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觉传达设计

上传人:ba****u 文档编号:183571600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7.8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媒体视觉传达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资源描述:

《新媒体视觉传达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媒体视觉传达设计(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新媒体视觉传达设计作者:曹雅婧来源:丝路艺术2018年第 02期摘 要: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运用,新媒体 一词早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提 及。新技术下的WEB2.0时代孕育着多样化的媒体形态,让世界人见证了传统媒介到新媒介的 华丽转型,而媒介的发展进化,为视觉设计领域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赋予了其全新的生命为。关键词:数字技术;新媒体;视觉传达一、新媒体中视觉传达设计的特征随着数字技术的变革与新媒体的渗透,人类进入了新媒体传播的新时代,数字技术与网络 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对视觉传达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今,视觉传达设计已逐渐延伸至 新媒体中,视觉信息的传播模式发生了改变,送使得视觉语言和

2、表现形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 革。同时在这种数字化的环境之下,视觉语言的革新也深深影响着人们的视觉消费和审美体 验。因此,对新媒体中视觉传达设计的特征进行探索,为视觉信息实现有效传播W及设计者 未来的视觉设计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二、新媒体中视觉传达设计的信息传播特征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发展背景大相径庭,其兴起于科技发达的年代,受科技之赐,数字与 网络媒体介入人们的生活之中,人与人的交流方式以及信息的传播模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同 时数字技术、网络技术运用于视觉传法设计之中,使得视觉传达的语言形式发生了变化,对视 觉传达设计的信息传播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双向互动传播促使参与式设计的形成由于新媒体信息传递与传统媒体相比较而传统媒体的传播模式是大众的且单向的,其中大 众指的是一群不特定的大众群体,也就是说受众是无法进行选择的,而单向指的是受众只能被 动的接受却不能回应,不能主动选择。新媒体的传播具有双向性与可互动性,受众是单一明确 个体的集合,所以传播方式的双向性使得新媒体较传统媒体传播讯息更加精准与有效。在新媒体时代下,视觉传达设计一向是以受众通过自身审美判断接受视觉信息为最终目 的,而视觉传达设计也一直追求和向往能与受众产生心理上的互动,从而将视觉信息的传达变 为与人的有效交流和沟通。在德国美学家汉斯罗伯特姚斯提出的接受美学理论中了解到,接 受美学的核心是从受众出发,从接受出发。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