初等数论课程教学大纲新(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等数论课程教学大纲新(精品)(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初等数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地位“初等数论”课程是宿迁高等师范学校数学学科专业必修的一门课程。数学专业的学生学习初等数论的基础知识可以加深对数的性质的了解与认识,便于理解和学习与其相关的一些课程。数论是研究整数性质的一门很古老的数学分支,其初等部分是以整数的整除性为中心的,包括整除性、不定方程、同余式、连分数、素数(即整数)分布以及数论函数等内容,统称初等数论(elementary number theory)。 初等数论的大部份内容早在古希腊欧几里德的 几何原本中就已出现。欧几里得证明了素数有无穷多个,他还给出求两个自然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 即所谓欧几里得算法。我国古代在数论方面亦

2、有杰出之贡献,现在一般数论书中的“中国剩余定理”正是我国古代孙子算经中的下卷第26题,我国称之为“孙子定理”。 近代初等数论的发展得益于费马、欧拉、拉格朗日、勒让德和高斯等人的工作。1801年,高斯的算术探究是数论的划时代杰作。高斯还提出:“数学是科学之王,数论是数学之王”。可见高斯对数论的高度评价。 由于自20世纪以来引进了抽象数学和高等分析的巧妙工具,数论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从而开阔了新的研究领域,出现了代数数论、解析数论、几何数论等新分支。而且近年来初等数论在计算器科学、组合数学、密码学、代数编码、计算方法等领域内更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无疑同时间促进着数论的发展。 二、课程教学目标初等数论是

3、研究整数性质的一门学科,历史上遗留下来没有解决的大多数数论难题其问题本身容易搞懂,容易引起人的兴趣,但是解决它们却非常困难。本课程的目的是简单介绍在初等数论研究中经常用到的若干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数论是以严格和简洁著称,内容既丰富又深刻。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关于整数的整除性、不定方程、同余式、数论函数及简单连分数的基本知识,掌握数论中的最基本的理论和常用的方法,加强他们的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三、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第一章 数的整除性(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理解整数整除、公因子、公倍数的概念及相关性质,理解质因数分解定理,熟练掌握用裴蜀恒等式求

4、最大公因子、最小公倍数的方法。2、理解素数与合数的概念、素数的性质,理解整数的素数分解定理,会用筛法求素数。3、了解抽屉原理的简单与一般形式、会用抽屉原理构造一些具有特殊性质整数。(二)教学内容1、整除性、公因数、公倍数两个整数整除的概念、剩余定理;最大公因子的概念、性质及求最大公因子的方法;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性质及最小公倍数的求法。2、素数与整数的素因子分解素数与合数的概念、素数的性质、整数关于素数的分解定理、素数的求法(筛法)。3、抽屉原理抽屉原理的简单与一般形式、抽屉原理在构造具有特殊性质整数方面的应用。重点:整除、公因子、素数的概念及性质,裴蜀恒等式,求最大公因子的方法,整数的素数分解

5、定理。难点:整数的素数分解定理的理解与运用函数x、x的概念及其应用。(三)教学形式与方法 本章主要采用课堂讲授、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四)作业布置1设四个自然数只和为1989,求证:它们的立方和不是偶数。2试证明:不存在2个自然数,它们的和与差的乘积等于1990。3设是一组数,他们中的每一个都取+1或-1,而证明:n必须是4的倍数。4 设n证明:能够表示成n个连续的奇数的和。5、搜索中小学关于此类问题的题目,理解与体会方法的运用。6、查寻奇数,偶数在中小学问题中的运用,拓展思维,灵活运用。7、求(1)(5767,4453) (2)(3141,1592)8、求144,4809、求证:若,则 (

6、1) (2) 或 10、求出能使成立的两个整数。 11、二数之和是432,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36,求此二数。12、对于任意的整数,证明:总可以找到个连续的合数13、求72与480的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14、(1)迪泼瓦尔曾断言: 对所有n1,6n+1和6n-1中至少有一个是质数、 举例说明他的断言错了。 (2)证明:有无穷多个n使6n-1和6n+1同时为合数。 15、设P是合数n是最小素因数,证明:若P,则是素数16、容易验证90、91、92、93、94、95、96是7个相邻的合数。 试写出9个相邻的合数。 17、检验539是否为质数 18、证明:在n2时,n与n!之间一定有一个质数 分析

7、:由于(n!-1.n!)=1,则1到n中的所有质数均不能整除n!-1,那么必存在质数p,pn,且pn! 第二章 同余理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理解整数同余的概念及同余的基本性质,熟练运用同余的基本性质,会利用同余简单验证整数乘积运算的结果。2、理解剩余类、完全剩余系的概念,熟练掌握判断剩余系的方法。3、了解Fermat小定理,熟练运用之。4、理解中国剩余定理,掌握中国剩余定理的简单应用,掌握求解简单同余式方程组的方法。(二)教学内容1、同余的概念及性质整数同余的概念、同余的基本性质,利用同余简单验证整数乘积运算的结果。2、剩余类、完全剩余系剩余类、完全剩余系的概念,判断剩余系的方法。3、费马

8、小定理费马小定理及其应用,求余数的方法。4、中国剩余定理中国剩余定理,中国剩余定理的应用,求解同余式方程组。重点:剩余系的判定,欧拉函数的定义及性质,中国剩余定理,同余性质的运用。难点:剩余系的判定,中国剩余定理,费马小定理应用。(三)教学形式与方法 本章主要采用课堂讲授、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四)作业布置 1、若k1(mod4),问6k+5与0.1.2.3中哪一个mod4同余? 2、 在314592653=29193685中,积有一位数字遗漏,而其它数字是正确的,遗漏数字是什么?3、求被7除的余数。4、证明:15不能整除。5、除以7,余数是多少?6、证明:若a和b均不被质数n+1整除,则被

9、n+1整除。7、证明:645是伪质数。8、证明:若a和b均不被质数n+1整除,则被n+1整除。9、对于一切a满足的合数n,称为绝对伪质数,最小的绝对伪质数为561,验证:341不能整除,从而341不是一个绝对伪质数。10、解同余方程组11、试用同余方程的解法,求解不定方程 第三章 数论函数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理解欧拉函数的定义及性质。 2、了解欧拉定理,掌握循环小数的判定方法(二)教学内容 1、函数x、x、欧拉函数及其应用 函数x与x及欧拉函数的概念、性质2、及其运用的含义,公式的推导。3、欧拉定理及其应用 欧拉定理,循环小数的判定条件。 重点:公式的运用,欧拉定理 难点:欧拉定理的运

10、用(三)教学形式与方法 本章主要采用课堂讲授、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四)作业布置1、 设是正整数,证明 2、 设是任意实数,那么有 或+13、求使为整数的最大自然数。4、证明:方程 没有实数解。5、若是2的幂,则是奇数;6、为什么数时,=8?7、证明:8、若是偶完全数,证明:;9、其中为正整数,试给出的计算公式。10、证明:如果的末位数字为7,那么一定有一个倍数,它的数字全不为0。11、计算 第四章 不定方程(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二元一次不定方程解的形式、二元一次不定方程有整数解的条件,熟练掌握利用辗转相除法求二元一次不定方程的方法。2、知道不定方程的整数解的形式。(二)教学内容1、二

11、元一次不定方程二元一次不定方程的形式,二元一次不定方程解的形式,二元一次不定方程有整数解的条件,利用辗转相除法求二元一次不定方程的解。2、不定方程不定方程的整数解的形式,Fermat大定理的简单介绍。重点:二元一次不定方程解的形式,二元一次不定方程有整数解的条件,利用辗转相除法求二元一次不定方程的解。难点:不定方程的整数解的形式,(三)教学形式与方法 本章主要采用课堂讲授、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四)作业布置1、 解不定方程 2、求不定方程的正整数解 (1) (2) 3、把100个苹果分成两堆,使得一堆的个数能被7整除,另一堆的个数能被11整除4、求不定方程满足,而且的全部解为。第五章 连分数

12、(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连分数、有限、无限连分数的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掌握连分数、渐近分数及其之间的递推关系式,理解有限、无限连分数与有理数、无理数之间的关系。(二)教学内容 1、连分数、渐近分数及其之间的递推关系 连分数、渐近分数的含义,它们之间的递推关系式 2、有限、无限连分数,它们与有理数、无理数之间的关系 有限、无限连分数的概念,它们与有理数、无理数之间的关系 重点:连分数、渐近分数及其之间的递推关系;有限、无限连分数与有理数、无理数之间的关系。 难点:连分数、渐近分数及其之间的递推关系(三)教学形式与方法 本章主要采用课堂讲授、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四)作业布置四

13、、教学学时分配现将教学计划规定的学时数分配到课程的各章节。(见教学学时分配表)教学学时分配表教学内容(章节) 学时讲授讨论实践实验备注第一章 数的整除性106第二章 同余理论82第三章 数论函数102第四章 不定方程4第五章 连分数433五、教学环节要求与安排1、自学自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方式,自学能力的培养也是师范教育的重点之一,本课程的教学要注意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学生可以通过自学,掌握必要的知识,也为今后继续学习做好铺垫。2、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要服从于教学大纲、文字教材,采用讲解、讨论、答疑等方式,通过解题思路分析,基本方法训练,培养学生基本运算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作业独

14、立完成作业是学生学好本课程的一项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工作。作业内容以教材中的习题为主,通过这些习题的练习,逐步加深对课程中各种概念的理解,熟悉各种基本解题方法,达到基本掌握本课程主要内容的目的。六、考核办法考试题目要全面,符合大纲要求,同时要做到体现重点,题量适度,难度适中,题量和难度的梯度应按照教学的三个不同层次安排。不出难题,怪题。未作具体教学要求的内容不作考试要求。考核结果按三三四制,即平时成绩占总分的百分之三十,期中考试成绩占总分的百分之三十,期末考试成绩占总分的百分之三十。七、教材选用 单墫主编初等数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八、教学参考书 闵嗣鹤 严士健初等数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九、相关说明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