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系统可行性报告

上传人:孙哥 文档编号:183733143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26.4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考试系统可行性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考试系统可行性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考试系统可行性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考试系统可行性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试系统可行性报告(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考试系统可行性报告1引言当前, 考试类型不断增加, 考试要求也不断提高, 然而常规的考试, 出题、打印试卷、 组织考试、判卷、试卷分析等需要很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去完成, 想随时组织一次考试很困 难。传统考试已经落后于信息时代对现代教学的各方面要求。为此, 在高校内部实行网络考 试势在必行。网络考试系统可以在一次上机课由任课老师在一名机房管理员的协助下完成传 统考试的所有工作。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应用的不断深入, 为在网上举行考试提供了必要的条 件。为了将教师从繁琐重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必须研制科学合理的试题库管理系统。国内 教育界已经意识到网络考试的重要性与可行性,并已着手进行网络考试系统的研究。

2、2. 可行性研究的前提2.1 要求1)具有良好的开放性,把软件开发工作和题库建设工作分离开来,使各专业教师可以应 用本系统进行二次开发,可以不断地建立新的考试科目库,不断地更新和扩充题库,有效地 制定系统的时效性,题目的合理性,考试的科学性。2)使用方便灵活,教师即可利用本系统开发新的科目题库,又可直接输入单份成套试卷, 供学生考试。3)真实地模拟教师的出题习惯,当题库建立好后,教师可根据需要设置试卷的题型结构、 题数及分数的分配情况。教师可随意设定从某个题型库中随机抽取某类试题若干道。4)灵活的考试形式,教师或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所有学生考同一份试题或是每人 考一份难易级别相同但内容各不

3、相同的试题。考试题目随机化可以做到每个人抽取的题目都 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人在不同时间考试试卷都不一样。5)可限时考试,教师可根据试题的情况,设置考试时间,一旦学生启动考试系统,系统 进入倒计时,当教师设定的考试时间一到,系统便强制学生退出考试,并自动保存做答结果。 如果考生提前完成答卷,也可主动结束考试,并自动将试卷存档。6)管理员用户可对参加考试的考生进行实时监控,并有权取消某学生的考试。7)用户权限分等级,教师用户须凭密码进入系统,方有权启动其具有权限的各科目的题 库管理、试卷管理和成绩管理等子系统,使用有关功能,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试题的保密 性。管理员用户可产生、修改教师用户,并对教师

4、用户授权。学生用户只能使用本系统的考试和成绩查询功能。8)试卷查询管理功能,教师或学生生成的试卷可保存,也可随时清除。9)成绩查询管理功能,教师可随时按多种查询条件如姓名、学号、等查询学生成绩10)支持多用户操作,可使多个学生同时参加考试。11)支持远程考试,可以利用网络采用分布式考试。2.2 目标1)减少人力与设备费用,如所需纸张、印刷机器消耗等。2)提高改卷速度。3)提高批卷精度,使之更有公正性。4)方便管理信息,只需一台计算机便可存放所有试卷,大大的方便查阅以及修改。5)减少所需的监考人员,一个科目考试只需一位任课老师以及一位管理人员。6)非一次性可循环使用,只需更改试卷内容便可循环使用

5、,更避免了大量所需纸张的消 耗,更为环保。2.3条件、假定和限制1)由于该考试系统为软件模式,另外,无纸化代替现有的传统纸类考试模式是时代的必 然发展趋势,因此,该系统运行寿命估计能到计算机的淘汰。2)经费、投资方面,由于该系统开发成本低,所需资源少,可由本开发组自行负责。3)本系统不会触犯相关法律和政策方面。4)本系统的服务器端需要运行在装有IIS组件的Win2000、WinXP或更高版本,或PWS的 WIN98 上,客户端只要能支持 WEB 即可。5)高校因各种计算机课程和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要求 , 都配备了相当数量的计算机, 而且都实现了网络化,这些都给该系统提供了可靠的物资保障。6)

6、该系统投入使用的最晚时间为本学期末。2.4 进行可行性研究的方法1)师生在无纸化考试与传统考试模型之间的选择调查分析。2)系统初步模型功能的满意度调查。3)师生的意见采纳分析。2.5评价尺度1)开发费用。2)系统功能的齐全程度。3)开发时间期限。4)使用者的掌握该系统的最低能力需求。5)使用者使用该系统的难易程度。3对现有系统的分析3.1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1)处理流程图(2) 数据流程图考务人忻提交的试捲考务人员考生信息启用前试卷3.2工作负荷由3.1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图可以看出,几乎每一部分都必须花费人力去处理。考务人 员担任着巨大的工作负荷并且花费大量的时间批阅统计,此外,在打印试卷时还花

7、费了大量 的耗材,全都属于一次性类材,不可循环使用。3.3局限性1)不及时性。高校内考试必须在学校固定时间内进行。不能一次性完成所有的工作。考 试过程中的工作量大、效率低、反馈周期长、反馈能力弱、资源浪费等。而且试卷分析还得 依靠电脑,花费精力进行录入工作。2)浪费资源。大量物力和人力的投入,需经过印制、收发试卷等过程,对于无论客观题 目的判卷还是主观试题的判分,都需人工完成,没有一劳永逸的试题库。3)存在不公正性。在整个判卷过程中对于所有考试工作人员来说,“考生信息”是可见 的,这就避免了判卷过程中人为作弊的可能。4)不可移植性。纸质并不像计算机文件及网络程序所具备的强大可移植性,各个大学相

8、 同专业不可以像考试系统那样合作起来,建立试题库。4所建议的系统4.1对所建议系统的说明所建议系统是基于B/S模式的软件,使用c#语言开发而成。使用SQL2000作为数据库 管理系统,软件可以大大减少项目开支。运用数据库连接池技术缓解了系统中数据库的压力 瓶颈,提高了对数据库操作的性能。并且c#语言是面向对象编程语言,任何代码都是封装 在类中,所以个类的重用性较好。系统具有很好的扩充性,用户界面可以灵活变化。4.2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1)处理流程图(2)数据流程图4.3改进之处1)本系统可以规定时间内实现在线答题,而现有传统的考试模式存在少许的时间误差。2)维护用户数据及试卷内容不需要人工输入和

9、打印。大大节省了人力和物力。3)评分将由计算机自动评分(主观题目由人工评分),分数计算、统计、分析以及排名等都由系统自动进行。4)真正实现了无纸考试。4.4影响4.4.1对设备的影响PC机要求奔腾或赛扬以上,硬盘剩余空间大于200M,内存64M。4.4.2对软件的影响4.4.3 对用户单位机构的影响考务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基本电脑知识,考生也如此。4.4.4 对系统运行过程的影响Window XP + SQL Server2000 + C# 中运行4.4.5 对开发的影响1)为了支持所建议系统的开发,用户即教师以及学生应及时反馈该系统测试时的不足之 处。2)教务人员需提供所需的题型以及资料,方便

10、建立一个全面、相应的数据库。3)学校需提供至少一间机房给予开发组进行开发和测验。4.4.6 对地点和设施的影响机房设备必须足够考生同时在线考试4.4.7 对经费开支的影响1)设计方面经费,该软件为小型的考试模拟系统,基本上可由本开发组自行负责2)维护方面,由于本开发组引用了较为普遍的C#面向对象开发语言,只要具备了一定开发知识的人员,都可自行维护,无需负担额外的经费开支。4.5局限性1)电脑的故障。不能排除考试过程中电脑突发性的故障,以至使用者不得不中止答题, 更换电脑重新答题。2)电源的供给。由于自然或人为的缘故致使电源无法供给考试所需能源。3)病毒、木马等对软件的破环。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问

11、题,不过只要机房人员做好相应 的防护措施,如防火墙、杀毒软件等,一般可以避免。4)黑客的入侵。不法分子利用不正当手段入侵软件数据库,肆意篡改数据库内容。4.6技术条件方面的可行性由于本系统为一个并不大型的学生考试系统,所耗费的资源非常的小,学校的电脑无 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能够满足条件,另外,本开发组具备了相应的开发技术要求,在本学期 末,必定能开发完成并投入使用。5社会因素方面的可行性5.1 法律方面的可行性本系统不涉及在社会上或政治上引起侵权、破坏或其他责任问题。设计本系统的一切活 动都在国家法律允许范围以内。系统开发和运行与国家的政策法规不存在任何冲突和抵触之 处5.2使用方面的可行性“在线考试模拟系统”是针对学校要对学生考核的需求进行开发的一个系统。从学校的角 度来看,纸质的考试不仅物质成本高,而且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此外,纸质的考试不 够灵活,使得考试变得不够人性化。6结论经由以上分析,该考试模拟系统投资小、风险低、利润好,省去了传统考试过程中的工 作量大、效率低、反馈周期长、反馈能力弱、资源浪费等缺陷。具有公正性、安全性、准确 性、灵活性、及时性、方便性等特点,十分实用。另外,无论从设备的保障程度、技术方面 的支持和系统投入运行后的维护方面来讲,普通学校都能满足要求,充分说明了开发该系统 是可行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