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中转站除臭技术

上传人:lis****210 文档编号:183481948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垃圾中转站除臭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垃圾中转站除臭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垃圾中转站除臭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垃圾中转站除臭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垃圾中转站除臭技术(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垃圾中转站除臭技术第一章引言垃圾中转站是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在提高垃圾收运效率,节约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为市民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环境发挥了较大的作用。据调查统计,目前,宁波市共建有垃圾中转站83座,其中宁波六城区有20座(包括海曙5座、江东3座、江北5座、鄞州1座、镇海3座、北仑3座),县(市)区有34座(包括奉化市7座、余姚市9座、慈溪市7座、宁海县7座、象山县2座、大榭开发区1座、科技园区1座)以及中心建制镇有29座。这些垃圾中转站内的设备主要有压缩式、压块式和集装箱式3种。它们承担着全市每天3600多吨垃圾的清运中转任务。具体见表1-5。虽然环卫部门动足了脑筋,想方设法加强管理,增加

2、室内冲洗频率,尽量不让垃圾在中转站过夜,及时冲洗作业场区,确保环境卫生,努力把对周边的环境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但是一些中转站由于规划、管理等原因,再加上处理对象的特殊性,从垃圾站内飘出的恶臭味还是无法避免,在中转站垃圾过程中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尤其是一些管理上存在问题的垃圾中转站,臭气扰民想象会更加严重,有的影响还很大,令人很不舒服,市民怨声不断。现在除个别中转站采用消毒、喷洒BM药剂、冲洗等较简单的措施来减少中转站室内的臭气外,绝大多数还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臭气,从而导致臭气影响附近居民的日常。如宁波市江东区福明家园南侧的福明垃圾中转站,由于在垃圾中转过程中产生大量恶臭气体和,污染

3、周围环境,群众投诉强烈,于2004年6月底停止运行。又如建于2000年海曙区南雅垃圾中转站,紧靠南雅社区的北面,五年多来,尽管运行管理良好,但仍有居民反映垃圾中转站散发的臭气一直困扰着他们,尤其是夏天,居民都不敢开窗,群众意见很大。今年市人大301号建议就是关于要求南雅垃圾中转站搬迁的建议。或许是因为“垃圾”这一字眼在老百姓心目中早已“臭”名远扬,所以在目前新改建垃圾中转站过程中还是遇到了不小的阻力,一些市民都认为日常生活需要有垃圾中转站,但又不希望垃圾中转站建在自己家门口。因此,环卫部门就遇到了选址的麻烦。随着宁波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民对生存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选址

4、非常困难的前提下,从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出发,只能对现有的垃圾中转站臭气进行控制,减少对市民生活的影响。基于这种考虑,我们有必要对宁波市垃圾中转站除臭技术进行认真的研究,争取尽快解决中转站臭气扰民这一难题。近年来,宁波市不断加大对垃圾中转站的基础性投入,通过建设具有压缩功能的垃圾中转站,并购置压缩来装运垃圾,实行封闭式管理,尽量减少垃圾对市民造成的污染。不过,由于生活垃圾本身原因,要彻底消除臭味对附近居民的影响,的确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根据“每平方公里设置一个垃圾中转站”的规划建设要求,在未来几年内,我市不仅不会拆除市区内现有的垃圾中转站,而且还将继续适当增加市区内垃圾中转站的数量。因此,如何进

5、一步加强管理,利用科技来解决现有垃圾中转站的臭气扰民问题已经迫在眉睫。本课题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南雅垃圾中转站来进行除臭技术的研究,以探索一套比较有效的垃圾中转站除臭方法。第二章垃圾中转站的臭气来源垃圾中转站所排放的渗滤液和散发的恶臭一直是市民反映的热点,随着建设投资的加大,在大部分新建的垃圾中转站已有垃圾对中转站的垃圾进行压缩装运。在压缩装运垃圾过程中,就有压缩渗滤液和恶臭气体排出。但绝大部分中转站都没有对垃圾压缩液和垃圾臭气进行处理。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我市的垃圾中转站数量会越来越多,对中转站的管理和环境治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是一项重大工程。很显然中转站和城市居民区是一个有机体,中转站臭气、垃

6、圾压缩液的治理是确保环境舒适,造福于民的民心工程和形象工程,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身心以及市民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垃圾中转站的压缩液垃圾中转站处理规模有大有小,我市的垃圾中转站转运垃圾量一般在20100t/d之间。通过压缩后,大致占垃圾量515%(般在夏季和雨季最大)的垃圾压缩液在垃圾中转站被压滤而渗出。再加上日常作业时冲洗场地产生的污水量,整个中转站产生的垃圾水数量按照中转垃圾量的15%计算。我们选择了一座中转垃圾量约为30t/d的南雅垃圾中转站,垃圾压缩液处理量为5t/d左右。据监测,垃圾压缩液中的硫化氢、氨气、甲硫醇、甲硫醚等是导致中转站臭气的主要成分。见表6。通过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三级

7、要求,即C0DW500mg/L,B0DW300mg/L等指标后再排放。2.1.1 垃圾压缩液的影响因素垃圾压缩液的产生受多种因素影响,不仅水量变化大,而且变化无规律性,但一般来说夏季压缩液要明显高于其它季节。其来源主要有:(1)垃圾自身含水及从大气和雨水中所吸附的水;(2)垃圾降解生成的水;(3)垃圾中转站在处理过程中的冲洗水和生活用水。2.1.2 垃圾压缩液的主要特点(1) 垃圾渗滤液水质极为复杂,污染物种类繁多、危害大。渗滤液中不仅含有耗氧有机污染物,还含有重金属和植物营养素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及生物污染物,如病菌、虫卵等。至今,已有93种有机污染物被检出,含量较多的有烃类及其衍生物、酸酯类

8、、醇酚类、醛酮类和酰胺类等,其中许多污染物是我国环境优先控制的污染物。(2) 垃圾渗滤液污染物浓度大,变化范围大。垃圾压缩渗滤液的CODCr、BOD5、总氮、氨氮、重金属污染浓度都很高,且变化范围大,一般来说,SS9004000mg/L,COD500020000mg/L。垃圾渗滤液的这一特性是其它污水无法比拟的,突出了处理和处理工艺选择的难度。2.2 垃圾中转站的臭气垃圾中转站的目的是把居民区的垃圾集中后,压缩打包,再运送至垃圾填埋场或垃圾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垃圾的产生、收集、运输过程中同时也伴随着发酵、腐烂的过程,在这个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硫化氢、氨气、甲硫醇、甲硫醚,因此空气里弥漫着臭气

9、。垃圾中转站内空气中的臭气成分见表7。另外,在中转垃圾过程中有较多的车辆进出,所以中转站的建筑物不可能做成密封。由于垃圾运输车进出频繁,所散发的臭气也会影响环境,进出车辆的臭气治理也是要重点考虑的。根据垃圾中转站的特点,中转站垃圾液的浓度很高,臭气扩散面较大,同时中转站距离居民区较近,最近的相距仅3-5m。宁波市的中转站也较多,仅六市区就有20座,全市有83座。另外,须同时对中转站垃圾压缩液和臭气进行治理,治理效果要达到国家标准,运行成本要低,投资要合理,所有这些给城市垃圾中转站的和的治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通过不断消化国外的先进技术尤其是澳大利亚在生物环境治理方面所积累的经验,并结合宁波的实际

10、情况,我们开发了一套“垃圾中转站臭气综合治理工艺”。第三章现有除臭技术简介3.1 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进展几十年来,国内外对垃圾渗滤液处理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成功,特别是经济发达的国家,将研究成果付诸生产实践,积累了一定的运行经验。常用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有生物处理法、物理化学处理法、土地处理法、循环回灌法以及近年来所发展的膜治理法。3.1.1 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具有处理效果好、运行成本低等优点,是目前垃圾渗滤液处理中采用最多的方法,包括好氧处理、厌氧处理以及好氧/厌氧结合等三种类型。(1)好氧生物处理法好氧处理包括活性污泥法、曝气氧化塘、生物滤池、生物转盘和生物流化床等工艺,能够有效降低渗滤液中

11、的BOD、COD和氨氮,还可去除铁、锰等金属。(2)厌氧生物处理法厌氧生物处理法具有有机负荷高、能耗少、污泥产率低、对无机营养元素含量要求较低和可提高污水可生化性等优点,适合于处理有机物浓度高、磷含量低、可生化性差的垃圾压缩渗滤液。近年来,用于垃圾渗滤液处理的厌氧生物处理方法有:普通厌氧消化、两相厌氧消化、厌氧滤池、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和厌氧复合床等。普通厌氧消化。用普通厌氧消化法处理进水COD为10600mg/L,BOD为8400mg/L的垃圾渗滤液,在污泥负荷为0.080.15gCOD/(gVSSd),水力停留时间12.5d时,出水COD为600mg/L,BOD为95mg/L,去除率分别达到9

12、4.5%和98.8%。两相厌氧消化。两相厌氧消化将酸化和甲烷发酵这两个阶段分开在两个独立的反应器内进行,便于更好地控制工艺条件,同时提高了耐冲击负荷的能力。台湾LinCY在中温下用普通厌氧消化法和两相厌氧消化法处理垃圾渗滤液。普通厌氧消化法在进水COD为22750mg/L,消化时间820d时,COD去除率达92%95%;两相消化法在进水COD为39100mg/L时,酸化阶段并无明显的COD去除效果,经90h酸化去除COD3%,VFA上升6.4%,甲烷发酵阶段进水COD为37920mg/L,经ll.ld消化后,COD和BOD的去除率都超过了90%。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同其它厌氧反应器相

13、比,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生物量多,容积负荷高,在用于垃圾渗滤液处理时效果明显。英国的水研究中心报道,用UASB处理COD10000mg/L的渗滤液,当容积负荷为3.619.7kgCOD/(m3d),平均污泥龄为14.3d,温度为30C时,COD和BOD的去除率分别为82%和85%。土耳其用UASB反应器处理“年轻”的垃圾渗滤液,当进水COD为10250mg/L,水力停留时间为2.84d,有机负荷3.7kgCOD/(m3d)时,COD的去除率达到94%。(3) 厌氧好氧组合方法虽然实践已证明了厌氧生物法能有效处理高浓度有机,但单独采用厌氧法处理垃圾渗滤液,其出水水质仍难以达到要求,目前常

14、见的是将厌氧和好氧方法结合起来,既经济合理,又提高了处理效率。3.1.2 物理化学处理法同生物处理法相比,物理化学方法处理成本较高,不适于大量的渗滤液的处理,但是物化方法不受水质水量变动的影响,对可生化性较差的渗滤液有较好的处理效果,通常作为渗滤液的预处理或深度处理工艺。物化方法包括混凝沉淀、化学氧化、吸附法、膜分离和氨吹脱法等。土地处理法土地处理法,即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通过土地-植物系统的物理-生物-化学综合反应,使渗滤液得到净化。土壤颗粒能起到截留、吸附和过滤的作用;土壤中的微生物将渗滤液中有机物进行转化和稳定,并将有机氮转化为氨氮;土壤中种植的植被利用渗滤液中的各种营养物生长,并通过蒸

15、腾作用减少渗滤液量这种方法简便经济,缓冲容量大,适合于土地广阔的地区。土地处理包括渗滤系统、表面漫流、湿地系统等多种处理系统,目前用于渗滤液处理的主要是人工湿地系统。斯洛文尼亚的BuleT等人对人工湿地处理渗滤液作了中试研究。他们采用450m2的人工潜流湿地,平均水力负荷0.03m3/(m2d),在进水COD为1264mg/L,BOD为60mg/L,NH3-N为88mg/L条件下,取得COD、BOD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为68%、46%和81%。根据以上介绍,我们选择近年先进国家所广泛使用的生物处理工艺。针对垃圾中转站垃圾渗滤液新鲜的特点,采用厌氧为主,好氧为辅的处理工艺,利用好氧处理后的喷

16、淋去除垃圾臭味。3.2臭气治理方法3.2.1.国内外恶臭处理常用的方法目前,治理恶臭的方法有许多种,国内外常用的方法归纳起来有6种,即:吸收法,也叫洗涤法;吸附法;燃烧法;化学氧化法;冷凝法;生物脱臭法。(1) 吸收法,又叫药物洗涤法。适用于处理中浓度的臭气,利用酸或碱液与恶臭成分发生反应,使之转化为无臭成份;也可以用高锰酸钾、氯、过氧化氢等氧化剂加入吸收液中吸收恶臭物质。吸附法,是利用某些具有吸附性能的物质,如活性炭、分子筛等,将恶臭气体吸附,然后再脱附,使吸附剂回用。燃烧法,有直接燃烧法和催化燃烧法。直接燃烧法是在600C1000的高温下,把恶臭物质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净化效果比较好。

17、催化氧化法是利用催化剂的作用,使恶臭物质在200C400C温度下催化燃烧,提高了反应速度。(2) 生物脱臭法,就是利用微生物的氧化能力使恶臭物质氧化分解,从而达到除臭的目的。(3) 冷凝法,是将恶臭气体冷却或深冷,使其中恶臭物质冷凝成液体或固体而与气相分离。用于可利用恶臭物质或对恶臭气体进行第一级的处理中。(4) 化学氧化法,是在常温下离子态的氧,使某些恶臭物质氧化分解。上述方法中前5种是常规的物理、化学方法,技术较为成熟,但亦有其局限性。吸收法虽然净化效率较高,但动力消耗大,投资运行费用高,控制条件苛刻,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吸附法具有工艺简单,净化效率高的特点,但活性炭价格昂贵,而且过程又存

18、在许多技术问题;燃烧法需耗费燃料,使成本增加且不安全;生物法对微生物的生长环境要求很高,冷凝法存在处理不完全等缺点。基于此,人们需要寻求一种更简单有效、费用低廉的脱臭方法,离子氧化法法不需要过程和其它高温处理,与其它净化法相比,其处理设备简单,费用低,并可达到无害化,以其独特的处理过程受到重视。3.2.2 离子除臭方法离子氧臭气净化设备(OT)利用活性氧技术,即离子氧分子与臭气分子接触,发生氧化反应,臭气分子被氧化,进而将臭气除去。OT(离子氧除臭方法)实际上是化学法的一种,其工作原理是指在常温下,空气通过高能离子发生装置时,a颗粒撞击中性的氧分子,使中性分子失去电子变成正极基本离子,而释放的

19、电子在瞬间与另一中性分子结合,形成负极基本离子。基本离子的两极分化,发射出的高能量电子碰撞而形成分别带有正、负电荷的氧离子(原理见图一),并且各吸附10-20个分子形成离子群。因氧化氢、.OOH的催化作用,并且产生02、02-、02+、?0H、?H02、?0、O等氧簇聚集体,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因此称其为“活性氧”。活性氧的氧化能力是氧气的1000倍,把这些高能活性的氧离子称为高能活性氧.活性氧离子具有较强氧化性的化学特性,可有效氧化分解空气中的污染因子,去除异臭味。活性离子氧降解恶臭主要是利用恶臭气体可被氧化的特性,通过这些高活性的离子氧与有机分子碰撞,激活有机分子,并直接将其氧化;或者高能

20、活性氧激活空气中的氧分子发生一系列链式反应,并利用自身反应产生的能量维系氧化反应,进一步氧化有机物质,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以及其他小分子,使阈值低的化合物分解成阈值高的物质,活性氧与臭气成份发生氧化反应可在数秒内实现,只需极小的能量就能处理很大的风量。同时用正负氧离子的极性吸附臭气成份中的细微颗粒和悬浮物;可以对臭气成份起到有效的消毒和杀菌作用。其反应机理为:H2S+02、02-、02+S03+H20NH3+02、02-、02+N0x+H20V0Cs+02、02-、02+S03+C02+H20从上述反应来看,恶臭成分经过0T设备处理后,将转变为N0x、S03、H20等小分子,在一定的浓度下,各种反

21、应的转化率均在95%以上,而且恶臭气体被氧化后的产物为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均能被周边的大气所接受。4.1 第四章垃圾中转站臭气综合治理工艺方案综合治理工艺方案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利用物化法+生物方法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经生物处理过的垃圾渗滤液出水水质应低于CODW5OOmg/L,达到规定的管网排放标准。第二部分是在处理垃圾水的同时,通过培养和驯化生物菌种,把部分垃圾渗滤液培养、训化成具有生物活性的生物除臭液,再把生物除臭液喷洒到垃圾表面和装运车辆表面并用来冲洗地面,达到抑制和消除臭气之目的,同时又可以节约用水,减少运行费用。该段除臭工艺我们称之为一级除臭工艺,是以生物方法来抑制和消

22、除臭气的产生的,和渗滤液的处理为一个有机整体。第三部分,主要功能就是对中转站内的臭气进行除臭,通过第一部分的生物除臭,即一级喷洒除臭以后,空间中的臭气浓度相对较低,垃圾的扩散和建筑物不够密封,臭气随时都可能飘逸而影响周边居民。因此,我们还必须对垃圾中转站内的臭气进行再次处理,我们称之为二级除臭。该除臭工艺要有除臭风机具有强力引风功能,能确保室内形成微负压,室内空气不外溢,从而保证不断有新鲜空气补充,保证操作环境,保证操作人员的身心。垃圾压缩渗滤液处理工艺设计水质水量标准(1)设计规模垃圾压缩渗滤液设计处理量为5t/d。(2)设计进水水质根据对南雅垃圾中转站的监测结果,确定如下进水水质对处理系统

23、进行设计:项目CODCr(mg/L)BOD5(mg/L)SS(mg/L)氨氮(mg/L)色度(倍)pH设计值10,600879275504.37(3)设计出水水质排放方式按接管标准设计,出水水质主要指标如下:项目CODCr(mg/L)BOD5(mg/L)SS(mg/L)氨氮(mg/L)TP(mg/L)pH排放指标50030040035W869处理工艺流程垃圾压缩渗滤液处理的主要工艺为水解+EGSB+A/O好氧(详见图一)。图二垃圾压缩渗滤液处理主要工艺示意图垃圾中转站收集的垃圾压缩渗滤液进入地下的调节池,用泵泵入水解罐中预酸化,再进入EGSB厌氧反应器中反应,反应出水再经过A/O好氧反应,达到

24、接管标准后部分用于喷淋垃圾车除臭,部分排入下水道。反应污泥经过沉降后进入污泥池,最后与垃圾混合后外运。厌氧处理工艺的选择:厌氧反应器既有传统的反应器又有现代高效反应器,这些工艺又可分为厌氧悬浮生长和厌氧接触生长工艺。厌氧工艺经百余年的发展已从最初的第一代的厌氧消化池发展到第二代的厌氧滤器(AF)、厌氧流化床反应器(AFB)、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以及第三代的膨胀颗粒污泥床反应器(EGSB和IC)这几种反应器形式。在生物处理垃圾渗滤液过程中,我们又利用生物菌种具有除臭的这一特点,把部分经处理过的垃圾渗滤液转化成具有高度活性的除臭生物活性水剂。这样可以使部分中水得到利用,节约自来水使用量,从

25、而减少运行成本。4.2 一级除臭工艺(生物喷洒除臭工艺)生物喷洒除臭工艺,在此前已有介绍,我们在此称之为一级除臭。该除臭就是把已处理过的垃圾渗滤液和在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生物菌种,进一步强化培养,使生物菌种的活性进一步增强,单位体积的生物菌种数量具有明显的升高,从而变为生物活性除臭剂。其基本工艺原理是引入特种生物填料,该生物填料具有菌种附着力强,生长旺盛,具有在培养和驯化过程中,通过添加菌种生长诱导剂,从而在该段实现类似生物工厂生物试剂的再生过程。由于不消耗资源,同时,该活性生物除臭剂喷洒到垃圾表面或再次循环进入垃圾渗滤液,更有利于改善垃圾的水质,有助于提高整个垃圾处理工艺的效率,流程见图二。二

26、级除臭工艺二级除臭工艺利用的是离子氧除臭或臭氧除臭技术。通过一级生物喷洒除臭以后,抑制和消除了大部分的臭气,但由于臭气的扩散性,中转站空间中仍旧会有臭气,但其成份和浓度则要小很多。这点从以前各种垃圾中转站喷洒法的除臭应用实例中可以清楚地知道,对这种低浓度大气量的室内空气,我们采用离子法除臭工艺。离子法除臭工艺的特点是适合应用在大气量、低浓度的臭气处理场合,同时,离子除臭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运行成本低。4.4.1 OT净化系统的特点(1)采取主动的除臭方式,可保证处理后的气体达标并直接排入大气,一步到位地解决垃圾中转站室内外空气污染问题。(2)适合对低浓度、大气量的污染空气进行治理。(3)占

27、地面积小,不必考虑基建费用。(4)系统独立,安装、调试简单、方便、周期短;可根据需要随时随地改造,增加或取消;控制方法可自行选择自控、手控;管道、管件少,尺寸小;管道投资少;除除臭区域需要相对密闭外,无特殊要求;运行成本低;系统维护费用少;无须专人负责。(5)离子氧对设备、管道无腐蚀作用;根据欧洲污水处理厂运行的经验表明,离子空气对电子仪器、仪表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延长其使用寿命。4.4.2 风口的设置进风口的位置在通风设计时是很重要的,主要在垃圾中转站中,在每台垃圾上方设置一台强力吸风罩,当工作时,自动打开吸风阀吸风,保证臭气不扩散。另外,为了保证室内空气的新鲜,在中转压缩站内还配置了吸风

28、口,该吸风口的大小与多少,应根据中转站的具体空间要求进行设置,进风口在设计时应避免进风方向的相互影响和部分小虫、小动物通过进风口进入设备内。南雅垃圾中转站除臭设计图附文后。第五章投资估算表及运行情况说明投资估算南雅垃圾中转站大约产生5t/d垃圾压缩液,主要的设备及费用为:1、垃圾中转站压缩液处理装置(5):28万元2、垃圾中转站生物喷洒除臭装置(含风机等):8万元3、垃圾中转站离子除臭装置(2万4万m3/h):40万元4、引风管路(含阀门等)一批:10万元5、水管系统:2万元6、自动化部分:10万元7、总预算价格:98万元运行费用说明整个系统的耗用仅为电耗,总功率约为10KW。由于除臭为一个间

29、隔运行的处理方案,正常使用时电耗约为6KW,因此,其年运行成本约为0.5元/KWX6KWX24X365=26280元(电费按0.5元/KW小时来计算)。运行费用是很底的。5.1 试运行情况针对南雅垃圾中转站的具体情况,在确定综合处理工艺方案后,就投入到生产相关设备的工作当中。整套除臭设备于9月初进入安装阶段,9月底开始进行试运行阶段。经过近3个月的调试和试运行,从监测的数据反映,垃圾压缩液和臭气的处理效果良好,见监测报告。同时,附近的居民和南雅垃圾中转站管理人员都普遍反映采用这套综合处理工艺方案后,站内及其周边的臭气有明显的减少。从目前的调试运行情况来看,应该说这套除臭技术是比较理想的。但是否成功,仍有待于明年夏天臭气高峰时的实践检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