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杜集区高三语文联考试卷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18329225 上传时间:2020-12-2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4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安徽省杜集区高三语文联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安徽省杜集区高三语文联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安徽省杜集区高三语文联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安徽省杜集区高三语文联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杜集区高三语文联考试卷(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安徽省杜集区高三语文联考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只是“授人以渔”,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才是“授人以鱼”。B . 两岸春节包机取得共识,意义在于创造了两岸关系和平稳定的格局,激活了两岸务实多元的协商机制,同时为将来两岸进行三通等议题的谈判开启了关键性的里程碑。C . 近些年来,国内一些企业家不仅开始投资民办教育,以此作为创业的新起点,而且国外一些教育机构也纷纷抢滩我国教育市场。D . 社会生活的和谐,必须有稳定安宁的社会政治环境和有条不紊的社会生活秩序作保证。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

2、;共27分)2. (6分) (2019高三上涟水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自唐以来,钦佩杜甫的人很多,而大吹大擂地向他学习的恐怕以黄庭坚为最早。他说:“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盖后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语耳。古之能为文章者,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读书多”的人或者看得出他句句都是把“古人陈言”点铁成金,明白他讲什么;“读书少”的人只觉得眼睛里仿佛搁了金沙铁屑,张都张不开,更别想看东西了。当然,以前像李商隐爱把典故镶嵌绣织到诗里去的,不过他跟黄庭坚有极大的不同。李商隐的诗主要都写华丽的事物和绮艳的情景,所采用的字眼和词藻也偏在这一方面。黄庭坚歌

3、咏的内容,比起这种诗的来,要繁富得多,词句的性质也就复杂得多,来源也就广博冷僻得多。李商隐的诗,意思往往似有若无,欲吐又吞,不可捉摸;他用的典故词藻也常常只为了制造些气氛,牵引些情调,仿佛餐厅里吃饭时的音乐,所以会给人一种“华而不实”“文浮于意”的印象。黄庭坚有著著实实的意思,也喜欢说教发议论;不管意思如何平凡,议论怎样迂腐,只要读者了解他用的那些古典成语,就会确切知道他的心思,所以他的诗仿佛冬天的玻璃窗蒙上一层水汽、冻成一片冰花。黄庭坚曾经把道听途说的艺术批评比于“隔帘听琵琶”,这句话正可以形容他自己的诗。(选自钱钟书宋诗选注,有删改)(1) 请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2) 黄庭坚和李商

4、隐在诗歌创作方面有哪些不同?请简要概括。 (3) 文中说“李商隐爱把典故镶嵌绣织到诗里”,请指出李商隐锦瑟中“镶嵌”了哪四个典故,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 (9分) (2019高一下张家口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论苏轼的诗歌美学思想旷世奇才苏轼不仅是杰出的文学家,而且是出色的文学批评家。在对诗歌的社会功能和审美特性的认识上,苏轼有自己的见解和思想渊源。苏轼具有仁政爱民的思想和积极入世的精神。基于此,他重视文学积极的社会作用,强调有为而作,针砭时弊。他在题柳子厚诗中写道:“诗须要有为而作好奇务新,乃诗之病。”所谓“有为而作”,目的在于揭发当世政治的过失和社会中的种种不平,从而达到“疗

5、饥”“伐病”的功效。苏轼的意图十分明确,写诗就要充分发挥诗歌的社会功能,有所劝诫,有补于世。不能一味地粉饰现实,阿谀奉承。苏轼在向哲宗皇帝申述自己因诗获罪的原因时说:“昔先帝召臣上殿,访问古今,敕臣今后遇事即言。其后臣屡论事,未蒙施行,仍复作诗文,寓物以讽,庶几流传上达,感悟圣意。”这说明苏轼确是有意继承风、骚以来的现实主义精神,提倡充分发挥文学的社会功能,以揭发流弊、拯时救世。苏轼答乔舍入启中写道:“某闻人才以智术为后而以识度为先,文章以华采为末而以体用为本。国之将兴也,贵其本而贱其末;道之将废也,取其后而弃其先。用舍之间,安危攸寄。”作者把文章重“体用”还是重“华采”与国家的兴亡联系起来,

6、强调“以体用为本”。“以体用为本”与“有为而作”的精神完全一致,都是苏轼文艺中儒家兼济天下思想的反映。苏轼认为诗画要传神,而满足于摹写物象,意尽句中,不是成功的艺术作品。对苏轼诗贵传神的见解,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剖析:其一,诗要传客观物象之神。苏轼评诗人写物云:“诗人有写物之功: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他木殆不可以当此。”其二,诗要有“超以象外”的远韵。“远韵”是“神似”的自然发展,言有尽而意无穷,在“超以象外”的无限时空中,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与回味的余地,这就是“远韵”。其三,诗歌创作要有“空静”的心态。苏轼送参寥师诗云:“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只有处心于静境,才能

7、摆脱动境的干扰,才能洞察万物的纷纭变化;只有置心于虚空,才不为成见所蔽,才能容纳万般妙境。唯其如此,才能写出体物传神、意境深邃的诗篇。而要使心境“空且静”。首先必须从烦琐的世俗事务中摆脱出来,使身心闲逸。闲逸才有空静,空静才有妙境和远韵。苏轼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其一云:“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诗与画是两种不同的文艺形式,但苏轼认为它们之间有着共同的美学标准,即“天工与清新”。“天工”,意谓出于自然,无须雕琢。凡出自“天工”者,必有创作者的个性,给人以“清新”之感。苏轼在评论诗歌时,常常用天工清新作为审美标准。在苏轼看来,自然清新的诗可以当餐,可以提神,清新是诗的生命,美的极致。苏轼“天

8、工清新”的审美原则渊源于庄子的美学思想,庄子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以及“法天贵真”等,就已道出了不事人工雕凿的“天工”的实质。在苏轼的哲学思想中,最高的范畴也正是“自然”或“道”。苏轼追求自然之美,实际上是以他最理想的、至高无上的“道”或“自然”作为他美学追求的最高准则。(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为出色的文学批评家,苏轼对诗歌的社会功能和审美特性,有着独特的见解,这些见解与其政治、哲学思想密切相关。B . 苏轼认为文章应当重“体用”而轻“华采”,这与他“有为而作”的文学主张在精神上是完全契合的,并且反映了儒家兼济天下的思想。C

9、 . 苏轼主张诗贵传神,认为成功的艺术作品不应追求摹写物象,而要传客观物象之神,且须具备“超以象外”的远韵。D . 苏轼的“天工清新”的审美原则,渊源于庄子的美学思想,且这个美学思想常常被他用来作为评论诗歌的审美标准。(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苏轼具有仁政爱民的思想和积极入世的精神,他有意继承风、骚以来的现实主义精神,并通过创作来实现文学揭发流弊、拯时救世的社会功能。B . 苏轼引用“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说明诗人要具备“写物之功”,传客观物象之神,达到“神似”,方能为“远韵”和“空静”提供发展空间。C . 只有处心于静境与虚空,方能摆脱动境的干扰和成见的蒙

10、蔽,才能够把握住万物的变化,容纳各种各样的妙境,进而创作出传神诗篇。D . 苏轼把“自然”或“道”作为自己美学追求的最高准则,提出了“天工与清新”的诗画美学标准,认为出自“天工”者,会给人以“清新”之感。(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虽然苏轼因诗获罪,然而通过他向皇帝申述自己获罪原因时的言语,我们却依然可以发现他对诗歌有所劝诫、有补于世的社会价值的认同和坚持。B . 林逋山园小梅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对梅花枝条和香气进行了准确生动的描写,这符合苏轼“诗要传客观物象之神”的标准。C . 苏轼评价王维诗画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

11、中有诗”,这是因为诗与画虽是两种不同的文艺形式,却有着共同的美学标准。D . 孟郊落第所作“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极尽忧伤,而得第所作“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则欣喜无比,这体现了苏轼所追求的自然之美。4. (12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不毁灭的背影沈从文“其为人也,温美如玉,外润而内贞”。“君子”在这个时代虽稀有难得,也就像是不切现实。惟把这几句作为佩弦先生身后的题词,或许比起别的称赞更恰当具体。佩弦先生人如其文,可敬可爱处即在凡事平易而近人情,拙诚中有妩媚,外随和而内耿介,这种人格或性格的混和,在做人方面比做文章还重要。经传中称的圣贤,应当是个什么样子,话很难说。但历史中所称

12、许的纯粹的君子,佩弦先生为人实已十分相近。我认识佩弦先生和许多朋友一样,从读他的作品而起。先是读他的抒情长诗毁灭,其次读叙事散文背影。在诗歌散文方面,得把他的作品和俞平伯先生成就并提。作为比较讨论,使我明白代表“五四”初期两个北方作家:平伯先生如代表才华,佩弦先生实代表至性。记得毁灭在小说月报发表时,一般读者反应,都觉得是新诗空前的力作,文学研究会同仁也推许备至。惟从现代散文发展看全局,佩弦先生的叙事散文,能守住文学革命原则,文字明朗、朴素、亲切,且能把握住当时社会问题的一面,贡献特别大,影响特别深。在文学运动理论上,近二十年来有不断的修订,语不离宗,“普及”和“通俗”目标实属问题核心,真能理

13、解问题重要性,又能把握题旨,从作品上加以试验、证实,且得到有持久性成就的,少数作家中,佩弦先生的工作,可算得出类拔萃。求通俗与普及,国语文学文字理想的标准是经济、准确和明朗,佩弦先生都若在不甚费力情形中运用自如,而得到极佳成果。一个伟大作家最基本的表现力,是用那个经济、准确、明朗文字叙事。这也就恰是近三十年有创造欲,新作家待培养、待注意、又照例疏忽的一点。正如作家的为人,伟大本与朴素不可分。一个作家的伟大处,“常人品性”比“英雄气质”实更重要。但是在一般人习惯前,却常常只注意到那个英雄气质而忽略了近乎人情的厚重质实品性。提到这一点时,更让我们想起“佩弦先生的死去,不仅在文学方面损失重大,在文学

14、教育方面损失更为重大”(冯友兰语)因为冯先生明白“教育”与“文运”同样实离不开“人”,必以人为本。文运的开辟荒芜,少不了一二冲锋陷阵的斗士,扶育生长,即必需一大群有耐心和韧性的人来从事。文学教育则更需要能持久以恒、兼容并包的人主持。佩弦先生伟大得平凡,从教育看远景,是惟有这种平凡作成一道新旧的桥梁,才能影响深远的。一个写小说的人,对人特别看重性格。外表轮廓线条与人不同处何在,并不重要。最可贵的是品性的本质与心智的爱恶取舍方式。我觉得佩弦先生性格最特别处,是拙诚中的妩媚。他对事、对人、对文章,都有他自己的意见,凡事和而不同,然而差别可能极小。他也有些小小弱点,即调和折衷性,用到文学方面时,比如说

15、用到鉴赏批评方面,便永远具教学上的见解,少独具肯定性。用到古典研究方面,便缺少专断议论,无创见创获。即用到文学写作,作风亦不免容易凝固于一定的风格上,三十年少变化,少新意。但这一切又似乎和他三十年主持文学教育有关。在清华、联大“委员制”习惯下任事太久,对所主持的一部门事务,必调和折衷方能进行,因之对个人工作为损失,对公家贡献就更多。熟人记忆中如尚记得联大时代常有人因同开一课,各不相下,僵持如摆擂台,就必然会觉得佩弦先生的折衷无我处,如何难能可贵!又良好教师和文学批评家,有个根本不同点:批评家不妨处处有我,良好教师却要客观,要承认价值上的相对性、多元性。陈寅恪、刘叔雅先生的专门研究和最新创作上的

16、试验成就,佩弦先生都同样尊重,而又出于衷心。一个大学国文系主任,这种认识很显然是能将新旧连接,文化活用,引导所主持一部门工作到一个更新发展趋势上的。中国个大学的国文系,若还需要办下去,佩弦先生的这点精神,这点认识,实值得特别注意,且值得当成一个永久向前的方针。(选自不毁灭的背影有删节)【注】佩弦先生:即朱自清,中国现代作家。(1) 文章主要从哪两方面介绍了朱自清先生的成就?请结合文章的内容加以具体说明。 (2) 作者对朱自清先生的“小小的弱点”作了怎样的评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 作者在文中说“一个作家的伟大处,常人品性比英雄气质实更重要”,你认同这种观点吗?说说你的看法。 三、 文言文

17、阅读 (共1题;共11分)5. (11分) (2019高二上金台期中)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许骧,字允升,世家蓟州。祖信,父唐,世以财雄边郡。后唐之季,唐知契丹将扰边,白其父曰:“今国政废弛,狄人必乘衅而动,则朔、易之地,民罹其灾。苟不即去,且为所虏矣。”信以资产富殖,不乐他徙,唐遂潜赍百金而南。未几,晋祖革命,果以燕、蓟赂契丹,唐归路遂绝。尝拥商赀于汴、洛间,见进士缀行而出,窃叹曰:“生子当令如此!”因不复行商,卜居睢阳,娶李氏女,生骧,风骨秀异。唐曰:“成吾志矣!”骧十三,能属文,善词赋。骧太平兴国初诣贡部,与吕蒙正齐名,太宗尹京,颇知之。及廷试,擢甲科,解褐将作监丞、通判益州,赐

18、钱二十万。迁右赞善大夫。会罢副使,徙知鄜州。召还,为比部员外郎。雍熙二年,改江南转运副使。洪、吉上供运船水损物,主吏惧罪,故覆舟,鞫狱者按以欺盗,当流死者数百人。骧驰往讯问,得其情实以闻,多获轻典,优诏褒之。又上言:“劫盗配流,遇赦得原,还本乡,雠告捕者,多所杀害,自今请以隶军。”诏可。迁正使。端拱初,拜主客郎中,俄徙知福州。累表求还,不俟报,入朝,召对便殿,延问良久。改兵部郎中上言蜀民浮窳易摇宜择忠厚者抚之为预备既而李顺叛众颇服其先见命知审官院,迁御史中丞,以疾固让,不许。占谢日,命坐劳问,出良药赐之曰:“此朕所服得验者。”后骧以久病不能振职。真宗即位,改兵部侍郎。屡求小郡养疾,因入朝失仪,

19、为御史所纠,特诏不问,命知单州。咸平二年卒,年五十七。赠工部尚书。(节选自宋史许骧传)(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改兵部郎中/上言蜀民/浮窳易摇/宜择忠厚者抚之/为预备/既而李顺叛众/颇服其先见/B . 改兵部郎中/上言/蜀民浮窳易摇/宜择忠厚者抚之/为预备/既而李顺叛/众颇服其先见/C . 改兵部郎中/上言蜀民/浮窳易摇/宜择忠厚者抚之/为预备/既而李顺叛/众颇服其先见/D . 改兵部郎中/上言/蜀民浮窳易摇/宜择忠厚者抚之/为预备/既而李顺叛众/颇服其先见/(2) 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狄人,古代汉族称四方的

20、少数民族分别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狄人即北狄。B . 廷试,指中国封建王朝科举制度中由皇帝亲发策问,在殿廷上举行的考试。C . 配流,是古代自治犯人的一种刑罚,指把犯人发配、流放到偏远的地方。D . 赠,指古代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与“谥”相同。(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许骧生于富家,自幼颇有才华。他的祖辈和父辈极为富足,以财力雄厚闻名;他自幼颇有风骨,异于常人,文章词赋皆极为精通。B . 许骧进士出身,仕途平衡顺利。他参加廷试,考中甲科;在各地为官时,都能够安于职守,尽心工作,最后官至兵部侍郎。C . 许骧用典宽仁,处事分寸得

21、当。他处理供运船一案时,让很多被判重刑的人得到了从轻处罚;对流配犯人打击报复的现象提出中肯意见。D . 许骧忠诚可靠,备受皇帝器重。他时时以国家和百姓为重,虑事周全,颇有远见;他有病在身,皇帝亲自慰问,并赐以良药,恩宠有加。(4) 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尝拥商赀于汴、洛间,见进士缀行而出,窃叹曰:“生子当令如此!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6. (7分) (2019高一下哈尔滨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昭君怨卢照邻合

22、殿恩中绝,交河使渐稀。肝肠辞玉辇,形影向金微。汉地草应绿,胡庭沙正飞。愿逐三秋雁,年年一度归。【注释】合殿:即合欢殿,汉代宫殿名称。交河:古城名,故城位于吐鲁番以西。金微:古山名,此代指匈奴统治的地方。(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歌首联中的“绝”字写王昭君因远嫁匈奴心怀怨恨,因此与汉帝恩断义绝。B . 颔联笔触洗练,刻画了王昭君辞别故土、远嫁塞外时的悲痛孤单的形象。C . 尾联借对归雁的追随,表现了王昭君强烈的思乡怀土之情和身不由己的无奈。D . 诗歌用词准确贴切,音韵和谐,表达了诗人对王昭君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2) 诗歌颈联被誉为千古名句,请赏析其妙处。 五

23、、 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7. (3分) (2016高三上翔安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杜牧赤壁中的“_ , _”两句,设想了赤壁之战双方胜败易位后将导致的结局。在锦瑟一诗中,李商隐借与庄子和望帝有关的典故,表达自己迷惘、哀怨之情的句子是“_ , _”。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写出了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师北伐,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惊慌失措的情景。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6分)8. (1分) (2016高三上日照期末) 有不少名人的名字来源于古代诗文,请仿照示例,从“刘海粟(国画大师)、王朝闻(著名美学家)、周信芳(京剧艺术大师)、李行健(著名语

24、言学家)”四个名人的名字中任选一个,写出相关的名句并对名字加以合理阐释。不要求句式及阐释角度完全一致,不超过80字。示例:“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著名科学家屠呦呦的名字就来源于此。这个名字让我们可以联想到这位科学家为中医药研究而生的诗意人生。9. (5分) 根据下面这则消息的内容,拟写一句话新闻。(不超过35字) 央视网消息: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消息说,我国计划于2019年6月前后实施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首飞任务。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以长征五号技术为基础,专门用来执行载人空间站的发射任务,于近期转入试样阶段。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是空间站工程,今年是第三步任务的关键之年,为空间站任务改进研

25、制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于近期转入试样阶段,空间站核心舱将完成设备齐套及舱体总装,相关大型地面联合试验逐步展开。据介绍,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是我国目前正在研制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最大的新一代运载火箭,承担我国空间站舱段发射任务。火箭全箭总长537米,芯级直径5米,助推器直径335米,起飞重量8375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大于22吨。七、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 (2019高二下太原期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时候你以为天要塌下来,其实是自己站歪了。(几米)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不然就是奴才。但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孤立。(徐特立)信任

26、左右想法,想法左右话语, 话语左右行动,行动左右习惯,习惯左右价值,价值左右命运。(莫罕达斯甘地)人的情绪起落是与他对事实的感知成反比的,你对事实了解得越少,就容易动感情。(罗素)天真的人,不代表没有见过世界的黑暗,恰恰因为见到过,才知道天真的好。(三毛)一个人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就可以比较事理通达,心气平和了。(汪曾祺)富有哲理的句子总是会点燃内心的某些火花。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1、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1、2-2、2-3、3-1、3-2、3-3、4-1、4-2、4-3、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5-1、5-2、5-3、5-4、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6-1、6-2、五、 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7-1、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6分)8-1、9-1、七、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0-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