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和胃妙穴---公孙穴

上传人:lx****y 文档编号:183482925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健脾和胃妙穴---公孙穴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健脾和胃妙穴---公孙穴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健脾和胃妙穴---公孙穴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健脾和胃妙穴---公孙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脾和胃妙穴---公孙穴(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公孙穴足太阴络脉,是十五络脉之一,亦是八脉交会穴,通冲脉,名曰公孙.位于人体的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主治呕吐,胃痛腹痛,泄泻痢疾。配中脘穴、内关穴治胃酸过多、胃痛。出处公孙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为足太阴脾经的络穴,别走阳明。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冲脉.有健脾益胃、通调冲脉、消除痞疾之功。 定位 在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解剖在拇展肌中;有跗内侧动脉分支及足背静脉网;布有隐神经及腓浅神经分主治1、胃痛、呕吐、腹痛、腹泻、痢疾等胃肠病证. 2、心烦、失眠、狂证等神志病证。、逆气里急、气上冲心(奔豚气)等冲脉病证。【主治疾病】1。消化系统疾病:胃痉挛,急慢性胃

2、肠炎,胃溃疡,消化不良,痢疾,肝炎,腹水,胃癌,肠痉挛;。妇产科系统疾病:子宫内膜炎,月经不调; 3。其它:心肌炎,胸膜炎,癫痫,足跟痛。 古代记述:久疟不嗜食,多寒热汗出,善呕,痰壅胸膈,肠鸣切痛,厥头面肿起,烦心,狂,多饮,不嗜卧鼓胀,霍乱,心痛,脾冷胃痛,胁胀,胁痛,食不化,肠风下血,足心热或痛,痫疾.近人报道:头晕,胸痛,心悸,下腹部痉挛,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肠炎,痛经,胎盘滞留,足趾麻痛。操作直刺06.2寸。深刺可透涌泉,局部酸胀,可扩散至整个足底.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壮,艾条灸510分钟。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急慢性肠炎、神经性呕吐、消化不良、精神分裂症等。

3、配中脘、足三里主治胃脘胀痛;配丰隆、膻中主治呕吐、眩晕。配伍 、配丰隆、中魁、膻中,有健脾化痰的作用,主治呕吐痰涎,眩晕不已. 、配解溪、中脘、足三里,有健脾化食,和中消积的作用,主治饮食停滞,胃脘疼痛。 3、配束骨、八风,有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足趾麻痛.方例 呕吐痰涎、眩晕不已:公孙、丰隆、中魁、膻中。 中脘停食、疼刺不已:公孙、解溪、中脘、三里.胁肋下痛:公孙、支沟、章门、阳陵泉。 久疟不食:公孙、内庭、厉兑.足趾麻痛:公孙、束骨、八风。配中脘穴、内关穴治胃酸过多、胃痛。名解1)公孙。公孙,公之辈与孙之辈也,言穴内气血物质与脾土之间的关系也。脾经物质五行属土,其父为火,其公为木,其子为金,

4、其孙为水。该穴名意指本穴物质为脾经与冲脉的气血相会后化成了天部的水湿风气.本穴物质来源于二个方面,一是太白穴传来的天部之气,二是由地部孔隙传来的冲脉高温经水。冲脉的高温地部经水出体表后急速气化与天部的气态物相合,形成了本穴天部中的水湿风气,故名.(冲脉为经脉之海,其特点是“主渗灌溪谷”,其来源是位于人体重力场中心部的高温区胞宫,故其气血物质温压较高。而本穴位处人之足部,在地球重力场的制约下,冲脉流行至公孙的物质为下行的水液,流行的通道是冲脉的体内经脉,故冲脉气血出公孙后会急速气化。 )足太阴络穴。络,联络也.本穴物质为天部的水湿风气,其运行为横向输散脾胃二经,有联络脾胃二经各部气血的作用,故为

5、足太阴络穴。 )冲脉足太阴之会。理同公孙名解。 附注:足太阴经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冲脉。公孙穴意义:脾经与冲脉的气血相会后在此化为天部的水湿风气。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富含水湿的风气。 运行规律:循脾经上传商丘穴及传于胃经。功能作用:以水湿风气的形式运化脾经之气。现代报道摘录单纯性肥胖 配合天枢、梁丘、丰隆,针刺得气,平补平泻,天枢加电针,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2次为一疗程。原发性低血压配合内关,针刺得气,用电针治疗仪分别连接于双侧同名穴,每次20分钟,-0天为一疗程。编辑本段附注 据报道,对消化性溃疡病人进行线胃肠检查时,观察到针刺内关穴、足三里穴对胃蠕动多有增强作用,尤以足三里穴

6、为明显,而针刺公孙则胃蠕动多减弱. 据报道,针刺公孙、内关、梁丘等穴有抑制胃酸的分泌作用附一:胃不舒服的时候就请出人体的胃动力药公孙穴针对疾病:胃疼、胃胀、胃酸适宜人群:此证患者皆适宜操作方法:用拇指用力按揉公孙穴分钟,也可用艾条点燃固定悬灸于施灸部位约3厘米高处,以皮肤稍起红晕,有温热感但无灼痛感为宜,灸大约10分钟左右.坚持一个月。公孙穴怎么找呢?在脚拇趾后大约2寸左右的地方沿着脚拇趾后的脚掌骨按压,什么时候有酸胀或是酸痛的感觉,就证明找对地方了.用拇指用力按揉此处3分钟,坚持按压一个月。为什么公孙穴会有这样的功效呢?从中医的角度来讲,公孙穴位于足太阴脾经,同时又与冲脉相通。脾在人体居正中

7、,主管运化水谷精微。也就是说,脾统领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运输的功能.而冲脉是十二经脉和五脏六腑气血的要道,既可上贯于头部,又能下渗于四肢。公孙穴总督脾经和冲脉,有统领全身的功效。它最明显的功效就体现在胸腹部,所以与腹部有关的问题,如胃痛、胃胀、胃下垂、消化不良等病症,它都管。公孙穴的功能非常强大,既可以调动脾脏及脾经的气血,又可加强小肠的蠕动。所以,如果你再有胃胀、胃疼、胃酸等不适症状,按按公孙穴大多可以起到很好的调治效果.不过,因为公孙穴的位置特殊,所以按摩起来可能比较困难.这时也可以采用灸的办法。取一根艾条,点燃后在此处施行温和的灸法。所谓温和的灸法,就是将点燃的艾条固定悬灸于施灸部位大约3

8、厘米高度,以皮肤稍起红晕,有温热感但无灼痛感为宜。如此灸大约1分钟左右,也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对于有胃病的朋友来说,仅仅通过穴位刺激还是不够的。俗话说,胃病三分治,七分养。公孙穴解决的只是一个治的问题,如何才能“养”呢?养胃是一个“细水长流”的过程,需要在生活中慢慢调养.这里再为大家介绍一款养胃药膳-牛奶粥.取大米100克,牛奶50克。将大米煮粥,熟后倒入牛奶搅拌即成。中医认为,牛奶补气血,入肺、胃,因此有很好的养胃功效。尽管这道粥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不过是在粥熟后加入牛奶,但其养胃功效却大大增强。中医有时候就是这样奇妙.牛奶粥做起来十分方便,可以当作早餐,天天食用.另外,奉劝胃病患者在日常

9、饮食中,还要注意保养,少食生冷、油炸及辛辣食品.附二:公孙穴-摆平痛经及脾胃疾患的第一温阳大穴公孙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为足太阴脾经的络穴,别走阳明。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冲脉.有健脾益胃、通调冲脉、消除痞疾之功。 适用人群:有痛经的女性,经常有不明腹痛、心痛、胃痛、胸痛的人。主要功效:可缓解痛经症状,对胃痛、呕吐、腹痛、腹泻、痢疾等胃肠病症有辅助功效. 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但很少有人知道黄帝叫什么.史记记载,黄帝复姓公孙,名轩辕.此穴以黄帝的姓为名,正是取帝王居中央而统治四方之意.公孙穴是脾经的络穴,与冲脉相通。脾主土,在人体的正中央,主运化水谷精微,输布全身,是人的后天之本,谙合统御之道

10、.公孙是脾经的络穴,入属脾脏,联络胃腑,又和位于胸腹部的冲脉直接相通,所以它有兼治脾胃和胸腹部各种疾患的作用。冲脉有”五脏六腑之海”之称,灵枢经说,冲脉乃十二经之海,是人体的”血海。 我以往进行养生讲座时,多次谈到过公孙穴的妙用,重点是治疗胸腹的众多疾病。温故而知新,慢慢地我发现这个穴还有其他的重要作用有待于发挥。比如治疗痛经。我们平常形容女孩子漂亮好看时常会用一个形容词,就是美丽动人,但近几年根据我的临床经验发现,尤其是时髦的女孩痛经高发,究其原因,大多是冻出来的,漂亮女孩美是美丽了,只是这种美丽并不动人,而成了冻人。 痛经是妇科发病率很高的一个病种,这种病大多为后天不良的饮食和着装习惯造成

11、的.现在很多时尚女孩穿衣服只讲究漂亮,衣服多紧身短小,更有的露脐露背,很不注意保暖。有很多有痛经经历的女孩都知道,痛经目前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治疗,只能靠吃一些止痛药来缓解。不仅不能根治病痛,还会对人体的生殖系统造成损害.如果在年轻的时候得不到很好的调养,那么很有可能对怀孕生子带来一个很大的隐患.道家医学认为,治疗一切妇科疾病首先从脾胃入手,尤其是月经不调,更应该首先调胃。脾统血,主运化。痛经时血色发暗并伴随有血块,两三天血块排出后疼痛的症状就会缓解,但每月都会复发.小腹受凉或贪吃冷饮导致脾胃虚寒,不能运化水湿,脾胃的运化不良就会产生痛经,有时还会伴随呕吐、恶心、头痛等症状. 为什么公孙穴有这么神

12、奇的功效呢?在中医里,公孙穴通冲脉,督、任、冲三脉皆起于胞宫,其中,冲任二脉与女子月经、生育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因冲脉具有含蓄十二经气血的作用。调理公孙穴,等于是对人身上十二经的气血进行一次全面疏导,具有行淤止痛之功。我建议有痛经的女性朋友,可以多点揉公孙穴,再喝一点女儿红(不是酒,用之有道”有介绍),治疗痛经效果更好.公孙穴在人的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基底的前下方。或于第一跖骨基底前下缘,赤白肉际处取穴,距太白穴后1寸。或在第一跖骨基底之前内侧下缘凹陷中,赤白肉际处取穴(如下图).平时为调节身体而找公孙穴,没有必要按照治疗用的位置去找,以自己的压痛为准.我一般把公孙穴看做一个区域,在脚拇指跟后,

13、有一块很大的脚掌骨,在脚内侧沿着这个骨头按压,压到最有酸胀或酸痛感觉的那一点,就是属于你自己的公孙穴了。附三:对于经常胃反酸、胃痛的朋友来说,刺激公孙穴可以抑制胃酸分泌,进行艾灸或按摩都可以。如果配以中脘穴和内关穴,则效果更佳。公孙穴是脾经上的络穴,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冲脉。此穴位于足内侧缘,当第 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取穴时,正坐垂足,从足大趾内侧后一关节处往后推按能找到一个弓形骨,弓形骨后端下缘的凹陷处即是此穴。作为脾经上的络穴,公孙穴归属于脾,联络于胃,又与胸腹部的冲脉相通,所以它有兼治脾胃和胸腹部等疾病的功效。“八脉交会八穴歌”说:“公孙冲脉胃心胸”,取之有“理气止痛”的功效。也就是说

14、, 胃、心、胸上的病都可以取公孙穴来治。对于经常胃反酸、胃痛的朋友来说,刺激公孙穴可以抑制胃酸分泌,进行艾灸或按摩都可以。如果配以中脘穴和内关穴,则效果更佳。内关穴是心包经上的要穴,也属于八脉交会穴,它与公孙穴一样,也可以治胃、心、胸上的病。生活中,还有一些人吃完晚饭后觉得心窝难受,而且还觉得心里有气出不来也进不去。而公孙穴是与心相通的,按摩此穴可以促进胃肠蠕动,缓解胃胀问题,对便秘也有一定的效果.经常按揉刺激此穴,还可达到耐饥的目的。对于上班族来说,如果公司加班过了饭点还不下班时,可采用按摩公孙穴的方法,来消除饥饿感。对于想减肥的朋友来说,经常按摩一下小腿的脾经,并重点刺激一下公孙穴,配合内

15、服一些药粥(比如山药薏米芡实粥就最适合养脾胃),就会把健脾工作进行到底。脾养好了,运化功能加强了,肥胖自然就控制了.此穴又与冲脉相通,而冲脉是妇科主脉,所以公孙穴也是治疗妇科诸症( 如痛经、不孕、崩漏) 的要穴。如果谁有妇科方面的疾病,除了正常治疗外,还可在每天多揉一揉公孙穴,进行辅助治疗。一个小穴位能为我们的身体换来大健康,真是身体的福事啊!附四:独取公孙穴治愈舌后根痛一例【关键词】公孙穴 舌后根痛 针灸治疗 疗效观察【文 摘】崔某,女,54岁,武汉煤炭设计院干部。主诉:舌后根部疼痛四年余,持续性隐痛时有刺痛并发,夜间尤甚。平时因疼痛不愿多讲话。曾在他院接受针灸治疗,具体取穴不详,治疗2余次

16、疼痛不减。后来常口服去痛片、安定等药物以减轻其疼痛。查体:咽喉、扁桃体无红肿充血,舌淡苔白、舌边有瘀点,脉沉细。余无特殊。诊断:舌后根痛.辨证属气滞血瘀,治宜疏通经络,活血止痛。遂远部取穴双侧公孙穴,行皮肤常规消毒,用1.寸毫针针刺,行小幅提插捻转基本手法,有针感后即留针30分钟,每分钟行针一次,每日一次,治疗五次后疼痛明显减轻,夜间可安静入睡。继续治疗10次后疼痛消失,3年后随访未复发。附五:孕期呕吐怎么办?按揉足三里和公孙穴一般来说,孕妇在怀孕初期(13个月内),常会出现恶心、呕吐等反应,特别是在清晨或晚上易出现轻微的呕吐,也有的孕妇呕吐很严重,此谓“妊娠反应。有不少人认为,孕妇不吃东西或

17、少吃东西就可以防治恶心呕吐,还有的孕妇因怕呕吐就不想进食。实际上不进食不但不能减轻呕吐,而且还会使孕妇缺乏营养供给,对母婴都不利。有的孕妇除了呕吐外,还有饮食习惯的改变,如喜欢吃酸性食物,厌油食,嗅觉特别灵敏,嗅到厌恶的气味后即可引起呕吐。妊娠的时候,为了肚子里的宝宝,孕妇的阴血都下行到冲任养胎,导致冲气偏盛,脾胃气血偏虚,胃气虚不能向下推动食物,反而会跟着冲气往上跑,所以不想吃东西,甚至厌食,营养跟不上就会发生头晕、浑身无力的症状。所以孕妇要想不呕吐,吃得香,睡得好,最好健脾胃,把胃气拉下来,而健脾胃最好的办法就是按揉足三里、内关和公孙穴。足三里是胃的下合穴,跟胃气是直接相通的,按揉这里可以

18、将胃气往下导.所以,平时用手指按揉足三里或者艾灸都可以。公孙是足太阴脾经的络穴,按揉它能调理脾胃,疏通肠道。肠道通畅了,胃气也就跟着往下走了,另外,跟它相通的冲脉正是妊娠呕吐的关键所在。公孙穴位于脚内缘,第一跖骨基底的前下方,顺着大脚趾根向上捋,凹进去的地方就是。建议你每天早晨按揉足三里3分钟,118点按揉内关穴和公孙穴4分钟,长期坚持一定会得到很好的效果。你也可以按揉脚部的反射区,包括胃反射区、肝脏反射区、生殖腺反射区、甲状腺反射区,各按揉5分钟,然后按揉脚腹腔神经丛反射区、肾脏反射区、输尿管反射区、膀胱反射区各3分钟,每天1次。 另外,在饮食上,应以易消化、清淡为主,不应进食过于油腻、滋补

19、的食物,以免增加胃肠的刺激。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应为首选,如粥、豆浆、牛奶、藕粉、新鲜的蔬菜水果等,可少食多餐,但要有规律。附六:公孙配内关,治疗低血压公孙穴最大的特长就是治疗低血压。这个病在临床当中非常棘手,没有太好的治疗方法,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什么特殊的药物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我们的公孙穴就有这个功效,有低血压的症状、经常头晕的同志可一定要认识公孙穴,记住公孙穴,将它和手上的内关穴一起按摩,是克制低血压的法宝。晚上洗完脚以后,可以在足弓处抹一点橄榄油,然后用刮痧板,顺着足弓刮拭,缓缓刺激,如果感觉疼痛的话,一定要多按摩几次。再配合内关按摩,长期坚持,公孙穴肯定可以给我们身体一个满意的答复。公孙穴的位置不是很好定位,它在足弓的中点往后一点,也就是太白穴的旁边。刺激的时候可以以整个足弓为刺激点,找到穴区即可。内关穴的位置:握紧拳头,在手腕上会出现一条竖向的筋。以腕横纹为起点,沿着这根筋量两寸的地方就是内关穴.文中如有不足,请您指教!6 / 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