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的古诗词教学

上传人:三*** 文档编号:183662417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的古诗词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谈小学语文的古诗词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语文的古诗词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语文的古诗词教学(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浅谈小学语文的古诗词教学古诗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它们有的描绘祖国的壮丽山河;有的勾画优美迷人的自然风光;有的表达朋友之间难舍难分的深厚友情;有的借景(物)抒情咏志、含蓄隽咏因而,无论从新课标的要求,还是从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来看,对小学阶段的古诗教学都给予了重视。但是,因为古诗的形式体制、遣词造句等方面与现在的语言习惯差别很大,所以,古诗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个难点。下面就自己在古诗方面的教学谈几点体会。一、理解背景,理解诗意学习古诗,首先要让学生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知道诗人当时的处境和心态,然后再去理解诗意、体会感情就容易多了。如春夜喜雨一诗,诗人杜

2、甫在创作此诗时,因陕西旱灾严重来到四川成都定居已有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因而对春雨之情很浓,写下了这首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这样,学生理解了诗的写作背景,再去理解古诗,就会水到渠成。二、嚼字品词,加深理解字、词是古诗的组成单元,学懂字、词是进一步理解诗句含义、分析诗的意境的重要步骤。诗中的一字一词都经过诗人的千锤百炼,所以,抓住重点字、词分析理解诗意是古诗教学中的重点。如梅花一诗,学生通过对“凌寒”“独自”“唯”“遥知”“暗香”这几个词的理解,很快就会知道这首诗是在赞美梅花,因为它不畏严寒,散发着芳香。假如我们咬文嚼字,认真推敲,就能体会诗人炼字

3、遣词的技巧。历来受人赞叹的泊船瓜洲里“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在教学时要求学生将“绿”换成另一个字,是否更好?在学生得出自己的答案后,再告诉学生作者曾试用“来”“到”“入”“过”“满”等字,使学生领悟到这些字都不如“绿”字有形有色,“绿”字写出了春风的能动性,立即能够染绿江南,给人一种鲜明的形象感。三、学会想象,体会感情每首古诗都着力表现一种意境。所以,在理解了诗的大意后,还必须深入挖掘,细细品味,发挥想象力,把学生引入诗的情境中,使诗中描写的景象在头脑中浮现出来。这样,就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就会对诗意理解得更深刻,对感情体会得更深入。比方在学习锄禾这首诗时,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幅画,然

4、后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学生争着说:“我看到了一个中午,有很大很大的太阳”。“我看到一个农民伯伯在地里锄草,他的衣服全汗湿了,他很辛苦”。“我们吃的饭都是农民伯伯的汗水换来的”这就是诗中的真实画面,根据学生所说的加以引导,学生就会懂得珍惜劳动,珍惜粮食。小学教材所选的古诗大都是语言优美,充满诗情画意的,学习每一首诗假如能让学生在头脑中出现画面,那学生对诗的内容无形中就理解了,在引导中也能体会诗的思想感情。四、指导朗读,熟读成诵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读书的重要性。感情朗读,能再现诗的意境,加深体会诗的含义与感情,所以在学生理解诗的内容的基础上重视朗读,强调背诵。指导朗读就是要让学生掌握感情朗读的方法和技巧。首先指导确定感情基调,然后指导处理重音与节奏。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首抒情诗。全诗充满了喜悦、激动之情。起句与七、八句节奏要急促,第五、六句要舒缓;“忽传”“喜欲狂”“即从”“便下”读重音。这样朗读抑扬顿挫,学生的感情自然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也便于学生熟记背诵。总之,古诗教学的方法很多,在教学中要靠教师增强自身文学修养,带着学生迈入古诗的殿堂,使学生领悟到中华五千年灿烂的文化,增强民族的自豪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