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活与哲学》易错100题检测之一 (1)

上传人:pw****6 文档编号:183522442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二《生活与哲学》易错100题检测之一 (1)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二《生活与哲学》易错100题检测之一 (1)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二《生活与哲学》易错100题检测之一 (1)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高二《生活与哲学》易错100题检测之一 (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生活与哲学》易错100题检测之一 (1)(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二生活与哲学易错100题检测单项选择(每题1分)1费尔巴哈认为:“假如上帝的观点是鸟类创造的,那么上帝一定是长着羽毛的动物;假设牛能绘画,那么它画出来的上帝一定是一头牛。”这说明 DA宗教观点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准确反映B宗教观点是人脑自生的,世界上不存有上帝神灵C有什么样的上帝,就有什么样的上帝观点D宗教观点的原型在人间而不是天上2一些干部为了凸显政绩,浮夸、造假之风日盛。这种做法违背了 A 原理。 A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B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C意识能够反映客观事物 D物质决定意识3纳米技术是研究电子、原子、分子在01纳米100纳米尺度空间的内在运动规律、内在运动特性,并利用这些特性制造出

2、特定功能的高技术。科学家们发现,当金属或非金属被制造成小于100纳米的物质时,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这段话包含的哲理是 BA物质决定意识 B意识能够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C人们能够理解和改造自然物 D意识是人脑的反映4“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符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的本本主义。”毛泽东所说的“本本主义”在世界观上属于 C ,在实际工作中是 。 A唯心主义 主观主义 B唯物主义 主观主义C唯心主义 经验主义 D唯物主义 经验主义5毛泽东指出:“一分为二,这是个普遍现象。”这说明 DA矛盾具有特殊性 B矛盾存有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C矛

3、盾存有于一切事物中 D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6“十五”计划纲要指出:要积极探索各种有效方式,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快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哲学依据是 D A矛盾是普遍存有的 B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都各有特点C要抓住重点 D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7一些地方“送教下乡”、“送书下乡”,送的书是家电维修、房屋装修、养生美容,农民想得到的都是种植、养殖一类的书,农民只能望书兴叹。这说明 A想问题办事情要以时间、地点为转移 办事情要分清主流和支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不同场合是能够转化的要具体分析具体问题,才能真正解决问题A B C D8十六大报告指出:实

4、践证明,十五大和十五大以来中央做出的各种重大决策是准确的,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克服困难,取得了新的更大的成就。从辩证法的角度看 DA表达了发展的观点 B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C反映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D把握了矛盾的主要方面9不符合上题哲学道理的做法有 D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区分主流和支流 工作要做到点子上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A B C D10当前国际形势跌宕起伏,复杂多变,但当今的主题及发展趋势不会改变,我们面临的国际环境依然是机遇大于挑战。这说明 A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矛盾双方主次方面的地位和作用是不一样的 主要

5、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事物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A B C D11指出以下哪些变化是量变引起质变 B 水滴石穿 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 将凉水加热为温水 党领导人民经过长期的艰苦斗争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银行存款增加A B C D12新经济(即知识经济)的兴起使美国出现经济增长高潮,同时也埋下了祸根。这说明 A事物总是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 B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C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D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13根据我国的国情制定“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表达了唯物论的 原理。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矛盾的特殊性 C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D物质决定意识14马克思

6、主义同旧唯物主义的区别表现在 A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B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总结与概括C对物质概念做出了科学回答 D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15甲认为想问题,办事情应该从实际出发;乙认为想问题,办事情应从党的基本路线出发。以下各答案中准确的是: A都准确 B都错误 C甲的观点错误,乙的观点是准确的 D甲的观点准确,乙的观点错误16“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无水喝,”这个故事说明: A局部离不开整体,整体具有局部没有的功能 B关键局部对整体功能的发挥,在一定条件下甚至起决定作用C整体由局部构成,整体功能发挥离不开局部D整体功能小于局部功能之和17以下选项中,不属于规律的是 A.昼夜循环,四

7、季更替 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两者力量相等,方向相反C.能量守恒与转化 D.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的金属货币量为限度18在常人手里有心栽花花不开,而园艺工程师能做到有心栽花花盛开。可见A.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事物的理解会有差别 B.意识准确反映客观事物受主客观条件制约 C.人的努力水准如何是成功与否的前提 D.人们只有在理解规律的基础上按规律办事,才能达到预期目的19“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其意为:皮都不存有了,毛还依附在哪儿呢?该句表达辩证法的道理是 “皮”和“毛”的关系是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皮”和“毛”的关系是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皮”和“毛”的关系是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皮”和“毛”的关系

8、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20网络教学因其独特的优越性能够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但它不能对学生的个性给予注重,不能使师生之间产生思想与情感的相互激荡。由此可见 A.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B.任何事物的矛盾都是客观的C.事物是联系、变化、发展的 D. 事物的矛盾就是对立统一21在人类的思想史上,即使哲学的派别五花八门,从共同点看,哲学都是 A.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B.科学的世界观C.各门具体科学的总和 D.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结合22恩格斯说:“没有物质的运动和没有运动的物质是同样不可想象的”这个论断告诉我们 A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B.没有运动的物质是一种客观存有C.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在运

9、动 D.运动着的物质和物质的运动都是不可想象的23加快发展,必须科学把握发展的规律。这是因为 A任何事物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B事物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违背规律就会受到它的惩罚C科学把握了发展的规律,也就打动了事物的发展 D运动和规律是不可分割的24胡锦涛说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关键是要大力促动观点创新和体制创新,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靠改革开放、靠市场机制、靠自力更生、靠艰苦奋斗创业实现振兴的观点。”上述要求的唯物论依据在于 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B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C人的意识准确与否,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D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立足点25从辩证法的角度

10、看,我们之所以要大力促动观点创新和体制创新,是因为A发展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C物质要随着意识的变化而变化D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26我们判断事物是否是发展的标准是 A事物出现的先后顺序 B是不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C以事物自身力量的强弱、发展的速度为依据 D看事物是否成熟和完善27在卖方市场条件下,人们强调的是节俭;而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则需要持续地刺激消费来拉动生产的发展。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物质是运动的载体,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人的理解是持续运动变化的 创新是事物发展的重

11、要条件A B C D28“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因为人们的 A立场不同 B知识构成不同C世界观、人生观、思维方法不同 D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29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行的,这是因为 A物质决定意识 B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C不同的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不同D意识不但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还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3021世纪,人类在理解自然的道路上持续攀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果。对宏观世界,已深入到太空深处;对微观世界,已深入到基本粒子;对人类社会自身的理解,成果同样令人瞩目。人类在理解自然和社会方面取得的大量成果说明 A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B自然界图形社会的发展都是

12、客观的C世界上没有不可理解的事物 D意识依赖于物质312004年5月1日,欧盟从15个成员国扩大到25个成员国。欧洲一体化建设一定会向纵深发展,成为一支建设世界多极化进程中举足轻重的力量。这说明 A新事物的力量是强大的 B新事物的前途是光明的C新事物是占主导地位的事物 D新事物发展的道路是一帆风顺的32政治文明建设要从实际出发,积极稳妥地推动。之所以要积极稳妥地推动,是因为 A量变和质变不可分 B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C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D办事情要坚持适度原则33孔子说:“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这告诉我们辩证法的道理是 A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 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C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

13、出发 D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树立全局观点34“若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该对联蕴含的哲学道理是A量变是事物不显著的变化 B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C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D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35温家宝总理在回答记者问时说:“中国的崛起需要很长的时间,恐怕要多少代人的努力奋斗。”这是因为 A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B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C量变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D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水准必然引起质变36在过去的一年,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把握机遇,应对挑战,主动进取,对外工作成绩显著。我国在国际赢得了更多的理解、信任、尊重和支持,国

14、际地位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从辩证法角度看,上述材料说明 A看到了矛盾的特殊性 B把握了矛盾的主要方面C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 D坚持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37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维护和平、促动发展,是各国人民共同的强烈愿望。但是,国际关系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有所增加,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问题相互交织。上述对国际形势的理解 坚持了一分为二的观点 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 区分开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表达了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A B C D38“要把增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这个要求表达

15、的哲理是 A抓主要矛盾 B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C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D看问题要统筹兼顾39当前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喜中有忧,多数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的数量稳中有升,一些非重点保护物种资源却在减少。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喜中有忧蕴含的哲理是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内部存有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C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 D事物的性质主要地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40搞好宏观调控,既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又要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政策实施的力度和重点。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其哲学依据是 A意识的作用是永恒的 B整体是由局部组成的C事物存有着“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 D一切事物都

16、是发展的41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们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创造的文化,各具特色,交相辉映,使世界绚丽多彩。这说明 A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 B矛盾就是对立统一C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 D矛盾双方具有各自的特点42各国的人权状况都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人权状况能够自诩完美无缺,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凌驾于其他国家之上,对别国充当教师爷。这是因为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统一的 B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不同的特点C意识有准确与错误之分 D不同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43在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过程中,有些干部总爱强调地方部门的特殊性,以此来作为不执行中央政策的借口。从

17、矛盾的观点看,这种做法违背了 A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B特殊事物具有同类事物共同的本质和规律C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 D主次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44“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类中也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指纹”。这说明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又是变化发展的B矛盾是普遍存有的,矛盾存有于一切事物中C矛盾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普遍性存有于特殊性之中D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45科学理解事物的前提和准确解决矛盾的关键是 A理解矛盾的对立统一 B理解矛盾的特殊性C理解矛盾的普遍性 D理解矛盾的客观性46野鸭或许能被人驯服,但是一旦驯服,野鸭就失去了它的野性,再也无法海

18、阔天空地自由飞翔了。这个事例的哲学寓意是 A共性和个性在不同的场合能够相互转化 B矛盾是普遍存有的,要坚持两分法、两点论C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D矛盾特殊性是事物千差万别的根据47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告诉我们 A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出发点、立足点B联系是具体的、多样的、有条件的C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其各自的特点D不同性质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48“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这句话从哲学上启示我们 A应该从实际出发,不应从书本出发B矛盾是普遍存有的,书本知识中有的准确,有的不准确C在一定条件下,事物会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D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49“任

19、何个别都是一般。”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A特殊性存有于普遍性之中 B特殊性怀普遍性没有本质的区别C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D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特殊性构成普遍性50“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物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培根的这个段话说明 A矛盾具有特殊性 B矛盾是普遍存有的C普遍性存有于特殊性之中 D矛盾双方随时能够向相反的方向转化51“照猫画虎”、“依葫芦画瓢”的做法 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否认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否认了矛盾普遍性存有于矛盾特殊性之中 肯定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A B C D52以下说法准确表达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是A人有多大

20、胆,地有多高产 B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以精神文明建设为中心53列宁讽刺唯心主义是“无头脑的哲学”,这是因为A唯心主义者是没有头脑的 B唯心主义者把意识看成是能够离开人脑而存有的东西C唯心主义认为人脑不会自行产生意识 D唯心主义否认用头脑实行思想的54计算机网络的出现,使世界进一步联结成一个整体,把我们居住的地球变成了一个“地球村”。在你看来,计算机网络的建立A是实践和科学发展,使事物之间的联系有了新的形式B是人们根据自己的意志创造的具体联系C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D说明意识是物质的产物55“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句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世界上没有僵死的、一成不变的事

21、物 B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C要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D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永恒变化发展的世界56十五大报告指出:“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在于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这个论断蕴含的哲理是A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B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C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D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57“物质能够变精神,精神也能够变物质。”这句话 A准确。表达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B错误。物质和精神不能互变C前一句准确,后一句错误 D前一句错误,后一句准确58“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这个俗语形象地说

22、明,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理解受人的A立场的影响 B人生观的影响 C知识构成的影响 D世界观的影响59宋代诗人卢梅坡的雪梅诗曰:“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首诗蕴含的哲学道理是A事物的矛盾具有普遍性 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C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 D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60一个杯子里装着半杯水,悲观主义者失望地说:“只剩下半杯水了。”而乐观主义者则认为:“还有半杯水呢。”这说明真理和谬误有时是难以判定的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理解受人生观的影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条件的制约61辩证唯物主义对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表述准确的是 A、物

23、质决定意识,意识反映物质 B、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反作用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也决定物质 D、物质与意识相互作用,互相影响62我们之所以要大力促动观点创新和体制创新,是因为 A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C物质要随着意识的变化而变化D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63促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的哲学依据是 A事物之间存有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B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有机统一C不同事物之间联系的状态是不同的D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是能够相互转化的64CE

24、PA是由中国国家主体与其单独关税区香港、澳门之间分别签署的自由贸易协议,CEPA的签署和实施意味着对香港将会产生积极而长远的影响。 A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B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C无条件的联系构成了事物的发展 D准确的意识决定了事物的发展65世界是客观存有的物质世界,但世界上还有另一类现象,即意识现象。物质和意识的区别在于 A物质能独立存有,意识不能独立存有 B意识是具体的,物质是抽象的C物质是有形的,意识是无形的 D物质是发展的,意识是永恒不变的66“观点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东西而已。”这段话说明 没有物质对象就没有意识 观点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内容

25、是客观的 观点是物质的反映 观点的东西是人脑的反映A B C D67以下说法中符合联系观点的有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国兴则家兴,国破则家亡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牵一发而动全身 无风不起浪,有水方行船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A B C D68“你最好接受自己的长相。你是骆驼,就不要去唱苍鹰的歌,骆驼照样充满魅力。”这段话是一个( )命题。 A.唯心主义 B.唯物主义 C.悲观主义 D.教条主义 69.“按图索骥”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要继承前人经验,不能割断历史 B. 要从实际出发,不能迷信书本 C. 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消极等待 D.既要尊重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70宋朝画家文与可擅长画

26、竹,友人写诗赞曰:“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这里的“胸有成竹”主要出自于 A.画家的创作灵感 B.文与可的美术天赋 C.诗人的夸张和画家的想象力 D.文与可平时细心观察形成的主观映象71“胸有成竹”表达的哲学道理是A.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C.意识是对客观事物能动的反映 D.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72“画饼充饥”包含的哲理是意识不能准确地反映物质 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反映不同物质和意识是有区别的 物质是客观存有的,意识不能代替物质A. B. C. D.“拔苗助长”却事与愿违,“庖丁解牛”则事半功倍。据此回答7376题73.“拔苗助长”错误主要在于A.夸大了客观条件对主

27、观能动性的制约作用B.无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C.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视了规律的客观性D.强调了规律的客观性,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74.“拔苗助长”的哲学寓意是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主观能动作用总要受到规律的制约A.B.C.D. 75.“庖丁解牛”之所以事半功倍,是因为他A.尊重规律,能在事物运动中把握规律 B.具有创造性思维,理解了一切规律C.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利用规律为人类谋福利D.热爱解牛工作,有利可图调动了工作积极性76.这两个成语共同说明了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巨大的反作用B.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自

28、觉地理解与利用创造规律C.实践决定理解 D.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77.“审时度势”是说A.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B.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端正主观动机C.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尊重和遵循客观规律所达到的活动的最正确效果D.主观能动性发挥受一系列主观因素制约78.将上题中的观点使用于市场经济中,要取胜必须A.改造和利用规律 B.自觉遵循和使用规律C.增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D.实行对外开放79.“尽力而为”符合以下哲理A.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C.客观规律制约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D.办事情要取得成功,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80.我们之所以要“尽力而为”是

29、( )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的需要 理解事物本质与规律的需要使用规律和条件改造世界的需要克服困难,取得胜利的需要A.B.C.D.81我们应该坚持和平共处的伟大思想,充分尊重各国文明的多样性,而不是人歧视或贬低他国文明;应该鼓励各种文明在对话交流中相互借鉴、取长补短,而不是相互隔绝和相互排挤;应该倡导各种文明在相互包容、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而不应强求于一律。上述理解表达了 对立统一的观点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具有特殊性共性与个性是辩证统一的A B C D82政治文明的民族性不会因其特殊性而丧失其作为人类共同遗产的普遍性。相反,一个民族越是擅长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的文化遗产,就越有生命力,并越能发展。上述材

30、料说明矛盾的普遍必离不开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包含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A B C D 83以下选项中表达共性和个性关系的有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关系白马与黑马的关系整体与局部的关系A BC D84“春日春风有时好,春日春风有时恶。”这句诗表达的哲理是 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事物发展不同阶段的矛盾有各自的特点A BC D85“不得春风花不开,花开又被风吹落。”诗句说明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联系是事物存有和发展的条件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 特殊之中包含有普遍A B C D86某省要求干部在脚踏

31、实地、求真务实上下功夫。他们提出,只有干部工作“重心”下移,勤政廉政,才能促使经济“中心”升位,兴省兴国。这个要求所蕴含的哲理是 矛盾存有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着的对立面的相互转化要有一定的条件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人们准确理解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前提和基础ABCD87最新的流行病学显示,影响我国城乡居民健康的疾病结构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直接或间接与生活贫困、营养不良相关的霍乱、天花、血吸虫等烈性传染性疾病,已退居次席,甚至销声匿迹,第一次卫生革命初战告捷;被称为“宝病”的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逐渐上升,以防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目的的第

32、二次卫生革命已拉开战幕。这个事实主要说明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矛盾具有特殊性 矛盾存有于一切事物中A B C D88以下关于哲学的说法,准确的是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从字义上看,哲学是一种使人聪明、启发智慧的学问A B C D89推动农村税费改革,一定要根据当地的客观条件,积极而稳妥地实行。“根据当地的客观条件”包含唯物论的哲理有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与客观相统一 物质决定意识A B C D90以下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物是观点的集合心外无物 自然的万事万物是绝对精神的表达和派生A B

33、 C D91昔日为使“北大荒”改变面貌而大规模垦荒,不过长时间破坏自然的活动使当地环境污染严重,灾害性气候频发,生物多样性出现危机,为恢复生态平衡,黑龙江省作出决定,停止开荒行动。上述事件说明 每一时期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理解是不受条件限制的意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意识能准确反映客观事物A B C D92我国已进入必须通过结构调整才能促动经济发展的阶段,要把调整产业结构与调整所有制结构、地区结构、城乡结构结合起来,坚持在发展中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在经济结构调整中保持快速发展。实行“结构调整”的哲学依据是 (5%)整体和局部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转化 整体和局部的地位和功能不同当各局部

34、有序合理时,整体功能在于各局部功能之和 整体和局部不可分割A B C D9319世纪下半叶,俄国门捷列夫排列了元素周期表,并预言了一些尚未被子发现的元素的性质,后来,这些元素被子证实和发现。这个事实说明 事物是持续变化发展人们能够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作出科学预见人们理解世界是为了履行世界人们能够理解和利用规律A BC D94三峡工和建成后,将变水害为水利,将产生巨大的防洪、发电等效益。这说明 A人们只要理解了规律,就能够变害为利B人们改造规律后,能够利用规律C规律的存有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D人们能够理解规律,改变或创造条件,为人类造福95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35、经济持续快速成增长,综合国力持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存有很多问题。这段话表达了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统一主次矛盾的辩证统一 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A B C D96列宁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朝同一方向多走了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这说明 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 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没有严格的界限 量变能够引起质变A B C D97“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全国公安机关成功打掉了一批为害一方,作恶多端的黑恶势力、黑恶分子,取得了初步成果。但同时人们也必须看到,这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别。这

36、种理解 表达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肯定了矛盾的对立统一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和主流 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A B C D98进入新世纪,继续推动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们必须抓好的三件大事。这说明 矛盾具有普遍性 办事情要抓住重点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 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A B C D99为了全面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近期全国又以食品、药品、农资等为重点,进一步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从哲学上看,表达了 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用矛盾观点看问题抓主流的工作方法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A B C D100我国有21个大中城市,有近半餐馆经营野生动物,有46.2%的城市居民吃过野生动物,有2.7%的人经常吃野生动物。这反映出我国民众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有待增强。从哲学上看说明了: A意识决定物质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世界上任何事物之间都存有联系C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促动作用 D错误的思想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防碍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