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金融机构信用管理的经济学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183652156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PPTX 页数:53 大小:253.3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二章金融机构信用管理的经济学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第二章金融机构信用管理的经济学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第二章金融机构信用管理的经济学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资源描述:

《第二章金融机构信用管理的经济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金融机构信用管理的经济学(5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二章 金融机构信用管理的经济学基础第一节 信息经济学基础第二节 信贷配给理论第三节 信用合约理论第一节 信息经济学基础信息经济学的产生:前提:市场是非出清的原因:交易双方信息的不完整和信息的不对称1)交易双方的存在,但交易不一定形成2)交易发生的非市场性3)市场机制不能发挥作用一、信息不对称与信用市场失灵 信息不对称理论产生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是指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市场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市场地位。信息不对称的后果: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逆向选择 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是指在

2、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当交易中的一方对交易可能出现的风险状态比另一方知道更多时,便会产生逆向选择问题。逆向选择 这种由于私人信息隐藏(亦称隐藏信息)而导致的市场功能的紊乱,对商品的需求不随其价格的下降而增加,对商品的供给不随其价格的上升而增加的市场异常现象,就是逆向选择问题,即,“由参与人错误报告信息引起的问题”称为“逆向选择”。事前(ex ante)隐藏信息。同样的情况就是,劣币驱逐良币,劣才驱逐良才。这正是“分不出好歹”的经济学。逆向选择 “劣币驱逐良币”(Bad money drives good money out of circulation)

3、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古老原理,这种经济现象又称“格雷欣法则”(Greshams law),最初由16世纪的英国铸造局长格雷欣发现的,说的是铸币流通时代,成色不良的铸币(金币或银币)与成色优良的铸币在市场上一样流通,久而久之良币会逐渐退出流通,转为收藏,而市面上流通的都是成色不良的劣币劣币把良币赶出了市场。逆向选择假设:在双本位制下:市场比价:金:银:法定比价 金:银:分析:劣币:金币;良币:银币 金币 银币 白银 125黄金 金币 最终银币退出流通,金币充斥流通界。格雷欣法则的例子逆向选择 优秀的总是能够战胜落后的,好的总是能打败坏的吗?看起来似乎理所当然的答案也许并不那么必然。或许你已经发现了一

4、个奇怪的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时候占上风的并不是那些最优秀的,达尔文的“优胜劣汰”规则在那里不起作用。有一句话叫“天鹅常被第一只癞蛤蟆吃掉”,说的是美丽女生往往有一个平庸的男朋友,而优秀男生的女友又常常长相平平。这样的情况频频出现,决非偶然。怎样解释它呢?那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生活中的逆向选择(1)假设优秀男生甲和另一男生乙共同追求美丽女生丙。男生乙自知论帅气程度及经济实力都不如甲,所以追求攻势就格外猛烈,而甲虽然也很喜欢丙,但碍于面子,也由于自恃实力雄厚所以追求起来就内敛含蓄。美丽女生丙实际上喜欢甲要远胜于乙,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她不能肯定甲是不是也那么喜欢她,再加上女孩子的自尊心理作怪,

5、所以会显得很矜持。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乙大获全胜娶到了丙。而丙会带着遗憾,心里想着甲却成为别人的新娘。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这就是“逆向选择”,虽然无奈而却实在,生活中许多事情的结果大抵都是如此。生活中的逆向选择(2)在路过某个混乱的十字路口时,正常情况应该是等绿灯亮才能过,本来遵守交通规则应该说是安全的,可实际情况往往并非如此,如果不管路口的信号灯是红还是绿,车辆都照过不误,根本不讲规则,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讲规则反倒更危险了,因为这无法保证在过路口时什么方向的车闯红灯,所以必须更加小心谨慎地过路口。这样的话,还不如不管红绿灯,自己观察车辆情况随机过去。这也是一个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的例子,

6、遵守规则的人不仅得不到好处,还可能更危险,这种情况下,他可能会选择违反规则,逆向选择。其实,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确实不少,比如在有的车站买火车票时,如果你一直排队,说不定你一直买不上票,因为一直有人加塞。这类事情真是太多了。我还是衷心希望这些事情逐步减少,不希望劣币驱逐良币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商品市场上的逆向选择柠檬市场 所谓“柠檬市场”是指这样一种现象:买方不知道卖方的产品的真实质量,只愿按该市场产品质量的平均水平出价;产品质量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卖方只得退出市场,使得该市场所有产品的平均质量下降,买方则相应调低其出价;拥有较高质量产品的卖方不断地退出,买方的出价不断地调低,如此循环往复,该市

7、场最终有可能沦为充斥着“柠檬”的“柠檬市场”(“柠檬”一词在美国俚语中指称“次品”或“不中用的东西”)。劳动力市场上的逆向选择 雇主只知道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能力的总体水平,而不知道具体每个人的能力水平,所以只能按照平均能力水平支付工资。那些能力超过平均水平的劳动者不那些能力超过平均水平的劳动者不愿意接受该工资从而退出市场。这样劳愿意接受该工资从而退出市场。这样劳动力市场上的平均能力水平又会下降。动力市场上的平均能力水平又会下降。如此循环,市场最后崩溃。如此循环,市场最后崩溃。信用市场上的逆向选择 在信用市场上,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使得价格机制不能充分发挥调节供求的作用,会产生逆向选择。在贷款

8、发放前,由于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无法区分贷款风险而实行差别利率,只能规定统一的利率,导致贷款的逆向选择,贷款风险加大。高风险偏好的借款人:收益:15。风险概率:50低风险偏好的借款人:收益:7.5%风险概率:0贷款机构(银行)高风险借款人:10低风险借款人:5由于信息不对称无法辨别风险高低和贷款损失概率:7.5%高风险借款人取得贷款高风险借款人取得贷款不同风险偏好下的借款比较(-1)*50%+7.5*50%=-46.25%借款人的风险偏好市场分布愿意支付的贷款利率金融机构实际收取的利率借 款人损益金融机构损益高风险50%10%50%*10%+50*50%=7.5%2.50%-46.25%低风险

9、50%5%00贷款市场不可避免的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1)低风险借款人无法借到贷款2)由于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往往无法甄别高风险贷款人,导致贷款风险的产生。3)加强非市场手段,加强信用管理道德风险道德风险(道德风险(Moral Hazard),),也称道德危机,也称道德危机,是指参与合同的一方所面临的对方可能改变行为而损害到本方利益的风险。道德风险的产生及例证道德风险的产生及例证 亚当 斯密曾如此描述过18世纪公司的管理者:“无论如何,由于这些公司的董事们是他人钱财而非自己钱财的管理者,因此,很难想象他们会像自己照看自己的钱财一样的警觉,所以,在这类公司的管理中,疏忽和浪费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

10、Adam Smith 1723-1790保险市场的道德风险当某人获得某保险公司的保险,由于此时某人行为的成本由那个保险公司部分或全部承担。此时保险公司面临着道德风险。如果此人违约造成了损失,他自己并不承担全部责任,而保险公司往往需要承担大部分后果。此时某人缺少不违约的激励,所以只能靠他的道德自律。他随时可以改变行为造成保险公司的损失,而保险公司要承担损失的风险。真实案例200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里茨在研究保险市场时,发现了一个经典的例子:美国一所大学学生自行车被盗比率约为10%,有几个有经营头脑的学生发起了一个对自行车的保险,保费为保险标的15%。按常理,这几个有经营头脑的学生应获

11、得5%左右的利润。但该保险运作一段时间后,这几个学生发现自行车被盗比率迅速提高到15%以上。何以如此?这是因为自行车投保后学生们对自行车安全防范措施明显减少。在这个例子中,投保的学生由于不完全承担自行车被盗的风险后果,因而采取了对自行车安全防范的不作为行为。而这种不作为的行为,就是道德风险。其他道德风险例子农村合作社与家庭联产承包国企企业与私营企业的经营国有银行与股份制银行的服务态度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剥离美国政府关于对雷曼兄弟的救助信用市场的道德风险银行为企业贷款后,银行只能观察到企业的行动结果,而不能观察到行动本身,或者说只能观测到企业的行动,但不能观测到企业的行动效果,或者不能准确评价

12、企业的行动效果,从而使企业有机会利用信息优势来损害银行的利益。道德风险的特点道德风险的特点1、风险的潜在性。很多逃废银行债务的企业,明知还不起也要借,例如,许多国有企业决定从银行借款时就没有打算要偿还。据调查,目前国有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高达80左右,其中有70以上是银行贷款。这种高负债造成了企业的低效益,潜在的风险也就与日俱增。2、风险的长期性。观念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尤其在当前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这一过程将是长久的阵痛。切实培养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契约”规则,建立有效的信用体系,需要几代人付出努力。3、风险的破坏性。思想道德败坏了,事态就会越变越糟。不良资产形成以后,

13、如果企业本着合作的态度,双方的损失将会减少到最低限度;但许多企业在此情况下,往往会选择不闻不问、能躲则躲的方式,使银行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也不能弥补所受的损失。4、控制的艰巨性。当前银行的不良资产处理措施,都具滞后性,这与银行不良资产的界定有关,同时还与银行信贷风险预测机制、转移机制、控制机制没有完全统一有关。不良资产出现后再采取种种补救措施,结果往往于事无补。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总结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总结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不对称发生的时间不对称信息的内容事前不对称事后不对称隐藏信息隐藏行动逆向选择模型道德风险模型三、信息不对称与信用风险1、在信用合同签约之前,非对称信息将导致信用市场中

14、的逆向选择;而在信用合同签订之后,产生信息优势方(受信主体)的道德风险行为。2、不同授受信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不同。授受信主体双方对信贷过程所拥有的信息在数量上及质量上的差异程度不同。(一)信息源占用不对称企业具有较强的信息优势1、企业经营者直接掌握企业的全部信息。银行知之甚少。2、企业掌握大量的市场信息。(二)沟通目的的不对称(三)识别手段的不对称结论:从理论上讲,信用风险是所有的金融工具固有的风险,无法彻底消除。G G企业:经营状态良好,信誉高企业:经营状态良好,信誉高 贷款风险:g 风险概率:g 银行判断的风险概率:g 信息不对称:gg B B企业:经营状态较差,信誉较低企业:经营状

15、态较差,信誉较低 贷款风险:b 风险概率:b 银行判断的风险概率:b 信息不对称:bbB企业更希望得到贷款,其隐瞒信息的激励高于G企业 bb gg 银行与风险较高企业的信息不对称程度高于与风险较低的信息不对称程度。bb 和gg的大小取决于银行的信息投入,银行的信息投入越大,就越接近于g和b,非对称信息程度就越小。银行最佳的信息投入量由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的均衡点决定。信息不对称程度越大,信用市场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可能性就越大,授信主体的信息成本就越高,市场的交易费用就越大。四、金融机构信用管理的基本原理 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必要条件:信息不对称充分条件:不完善的信用制度以及不完全契约(

16、一)信用风险的事先防范1、有效收集和筛选信息2、信用配给制度3、项目评估和贷款审查制度4、抵押物和高净值(二)信用风险的事后防范1、充分利用各类信用制度,信用环境和新型的信用管理工具。信用制度安排的目标:提高不守信用的成本 减少不必要的损失。2、利用征信数据减少事前的信息不对称,降低逆向选择效应的不利影响3完善信用合约,降低道德风险发生的可能。1)、合约不完全的原因:缔约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金融环境的多变性缔约双方与第三方信息的不对称2)、合约不完全的结果:为借款人的道德风险行为提供了适当的激励案例:淘宝小额贷款阿里巴巴金融通过互联网数据化运营模式,为阿里巴巴、淘宝网、天猫网等电子商务平台上的小微

17、企业、个人创业者提供可持续性的、普惠制的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向这些无法在传统金融渠道获得贷款的弱势群体提供“金额小、期限短、随借随还”的纯信用小额贷款服务。阿里金融披露,2012年上半年,阿里金融累计向小微企业投放贷款130亿元。由170万笔贷款组成,日均完成贷款接近1万笔,平均每笔贷款额度仅为7000元。大数据时代 互联网金融靠的是信用,信用来自于数据。关于数据,马云有一个很巧妙地比喻:“基于数据,就像为每个小企业装上一个GPS,为每个船上装上一个雷达,我相信你出海的时候,你更有把握,死亡率会大大降低,数据将会影响着世界。”基于数据可以很好地控制贷款商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不良贷款率阿里金融:

18、0.072%四大国有银行:5%左右(官方数据)贷款利率阿里金融:日利率在万分之六左右(年利率约合21.9%)四大国有银行:1%左右第二节 贷款配给理论一、贷款配给的概念1、贷款配给:在信贷市场上,由于各种外生的约束或内生的市场失灵,使得现行的利率低于瓦尔拉斯均衡条件下的利率水平,从而产生对贷款的超额需求,银行等金融机构不得不依赖各种非价格手段在借款人中间分配贷款的现象。2、贷款配给在任何经济形态中都存在。银行信贷寻租所谓银行信贷寻租,是指一些银行信贷高管或相关人员运用手中掌握的信贷审批权力干预和管制银行发放给企业或个人的贷款,从而取得违规收入的现象。银行贷款利率6%左右民间利率25%以上据银监

19、会的数据统计,2012年全国银行业案件发案92起,涉案总金额21亿元,较之上年的89起和5.1亿元,发案率和涉案金额增幅达到3%和311%。二、信贷配给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一)亚当斯密的信贷配给理论1、在高利贷条件下,利息高,诚实借款人无法得到贷款,需要政府制定一个较低而合理的法定利率。2、诚实可靠的借款人的借款利率,不是由市场供求力量决定的利率。3、价格机制自发作用决定的利率,会造成资本的浪费使用。(二)凯恩斯的信贷配给理论1、市场机制的不完善性导致贷款的配给。2、边际借款者存在,银行通过缩减或扩大贷款量影响投资量。3、信贷配给的存在与否及其变动对企业的投资活动有重要的影响。4、通过信用管理手

20、段,控制对信用的供给。(三)新古典信贷配给理论1、信贷配给产生的原因:法律和制度的干扰使价格机制难以发挥调节供给的职能。2、政府规定存、贷款的上限,引起信贷配给。3、在欠发达国家,信贷配给是普遍的现象。4、信贷配给对经济不利。欠发达国家必须实行“金融深化”,排除信贷配给,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益。(四)新凯恩斯主义信贷配给理论1、信息不对称,导致信贷配给。2、信贷配给对信贷市场上均衡价格和数量由很大的影响,货币政策影响实际经济活动的信贷配给制度。3、新凯恩斯信贷配给理论经过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60年代70年代中期,集中分析信贷市场的不确定性。第二阶段:70年代至今,吸收信息经济学的成果,将信

21、贷市场上信息不对称作为信贷配给理论的核心。Hodgman:1962年局部均衡方法分析信贷双方达成协议的过程。贷款人预期效用的最大化单方面选择最优贷款利率。J-R模型:通过控制信贷规模实现信贷配给,消除逆向选择。S-W模型:银行决定的利率对总贷款而言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两种效应相互增强,不鼓励银行提高利率。主张银行设置较低的利率。Williamson,Stephen D:信息不对称导致道德风险,银行为了观测贷款的使用和项目的收益,必须支付一定的监管成本。三、信贷配给的理论模型(一)利率管制与信贷配给学派:新古典主义前提:贷款利率与违约概率相互独立结论:由于利率管制,银行的贷款数量对利率是缺乏

22、弹性的,银行业不能通过扩张其贷款数量而达到增加利润的目的,面对超额贷款需求,银行往往通过配给的方式来提供贷款。(二)逆向选择、道德风险与信贷配给学派:新凯恩斯主义前提:贷款利率和违约风险非独立 借款人的还款概率是贷款利率函数结论: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利率提高可能减少银行的预期收益。银行追求利润最大化,产生信贷的配给。信贷市场的均衡是贷款利率与信贷配比共同作用的结果,任何改变利率与贷款供应量的行为都会减少银行的收益。(三)交易费用与信贷配比学派:现代产权经济学原因:交易费用的存在导致信贷配给内容:1、借款人违约一方面来自与借款人无力还款,与贷款利率有关,一方面来自与违约成本小于

23、收益。银行不得不支付额外的费用,包含合同费用、监督费用和惩罚费用。2、在市场不确定的情况下,运用市场机制的成本高,银行尽可能节约交易费用而采取信贷配给。(四)抵押的作用1、抵押、担保、承诺等合同条件会使市场趋于均衡。2、JCCox和Bester:银行通过设计不同利率抵押组合,显示借款人的风险类别。银行区别不同的借款人实行价格歧视,而不必用配比的方式分别信贷资金。3、斯蒂格利茨与韦斯:抵押既有正向激励效应,又有逆向选择。不论是以利率还是以贷款抵押或其他合同条件作为监控机制,银行对借款人的控制能力是有限的,还贷的可靠性有限,信贷配给是用来解决信贷市场超额需求的必要手段。第三节 信用合约理论一、一级

24、最优投资水平信用合约一级最优投资水平信用合约是指信用合约是一种理想状态的信用合约,借贷双方不存在任何形式的非对称信息,借出金额仅对项目本身而言,是由项目的最大期望收益决定的。在理想的假设下,合约从合约签订到执行都不存在任何信用风险。二、激励相容的信用合约赫维兹(Hurwicz,1972)在其创立的机制设计理论中提出了“激励相容”的概念:在市场经济中,每个理性经济人都会有自利的一面,其个人行为会按自利的规则行为行动;如果能有一种制度安排,使行为人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正好与企业实现集体价值最大化的目标相吻合,这一制度安排,就是“激励相容”。个人的理性,并不代表集体的理性囚徒困境军备竞赛冷战时期美苏

25、争霸广告战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公地悲剧长江刀鱼的绝迹甲沉默甲沉默甲背叛甲背叛乙沉默二人同服刑1年乙服刑10年,甲即时获释乙背叛甲服刑10年,乙即时获释二人同服刑8年缺德的翻译 大盗乔斯在得州抢劫了一家银行,然后带着钱逃亡老家。不过最终还是被警察捉住了。可是乔斯被捕的时候,口袋里连个硬币都搜不出来。警察们决定逼他说出藏钱的地点。不过他们在审问时遇到了难题,乔斯只懂西班牙语,而警察又只会说英语,于是他们找来了一个人充当临时翻译。警察先把乔斯狠揍了一顿,逼问道:“钱藏在哪儿了?”翻译用西班牙语说:“警察要你告诉他们藏钱的地方。”乔斯挣扎着回答:“告诉警察,我绝不告诉他们。”翻译转达给警察:“乔斯说,他

26、绝不会告诉你们。”不耐烦的警察们齐刷刷地拔出枪对准了乔斯的脑袋,对翻译说:“告诉他,如果他不说出来,马上打死他!”翻译不敢怠慢,立即告诉乔斯:“警察说,如果你不说,他们就打死你。”乔斯没想到得克萨斯州的警察们这么粗暴,看着眼前一排黑洞洞的枪口,决定还是保命要紧。他垂头丧气地对翻译说:“告诉警察,我把钱藏在河边的桥上了。”翻译回头对警察们说:“乔斯说,打死他也不说。”接下来不用问也知道,翻译一定是骑上快马直奔藏宝地点发财去了。满足借款人只能向贷款人报告真实信息,并且借款人没有动机选择报告虚假信息的信用合约,被称为激励相容的信用合约。三、次优投资水平的信用合约四、标准信用合约五、完全合约与不完全合约六、隐性信用合约谢谢观看/欢迎下载BY FAITH I MEAN A VISION OF GOOD ONE CHERISHES AND THE ENTHUSIASM THAT PUSHES ONE TO SEEK ITS FULFILLMENT REGARDLESS OF OBSTACLES.BY FAITH I BY FAITH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