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上传人:小鹤 文档编号:183355660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9.7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管道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管道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管道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管道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道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管道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一、一般规定1. 管道敷设前,应编制专项施工组织设计.2. 管道应敷设在原状土地基或开槽后处理回填密实的地基上。当管道在车行道下时,管顶覆土不宜小于0.7m。3。施工时,管顶的最大允许覆土,应按设计规定对管材环刚度、 沟槽及其两侧原状土的情况进行核对,当发现与设计要求不符时,可 要求改变设计或采取相应的保证管道承载能力的技术措施。4。在地下水位高于开挖沟槽槽底时,地下水位应降至槽底最低 点以下。管道在敷设、回填的全部过程中,槽底不得积水或受冻,必 须在工程不受地下水影响,基础达到强度和管道达到抗浮要求时才可 停止降低地下水。5。当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道作为管道交叉倒虹

2、管使用时,其工作压力除应符合管材的产品标准外,还应小于0。05MPa.钢 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不宜用于穿越河道的倒虹管。6。管道应直线敷设。当遇到特殊情况需利用柔性接口转角或利 用管材柔性进行折线或弧线敷设时,其偏转角度和弯曲弧度应符合生 产厂规定的允许值。7。管道施工的测量、降水、开槽、沟槽支撑和管道交叉处理、 管道合槽施工等技术要求,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及 验收规范GB50268及本地区排水管道技术规程有关规定执行。二、沟槽1。沟槽槽底净宽度,可视各地区的具体情况并根据管径大小、 埋设深度、施工工艺等确定。当管径不大于450mm时,管道每边净宽不 宜小于300mm ;当管径大

3、于450mm时,管道每边净宽不宜小于500 mm。2. 沟槽形式应根据施工现场环境、槽深、地下水位、土质情况 施工设备及季节影响等因素确定。3. 开挖沟槽应严格控制基底高程,不得扰动基底原状土层。基底设计标髙以上0。20。3m的原状土,应在铺管前人工清理至设计标髙。 如遇超挖或发生扰动,可换填1015mm天然级配砂石料或最大粒径小 于40mm的碎石,并整平夯实,其密实度应达到基础层密实度要求。槽 底如有尖硬物体必须清除,用砂石回填处理.4. 槽底不得受水浸泡,若采用人工降水,应待地下水位稳定降 至沟槽底以下时方可开挖.三、基坑开挖(基坑支护方案最终以设计验算后出图为准)当沟槽深度小于3m时,采

4、用一步直槽开挖、护壁;当开挖深度大 于3m小于6m时,采用两步直槽开挖,护壁,在距槽底3m位置设置平台, 平台宽度1。0m如下图所示(见下页)。坡面防护采取挡土板加横撑的方法对沟槽边坡加固,以防止边坡 坍塌事故的发生。结合沟槽的深度及土质情况,本工程采用以下支撑 型式:首先在沟槽壁铺设挡土板,横向用10X15cm方木(间距100cm) 紧贴槽帮,立向用10X15cm方木(间距200cm )立靠在横木上,再用10X15cm方木撑撑在立向方木上,用于支撑的木料应符合:劈裂、腐朽 的木料不得用于作支撑材料。如下图所示。横撑W3.0m1.0m2.4m1.0ml沟槽开挖横断面示意图支撑示意图沟槽开挖时,

5、应开挖一段,支撑一段,上下沟槽设立安全梯,禁 止攀爬撑木。1。支撑要求:槽帮应铲除平整,横向方木应均匀紧贴槽帮;横向立向方木必须互相贴紧靠牢;撑木支在立方木上者,撑木端 下方应钉木托;支在横木方上者,撑木端应用扒锯与横方木钉牢,横 木方下边应钉木托;撑木支撑的髙度,应考虑下步工序的方便,尽量不倒撑或少倒撑;撑木顺沟槽方向的间距一般为2.0m (4m长的方木支三道,3m长的 支两道);支撑时使用支撑调节器,以减轻体力劳动,减少木料损耗; 用于支搭翻土板的撑木必须严格进行加固。翻土板应铺设平稳, 有探头时,必须钉牢;如果上述支撑还不能满足要求,则加强支撑,具体做法如下:横 木密撑(间距50cm),

6、如一次挖槽见底再支撑有危险,则挖至约半槽 时先行支撑,见底后再倒撑,即将全部槽深支好,再拆出上半身的撑 木;立木密撑(间距100cm),其撑木长度超过4 m时加斜撑,斜撑木 长度一般比支撑未打紧的空间长26 m为宜;如撑木长度稍差时,可在两端或一端加上木垫板,垫板应与撑板 或方木钉牢;撑木严禁以短木接长使用;沟槽支撑后经常检查,如发现有撑木弯曲、松动、劈裂等迹象时, 及时加固或换撑木,并每次雨后应加强检查。2。拆除支撑要求 支撑前仔细检查沟槽两边的建筑物、电杆及其他外露管道等是否 安全,必要时进行加固;从远离排水井的位置开始拆除;多层撑的沟槽,按自上而下的顺序,逐层拆除,必须等下层槽拆撑 还土

7、完成后,再拆除其上层的支撑;木密撑一般先填土至下层撑木底面,再拆除下撑,然后还土至半 槽,再拆除上撑,拔除立木;横木密撑或稀撑,一次拆除有危险时,进行倒撑,另用撑木将上 半槽撑好后,再拆原有撑木及下半槽撑板,下半槽还土后,再拆除上 半槽的支撑;如拆撑确有困难或拆撑后可能影响附近建筑物的安全时,研究采取妥善的措施。对拆除后的支撑材料及时转运出场,防止下坠砸伤人员。 支撑、倒撑、拆撑均必须在有实践经验的工人指导下进行。四、管道基础1. 管道基础应采用土弧基础。对一般土质,应在管底以下原状土地基或经回填夯实的地基上铺设一层厚度为100mm的中粗砂基础 层;当地基土质较差时,可采用铺垫厚度不小于200

8、mm的砂砾基础层, 也可分二层铺设,下层用粒径为532mm的碎石,厚度100150mm,上层 铺中粗砂,厚度不小于50mm。对软土地基,当地基承载能力小于设计要 求或由于施工降水等原因,地基原状土被扰动而影响地基承载能力 时,必须先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在达到规定的地基承载能力后,再铺 设中粗砂基础层。2. 中砂基层铺设完毕,在施工混凝土垫层。找标高弹水平控制线:根 据+50cm水平标髙线,往下量测出垫层标髙。按照标髙铺设垫层,并 注意养护。五、管道连接及安装5混凝土管道安装5.1安装前准备工作:混凝土管道安装前应仔细检查管道、管线 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进行清理,除去毛刺、污垢,安装过程中应避

9、免在管线内遗留垃圾杂物等;在安装前还应对混凝土管道进行防腐处 理,防腐处理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5。2定位安装: 在沟槽及管道基础验收合格后进行,下管时机具和人工配合工作。机 械下管时,起重机沿沟槽开行距沟边应间隔1m的距离,以避免沟壁坍 塌。绑管子要找好重心,平吊轻放,不得忽快忽慢和突然制动。管节 下入沟槽时不得与槽壁支撑及槽下的管道相互碰撞.管线偏位是施工 中一个关键工序:稳管要将管子按设计高程和位置,稳定在基础上, 髙程控制是沿管线安装过程中每1015m埋设一髙度板,板上有中心 钉和高程钉,利用钉子进行控制;中心线控制在连接两块坡度板的中 心钉之间的中线上挂一线坠,在管内放置一块带有中心

10、刻度的水平 尺,当垂球线穿过水平尺的中心刻度时,表示管子已对中.5.2。1复测各段垫层的标髙,检查各项工作位置尺寸以及管道基 础是否合格;5.2.2清除管沟内全部积水;5.2。3 下管时,凡管道中有管件、阀门等附件的地方,应先把这 些配件搬运到安装地点就位,作为该段管道安装的基准点,并以一个 基准点为起点,向另一个基准点排放管子。5.2。4管道配件入沟前,要先将其所配合好的短管组装好。5。2。5管子放入沟内后,必须进行调整、找正,使安装坐标、标 髙符合设计要求;5。3安装混凝土管道对口安装:管道接口采用胶圈接口,铺设管 道时严格控制管道轴线及髙程偏差,轴线偏位控制在15mm以内,髙 程偏差控制

11、在10mm以内;5.4支管预留:混凝土管道段对应管道井处预留好接口。 5。5管线交叉穿越:在管道交叉穿越时,分两种情况:管道间距小于25mm时,管间采用 C20 混凝土充填,充填时严格控制混凝土浇注质量;管道大于 25mm 时, 采用黄砂垫层充填,所使用黄砂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七、检查井施工1. 钢筋混凝土检查井垫层采用C10混凝土,结构混凝土为C25。钢 筋混凝土检查井沟槽采取明挖的方式进行施工。沟槽槽底高程及地基 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垫层施工.垫层混凝土要求表面平整、直顺、中 线和高程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2. 钢筋混凝土检查井混凝土采用一步浇注的方法进行施工 ,故 钢筋安装和模板工程也

12、一次完成。钢筋按照施工图、规范要求加工成 型。采用在钢筋上绑扎垫块来保证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垫块梅花状布 置,间距为100cm。钢筋绑扎应牢固稳定钢筋绑扎完毕后,按规范及 设计要求,进行钢筋自检,再报监理工程师验收,验收合格后支立模 板。模板缝间用海绵胶条填塞,并拼装紧密,表面平整。为防止烂根, 模板底部与垫层混凝土接触处也用多层海绵胶条填塞.3. 检查井使用溜槽浇筑混凝土,并由人工配合。浇筑混凝土前, 必须对支架、模板、钢筋进行检查,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 污垢清理干净,模板如有缝隙,应填塞严密,模板内应涂刷脱模剂。 混凝土浇筑要连续,混凝土按一定厚度、顺序和方向自下而上水平地 分层浇筑

13、,每层厚度不超过30cm,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浇完上层混 凝土。混凝土初凝之后,模板不得振动,伸出的预留钢筋不得承受外 力.4。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立即对混凝土进行养生。混凝土养生要 有专人负责,经常洒水,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必要时对混凝土的表 面用塑料膜覆盖.养生期不得少于7天。5. 预制井筒施工 污水检查井井筒采用预制井筒,踏步为塑钢材质。检查井预 制井筒安装应根据设计图纸规定的井位桩号、井口高程等参数控制施 工。 按照设计图纸规定,核对运至现场的检查井预制井筒的类型、 编号、数量等。井壁预留的接口应尺寸、位置准确,工作面光滑平整, 且应标示吊装轴线标记。预制井筒应在检查井验收合格后,进行安

14、装。 安装前,清除企口上的灰尘和杂物,企口部位湿润后,用1:2的水泥 砂浆坐浆约厚10mm,吊装时应使踏步的位置符合设计规定。检查井预 制构件全部就位后,用1:2的水泥砂浆对所有接缝里外勾平缝。八、管道与检查井连接1. 管道与混凝土检查井连接时,宜采用刚性连接,连接部位的 宽度不小于2个螺距.2. 当管道已敷设到位,在浇筑混凝土检查井井壁时,混凝土包封的厚度不宜小于100mm,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20,如下图所示:粽脊井井罢现浇混凝土包封连接13。当管道未敷设,在浇筑混凝土检查井时,应在井壁上按管道轴 线标髙和管径开预留洞口。预留洞口内径不宜小于管材外径加100mm。 连接时用水泥砂浆填实插入管

15、端与洞口之间的缝隙。水泥砂浆的配合 比不得低于1 : 2,砂浆内宜掺入微膨胀剂。4。对现浇混凝土包封连接,宜采用自膨胀橡胶密封条,在浇筑 混凝土前将橡胶条嵌在插入井壁管端中间部位的波谷内,橡胶条长度 应大于管材波谷周长的1.25倍。5。在检查井井壁与插入管端的连接处,浇筑混凝土或填实水泥 砂浆时管端圆截面不得出现扭曲变形。管径较大时,施工时可在管端 内部设置临时支撑采用专用管件与检查井连接时,专用管件应由管 材生产厂家配套供应。6。管道与检查井连接完毕后,必须在管端连接部位的内外井壁 做防水层,并符合检查井整体抗渗漏的要求.7。当管道敷设在软土地基或不均匀地层上时,检查井与管道连 接可采用过渡

16、段。过渡段由不少于2节短管柔性连接而成,每节短管长 600800伽。过渡段总长度根据地质条件确定,可取15002000伽。过渡段与检查井宜采用刚性连接。8. 检查井与上下游管道连接段的管底超挖(挖空)部分,在管道 连接完成后必须立即用砂石回填,并按设计土弧基础支承角根据规定 回填密实。九、回填1。管道敷设完成后应立即进行沟槽回填。在密闭性检验前,除 接头部位可外露外,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的回填髙度不宜小于0。5m; 密闭性检验合格后,应及时回填其余部分。2。沟槽回填应从管道、检查井等构筑物两侧同时对称进行,确 保管道和构筑物不产生位移,必要时宜采取临时限位措施,防止上浮.3。从管底基础至管顶以上

17、0.5m范围内采用人工回填,严禁用机 械推土回填.4。管顶0.5m以上沟槽采用机械回填时应从管轴线两侧同时进 行,并夯实、碾压。5。回填时沟槽内应无积水,不得带水回填,不得回填淤泥、有 机物及冻土,回填土中不得含有石块、砖及其它杂硬物体。6。当沟槽采用板桩支护时,在回填髙度达到规定髙度后,方可 拔除板桩,板桩拔除后应及时回填桩孔,并应采取措施填实.7。沟槽回填时应严格控制管道的竖向变形,当管径较大、管顶 覆土较髙时,可在管内设置临时支撑或采取预变形等措施。回填时, 可利用管道胸腔部分回填压实过程中出现的管道竖向反向变形来抵消一部分垂直荷载引起的管道竖向变形,但必须将其控制在设计的管 道竖向变形

18、范围内.十、管道密闭性检验1。 管道敷设完毕且经检验合格后,应进行管道密闭性检验。2。 管道密闭性检验时接头部位宜外露观察。3. 管道密闭性检验应按井距分隔,长度不宜大于lkm,带井试验。4. 一般可采用闭水试验法检验管道的密闭性。5. 管道密闭性检验时,经外观检查,不得有漏水现象。管道24h 的渗水量应满足下式计算结果:式中q每lkm管道长度24h的允许渗水量(m3);s-d管道内径(mm).i -十一、沟槽回填土密实度检验1。沟槽回填土的密实度应符合规范要求.2。沟槽内本规程未规定的其它部位回填土密实度可按给水排 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的规定。3。沟槽覆土的密实度可采用环刀法检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