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小麦白穗病的区分与防治

上传人:do****y1 文档编号:184140299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7.8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三种小麦白穗病的区分与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三种小麦白穗病的区分与防治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三种小麦白穗病的区分与防治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三种小麦白穗病的区分与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种小麦白穗病的区分与防治(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三种小麦白穗病的区分与防治所谓的小麦白穗病是指在小麦灌浆后期,原本黄绿 色的麦田出现一片片白穗或零星白穗,看上去特别扎眼,严 重影响着小麦产量。当前生产上能引起小麦白穗的主要病害 有小麦全蚀病、纹枯病及根腐病。尽管这三种病害都能引起 小麦的白穗,但它们还是有区别的。一.三种白穗病的区分1.症状区分:从表现症状来看,全蚀病表现为成片的白 穗,远远望去黄绿的麦田中如同画上一块一块大小不等的白 色“地图”,严重麦田40-60%麦穗都成了白穗,拔起来看看, 小麦根部和茎部1-2节都变成黑色,黑亮黑亮的如黑膏药状, 全蚀病典型症状为“三黑”,即:黑根、黑脚、黑膏药,病株 易于拔起。发生纹枯病的麦田一般表

2、现为零星白穗,在黄绿 的麦穗中零星夹杂着白穗,如同天上的星星一样,小麦纹枯 病主要侵染叶鞘,先在茎基部叶鞘上形成褐色病斑,慢慢发 展中间灰色、边缘浅褐色的云纹状病斑,病斑融合后,茎基 部叶鞘上呈云纹花秆状,最后病斑侵入茎壁,形成中间灰褐 色,四周褐色的近圆形眼斑,茎壁失水坏死,病株因养分、 水分供应而形成枯株白穗,形成零星白穗,纹枯病的典型症 状是病株“花秆”、叶鞘上生“云纹状斑”。发生根腐病的麦田表 现为零星白穗或小片的白穗,主要侵染茎基部、根及分蘖节, 造成褐变,病部组织逐渐坏死,上生黑色霉状物,最后根系 腐朽呈褐色(全蚀病根为黑色)。成株期麦叶上生梭形或椭 圆形褐斑,扩大后呈长椭圆形或不

3、规则褐色大斑,中部色浅, 气候潮湿时上生黑色霉状物造成“叶枯”,发生严重的麦田, 麦粒胚部变黑形成“黑胚”,所以根腐病的典型症状是“根腐”、 “叶枯”、“黑胚”。2.病原上区分小麦全蚀病原为称禾顶囊壳禾谷变种和称禾顶囊壳小麦变种,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在自然条件下不产生无性袍子。 小麦全蚀病菌是一种土壤寄居菌,主要以菌丝在病残体或未 腐熟的粪肥及混有病残体的种子上越冬、越夏,是后茬小麦 的主要侵染源。小麦纹枯病原称喙角担菌,属担子菌亚门真 菌。无性态称为禾谷丝核菌等4个菌丝融合群和称立枯线核 菌融合群,均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病菌以菌丝或菌核在土壤 和病残体上越冬或越夏。小麦根腐病病原为禾旋袍腔菌,属 子囊菌,格袍腔菌目,以分生袍子沾附在种子表面与菌丝体 潜在种子内部越夏、越冬;分生袍子和菌丝体也能在田间病 残体上越夏或越冬。因此土壤带菌和种子菌是苗期发病的初 侵染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