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文学作品中的高邮地域文化

上传人:ba****u 文档编号:183579270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4.8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汪曾祺文学作品中的高邮地域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汪曾祺文学作品中的高邮地域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汪曾祺文学作品中的高邮地域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汪曾祺文学作品中的高邮地域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汪曾祺文学作品中的高邮地域文化(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汪曾祺文学作品中的高邮地域文化改革开放初期,也是现代西方文明被国人广泛认可和推崇的 时期。 在西方的价值观念被普遍接受的同时, 中西方的文化冲突 悄然而至。 人们在感叹西方部分文化优越性的同时, 也可能忽视 本国的民族传统 文化。美国小说家赫姆林加兰在破碎的偶像中曾强调:艺术的 地方色彩是文学的生命力的源泉。 汪曾祺意识 到了这一点。 他曾说: “我以为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生活 的抒情诗”, 1 “风俗,不 论是自然形成的,还是包含一定的 人为成分, 都反映了一个民族对生 活的挚爱”, “风俗使一个民 族永不衰老,风俗是民族感情的重要的 组成部分”。 2 风俗, 即地域文化的外在显现。 汪

2、曾祺充分认识到 地域文化对民族文化 传承的重要性。 他坚持在文学创作中回归传统文 化, 用文学中的 地域文化叩响文化个性的大门。自 1980 年开始,高邮作家汪曾祺开始了井喷式的创作,他用受 戒大淖记事异秉侯银匠等小说和故乡的 食物 故 乡的元宵 端午的鸭蛋等散文精心营造着高邮水 乡。他巧妙地运 用对高邮乡土故人故事旧风旧俗的描绘, 展现高 邮的地域文化, 构 造高邮的地域特色。 他的作品在 20 世纪 80 年 代的文坛备受推崇。 原 因之一就在于他对高邮地域文化的精彩呈 现,对乡土文学的全新演绎。 鲁迅、赵树理等人的乡土小说虽也 以故乡为背景进行创作, 但是表现 主题中多包含对愚昧的乡土旧

3、 礼俗的批判。 而汪曾祺的乡土文学则另 辟蹊径, 他的创作紧扣高 邮水乡的故人往事、街谈巷闻、市镇风俗, 用质朴的、具有地方 特色的语言,为我们铺展开一幅幅具有地域特色 的高邮风情画, 为我们勾画出高邮这片土地的风俗美、 人情美。 他 用文字全力表 现高邮的地域文化, 用文学竭力探索中华民族的文化个 性。 地域 文化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具体表现在水文化、 民俗文化、 饮 食文化 和民间语言文化四个方面。一、文学创作中的水文化地域的最初形成, 是因地理环境的差异而造成的。 江河湖泊, 山 川峰峦, 不同的地理特征自然会形成不同的地域。 高邮在地理 环境 上的最大特点就是水。然而,高邮的水具有自己的特

4、色。高 邮地处里 下河地区,大运河环城而居,不论是小镇还是乡村,河 汊交错,渔网 纵横。这里的水与西部澎湃的河水,江南温婉的小 桥流水都不一样。 高邮的水既有柔性,它任凭时光静走,缓缓流 淌,涓涓流水,漫过小 巷,淌过村庄;又有刚性,它投入大运河 的怀抱,风吹波浪,承载着 南来北往运输船只的重量。可以说,这里的水将韧性和柔美完美结合, 形成了刚柔相济的水文化。汪曾祺的作品中直接描写水的文字随处可见。汪曾祺说: “我的 家乡是一个水乡,我是在水边长大的,耳目之所接,无非 是水。” 3 水作为高邮的地理环境的特色,自然而然成为汪曾 祺探寻地域文化的 一部分。汪曾祺的小说多以水为场景, 大淖 记事通

5、篇都有水。淖 字本就指水,大淖即水边的陆地。大淖记 事也就是讲述水边人们的生活故事。挑夫,锡匠,卖紫萝卜的, 卖山 里红的,卖熟藕的 他们在大淖吆喝劳作, 生生不息。受 戒中主人公小英子的家在一个三面环河的小岛上, 明海和小英 子从 相识到文末表达懵懂的爱意, 都与水息息相关。 汪曾祺的文 学创作 多是描绘这些傍水谋生的普通百姓的简单生活并且刻画 在水的滋养下 率性质朴的人物的。水不仅构成了汪曾祺文学作品中的场景, 还影响了汪曾祺作 品中 人物的性格。高邮的“水”,没有江南的水的秀气,没有长 江黄河的 气势,却多了几分安静、和谐、细腻。看那在沙洲上随 风摆动的芦苇 荡, 那田野间欢乐打闹的天真

6、孩童, 那摇橹哼着歌 的船夫, 这样的 生活画面平静中夹杂着些许热闹, 柔美中含着几 分朴实与刚毅。这里 的人们依水而居,岁月游走,自然而然形成 和高邮的水难舍难分的性 子。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人 们生活并不富庶, 有万贯家 财的人家几乎没有。 但是人们的生活 却总是安逸、简单、随性的。小 城相对闭塞,他们过着自己的生 活,挑夫、工匠、店铺里的伙计、卖 小物件的姑娘,他们沉浸在自己的工作生活里,自得其乐,淡然随意。 陈思和这样形容汪曾 祺笔下的高邮: “是一个任何道德说教都无法规 范, 任何政治条 律都无法约束, 甚至连文明、 进步这样一些抽象概 念都无法涵盖 的自由自在。” 4汪

7、曾祺笔下的人物确是如此。他笔下 的人物 朴实奔放,又顽强刚毅。这些人物不受旧礼教道德伦理的束缚, 不受外面纷繁世界的打扰,率性生活。 受戒里的和尚们,他 们只 是把和尚看成一种职业,和尚可以成家,可以找女人。他们 过节会杀 猪吃猪肉,会聚在一起打牌消遣。他们率性而活,不因 为和尚的身份 而克制自己, 委屈自己,他们活得自得, 活得自在。 薛大娘中 那个勇敢刚毅的女人, 她和保全堂的吕先生好上了, 别人议论她,她 说:“我喜欢他。他一年打十一个月的光棍,我 让他快活快活, 我也快活。这有什么不好?有什么不对?谁 爱嚼舌头,让他们嚼去吧!” 5 也许在世俗的眼光里,这种做 法是伤风败俗的, 但是在

8、这片打破世 俗的高邮世界里, 却是单纯 美好的。薛大娘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爱情, 她没有被扭曲, 被压抑。 她的这种彻底解放是健康的、刚强的。大 淖记事里的巧云, 被号长破身后, 没有绝望, 和十一子过着虽贫 穷辛苦但相濡以沫 的简单生活。他们的爱情也没有遭到人们的嘲笑和 斥责。相反, 老百姓们还为巧云去闹事, 他们的朴实与热心也是这片 土地上的 人们所共有的。 汪曾祺笔下的人物就是这般, 既有水的质 朴纯净、 简单随性,又有水的坚韧顽强。他们虽经历过苦难,拥有生 活的 无奈,但总能积极乐观地面对,并且坚强刚毅地追求自由。高邮的水不仅融进了依水而居的人们的血肉里, 融进了他们 的性 格里,而且融进

9、了作者的思想气质里。作家汪曾祺被称为 “中国最后 一个士大夫”, 他曾说: “我的作品受了两千多年前 的老庄思想的 影响超功利的率性自然的思想是生活境界的 美的极致。” 6其实, 不仅他的作品涌动着超脱水性,他自己 的身心也是如此。“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汪先生爱水,爱水 的洒脱、淡然、随遇而安。 他的一生 不算传奇, 但并不缺乏坎坷。 他一直自觉避开政治, 经历过失业的 落魄, 更经历过“文革”的 苦难。“文革”期间, 被划为右派, 仅 仅是因为右派指标没达标。 他经历了各种改造,曾被关进“牛棚”。 但是,他在散文随遇 而安中自述,这是一次“很好玩”的生活经 历。他搞话剧,给 马铃薯研究站

10、画过“巨著”中国马铃薯图谱。 他把改造 生活玩得有滋有味。 “文革”结束后又因为曾被江青启用写 过样 板戏,而重新接受审查。他并没有因为政治的打击而垂下脑袋, 也 并没有昂起头, 与邪恶作不屈不挠的抗争。 他选择了另一种超 脱的 方式,跳出苦难与争斗,追求内心的淡泊与平静。他品茶、 饮酒、写 字、画画,在纷繁的变幻时代下,坚守着内心的超然, 品味着故土高 邮带给他的文化与性情。 他的这份淡泊与高邮水乡 涓涓流淌的河水有 关, 与水土滋养下高邮人不喜争斗、 不重权势 的水性有关。 高邮的 水渗透到他的血液里, 渗透进他的精神取向 和生活态度里。 水是汪 曾祺故乡高邮的一大地域特色, 也是他的精神

11、源泉。 “古运河漫泅过 秦邮故地, 汪曾祺枕着运河 的柔波度过他的儿童少年时代。 水,成 了灌注他生命的永恒力量,它是人生的源头,又是他人生的归宿。” 7 水文化构成了汪曾 祺文学中的场景, 造就了汪曾祺笔下质朴坚韧、 刚 柔相济的人物, 也形成了他率性超脱、随遇而安的品格。二、文学创作中的民俗文化 民俗,顾名思义即民间风俗。民俗源 于民间,来自于老百姓 的日常生活, 是某一地域的人们在长期的 岁月打磨下, 逐渐形成 的并且代代相传的风俗习惯。 它的文化 意义在于它运用具有地方 特色的形式物件,传达出此地人的性格 生活态度和价值观。一 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多是通过民俗体现的。关 于民俗的描绘使得文

12、 学具有地方色彩,这样的地方色彩使文学多 样化,避免雷同,从 而使文学产生独特的个性魅力和生命力。沈 从文、古华、韩少功 的小说中有披兰戴芷竞唱民歌, 竞渡龙舟,有放蛊、沉潭、哭嫁、 跳傩等民间风俗。 高邮作为里下河地区的 小镇, 地理环境上的优 势自然会聚集依水而居的人。 长期的水 边生活, 民风民俗的形成 顺理成章。汪曾祺尊重故乡的风俗,认 为他是民族精神之所在。他为探求文化个性,一直坚守民族文化, 他将地域文化与文学创 作相结合, 自然不会少了对故乡民风民俗 的描绘。 汪曾祺作品中 包含对民间礼仪、节日习俗、民间艺人、 民间作坊等的描绘。这 些关于民俗的文字, 不仅充分流露出汪曾 祺对民

13、间文化的认可与 执著,更让读者感受到高邮这方水土的文 化韵味和文化个性。 民俗首先体现在礼仪和节日习俗上。他说:“所谓风俗,主 要指 仪式和节日。 ”8汪曾祺喜欢描写民间的各种仪式和节庆, 如岁寒 三友 中的“放焰口”, 给我们营造了欢乐喜庆的氛围。晚饭花珠子灯中在元宵节前娘家“送灯”求子的习俗,故 里 三陈陈四中“神赛会”、“赛城隍”、“都土地”出巡等 仪式。在 散文岁交春 中,汪曾祺写了家乡“送春牛”的仪式, 即在立春日 由穷人制涂了颜色的泥牛送到各家, 有的还加个小泥 人,被称为芒神。送到时,用唢呐吹曲,供于神案上。这样的仪 式饱 含农民们祈求今年粮食大丰收的美好愿望。汪曾祺认为送春牛仪

14、式虽然不隆重,但很愿意站在旁边看,而且有一种说不出来 的感 动。这样的节庆仪式,是这片土地上劳动者们在用自己的方 式表现文 化,这样的仪式诉说着他们对吉祥如意、福寿平安的希 冀。这些民俗 庄严而又充满活力, 热闹中伴随着独特的传统文化 气息,所以才让作 者感动,感动于这些民俗事象后面所凝结的老 百姓的朴实愿望与精神 需求, 感动于这些民俗所展现的高邮民风 的淳朴圣洁,感动于这些民 俗所蕴藏的中国的民族文化。 这民俗 所代表的民族文化就是他深深探寻的中国的文化个性的一部分。除了礼仪节庆外,他的作品中所涉及的民俗风情还体现在对 民间 艺人、民间作坊的描绘上。他在大淖记事中详细介绍了 锡匠打制 锡器

15、的过程,对民间艺人锡匠作大篇幅的介绍, 与小说 十一子和巧云 的故事主线并无多大关联, 汪曾祺这样写的目的是 出于他对民间技艺的认可与叹服, 对高邮文化的喜爱,以及想要 把这 种文化用文字留存下来的宗旨。汪曾祺用文字记录着高邮世界里市井村落的细碎琐事, 描写 最普通的民间生活情境和人们的生存状态, 从而勾勒出一幅幅浑 然天成的民间风俗画,把浓郁的地域风情和地域文化展现于纸 上,把 高邮人对人生、对生活的美好企盼与内心的纯真安详刻画 在笔端,让 读者通过文学作品体悟高邮的民俗文化所传承的民间 立场与民族特色, 从而体会中国的文化个性。三、文学创作中的饮食文化饮食与地域是紧密联系的,不同地方的人所

16、喜好的吃食颇有 差异 牛排、红酒是西方人的主食,而米饭和茶叶才是东方人的 必备。在中 国,北方人喜欢面食、粗粮,南方人喜欢米饭、甜点, 这与北方人粗 犷豪放与南方人温婉细致的性格不无关系。可以 说,不同地域的饮食 中蕴涵了不同的地域文化。从食材的选择、 食物的制作、食用的方法 中都可以窥见这个地方的风俗文化和此 地人的性格与生活态度。因此, 在“饮食”前冠以“民族”、“地 域”的前缀,是不无道理的。汪曾 祺深知这一点。他清楚地懂得 饮食与地域文化密不可分。他曾说:“人 到晚年,思乡之情变得 强烈了,故乡的风土人情,总是时时在我脑海 中浮现,使我产生 了写作的欲望。”于是,家乡的各种食物:元宵、

17、 野菜、鸭蛋、螺蛳帀、炒米、焦屑都进入了作者的文学世界,并 且这些食物 都打上了“高邮”的烙印。 他借助这些饮食,书写着高邮 的地域 特色。食物在汪曾祺的笔下是有性格的,是带有一方水土特点的。异秉里有这样一段:“这地方一般人家是不大吃牛肉的。 吃, 也 极少红烧清炖,只是去熏烧摊子去买。这种牛肉是五香加盐煮 好,外 面染了通红的红曲,一大块一大块的堆在那里。买多少, 现切,放在 送过来的盘子里,抓一把青蒜,浇一勺辣椒糊。蒲包 肉似乎是这个县 里特有的。 用一个三寸来长直径寸半的蒲包,里面衬上豆腐皮,塞满了加了粉子的碎肉,封了口,拦腰用一道麻 绳系 紧,成一个葫芦形。煮熟以后,倒出来,也是一个带

18、有蒲包 印迹的葫 芦。切成片,很香。” 9“蒲包肉”这种高邮人独创 的菜肴,将高邮 水土里特有的蒲草制作与葫芦的巧妙设计融合, 体现了高邮人的生活 智慧。汪曾祺写故乡的野菜、 故乡的 食物,将我们通常意义 上难登大雅之堂的吃食:炒米、焦屑、 咸菜茨菰汤等简单的民间俚食 写入文学作品, 用平实的笔触将食 物的颜色、形状、制作方法、味道 等娓娓道来,并且介绍一些植 物的生长情况, 穿插带有考据色彩的文 献资料和令人好奇的民间 传说。在介绍吃食的同时,还偶尔引入与之 相关的民间风俗。汪 曾祺正是用这样细致的介绍、 平淡的描述, 为 我们描摹高邮这片 土地上生活的人们对于美食的看法, 对于充满地域 特

19、色的饮食文 化的追求。汪曾祺笔下的高邮人不讲究食材的名贵, 一盘菠菜、 一碗茨 菰 汤,也能吃出人间美味。这是他们的自足,他们从简单中即能 品尝快 乐。但是,他们也讲究, 一道菜的制作工序可以复杂冗长, 这是他们 的细腻, 即使简单的食材也能从中找到绝佳的配料、 制 法,绝不嫌 繁琐。他们尝到了美食本身带给他们的乐趣。朴素平 淡,才能贴近生 活,细腻讲究,才能活出滋味。汪曾祺笔下的饮 食巧妙地展现了高邮 人追求简单平淡, 但在小细节上也颇有讲究 的性情和生活态度。 这 种内涵的展现是汪曾祺笔下饮食文化的独 到之处。高邮人的“淡而有 味”的饮食习惯和文化,高邮人的 “淡而有味”的生活态度都融在汪

20、 曾祺的笔端, 浸润在汪曾祺的 文字里,彰显著高邮的文化个性。 四、 文学创作中的民 间语言文化语言是一旦习得,便很难淡忘的,特别是方言俗语。它们本 身就 包含某个地域的个性特色, 是很难仿效的。 一个地方的乡音 方言会 伴随着此地生活的人的一生。 哪怕他离开了这片土地, 故 乡的乡俗 俚语仍会停留在脑海,挥散不去。因此,这也是地域文化的重要部分。 汪曾祺认为:“一个人最熟悉,理解最深,最能 理解其传神妙处的, 还 是自己的家乡话。 ”10方言俗语是共同 语的地域变体, 它们通常带 有浓郁的地域色彩。 曹文轩认为:“汪 曾祺基本上属于一个地域性作 家。 ”11 那么, 汪曾祺这个“地 域性作家

21、”在文学创作中自然渗入 了民间语言。汪曾祺的文学创作中方言俗语的运用俯拾皆是。 这些方言俗 语散 发着属于高邮的乡土气息, 原生态地表达方式, 让我们感受 着民间 语言的文化魅力。 大淖记事中有这样一句话:“这些 人家都不盘 灶, 烧的是锅腔子黄泥烧成的矮瓮, 一面开 口烧火。” 12 “锅腔子”这样的说法,通俗而生动,黄泥烧成 的矮瓮做锅,一面开 口,就像人打开的口腔,“锅腔子”这样简 易的炊具在高邮农村日常 生活中很常见, 这个农村人惯用的叫法 也混进了浓浓的高邮乡土味, 唯有乡村才有这样简易的炊具, 唯 有乡村才有这样贴近农村生活的叫 法。 作者把这个词活用到文学 作品中,让作品更添了一

22、股高邮味道。 再说受戒,受戒 中的赵大伯是个“全把式”, 赵大伯这个人 十分能干, 除了会种田外,还会修水车、修船、砌墙、烧砖、箍桶“全把式”这 个高 邮俚语生动展现了赵大伯对任何事都很精通的特点,这样的方言词既简洁又深入人心。汪曾祺的作品中这样富有乡土气息的 方言 土语还有很多。这些方言土语不仅融合了此地生活的劳动者 的乡风民 俗,而且展现了此地人活泼俏皮的性格特点, 让汪曾祺 的文学语言平淡却不无味,让他的文字充满“接地气”的文学表 现力。 他的民间语言里透着高邮的民风民情,透着高邮的乡俗文化,透着高邮的文化个性。汪曾祺这样一个重视地域文化书写的高邮作家, 细致地将高邮文化中的地理环境、礼仪制度、风俗人情、价值取向、方言俗 语相 融合,将它们多样化、综合性地融汇在文学作品中。让我们 在感受他 的文学作品中高邮文化的清新独特的同时, 也呼吸着他 的文字里所流露出的文学新空气。这样文学性与文化性共存的文 学作 品才是汪曾祺这个作家的文学魅力之所在。他写高邮,写高邮的地域文化,高邮文化使他的文学创作之根深植于民族文化的 土壤 中,他的文学个性从那片文化的风土中长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