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琴俱亡》教案及课堂实录

上传人:卢** 文档编号:183660690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1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琴俱亡》教案及课堂实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琴俱亡》教案及课堂实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琴俱亡》教案及课堂实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人琴俱亡》教案及课堂实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琴俱亡》教案及课堂实录(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人琴俱亡教案及课堂实录 ?人琴俱亡一、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人琴俱亡这篇课文被安顿在亲情单元,在学习这篇文章之前,我们已经学了两篇分别表现父子情深和母子情深的文章了。背影和甜甜的泥土,这篇文章是以文言文的形式来表现手足之情。教学这篇课文时,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以此感受作品的真情。八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文言知识,因此通译全文时可以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进行自学,找出不会之处,合作解决。在此根底上教师组织学生探讨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因此定下下列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教学目的1、疏通文意,明确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意思。2、感受文章的内容,体会人物的心情和个性特点,感受兄弟亲情。教学重点难点感受课文的

2、内容,体会人物的心情和鲜明的个性特点,感受手足之情。二、教学步骤一、导语以解释成语“情同手足入手,导出这篇歌颂手足之情的文言文人琴俱亡。二、整体感悟课文1、读:体会课文的内容和情感。听教师范读,边听边悟,然后有感情的朗读。2、说:疏通文意,明确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意思。要求学生找出重点字词,和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句和对文章有疑问的地方。三反应交流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一共抽了5个学生朗读课文,学生在朗读“子敬,子敬,人琴俱亡。这句时都能以惨重悲哀的音调去朗读。2、学生互动学习,小组讨论找出重点字词,经过大家的努力找出了下列重点的字词。文言实词:笃:(d)(病)重索:要奔:从外地回来料理长辈亲属的

3、丧事径:一直、直往素:一向、向来恸:痛哭,极度悲痛绝:气息中止卒:死了文言虚词:而子敬先亡不译语时了不悲完全弦既不调已经人琴俱亡都3、通译课文由于本课篇幅短小,意思浅显,所以学生能很快理解字句外表的意思,通译全文并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如果文言文教学仅仅教会学生外表的字词句的翻译,而不深入对课文内涵的挖掘,我个人认为这样的文言文教学是不合格的,没有到达弘扬传统文化的目的。当疏通了文意之后,我便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了研读赏析,即教学的第二个目标:感受文章的内容,体会人物的心情和个性特点,体悟手足情深。在这研读赏析中出现了本堂课的高潮,即精彩片段。三、精彩片段师:我们对本文的大意都根本理解了,然而我们会

4、翻译了,是不是就真正理解了文章的内涵了呢?同学们对本文中所描写的细节有哪些疑问呢?请提出来我们共同研讨。生1:在第一段中为什么子猷久不闻子敬的消息就认为子敬已经亡了呢?学生思考片刻,便有同学答复:生2:我认为是因为他们兄弟情深,即使在病重中也是互通消息的,久学生答复时将此字读得很重不闻消息,当然能判断出他已经先走了。生3:我想子猷不闻消息,是因为他也病重他的左右怕其悲伤而向他隐瞒了子敬病亡的消息。生1自己也笑了。生4:子猷听见自己的兄弟死了,他居然“不悲、“不哭,这似乎有点有悖常理啊,怎么还说他们兄弟情深呢?教室里顿时响起了一阵讨论声。生5:因为子猷自己也病重了,他想去见自己的兄弟最后一面,怕

5、悲伤过度,所以他强忍悲哀。师:也就是说他为了保留体力,是吧?学生中有人在点头。生6:我觉得神情的“悲和“哭都是比拟低层次的悲伤,子猷内心悲哀至极,反而在外表上什么都不能表现出来。生7很兴奋地:这叫“此时无声胜有声他的话还未说完学生们便接了过去:“道是无情却有情。师:黄俊同学的答复老师用一个词语来概括:精彩绝伦。教室里响起一阵掌声。师:大家看看子猷又是用什么方式来悼念他的弟弟的呢?生8:弹琴,但“弦不调。老师,为什么“弦既不调呢?课室里弥漫着思考的气息。生9:因为子猷前面情郁于中,现在睹物思人,悲哀至极,所以他无法将琴弹协调。生10:古文中有一句:树犹如此,情何以堪。我想这里可以这样说:琴犹如此

6、,人何以堪。师:这两个同学的答复都很好,都能做到活学活用,而且老师还看出了他们平时学习时是非常注意积累的。生11:一件事物跟随主人久了,它也有灵气了,我想琴和子敬也有心灵相通的地方,除了子敬没有人能弹出协调的琴声。这更渲染出子猷内心的悲伤。师:是啊,逝者已去,睹物思人,而琴随人亡,这更渲染出当时悲凉的氛围。刚刚同学的答复可谓是精彩纷呈。同学们还有其他疑问吗?沉默了一会,没有发言。师:那老师有一个问题,谁能帮我解答一下学生兴奋地看着老师子猷用弹琴来悼念他的弟弟,体现了他怎样的个性?生4:就是啊,我就觉得子猷这人的个性太过独特了。师:好吧,就是体现他独特的个性。哪个同学把它说得更深刻一点。生12:

7、老师,在学这篇文章之前我看过有关子猷王徽之的资料。有两个故事给我印象很深刻。“寄居种竹和“夜访戴逵的故事,这两个故事也可看出王子猷本身就是一个个性独特、与众不同的人。师:对,王子猷他是一个个性独特、行为处世都与众不同的人。杨娇同学善于查找资料这一点很好。我们要充沛深刻的理解一篇文章,就是要学会查找资料,希望以后大家能多查资料。大家下课后去查查这两个故事的内容,要不请杨娇同学下课讲给你们听听。师:现在同学们根据课文的内容和你的合理想象,掩卷讲述子猷悼子敬的故事。四、教学反思一堂课首先要让学生自主的去学习,自主学习并不等于就不要老师了,我们老师的作用就在于怎样组织教学,怎样点拨学生,怎样将学生的思想深化。所以在设计一堂课时我们首先要确定哪些是由学生自学的,哪些是要教师点拨提升的,这样才能做到在课堂上游刃有余。还有就是文言文的教学,我们应该摈弃那种死抠翻译而不顾文章内涵的教法,我们应该多引导学生去体悟文章的情感以及各种人文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到达将千百年来的文化精髓注入我们的下一代的血液里的目的,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课堂中所出现的精彩片段,我预先没有想到,学生的思想会如此活泼,而且闪耀着智慧的火花。这里就给我提出一个更深的问题:教师应该怎样激活学生的思想,怎样撞击出他们思想的火花?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