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基础知识试题1

上传人:su****e 文档编号:183731867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6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教育基础知识试题1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育基础知识试题1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育基础知识试题1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教育基础知识试题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基础知识试题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一、单选题(共50题)1、春秋战国后期,中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教育文献( B )。A、礼记 B、学记 C、论语 D、春秋2、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直接经验的不断改造和增大意义的过程,是“从做中学”的过程。持这一观点的教育家是( D )。A、凯洛夫 B、赫尔巴特 C、夸美纽斯 D、杜威3、新课程改革从单纯注意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这是实现( A )的转变。A、课程功能 B、课程内容 C、课程结构 D、课程评价4、下列哪种课程观没有体现“学习者是课程主体”的思想?( A )A、课程即知识 B、课程即复杂会话 C、课程即活动 D、课程即经验5、新课程认为,教学过程

2、的本质是( C )。A、传授知识的过程 B、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双基的过程C、交往互动的过程 D、生命意义的实现过程6、与新课程的开放性、生成性不相适应的课程教学是( A )。A、教学过程的预定性 B、教学设计预留空间C、培养学生多向思维、求异思维的习惯 D、善于利用“突发事件”7、校风、教风和学风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其课程类型而言,它们应该属于( B )。A、学科课程 B、隐形课程 C、显性课程 D、活动课程8、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C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易公教育出品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健康发展的一般规律D、教育活动

3、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9、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 C )。A、讨论法 B、谈论法 C、谈话法 D、讲授法10、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的系统化活动是( C )。A、制定课程目标 B、指定教学计划 C、课程设计 D、明确培养目标易公教育出品11、由于遗传素质的差异、环境和教育以及个人努力程度的不同,有的“聪明早慧”,有的“大气晚成”,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 D )。A、阶段性 B、互补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12、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自身的发展,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体现了教

4、师劳动的哪一特点?( C )A、复杂性、创造性 B、连续性、广适性C、主动性、示范性 D、长期性、间接性13、班主任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行礼基础是( A )、尊重与共情。A、真诚 B、友爱 C、 热情 D、理解21、下列Powerpoint 功能选项中,可将幻灯片放映的换页效果设为“垂直百叶窗”的(D)。A、动作设置B、动画方案C、自定义动画D、幻灯片切换22、不能将书本上的内容采集为数学图像存储到计算机的设备是(C)。A、数码相机B、扫描仪C、打印机D、手机23、网络信息资源检索中最常规、最普遍的方式是(B)。A、浏览B、利用搜索引擎C、利用目录型检索工具D、电子邮件预定24、教师用红笔批改

5、作业,这是利用(B).A、知觉恒常性B、知觉选择性C、知觉理解性D、知觉整体性25、对词句中的某些笔误及顺序的颠倒往往不易察觉,是因为(A)的作用。A、知觉整体性B、知觉理解性C、知觉恒常性D、知觉选择性26、“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A)A、陶冶教育B、榜样示范C、实际锻炼D、品德评价27、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D)A、注意的转移B、读书法C、文献法D、行动研究法28、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

6、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叫(D)A、注意的转移B、注意的稳定性C、注意的范围D、注意的分散29、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可以调节和促进活动,消极的情绪和情感可以破坏和瓦解活动,说明情绪和情感具有(C)。A、适应功能B、动机功能C、组织功能D、信号功能30、学生希望与同伴建立友谊,希望得到教师和父母的爱,这种需要属于(C)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归属与爱的需要D、尊重的需要31、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和理智特征是性格的(C )A、分类标准B、社会道德评价标准C、结构组成部分D、社会属性的体现32、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7、这是身心发展的(D)。A、顺序性B、不平衡性C、互补性D、阶段性33、班杜拉认为在学生的品德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的是 CA、效能期待B、替代强化C、观察学习D、归因方式34、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的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阶段,这是(A)A、原型操作B、原型启发C、原型内化D、原型定向35、人们对自己是否能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之为(D)A、自我归因感B、自我期待感C、自我预期感D、自我效能感36、根绝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观点,学会陈述观点的能力称之为(C)A、智慧技能B、认知策略C、言语信息D、动作技能37、当旧有的方式在探究世界的过程中不能凑

8、效时,儿童或许会根据新经验来修改已有的固式。这一过程叫做(B)。A、同化B、顺应C、平衡D、不平衡38、根据斯滕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具有哪种智力类型的人常常是特别出色的综合思维者,能够发现别人不能发现的联合(综合点)(C)A、成功智力B、实践性智力C、创造性智力D、分析性智力39、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具备哪种类型的善于确定目标,评估他人能力和弱点,监控自己的思维?(C )A、自我认知智能B、人际关系智能C、自我认知智能D、数理逻辑智能40、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处于哪一阶段的学生能够同时注意到事物的多个角度,而不受眼前具体内容的限制?(D)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

9、、形式运算阶段41.个体对他人,对自己,对事物或某些观念形成稳定的心理倾向,属于哪种类型的学习?(A)A. 态度学习 B.动作技能学习C.原理和规则学习 D.问题解决学习42.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解决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判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C)A. 具体方法 B.动作技能 C.复杂方案 D.学习工具43.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不知不觉受到群体的压力而产生的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称为(B)A. 模仿 B.从众 C.服从 D.感知44.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例举由“大地”一词所想到的事物,是为了训练学生的(A)A. 发散思维 B.推测与假设 C.好奇心 D.独立性

10、45.竞争指个体或群体充分实现自身和潜能,力争按优胜标准使自己的成绩超过对手的过程,适度竞争,不但不会影响学生间的人际关系,而且还会(A)A. 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B.养成竞争意识C.导致教师管理公正 D.促进团结协作46.教师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依照法律的规定,向法定主管机关申选理由,请求处理的制度,称为(B)A. 教师行政复议 B.教师申请制度C.教师行政诉讼 D.教师调解制度47.“学高为师”“良师必须是学者”,强调哪一类知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A)A. 本体性知识 B.条件性知识C.实践性知识 D.文化知识48.教师教学反思的最主要研究视角是(D)A. 以回顾学生的视角进行反思

11、 B.通过约请同事专家观察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C.通过阅读理论文献来反思自己的教学 D.以教师的视角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49.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A)A. 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C.教育体制 D.学校领导制度50.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文件是(D)A. 【教师资格条例】 B.【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C.【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二、多项选择题(共20小题)51.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理论是(ABD)A. 内发论 B.外铄论C.成熟机制 D.多因素

12、相互作用论52.泰勒认为,选择教育目标不需考虑的因素是(ABC)A. 学科的逻辑 B社会的要求C.学生的心理发展逻辑 D.教学计划53.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才能的教学组织形式是(CD)A. 班级授课制 B.分组教学制C.道尔顿制 D.设计教学法54.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子系统,这个子系统包括的基本要素是(ABC)A. 教育者 B受教育者C.教育影响 D.教育认识55.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AB)来实施的A教育促进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 B.教育是促进科学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C.教育促进社会的效率 D.教育对文化的延续56.

13、学校教育制度在形成上的发展经历过程又(ABD)A. 前制度化教育 B.非制度化教育C.义务教育 D.制度化教育57.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育气氛中获得知识,陶冶情操的教学模式称为情感陶冶式,属于此类的是(ABCD)A. 成功教育 B.情境教育C.乐学教育 D.情知教学58.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教学模式是(ABCD)A. 支架式教学 B.情境教育C.抛锚式教学 D.随机进入式教学59.新课程改革理论所倡导的师生关系是(ABCD)A. 民主 B.平等C.对话 D.互动60.校外课程资源主要有(ABD)A. 家庭资源 B.社会资源C.校园资源 D.自然资源61.现代教育评价的产生和发展可分为如下哪几

14、个时期(BCD)A. 教育测验运动时期 B.目标分析研究时期C.多方位研究时期 D.教育评价的兴盛时期62.教学研究中的行动必须具有以下哪几个时期(BCD)A. 可操作性 B.验证性C.教育性 D.探索性63.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有(ABCD)A. 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B.教师指导C.学习材料特性 D.迁移的媒体64.学生的心理发展主要包括(ABD)方面A. 认知 B.情感C.人格 D.社会性65.通过信息加工过程人们获得的知识有(BD)A. 言语知识 B.陈述性知识C.书本知识 D.程序性知识66.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的区别主要有(ABC)A. 活动的对象不同 B.活动的结构不同C.活动的要求不同

15、 D.活动的不同67.品德的认知结构可归纳为(ABCD)A. 道德认识 B.道德行为C.道德情感 D.道德意志68.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包括(ABCD)A. 发现问题 B.明确问题C.提出假设 D.检验假设69.我国学校教育的类别结构主要包括(ABCD)A. 基础教育 B.成人教育C.高等教育 D.职业技术教育70.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有(ACD)A. 教学 B.科研C.课外活动 D.社会实践?三、判断题(共30小题)71.道德是指教师个人的道德而不是指教师的职业道德。错误。教师道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因此,教师道德就是教师职业道德72.教师只要在课堂教学中按其职业道德的要求行事就可以了。错误。

16、教师职业道德是整个教育过程的精神支柱。因此教师应在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中遵循其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73.只要有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就可以当教师。错误。做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还需要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及教育科学知识。74.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极强的职业,对从业人员的素养应有特殊而严格的规定。正确75.师生关系就是教与学的关系。错误。师生关系是一个结构复杂的多层次的关系体系。教与学的关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76.师生关系如何无所谓,只要教师业务能力强就行。错误。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必须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77.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因素。

17、?正确78.教育机智是教师灵感的突现。?正确79、当代教育的发展中,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80、少年期是多事之秋,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因此,对这一阶段的少年一定要严加看管。()81、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82、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知识授受的关系。()83、课程目标的确定取决于知识或学科的内容。()84、在泰勒的课程原理和评价原理基础上涉及的课程评价模式是目的游离评价模式。()85、分组教学是为了克服班级授课制的弊端而提出的,因此比班级授课制优越。()86、德育的过程具有多端性。()87、依据科尔博格的道德认

18、知模式进行道德教育主要用的是道德两难故事法。()88、班级管理应该以学生为核心,建立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89、 人的身心发展受多种因素制约,概括起来主要有遗传、环境和教育。(?)90、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已由课程知识的施与者变为教育学意义上的交往者。 (?)91、现代学生观强调学生主体性的观点,学生主体性包括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个基本特征。 (?)92、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开设信息技术选修课程。(?改成必修课 )93、新型师生关系的核心是把教师和学生看成真正意义上的人,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没有高低和尊卑之分。 (?)94、诚信既是人际关系中的基础性道德,也是市场经济领域中的基础性道德规范,而学校是诚信教育的启蒙场所。 (?改成重要场所)95、新课标三个学段:第一学段(16年级)、第二学段(79年级)、第三学段(1012年级)?(?)96、提倡选择性学习是日本数学课程的一大特色?(?)97、新一轮的数学课程改革,就是对传统教学的彻底改变。 (?)98、数学在19世纪已经发展成独立的学科。(?)99、“精讲多练”成为我们普遍的教学模式。(?)100.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