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中的素质教育

上传人:三*** 文档编号:183662408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浅谈新课改中的素质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新课改中的素质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新课改中的素质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新课改中的素质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新课改中的素质教育(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浅谈新课改中的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阮萍【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展开,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要求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呼声越来越大,新课改为素质教育提供了新的有利的契机,素质教育的理念更是推动了新课改的发展。而对于出现较早的应试教育成为了绝大局部人批判的对象,认为新课改下不应再出现应试教育的影子。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应该以怎样的姿态出现呢?本文将就这个问题实行一些浅谈。【关键字】:新课改 ;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一、 新课改的理念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教育要做到以人为本,做到“两个全面”,即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同时教育要为促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具体是

2、指:第一,新课程以“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理念,凸显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让每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的发展。第二,课程目标是致力于“打好基础,促动发展”,新课改无论是“总目标”,还是“具体目标”,均表达在新课程在目标的设计上。第三,新课程体系着眼与“开放、创新”。新课程的“开放、创新”主要表达在: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综合化。第四,新课程提倡的是“新、活、宽”。第五,课程学习方式是由接受式学习向探究式学习或发现式学习方式转变。二、 应试教育的概述“应试”即应付考试之义。应试教育主要是指中小学教育过程中的一种不良倾向。在应试教育的表现最明显的是教师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局部学习成绩

3、好的学生身上,放松或无视了对全体学生的培养,使他们成为教育的“盲点”或“弃儿”,失去发展的机会和前进的信心。应试教育置学生素质、个性的全面发展于不顾,只重视智育,无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在抓智育的过程中,又将非选拔性考试科目打入冷宫。在考试科目的教学中,又制订了“考什么,教什么;考多少,教多少;考多难,教多难;怎么考,怎么练”的24字应试方针。这样,应试教学的内容大大小于部颁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范围。 应试内容所占大纲规定内容的比例。由此可见,无论是从教育对象来看,还是从教育内容来看,应试教育都大打了折扣。应试教育是脱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违反教育教学规

4、律的一种不良教育模式。三、素质教育的概述所谓素质教育是指:利用遗传、环境和教育的积极影响,在对学生的已有发展水平和可能发展潜力作出准确判断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所有学生都在已有的发展水平上有所发展,都在其可能发展的范围内充分发展,从而促动社会意识向学生个体心理品质的内化。即素质教育是每一个学生的每个方面都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素质教育更多的注重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升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四、新课改下的教育现状(一)理论高于实践虽然素质教育已经展开了较长的时间

5、,但却仅仅在理论上展开得比较成功。在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信息技术的持续更新的影响下,国内的教育研究者在结合自己对国外的先进教育理念的研究下,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持有极高的热情,纷纷对传统的教学实行批判、对新课改发表自己的看法,于是相关新课改的研究就铺天盖地的向我们袭来。教育部也开始对一些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实行相关新课改的培训,理论的表达总是如此的简单而美好,但是一线教师要将这些理论用于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却是困难重重,而新课改在推动中教育部却没有给出具体而有效的后续指导。于是迫于学校对分数的要求,使得绝大局部一线教师只能是理论一套,实践又是另一套。(二)教师没能准确的理解新课改的理念 在大力倡导以新课

6、改的理念实行课堂教学的今天,我们看到的课堂更多是表面热热闹闹实际上学生什么也没学到的现象。教师对新课改的理念没有真正的理解、吃透,只能是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变换各种招数,但是却没有做到为三维目标的实现而服务。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小组合作学习。在新课改的今天,小组合作学习成为是否是新课改下的一节好的课的评价依据,但是却很少教师能把小组合作学习与教学目标相结合,更多的是把这个新课改下其中的一种教学方法作为了唯一的教学方法,更甚者是为了合作而合作,合作的目的都不在其考虑的范围。有些教师对新课改倡导的教育理念持怀疑的态度,一方面怕被说课堂太古板,另一方有觉得新课改所倡导的小组合作学习太浪费时间、太虚,长

7、期如此会把班级期末考试的平均分拉下去。由此看出教师对新课改的教育理念没有做到准确的理解。(三)学生仍然是学习的被动者 学生在课堂上或是在课后的表现都说明了学生仍然是学习的被动者,不管是在以前的应试教育还是在现在的素质教育。其中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第一,在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影响下的炎黄子孙大都具有言听计从的习惯,特别是对未成年对教师和家长的话,早在孩子刚入学之际家长就反复的告诫孩子去到学校要听老师的话,不能顶嘴。所以在孩子的认知里听话不反驳就会被成为乖学生或是乖孩子。而经常反驳老师和家长的意见的孩子就会受到老师和家长批评。孩子就习惯了在课堂上或是在课外的被动者的角色。第二,因为现行的授课形式主

8、要是以班级授课制为主,所教授的内容是适合于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要求而设计定,只有那些定力较好的、目标明确和知识水平较高的一小局部学生感兴趣,并不符合绝大局部的学生的胃口,教师最想讲的却不是他们最想听的,何来的兴趣。加上课时安排得那么密的情况下家庭作业也是永远做不完的。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做到主动学习的很少。(四)考高分、上名校的社会舆论导向仍较强大 社会的舆论对于学校和家庭的影响是巨大的。在新课改推行了多年的今天,影响最大的是教育部的工作者,其次是科研工作者,最后是一线教师。对于不从事教育行业的社会的其他人来说没有太多的影响,考高分、上名校仍然是他们评价一所学校、一名教师、一位学生、一个家庭的文化

9、气氛的唯一依据。在这种社会舆论的导向下,家长通过各种关系进升学考试成绩最好的学校、最好的班。在校外则为孩子报各种补习班、提升班,只有把学习成绩提上去才是王道,德、智、体、美、劳等全面的发展的要素这时只剩下分数了,其他在升学考试上不能明确的量化以分数表达出来的发展要素都是无关紧要的。五、新课改下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一)谈素质教育不应否认应试教育在世界化持续推动的今天,教育也持续的与世界接轨,素质教育的推动已经是国家发展和名族振兴的要求,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培养高素质的新一代人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素质教育不是彻底否认应试教育的作用,学生学习阶段,没有分数的衡量,不实行量化的管理显然

10、是不够的,不过仅仅靠分数评价人,也是不客观和不全面的。当前,很多地区和部门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起始阶段,对主要内容及其实施的主要渠道还抓不准,把素质教育看得离我们很远,一提搞素质教育,就得把应试教育完全抛弃,重新“开天辟地”一样。不过北师大教授于丹在教育成就卓越人生中畅谈她对新课改及素质教育、应试教育的看法。认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并不矛盾,应试教育是有弊端,但是它非有不可,因为应试也是我们这个社会表达公平的一道门槛,假如没有考试的话,又怎么完成人才的选拔?我们缺少的是对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融会贯通。应试教育在今天的学校系统里是必须有的,而素质教育是在教育系统中最有弹性、最有针对性、最人性化的。从这

11、里能够看出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并不是矛盾的,我们应该批判的继承应试教育好的方面来为素质教育更好的发展做基础。(二)发挥应试教育对素质教育的作用应试教育固然有很多做法是不再适合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但是它仍然有它的优势,我们要做到的就是批判的继承。例如在应试教育下语文课堂对“双基”的重视,这是任何一个国家的实行母语教育都不可绕开的,它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是更好的使用它的基础,假如基础知识不牢固,则会在实践中出现理论缺乏以指导实践的情况。但是在现行的素质教育中,因为教育者对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理念的不理解,在课堂上已经看不到基础知识的教学了,更多的是由各式各样的活动构成的课堂,把对“双

12、基”的淡化看成是新课改下的课堂的标志,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不牢固,使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诗歌、古文越来越陌生。诚然,应试教育通过度数来评价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方式在如今倡导人的全面发展是不合时宜的,但是在这个讲究人面、情面、场面的中国社会中也有一定的存有的道理,特别是对一些出身寒门的学子,在其他方面可能不能有利于升到更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学校,而觉得能靠自己努力就能换来的分数对他们来说还是很公平的。但是在这种唯分数之上的想法,使中国生产了一大批高分低能的学生。鉴于此,我们该做的应该是在素质教育的指导下使用应试教育这种可测量、能量化的评价体系来促动新课改的。因为素质教育所倡导的全面的发展,在升学这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中却有很多发展的要素不能很明确的量化出来,以致一线的教师没有推行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的新课改的课堂的动力,也是新课改实施了那么多年却没有在课堂教学上正真落实的原因。参考文献:1刘朝晖,扈中平.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对立性J.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第10期2黄秋霞.借新课改之风实现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接轨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年01期3胡锐.当下的应试教育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04-154王策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接轨提法的讨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3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