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设计

上传人:zou****hua 文档编号:183728237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6.0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贝聿铭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贝聿铭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贝聿铭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贝聿铭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贝聿铭设计(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贝聿铭贝聿(yU)铭(1917年4月26日一),美籍华人建筑师,1983年普利兹克奖(第五届) 得主,被誉为“现代主义建筑的最后大师”。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 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代表作品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 东厢、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中国香港中国银行大厦、苏州博物馆、1970年日本世界 博览会中华民国馆。设计作品肯尼迪图书馆 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 卢浮宫玻璃金字塔香山饭店美秀美术馆苏州博物馆中银大厦设计风格建筑界人士普遍认为贝聿铭的建筑设计有三个特色:一是建筑造型与所处环境自然融化。二 是空间处理独具匠心。三是建筑材料考究和建筑内部设计精

2、巧。这些特色在“东馆”的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纵观贝聿铭的作品,他为产业革命以 来的现代都市增添了光辉,可以说与时代步伐一致。到了 1988年,贝聿铭决定不再接受大 规模的建筑工程,而是改为慎重地选择小规模的建筑,他所设计的建筑高度也越来越低。也 就是说越来越接近于地平线,我认为这是向自然的回归。美秀美术馆更明显地显示了晚年的 贝聿铭对东方意境,特别是故乡那遥远的风景一一中国山水理想风景画的憧憬。日本的评论 界讲得好,这件作品标志着贝聿铭在漫长的建筑生涯中一个新的里程。3.1建筑构造之意境人们常常埋怨建筑受到各种限制、而无法实现初衷。但常常又由于有了限制,优秀的创造才 得以体现,美秀美术馆就

3、是一件绝好的范例。现在我们看到完成的这个超过我们想象的建筑,可以说是被约束下的杰作,在制约中,我们 看到了贝聿铭的天才手笔。从外观上只能看到许多三角、棱形等玻璃的屋顶、其实那都是天 窗,一但进入内部,明亮舒展的空间超过人们的预想。整个建筑由地上一层和地下两层构成,入口在一层,进正门之后仰首看去,天窗错综复杂的 多面多角度的组合,成为你对这个美术馆的重要记忆。用淡黄色木制材料做成遮光格子,而 室内的壁面与地面的材料特别采用了法国产的淡土黄色的石灰岩,这与贝聿铭为设计卢浮宫 美术馆前庭使用的材料一样。应该说,这方面也满足了小山美秀子本人追求一流水平的希望。3.2南北两翼及收藏库 设施大体由南北两翼

4、构成,连接南北两馆的通道使整个建筑显得舒畅有致,这些通过建筑的 平面图一目了然。北馆主要展示东方美术品,而南馆则是西方美术收藏,地下两层均为服务 空间。北翼是收藏库群,而南翼则是理事和馆员们的办公室。贝聿铭反复运用几何形的手法众所周知,他追求精致、洗炼的造型达到极致。而这次,由于 美术馆在构造上的特殊要求,为了能展示一些特定的美术品,必须在内部设计一些专门的空 间。比如,为在南亚美术画廊展示的,公元2世纪后叶巴基斯坦的犍陀罗雕刻的顶部,专门 设计天窗。从上面撒下的光线,极具神秘感。现在收藏品仓库的设计则一反常规,它设计在最下层,因此在防水和防潮方面成为施工上的 大课题。所有的壁面都使用隔热材料

5、,以防止由于室内外的温差而结霜。另一方面,为了防 止建筑上覆盖的土渗水,采用了具有耐寒和耐根(即耐树根的侵蚀)性的,瑞士生产的防水 剂,再在那上面筑水泥以防万一发生的事故。不只是建筑本身,其它如对美术品的安放、收藏环境等,贝聿铭都下了相当的功夫,最突出 的事例是展示和收藏问的空调系统设计。在展示间没有直接的空调,而是在它的周围加以设 置,目的是保护珍贵的美术品。这一新的设想是,让具有理想温度的空气渗透到展示空间中 来,而内部的空气不对流,把对美术品的影响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收藏品仓库中也采取 了同样的措施。而展示室的照明,取消了对展品有害的发热光源,用最近几年开发出来的光 纤维材料作照明。3

6、.3借景与造园所谓借景是通过人工的手段,截取或剪裁自然中的一部分,享其纳入,这是中国传统造园中 常用的手法,而日本也有着同样的传统。请看贝聿铭是这样加以运用的美术馆和神慈秀明会建筑有一公里之遥,为了体现与这组建筑 的联系、进入正庭之后,立即可以眺望窗外的风景一一群山和那仅露出屋顶的神慈秀明会神 殿和钟塔。在北馆有一个中庭,庭中有院,这是委托日本造园师设计的。越过庭院周围的建筑,可见院 外的山岗和蓝天白云,这美丽的关系让我想起在京都修学院离宫所见。现在看得太局部。贝 聿铭对美术馆设施整体的构想,确实是匠心独运,让人叹为观止。4设计作品4.1肯尼迪图书馆真正使贝聿铭声名远扬,跻身于世界级建筑大师行

7、列的是对约翰肯尼迪图书馆的设计和尼迪,决定在波士顿港口建造一座永久性建筑物一一约翰肯尼迪图书馆。起初,肯尼迪家 族在一大群应选的一流建筑师中没有太注意贝聿铭这位初生之犊,但当他生动地描述 了根据建筑场地所作的设计、建筑材料的选用、以及如何赋予这座建筑物以特殊的目的和意 义之后,深深地获得了肯尼迪遗孀杰奎林的激赏。她断言:“贝聿铭的唯美世界无人可与之 相比,我再三考虑后选择了他。”这座建造了十五年之久。于一九七九年落成的图书馆,由 于设计新颖、造型大胆、技术高超,在美国建筑界引起轰动。被公认是美国建筑史上最佳杰 作之一。4.2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其实,在约翰肯尼迪图书馆建成的前一年九七八年,华盛

8、顿国家艺术COM蛀铭馆东馆的设计建造成功,便已奠定贝聿铭作为世界级建筑大师的地位了。当时的美国总统卡特在东馆丨的开幕仪式上称,“它不但是华盛顿 市和谐而周全的一部分,而且是公众生活与艺术情趣之间日益增强联系的象征。”称贝聿铭 是“不可多得的杰出建筑师”。东馆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东望国会大厦,西望白 宫。而它所占有的地形却是使建筑师们倍伤脑筋的不规则四边形。为了使这座建筑物能够同 周围环境构成高度谐调的景色,贝聿铭精心构思,创造性地把不同高度,不同形状的平台、 楼梯、斜坡和廊柱交错相连,给人以变幻莫测的感觉。阳光透过蜘蛛网似的天窗,从不同的 角度射入,自成一幅美丽的图画。这座费时十年,耗资近亿

9、美元建成的“东馆”,被誉为“现 代艺术与建筑充满创意的结合”。4.3卢浮宫玻璃金字塔八十年代初,法国总统密特朗决定改建和扩建世界著名艺术宝库卢浮宫。为贝聿铭此,法国政府广泛征求设计方案。应征者都是法国及其它国家著名建筑师。最后由密特朗总统出面,邀请世界上十五个声誉卓著的博物馆馆长 对应征的设计方案遴选抉择。结果,有十三位馆长选择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他设计用现 代建筑材料在卢浮宫的拿破仑庭院内建造一座玻璃金字塔。不料此事一经公布,在法国引起 了轩然大波。人们认为这样会破坏这座具有八百年历史的古建筑风格,既毁了卢浮宫又毁 了金字塔。但是密特朗总统力排众议,还是采用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贝聿铭设计建造

10、的玻璃金字塔,高二一米,底宽三十米,耸立在庭院中央。它的四个侧面 由六百七十三块菱形玻璃拼组而成。总平面面积约有二千平方米。塔身总重量为二百吨,其 中玻璃净重一百零五吨,金属支架仅有九十五吨。换言之,支架的负荷超过了它自身的重量。 因此行家们认为,这座玻璃金字塔不仅是体现现代艺术风格的佳作,也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 的独特尝试。在这座大型玻璃金字塔的南北东三面还有三座五米高的小玻璃金字塔作点缀,与七个三角形 喷水池汇成平面与立体几何图形的奇特美景。人们不但不再指责他,而且称“卢浮宫院内飞 来了一颗巨大的宝石”。4.4香山饭店他以一贯的认真细致的作风,不但多次到香山勘察地形、攀登峰顶、俯览周围环境。

11、而且不 辞劳苦地走访了北京、南京、扬州、苏州、承德等地。考察当地的大建筑和园林。最后采取 了建筑一系列不规则院落的布局方式,使它与周围的水光山色,参天古树融为一体。因此, 这座新建的香山饭店,外貌似很普通,就像一个内秀的姑娘,初看似乎貌不惊人,但是愈看 就愈会感到她轻妆淡抹的自然美。与过去设计的那些摩天大厦相比,香山饭店的规模不算大。但是贝聿铭说香山饭店在我的 设计生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我下的功夫比在国外设计有的建筑高出十倍他还说我们 不能每有新建筑都往外看,中国建筑的根还在,还可以发芽。当然,光寻历史的根还是不够 的,还要现代化。有了好的根可以插枝,把新的东西,能用的东西,接到老根上。从香山

12、饭 店的设计,我企图探索一条新的道路:在一个现代化的建筑物上,体现出中国民族建筑艺术 的精华。在这位多产的建筑设计师的事务所只放着两个设计样子。一个是美国国家艺术馆 东楼的设计,另一个就是北京香山饭店的设计。可见香山饭店的设计在他心目中确实占有重 要的位置。4.5美秀美术馆 美秀美术馆是日本人小山美秀子为藏品所建。贝聿铭在日本设计的60米高的钟塔和在法国设计的卢浮宫玻璃贝聿铭金字塔打动了小山美秀子,于1990年委托贝聿铭设计美术馆。鉴于业主对建筑师的完全信任,一切均尊重设计者的意见,不惜花费 250亿日元的总造价建成这座人间的天堂。贝聿铭向我们展现的是这样一个理想的画面:一 座山,一个谷,还有

13、躲在云雾中的建筑,许多中国古代的文学和绘画作品,都围绕着一个主 题:走过一个长长的、弯弯的小路,到达一个山间的草堂,它隐在幽静中,只有瀑布声与之 相伴那便是远离人间的仙境。到达此地山高路险,这正是那些寻道者的旅途。美秀美术 馆最初的构思,来自中国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的散文桃花源记,在日本,它也是家喻户 晓的中国古典名著。所以美术馆的策划人小山美秀子一见这四个汉字,便立即高兴地接受了 贝聿铭的构思。一位出身于中国而立业在美国的建筑家,在偌大的日本,建造一座典型中国 风景的美术馆,这是多么丰富而错综的情结。最大限度保护自然景观 美术馆的开掘经过了精心的安排。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坡面和树木生长,人们

14、修了专门 的隧道,并搭建了一系列平台,用以减少对周围水土和植物的影响。在美术馆的填土过程中, 精心设计了一道防震墙,墙高20多米,将地下二层的建筑与山体岩石隔开,经过覆盖,几 年后山上的原始风貌已经恢复,自然景观完好如初。再现苏州园林记忆眼前又是一个圆形小广场,在广场中间同样有一个圆,并刻有十字交差纹样。想必与迎宾馆 小广场所见的意义相同,我没有急于登上那三重台阶,而是先观赏造型传统,且全部用玻璃 镶成的屋顶,以及光影交错之下的月亮门。贝聿铭本人说那是参考了日本寺院的构造,但我 觉得那分明是贝聿铭少年时代苏州园林的记忆再现。在屋面玻璃与钢管支撑杆之间的空间,设计了滤光作用的仿木色铝合金格栅。除

15、了美学上的 成功外,格栅梦幻般的影子泼撒在美术馆的大厅及走廊,它与传统的日本竹帘式的“影子文 化”对上了话,这个强烈的效果是始料未及的。一向喜欢将隐藏在造型中的几何形提纯。这个入门建筑,细看屋顶的框架线,由大小正方形 和三角形构成,它们互相交错、像是一幅几何形错觉绘画。到此并没有完。如果你将屋顶中 最大的一个三角形的腰边,向两边延伸,就会自然与台阶两边的围墙斜边相连接,这时我们 所看到的是一个巨大的、稳定的正三角,这便是贝聿铭的妙笔所在。如果说有受到日本的影 响,应该是被强调了的清析的轮廓和剪影效果。这入门建筑、不分前墙后壁,一片透明。天窗设计的独到之处是邢玻璃下边的遮阳帽”.贝 里铭的建筑中

16、常常使用这阳的处理手法,但都是使用铝合金,这一次则是全部使用木质材料, 光线通过根子的折反射之后散入空间,使室内出现一种温暖柔和的情调。进入正门之后,透 过像广角银幕一样的玻璃开窗.可以看见窗外的青松以及层层叠叠的山峦,像一幅透明的屏 风画,迎接着前来的观众。群山律动中的一波现代建筑有着多元的倾向,其中一个分支是朝着一个可游、可观、可居、可以使精神高扬的 场所移行。其实,所谓建筑的真实一定是向你展现易于记忆的空间,或是从未有过的体验。美秀美术馆别具一格之处在于,除了它远离都市之外,最特别的是建筑80%分都埋藏在地下, 但它并不是一座真正的地下建筑,而是由于地上是自然保护区,在日本的自然保护法上

17、有很 多限制而已。它建在一座山头上,如果从远处眺望的话,露在地面部分屋顶与群峰的曲线相 接,好像群山律动中的一波。它隐蔽在万绿丛中,和自然之间保持应有的和谐。4.6苏州博物馆 由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位于苏州古城北部历史保护街区,与拙政园和太平天国忠王府贝聿铭毗邻,设计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包括拆迁在内总投资3. 38亿元。设计完工后的博物馆将收藏这个有着2500年历史的 苏州城的宝物,建筑不仅弥补了古物无收藏之地之苦,同时也成为苏州著名的传统而不失现 代感的建筑。博物馆包括一个占地7000平方米的展览馆,一个容纳200个座位 的礼堂,一 个古物商店,行政办公室以及文献资

18、料图书馆和研究中心,另外还有一个空间用作储藏,以 及一些中国园林。“在整体布局上,博物馆新馆巧妙地借助水面,与紧邻的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全国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忠王府融会贯通,成为拙政园、忠王府建筑风格的延伸和现代版的诠释。新博 物馆屋顶设计的灵感来源于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飞檐翘角与细致入微的建筑细部。然而,新的屋顶已被科技重新诠释,并演变成一种奇妙的几何效果。玻璃屋顶将与石屋顶相互 映衬,使自然光进入活动区域和博物馆的展区,为参观者提供导向。金属遮阳片和怀旧的木 作构架将在玻璃屋顶之下被广泛使用,以便控制和过滤进入展区的太阳光线。光线的层次变 化,让人入诗入画,妙不可言。新馆与拙政园相互借景、相

19、互辉映,它将成为一代名园拙政 园的现代化延续。许多人反映,看新馆设计,越看越有味道,会感到一种震撼心灵的效果。新馆分为3部分:中心部分是入口处、大厅和博物馆花园;西部为展区;东部为现代美术画廊、教育设施、茶水服务以及行政管理功能区等,该部分还将成为与忠王府连接的实际通道。博物馆于2003年11月奠基开工,于2006年10月6日正式对外开放。4.7中银大厦贝聿铭香港中国银行大厦,由贝聿铭建筑师事务所设计,1990年完工。总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地上70层,楼高315米,加顶上两杆的高度共 有367.4米。建成时是香港最高的建筑物,亦是美国地区以外最高的摩天大厦。结构采用4 角12层高的巨形钢

20、柱支撑,室内无一根柱子。仔细观察中银大厦,会发现许多贝氏作品惯 用的设计,以平面为例,中银大厦是一个正方平面,对角划成4组三角形,每组三角形的高 度不同,节节高升,使得各个立面在严谨的几何规范内变化多端,至于平面的概念,可以溯 至1973年的马德里大厦,马德里大厦亦是以方正的正面做多边的分割,分析其组合,乃系 两个平等四边形的变化。外型像竹子的“节节高升”,象征著力量、生机、茁壮和锐意进取 的精神;基座的麻石外墙代表长城,代表中国。一九八四年,贝聿铭为香港中国银行设计了一座七十层楼,高三百一十五米的大厦。这是当 时香港最高的建筑物,也是当时美国以外的世界最高建筑物。这固然因为他的父亲是香港中

21、国银行的最早创办人,使他对这项建筑有一种亲切感。但他更强调的是这座大厦在香港是中 国的象征之一,应该让它“抬抬头”。要显示出点风格和气派,这也是中国的骄傲。主要成就年份建筑作品所在地1949 年港湾石油公司办公楼乔治兰州阿特兰大1955 年丹佛美国国家办公楼佛罗里达州丹佛1956 年富兰克林国家银行罗斯福广场购物中心纽约州长岛明尼奥拉1960 年丹佛市希尔顿饭店佛罗里达州丹佛1962 年玛莉亚城广场大厦加拿大蒙特利尔1963 年东海大学路思义教堂台湾台中市1967 年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科罗拉多州1971 年海港大楼波士顿1972 年达拉斯市政厅美国德州达拉斯1974 年国家美术馆东馆华盛顿197

22、7 年汉考克大厦马萨诸塞州波士顿1978 年印第安纳大学美术馆印第安纳州1979 年肯尼迪图书馆波士顿1981 年摩根大楼得克萨斯州休斯敦1982 年香山饭店中国北京1982 年中银大厦香港1985 年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麻州波士顿1989 年卢浮宫玻璃金字塔法国巴黎1990 年德国历史博物馆新翼德国柏林1995 年中国银行总行大厦北京1996 年美秀美术馆日本滋贺县甲贺市1998 年摇滚音乐名人堂俄亥俄州克利夫兰2002 年苏州博物馆新馆中国江苏苏州2004 年中国驻美大使馆华盛顿特区2006 年澳门科学馆中国澳门2008 年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卡塔尔多哈获奖记录个人荣誉-1979美国建筑学会

23、金奖(获奖)-1989日本帝赏奖(获奖)-1986自由奖章(获奖)-1985普利兹克奖(获奖)-1981法国建筑学金奖(获奖)建筑融合自然的空间观念,主导著贝聿铭一生的作品,如全国大气研究中心, 伊弗森美术馆、狄莫伊艺术中心雕塑馆与康乃尔大学姜森美术馆等。这些作品的 共同点是内庭,内庭将内外空间串连,使自然融于建筑。到晚期内庭依然是贝聿 铭作品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帷在手法上更着重再自然光的的投入,使内庭成为 光庭,光与空间的结合,使得空间变化万端,“让光线来作设计”是贝氏的名言。(新华网评)身为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贝聿铭的建筑物四十余年来始终秉持著现代建筑的 传统,贝聿铭坚信建筑不是流行风尚,不可能时刻变化招取宠,建筑是千秋大业, 要对社会历史负责。他持续地对形式,空间,建材与技术研究探讨,使作品更多 样性,更优秀。他从不为自己的设计辩说,从不自己执笔阐释解析作品观念,他 认为建筑物本身就是最佳的宣言。综合贝聿铭个人所获的的重要奖项包括。(新 华网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