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亭公园人工湖水处理工程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83474069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38.3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茶亭公园人工湖水处理工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茶亭公园人工湖水处理工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茶亭公园人工湖水处理工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茶亭公园人工湖水处理工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亭公园人工湖水处理工程(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茶亭公园人工湖水处理工程初步方案“茶亭公园人工湖”水景面积为14000平方米,水深在01.5米之间,储水量在20000 立方米左右;由于面积比较庞大,景观水的蒸发量相对较大。根据其周边地形和水文情况, 我们认为目前其主要污染源为雨水直接降雨或携带进入的污染物质,由于是人工湖其渗漏 量相对较小,因此引水主要是为了补充因蒸发损失的水量,而水处理工程主要是为了对补 充水进行深度处理以及对湖内储水进行处理使其达到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防治其发生 水体富营养化。通过综合比较两种补水水源的水质特点以及其处理的经济技术参数,我们 认为采用在地块内钻井抽取地下水较好。具体方案分析比较如下。1) 水质情况考虑根

2、据监测资料,在地块采的地下水主要的超标项目(以地下水III类标准值为准)为溶解性总固体,氯化物,铁,锰,挥发性酚,氨氮,但是其值仍处于水处理工程可 以接受的范围。而附近茶亭河的水质监测值远大于相对应的地下水监测值,以COD Mn来看,茶亭河达到9.1mg/L,常年变化范围在6.3-11.8 mg/L,而地下水仅为2.03 mg/L; 以氨氮来看,茶亭河达到10.4 mg/L,常年变化范围在8.3-17.1mg/L,而地下水为1.3 mg/L。此外由于内河水质受周边人为环境的影响较大,其变化较大,较不稳定。因此 我们认为取用地下水较合适。2) 处理费用考虑方案建议采取膜法对补给水进行深度处理,处

3、理的主要污染物质为营养类物质和 影响水体透明度的物质,如氨氮,总磷和溶解性固体物质。若将茶亭河的河水作为补 给水源,其处理费用要高于处理地下水,且膜的更换频率较高,不符合业主提出的净 化系统管理方便、简单,运行费用低廉的要求。3) 减少管道敷设 如果用河水,需要另外至少再敷设80米的管道(湖体离河道最近距离约为80米),且穿过附近的茶亭街。4) 补水量考虑根据1971年一 2004年的气象资料分析,福州市多年平均降水量1362.25mm,最高年 份达2481.0mm,多年平均蒸发量714.42mm。基本上其降水大于蒸发量,但是近年来经常 发生干旱现象。以最为干旱的2003年为例,711月全市平

4、均降水量仅272.2毫米,而 同期蒸发量高达959.2毫米,是降水量的3.5倍。按照这种情况进行计算,每天平均需要 对人工湖补水约64.12吨,即每秒需要补水00007如,因此补给水量不大,费用不高。综合以上考虑我们认为采用地下水作为补给水源较为合适。“茶亭公园人工湖”全部换水后,三个湖区内将分别建设相应的水处理系统,我们建 议在湖区附近陆域部分选址结合园林绿地建设一个约300平方米湖水处理系统,每天处理 水量在200300吨左右,这样使得水体能够得到一定的换水,湖水经过大概2个多月可 以完成一次换水,换水的好处是可以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减少湖内营养物质,保持低的藻 类数量,提高水体透明度。考虑

5、到整个区可分割成三大块,我们将其称为 I,II 与 III 号湖,面积分别是约 7000, 8000,5000 平方米。根据三个区域的特点,我们认为通过分区设计建设相关的水处理系统 以应对日后的水景以及水处理的要求可以较好的满足业主的需求。该系统划分为以下子系 统:水质处理子系统(陆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水体曝气机,与水体漂浮物收集器等)、水 生态子系统(水生动植物系统)和地下水深度处理子系统(如突变事件而导致的水质变化 等)。为了尽可能减少机械设备的对小区生态环境的影响,我们将尽可能运用自然生态系统 中的动植物和微生物完成水处理的整个过程。在周边陆域进行湖水的处理系统建设,同时 配合水体水生动

6、植物子系统达到景观用水的要求,防治由于流动性差而外来营养丰富导致 的藻类过量增殖的富营养化问题。具体方案:1)I 号人工湖区域建设在 I 号人工湖附近陆域结合园林绿地建设一个约 300 平方米湖水处理系统,每天处理 水量在200300吨左右。系统只需要一个地块,本方案备选3个地块(1#2#3#,水体 深水区离地块均小于 60 米),详见卫星影像视图中标注的位置。另拟建设一条管道自 I 号 人工湖深水区取水,仅在景观水质较差时对景观水进行处理。涉及装置主要是潜水泵,取 水管和布水管、排气管等管道建设及相配套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整个土地处理由陆生植物 与填料等要素构成,陆生植物和填料为微生物等分解者

7、提供适宜的生境,经过景观型的土 地处理后水质可以达到观赏性景观用水水质要求,直接排放到 I 号人工湖(通过景观型的 瀑布跌水区(1#)或 3 号人工湖(通过约 310 米长的管道至瀑布跌水区(2#)。另在 I 号 湖的中间 A 设置喷泉型曝气装置进行曝气,周围可以用观赏型植物进行浮岛配置。2)II 号人工湖区域建设在 II 湖的中间 B 设置喷泉型曝气装置进行曝气,周围可以用观赏型植物进行浮岛配置。3)III 号人工湖区域建设初步考虑在 III 人工湖建成景观型的瀑布跌水区(2#)对来自地下水水处理系统的出水 进行曝气处理,经处理的出水溶解氧较高,自流至 III 湖的主体部分。在 III 湖的中间 C 设置喷泉型曝气装置进行曝气,周围可以用观赏型植物进行浮岛配置。4)主体湖区水生动植物建设在人工湖的其余区域可以结合小区的水景设计布置合适的水生植物,可以起到吸收过 量营养物质,减少浮游藻类,增加透明度的效果。水生植物根据水深进行合理配置,从沿 岸到中心,依次为挺水植物(如香蒲、再力花、春羽、水葱和藨草等),浮叶根生植物(如 睡莲等),沉水植物(如苦草或眼子菜等)。另外除了放养一些观赏性鱼类如锦鲤外,可以适当放养少量鲢鳙鱼类,牧食藻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