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融化的另一种解释2

上传人:gb****c 文档编号:183572603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冰川融化的另一种解释2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冰川融化的另一种解释2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冰川融化的另一种解释2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冰川融化的另一种解释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冰川融化的另一种解释2(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全球问题的地方性解释郭净20年7月12日Azarcn/piaoliuk.c气候变暖以及连带而来的冰川融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而备受媒体和公众关注。然而,大多数讨论都是在政治和科学层面上展开的。国与国之间的讨价还价和理论界的争论,似乎还游移在宏观的表层.其实在民间,尤其是在事情发生的当地,老百姓早有很多议论。这些议论虽然一直存在,却因主流传媒的忽视而不被公众知晓。如果我们仔细倾听这些来自社区的声音,或许能为全球性的难题找到更深层次的原因,发现解题的另一种角度。2007年5月日,我们在云南省德钦县的贡坡村做完调查,驱车直奔县城。到达月亮湾峡谷上方拍照的时候,忽然遇到CBI(昆明的一个民间环保组织

2、)几位项目成员.月日我们在嘉碧村碰面,2日他们一行人便去雨崩。次日传来雨崩神瀑发生雪崩的消息,大家都在为他们担心。此刻相遇,我们在欣喜他们安全回来的同时,也急切地打听发生了什么事.美国女孩简告诉我们,2号那天下午他们刚离开神瀑几分钟,便看到瀑布旁边的悬崖上倾泻而下的雪瀑,简即刻用数码相机拍摄。从她显示的照片上看,当时至少有三条雪瀑相继而下。接着,正好在神瀑的位置又落下一片雪雾,具有专业登山救援经验的简意识到有灾难发生,马上招呼大家返回去救人。他们从雪堆里刨出几位游客,其中一个女孩脊椎折断,简说不能用马驮,便和大家做了个简易担架把她抬到村里,后来她得救了.关于这次意外的原因有很多猜测,气候变暖,

3、导致近年冰雪融化是普遍的说法。但气候变暖是同人的行为有关的,用佛教的话来说,是人的“共业即共同行为造成了这样的后果.所以,当地信仰佛教的藏族村民虽然也知道气候变暖的说法,但他们并没有把责任往全球化一推了事,而是把207年雨崩的雪崩事件,同登山、旅游等一系列外来冲击联系起来,讲述了他们自己的看法。1冰川危急到过云南的驴友,多熟悉明永冰川的名字。199年的梅里山难以及之后的旅游开发,使它出了名。1998年6月我跟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的和建华第一次上明永冰川,为游客走的路还没有开辟,我们沿着转山人走出的小路,穿过茂密阴暗的森林,大约个钟头才到太子庙.庙用石头墙围成小院,墙角嘛呢堆上,还看得见文革时拆下的

4、石雕佛像和花纹。那时这里还没有多少游客,只遇到守庙的阿尼(大爹)曲扎。他1950年代去印度做生意,前些年回家乡没有分到地,便为红坡寺守太子庙。他自己养猪养鸡,粮食由村民供应。小庙的右侧就是冰川,节节抬升而上,其顶端闪烁着晶莹的主峰.我们从侧面的山崖攀缘下去,爬到冰川上看个究竟.冰川下段比较平整,但到处散布着煤灰一样的堆积物,边缘有很多冲倒的树干。冰上的裂缝纵横交错,有的裂缝扩展成深邃的洞窟,隐约传来流水声。越往上,冰面越陡峭,形成大片的冰塔林,颜色也越洁白。背阴的地方,冰壁绿如碧玉。靠近冰塔林处,不时有冰崩发生,声震山谷。我们不敢久呆,转身返回太子庙,站在山崖边欣赏壮丽的风景。迪庆著名的生物学

5、家方震东对明永冰川作了如下描述:“卡瓦格博雪峰群,以主峰为中心,发育着数十条大大小小的低纬度海洋性现代山岳冰川。这些冰川呈放射状从山顶奔泻而下,蜿蜒曲折,俯瞰大江。在云南境内,从南向北,明显可见缅茨姆冰川、雨崩冰川、明永冰川、斯恰和纽恰等冰川。站在北段的梅里雪山峰顶,还可见西藏境内的粗阶冰川直插察瓦龙谷底。其中最长的冰川为明永恰.恰在藏语中意为冰或冰川,因冰川位于明永村后山而得名。明永恰一直从卡瓦格博峰顶下延到海拔2700米的云南松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带,绵延8公里,面积为37。5平方公里,年容水量2。3亿立方米。是世界上稀有的低纬度、低海拔季风海洋性山谷冰川.”(云南格桑花卉有限公司编绒赞卡瓦格

6、博2页,云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面对着巨大的U形冰蚀谷,能直接感到冰雪摧毁性的力量。但即使蕴藏着如此能量的冰川,也因自然和人为的侵蚀而日益衰弱。203年10月8日,新华网刊登了新华社记者曹莹的报道“云南梅里雪山冰川不断后退令人担忧”,文章说:“地球上低纬度地区海拔最低的冰川梅里雪山卡瓦格博峰下的明永冰川,目前正在以每年0米左右的速度后退.这种状况令当地居民及专家们担忧.当地藏民最近发现,从1999年下半年起,明永冰川的前沿从海拔26米的地方向上缩进了约20米,厚度从原来的0多米变成了150米。冰雪消融,汇成一条条溪流沿着山体蜿蜒而下。” 跟明永村民谈过几次,我确实体会到他们对冰川污染的焦

7、虑。202年,我们在云南藏区做“社区影视教育”项目,明永村的诗人扎西尼玛拍了一个纪录片叫冰川。他之所以选择这个拍摄题目,是因为登山和旅游带来的变化,已经影响到冰川的稳定:“这个冰川很有意思.999年下半年,这条冰川就开始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开始有大量游客进入观光。不到两年的时间,冰川就开始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这个变化就是冰川前沿往上缩,原来海拔266米的地方,现在往后退了,我自己估计退了近20米,冰川的厚度从3多米变成50米左右。莲花寺过去的这个地方冰川原来宽度有00米,现在开始往西南方向消融,化了近10米左右.近些年,明永冰川的消融和退缩非常明显,2005年5月23日和29日下午,明永冰川第

8、二雪台相继发生两起巨大雪崩,春城晚报200年6月日的报道这样说:“这两次雪崩引起的震天响声,以及所形成的上百米冲天雪雾烟尘和有如泥石流滚滚而下的数万立方米积雪,令所有的观光者大吃一惊。梅里雪山旅游景区管理局副局长阿主说,类似这样大的雪崩02年曾发生过一次,那次雪崩导致的泥石流还冲毁了明永村的两座大桥,当时,村民还误认为是雪山倒下来了,都跑到后山去躲藏。由于雪崩发生地距冰川最高的莲花寺还远,人们无法测量雪崩坍塌的面积和体积。 专家认为,雪崩坍塌的主要原因是近年全球气候变暖,以及冰雪补给跟不上冰川的消融速度造成的。目前,冰川最下端正以每年到8米的速度加快消融。当地村民称,近年来,能够感觉到冰川已经

9、消融了近10米。” 据迪庆的生态学者方震东等人调查,“明永恰冰舌已有逐年退缩的趋势。根据实地观察,1992年向后退缩了大约5米.191年英国人金顿。沃德(F。K.Wd)曾达明永村及明永冰川,当地人告诉他,50年前冰川一直延伸达明永村边.” 绒赞卡瓦格博31页。金顿沃德是191年6月13日抵达明永村的.当天,他攀到半山去看冰川:“在台地上,我们领略了山谷顶端雪峰的极好景致以及对面壮观的冰瀑。甚至当我们正朝那儿看的时候,就有一阵爆裂的巨响传来,这使我们把目光即时收回脚下,看到一根巨大的冰柱醉汉般摇晃瞬间后,便咆哮着滚落山谷,将树上一群绿色的鹦鹉惊起。这就是对我们的欢迎!雪崩的巨响和冰塔的破碎声确实

10、日夜都陪伴着我们,这些声音随着夏季的推进而更加持续不断。到了仲夏,冰瀑下边长长一段冰川遂撒上许多碎冰,呈现出一片白色,就像拍打着咸海岩石岸的朵朵浪花.我从这些冰塔倒下峡谷边缘的频率判断,冰川移动的速度一定很快。当我向当地人打听以前冰是否延伸得更远时,他们回答说,四五十年以前,冰还深深地深入山谷下边。” (金敦.沃德神秘的滇藏河流2529页,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地质专家赵希涛根据罹难遗体和遗物的发现,对明永冰川的消融提出了看法:“供职于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研究员赵希涛从1996年起,即开始对包括梅里雪山在内的滇西北地区地质情况进行考察研究。他经过研究发现,作为典型海洋型气候冰川的明永

11、冰川,冰川表面温度高、运动速度快是其显著特征。最能证明这一论断的是,近两年,中日联合登山队遇难队员遗骸遗物的相继发现.。.根据遗骸、遗物的水平、垂直运动距离推算,冰川年平均运动速度也超过了50米.而位于西藏境内的贡嗄山海螺沟冰川(应为四川境内)曾被认为是我国运动速度最快的冰川,已知它年均运动速度是18.8米,仅为明永冰川运动速度的/3强。 据赵希涛介绍,由于受经费和技术力量等方面原因的制约,我国对现有的海洋性气候冰川观测研究不够,因此关于这些冰川的运动速率资料较少。但明永冰川以其低纬度、低海拔、垂直高差大等地理特征,可以确认是我国运动速度最快的冰川.”(王林“梅里雪山明永冰川是我国运动速度最快

12、的冰川”,载网易科学频道00年10月13日,).我找村民谈论这个问题,竟然和登山扯在一块。话要从梅里山难之后的遗体搜寻讲起。2遗体搜寻199年1月3日,中国和日本联合登山队在攀登卡瓦格博雪山(大众媒体称为梅里雪山)时遭遇雪崩,17名队员不幸遇难。4月中旬,中日双方组成搜索调查队,调查梅里山难的事故真相,并搜寻遇难者的遗体和遗物。日方13人,由京都大学总长西岛安则任名誉顾问,岩坪五郎教授任队长,牛田一成任副队长;中方33人,组长为云南体委副主任杨必育,队员主要是中国登山协会的专家.4月25日到5月日,队员们在雨崩村冒着雨雪上山搜索,但因气候恶劣阻扰,未能到达出事地点,无功而返.7年过去。998年

13、月18日,德钦县公安局忽然接到村民报告:在卡瓦格博正面的明永冰川,发现梅里山难的遗骸和遗物.28日,日方牛田一成等人,中方李致新等组成收容队,在昆明确认遗物.8月3日,他们到明永冰川继续搜索。在海拔703800米,距离遇难地点4公里左右的冰川上,发现许多遗物和部分遗体,装了2个大袋.日,这批遗物遗体运到大理,经人的家属和法医确认,于7日举行火葬仪式。日本京都大学学士山岳会网站。次年的8月2日到4日,我去明永村了解事情的经过。牧人桑才在他家里,绘声绘色地跟我讲起他们的发现:“在冰川右侧莲花寺顶上靠近甲勒容巴垭口的地方,我们有个牛场,叫乃努。我们村每家有、头耕牛,每年割了麦子就放到山上大约3个月,

14、让它们自己在那里吃草,人呢过半个月去看一次。一般是早上上山,在那里住一晚,第二天回村子。“去年(199年)7月18号,达瓦、格森和我三个人从牛场甲勒容巴返回村子,差不多在下午2、3点钟,中午饭吃过后到达叫扎盖的冰川处,坐在大石头底下休息.我们从高处往下看去,见冰川上面有一点红的颜色,然后又看见花花绿绿的一片。我们赶忙下去,只见冰面上到处是衣服和睡袋,还有人的尸体,有的在睡袋里面,有的在睡袋外面。3、4个尸体全身还在,其他的或者没有头没有脚。有不少骨头,手的,脚的。我们站在旁边看,因为藏族人很忌讳靠近死人的.晚上6点过后我们赶回村子,告诉村长,村长报告县里,县里又向州、省上报告。第二天他们下来,

15、和村里的民兵17,18个人一起去看。我们没有去。5,6天后,省体委和日本人来,收了三天尸体,抬下来。”最先接到牧人们报告的是明永村村长大扎西,我访问他的那天,他穿着一件迷彩服,在明永河边的旅游售票小屋里开会。今年是这个户人的小村子兴旺发达的又一年。因为去年下旬从德钦到明永的简易公路修通,游客蜂拥而至,村民靠门票分成和为旅游者牵马赚了不少钱。每天,售票小屋的里面和外面都会聚集很多人.在我用录像机采访大扎西的时候,人声和水声几乎淹没了他说的话。他说,上山放牛的路连接着冰川两边的山,从前是猎人走的。要爬冰川。附近山里有很多动物,如雪羊,獐子,岩羊,山羊和黑熊,野鸡也很多,药材也很丰富,有贝母,虫草,

16、风黄连.那天有个放牛的人走这条小路回村,顺便在冰川边挖贝母,发现了登山队的遗物。 199年月6日清早8点,我跟着村长大扎西、村民达娃和日本人小林尚礼前往冰川,寻找遇难者的遗物。小林原来是京都大学环境工学部的学生,19年10月,他参加第三次中日梅里雪山联合登山队。1998年7月,他辞去已有的工作,加入遗体搜寻的队伍,来到明永,原因是山难中死去的多半是他的朋友,他希望找到他们,给朋友的家属、也给自己一个交代。这次搜寻以后,他每年要到明永住几个月,以便及时处理发现的遗体和遗物。小林每次都住在大扎西家,两人成了老相识,大扎西这样说明他们的关系:“刚来时,我心里骂他日本鬼子来到这里。但他的心情我很理解,

17、总的说人民是很有义气的。他的所作所为我很满意。我们聊过,平常他住在我家,每晚上他想喝酒,我也喝酒,每晚都聊。第一次他很听不懂我的话,我们像哑巴一样,用动作来互相交流。他很快就学会了中国的汉话,我两个多半可以互相交流经验.他是京都大学登山协会的会员,在这里辛苦工作的就是他。他总的希望是这个梅里雪山,梅里雪山不能喊,要叫卡瓦格博,梅里雪山是以前改的,真正要叫卡瓦格博。冰川上的遗骸物对明永人是有害的。他必须在这个地方为明永人做点好事。第二,他感情很深,因为死去的多半都是他的朋友。他做的是排除污染的工作。他住在我家,第一次出现遗物时他来了,第二次他也来了,第四次也来了,必须决定在这里住下三个月。9月上

18、旬撤回去.第一次我两个上去,他安装了气温表,他估计今年一定会出现遗骸,必须出现一个检一个.第二次他问可不可以他自己去,我说可以.但你住在我家,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回来。我两个一人一个对讲机,5点一过就互相联系。”小林和大扎西上冰川通常都在这个季节,原因是这段时间冰川受气候影响,变动比较剧烈。我们上山选择的是冰川左侧的小路,这是放牛的人去牧场的路线。一路跨过溪流,穿过树林,越过破碎的冰川边缘地带,到海拔约00米的大石头跟前,我们停住脚步。小林爬上5多米处的一个丛林,从里面拿出一个藏着的大布袋。他伸手进去,像锦囊探宝般取出一根标杆、几把钉锤、一捆塑料袋和一双登山鞋.这时,大扎西正老练地用望远镜观察着冰

19、川的表面。天空飘着几缕薄云,金字塔型的主峰清晰可见.冰川在雪山的胸部聚集成一片冰塔林,然后如瀑布一样倾泻而下,到我们前方不远,变成一条宽阔的台阶,层层下降.这段绵延于海拔00370米左右的冰坡地势较为平缓,使大部分遗物滞留于此。大扎西显然发现了什么:“你看,那就是去年我们拣着的睡袋,他们一个人(登山者)丢在那里了。前次我看见,我两个过去,收好了以后丢在那里,里面是遗物,烂掉的。他还说看见一个红点,不知道是什么.小林要达娃带上那根一人多高的金属标杆,插到冰川上做观察的标志。并把一个背包交给大扎西,里面是装尸体的口袋,另外两个大塑料袋,用来装发现的遗物。大扎西则拿出两副白色的线手套,他和达娃一人一

20、副,说:“脏的遗物要戴手套拣,不能用手接触。小林穿高帮登山鞋,并往鞋子上套铁钉脚掌的时候,我才注意到大扎西和达娃都穿着绿色的解放鞋。大扎西说,北京登山队的人也送了他一副那样的脚掌。我问他为什么不带来?他笑了笑,“不用了,我们对冰川习惯了。我们把冰川上脏的遗物拣回来,山神会保佑我们。”他指着小林的铁脚掌说:“这个脚掌上山走雪地不行,在冰川上走有点用。这种解放鞋走冰川很好。”我问他是不是解放鞋不会打滑,他点点头。他们在山崖边商量了一会路线,然后由大扎西打头,小林殿后,顺序走下陡坡,跳过冰裂缝,攀上高高的冰坎.我则趴在大石头上面,用摄像机跟踪他们。只见他们攀上跳下,很快上了冰台阶,变成三个小黑点.天

21、空晴朗,四野静谧,唯有一只野蜂嗡嗡地绕着我飞舞,落到摄像机镜头上。我连吹两口气,蜂子才悻悻地飞走了。它掠过乱石坡,消失在冰川的深处。眼前,冰川蜿蜒而下,向阳的表面银光闪闪,背阴的部位则透出幽暗的绿色。明永冰川因明永村而得名,藏语叫“明永恰”。据有关资料记载, 参见德钦县志编委会德钦县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云南格桑花卉有限公司编绒赞卡瓦格博29页,云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 德钦是云南省冰川地貌最集中的县,也是横断山区冰川活动最活跃的地区。明永冰川是当地最大的冰川,也是我国冰舌前端海拔最低的冰川.云层遮住阳光的那一刻,冰川顿时变暗。我定睛一看,那三个黑点各拿一个袋子,一会儿弯腰,一会

22、儿蹲下,正在拣拾着冰面上的东西。忽然,他们聚在一起,朝一个冰洞里看。忙了一阵,他们从洞里抬出一截东西,装进塑料袋。我知道,今天有重大发现了。一个多小时过去,他们背着、提着6个袋子回来了。小林在脱靴子,大扎西和达娃也脱下发黑的手套,沉默不语。我小心地问大扎西.他的回答简短肯定,表情很严肃:“今天在哪里发现这些遗物的?“正前方20米左右.“好像在一个沟里面?“对,有两具完整的尸体。“是吗?”“还有半截身子和一些碎的骨头.”“发现多少遗物?”“大概6件.“装了6个口袋?“对。”“是什么东西?”“大都是登山队的鞋子,衣服,他们自己的用具.”“东西好像很多?”“是的,到处都有,散布了很大面积.我们3人分

23、3个组,把今天出现的都捡完了.”“具尸体是在一起的吗?“离开3、4米左右.刚才我用望远镜看到的就是一具尸体,沟里面有一个,掉进去一个。是三个不同的人,估计是两个日本人,一个中国人。“他们穿着衣服吗?”“穿的。“什么衣服?“中国的那个穿着迷彩服.两个日本人的衣服烂了,包在睡袋里。骨头和肉都完整。有一个是我们从冰洞里挖出来的。” 吃过晚饭,大扎西情绪好多了,他坐在自家门槛上,似乎喝了一点小酒,略显醉态,话也多了起来。我把摄像机架着,问他找寻遗物的进展。山难过了8年,冰川上才出现遗物,这是让我感到很费解的事情,大扎西解释说:“他们遇难6、7年后,一直没有遗物出现。遗物出现的那年冬天,下了大雪,雪崩很

24、多很大,把遗物都推出来了.冰川好像一座山,遗物出来,会到处散布,可它们偏偏出现在一个地方,都堆在我们打猎的路上,有他们的碗、筷子、小刀.本来会分散的,它们却集中在一处,这是奇怪的现象。登山队的人说遗物不可能出现在那里,因为遇难的地点低,出现遗物的地方高。主峰的深窝里还有个湖,遗物应该被推进湖里的。可是没有,就好像是飞机撒在那里的,全部出现在一处。他们吃的饼干等都在冰川上,集中在一起.他们吃的和用的,电池,电台,照相机,录音带,筷子,碗等工具和用具,一包一包在那里,有的包装着药,都烂了。捡起来时没有味道,一离开冰川,就闻到臭味.”我从大扎西的话里,听出一个有趣的细节,便一再盘问,那问题是,他在讲

25、述的时候,反复强调“干干净净地拣走这句话。小林曾建议把发现的遗骸遗物留在冰川旁边,过几天让村民抬下去.大扎西不同意,坚持要当天就把这些东西背走,不能留在冰川附近。用他的话来说,“这些东西会污染神山,不能放(冰川)那里.如果还有遗物留着,我们在山下烧香,而脏东西却摆在神山面前,老百姓会很不满。因为登山队尽了很大的努力,我们愿意帮他们寻找遗物。”后来我在日本访问参加过梅里山难救援的牛田一成,他也提到村民对处理遗体和遗物的态度:“去年(1998年)我们在冰川发现具尸体和遗物,我一个人没法抬下来。一开始我请村民帮忙,他们不愿意,说害怕接触尸体.经过2,3天的协调,他们组织了一个队伍,大约有3到40个年

26、轻人。尸体非常重,带下来很不容易,我们把尸体抬到江边。我听说有转山的人在卡瓦格博一带死去,便问他们怎么处理?他们说把尸体烧了,再丢到江里.又说,登山者不是朝圣的人,而且是非正常死亡,不能像朝圣者那样就地处理。这对我来说是很特殊的经历。江边温度高,遗体会很快腐烂,我于是租了汽车赶快运到大理火化。村民不让任何遗体和遗物留在冰川上和村子里,要马上运走。”登山遇难,在藏族人看来属于非正常死亡,因此这些遗物会污染圣洁的冰川,也会污染搬运它们的人,就像大扎西反复强调的,“本来我们藏族人,这种尸体不能动,但我们很理解他们,他们在忽然中遇难,他们的所作所为我们很理解,才帮他。我们这个民族钱不是看得很重,不然一

27、个尸体出一两万也不会去动的。”明永村民在讲述和讨论的时候,都认定登山和没有清理干净的遗物,3。神山发怒我每次去明永,村民们都反映冰川在迅速退缩,说法也是五花八门.有些科学家把原因归结到大气变暖等自然因素,旅游管理者却疑心是游客践踏造成,扎西尼玛为此问了不少人:“冰川退缩以后引起各方面的议论:为什么这条冰川会消融?环保界的人说进去的人太多了,空气的污染、震动导致冰川发生消融。赵希涛老师在这里做了一段时间的研究,他得出了一个结论:用91年登山队遗体出现时间来推算,这条冰川以500米/年的速度运动。原来说四川的海螺沟冰川运动速度快,但也仅仅是10米/年.地质学界认为这是它自身的运动规律。我们旅游局这

28、一边搞得人心惶惶的,好像世界末日要来临了一样。以前游客可以随随便便在冰川玩冰,用石头砸冰,去年开始我们就限制了这种行为,不让游客上冰川。我们比较统一的一种看法就是,由于人进去得太多了,导致冰川的消融。我跟我表哥大扎西前段时间在那里讨论这个冰川。我开玩笑说,把游客都带到雨崩,不让游客进来,让冰川好好的养一段时间。不然再搞的话,这个冰川要一直缩到上面去了,我们就没有钱找。他说不怕不怕,这是它自己的一种规律.文革中期,71、7年左右,冰川曾一直退到太子寺后面,下面冰川一点都没有了,过两年这个冰川又会延伸下来。”扎西尼玛很清楚,当地的藏族内心有一个最深的担忧,是任何解释无法缓解的:“藏语里面我们说“查

29、堵”,就是你触怒了神山,神山要发怒,“查堵”就是给你一种灾难,要惩罚你。冰川在藏传佛教里是圣宫殿的意思,是圣域,圣域是不能破坏的。例如去前年在莲花寺上面修了一个山庄,县财政局拔了0多万,到现在连本都没有收回来。那晚几十号人上去,120个人,在那里烧烤,又唱又跳闹了一个晚上,然后第二天下山时空桶子从马背上掉下来,马惊后人从马背上掉下来。老百姓咋个说?说他们肯定搞了一些不干净的触怒了神山的事情。对冰川,大量游客进去后,我们不能保持其洁净,于是触怒了神山。”扎西尼玛说的这件事发生在198年9 月19日,一批来自省里和州里的旅游规划专家考察明永冰川,白天骑马披红挂绿地上山,在明永山庄过夜。据说他们玩到

30、半夜,吵闹声和吃烧烤的烟雾惹得山神发火.第二天下午他们浩浩荡荡地骑马回村子,最后一匹马带了两个空桶,哐铛掉地,被马拖着走,其他骡马受此惊吓,拔腿就往山下跑,带着其他骡马也奔跑起来。专家们拉不住缰绳,纷纷坠落,有的砸伤了头,有的跌坏了腰,牵马的女孩吓得直哭。我和村民见他们一路鲜血淋漓地下山来,都不知道出了什么事。为此,这次旅游考察活动不得不草草收场。据说2007年5月日雨崩发生的雪崩,也跟而某些游客不了解当地文化和自然状况,行为有失检点有关。和简同在现场的一位朋友告诉我,他们到神瀑的时候,看见有的游客脱光上衣,挥舞手臂大声叫喊.藏族人都知道,神瀑是朝圣地,不能有任何不敬的举动.即使按照登山安全的

31、规则,在冰川、冰湖等地喧哗也是绝对禁止的。四川亚丁的景区管理人员曾经给我讲过一件事:有一年,几个游客爬到4000多米的山谷里看五色海和牛奶海,他们被迷人的景色吸引,激动得大叫大喊,马上引来大雨,被冻得走不了路,困在山谷中.要不是管理部门组织马夫把他们救下来,这几个人很可能回不来了。登山者和不守规矩在雪山上喊叫吵闹的旅游者,以及其他种种不好的行为和带来污染的东西,例如留在冰川上的死难者遗物,村子旁边垃圾处理站焚烧垃圾的烟尘,都可能是带来“查堵”的根源.明永村民平初对我们说:冰川上出现尸体,流下来的水都被污染了。引水的沟渠被塌方破坏,人喝的水出了问题。还发生水灾、滚石头、核桃树被洪水冲倒,原因是登

32、山队来,到山上采花、砍树,动了山神的石头,导致山神发怒。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里有这样一句警言:“大人、大海、大山三,要不动摇稳坐好,大人若多动,失掉大政事业,则当大官的必遭受放逐;大山若多动,地方生灵必遭受毁灭;大海若多动,海水四溢,则大地为之陆沉。” 4。村民的分析扎西尼玛拍摄的记录片冰川里,有一场明永村民关于冰川融化的讨论: “讨论者:赤亮,此称江初,格桑,阿争,丹增,格茸次里很早以前洋人来这里收集植物种子,在莲花寺用望远镜往山头看,见卡瓦的怀抱里有牛奶湖,湖里有珊瑚林。还有白独角兽和蓝独角兽。他派两个人上去看,从莲花寺对面上去,见对面有个自然显现的海螺遗迹,莲花寺与海螺遗迹之间冰层很厚。去

33、的一个人在那里拉了泡屎,他又往上走,却总是回到那泡屎旁边.走了一整天,没办法,只得下山来.他们跟洋人讲,洋人说不怕得,我可以让冰川在一百年后化掉。于是在莲花寺的冰上烧火,架起大锅,放进酥油,做起法来。此后冰川就明显消融了,就是这个原因.那么现在消融的原因呢?第一是用电,人随便上去,不爱护森林,污染冰川.怪用电不合,我们主要用的还是电。那倒是真的。虽说前两年用电冰川退缩了,但有段时间又往前延伸了。那是山上还没有电的时候,今年跟去年电通到太子庙后较严重。有段时间用电,冰川还是延伸了.现在冰川像得了大病,一天天消瘦.有次我俩去送游客,人很多,他们爬不上去,我们把他们送上冰川。前两天又送了两批.现在牲

34、口多也上得去了,人走得太多了。还有就是天干雨少,雨从山上流下来,就不会这样了.上面发现日本人遗骸的地方化得厉害,现在有些恢复了,今年我上去时好多了,明年会更好,游客在钢架桥上观赏,不准上冰川,不丢垃圾,冰川就没有大的污染。现在甲娃(指汉人,也指外来的人)不爬冰川了?怎么去?路封了,修了钢架桥,统统在桥上观赏冰川。以前冰川消融,只是冰舌收缩,冰下面不会融化,现在既收缩又变薄,就是00年以后,来的人多,污染严重,又通了电,三件事碰在一起,特别糟糕。以前人上不去,现在牛都上得去。如果人不上去,不丢垃圾不用电,冰川就能自然恢复。现在的情况再继续,冰川还会收缩。日本登山队被埋掉,去前年还发现尸体,我们喝

35、着冰川的水,再祈祷也不干净。活佛说得想想办法。”从上面的对话来看,村民把冰川的退缩归结为几个原因:一是洋人造成的破坏;二是登山污染了冰川;三是很多游客的践踏;五是通电;六是垃圾污染。它们全部可以归纳为一个原因,那就是外人的探险和开发活动,对冰川造成了影响。这与专家们的看法形成很大的反差,专家看到的是自然的因素,村民们看到的是人为的因素,是文化冲击的因素。这六条“威胁因子”,可不是随便讲的。深受佛教熏染的老人们,常能从简单孤立的事像中,看出因果衔接的线索来。据报道,冰川融化不仅在德钦一个地方发生。但人们在谈论所谓“全球气候变暖”的时候,却推卸了自己(一个地区,一个村庄,一个人群)的责任,将与具体

36、的人行为相关的后果,变成了一个纠缠在国际政治中的大题目,把一个有复杂文化背景的问题,简化成一个单纯的“科学问题”。于是,只要政治家去谈判,科学家去探讨解决之道便可以了,大家该登山的继续登山,该旅游的继续旅游,该扔垃圾的继续扔垃圾.来自地方的声音和地方性的知识,在主流传媒中显得那么微弱。自然的报应随之而来,任何一个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必然带来对整个人群的报应,享受着现代化之种种便利的政治家、科学家和发财致富的人们,也难逃此劫。“共业”由各人的行为一点点积累,其恶果也由各人分享。明永冰川仍在快速融化,当地人的讨论还在继续。他们被卷入到冰川旅游当中,可赚着钱心里却不安生。卡瓦格博的“查堵”就像悬在他们头上的利剑,令他们寝食不安。冰川融化,正表明山神对人们的过度索求日益失去耐心。村民们很明白,没有什么专家或先进技术能阻止灾难的逼近,除了人们自己的“觉悟”和行动。-该调查得到明永等村村民、卡瓦格博文化社、香港社区伙伴、保护国际朋友们的帮助和指教,深表感谢!文中如有不足,请您指教!8 / 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