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小城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及建议

上传人:lis****666 文档编号:183188634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5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边境小城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及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边境小城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及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边境小城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及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边境小城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及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边境小城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及建议(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边境小城市文化旅游产业开展及建议2022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成立文化和旅游部,“文化+旅游模式的提出为实现文化和经济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可能性,成为新的关注点,文化旅游产业进入新的开展阶段。绥芬河市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开展势头向好,文旅产业的开展前景广阔,但在其开展过程中不可防止地出现了相应的问题:文旅资源由于开发利用不合理导致没有成功地树立起旅游品牌,其次由于营销模式单一,宣传力度缺乏致使其吸引力小,知名度欠缺。文章就此提出加强文旅资源利用效率,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域内旅游品牌的建议,推动当地文旅产业特色化开展。关键词:边境小城市;绥芬河;文化旅游产业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文化产业进入新的开展阶段

2、,在十九大报告中,_同志明确提出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开展,并对我国的文化产业的开展做出了具体的要求和规划。随着2022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成立文化和旅游部,“文化+旅游成为新的关注点。“文化+旅游的模式实现了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相互依存,也实现了文化和经济的深度融合。同时,该模式成为文化产业开展的新模式和新兴组成局部,是城市开展的重要推动力。绥芬河作为边境城市,在文化、旅游两方面都具有其独特的开展优势,因此,实现文化资源和旅游产业的有效互动,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开展,为当地经济可持续开展提供了新思路,并且在推动边境城市开展,提高边境地区经济开展质量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绥芬河文化旅游现状

3、及开展优势一文化资源多元丰富文化资源是文化旅游业开展的根底条件,绥芬河拥有丰富多元的文化资源。首先,独具特色的中俄交融文化。绥芬河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接壤,边境线长27公里,地缘上的近邻关系为绥芬河形成中俄交融的文化气氛创造便利条件。绥芬河拥有东正教堂、俄领事馆等几十处历史文化景观建筑作为其特色景点。在这个被誉为“会说俄语的城市里,俄罗斯游客可以几乎没有障碍的畅游,国内游客也可以不出国门就体验到浓厚的异域风情,基于此,中俄交融的城市文化满足了国内外游客的需求,拓宽了文化旅游产业开展布局,无论是针对国内市场还是俄罗斯市场,绥芬河文化旅游业都有极大的竞争优势。其次,意义深远的红色记忆文化。绥芬河特殊

4、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拥有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红色历史文化,形成了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例如,绥芬河秘密交通线纪念馆、和平天使纪念碑等景点都是绥芬河红色记忆的见证。独特的红色旅游资源在丰富域内文旅产业的同时使得绥芬河具备区别于同类地区的开展优势,也具有防止了高度同质化带来的潜在旅游客源丧失的可能性。二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大根据?东北地区旅游业开展规划20222022年?,绥芬河被列入“满洲里绥芬河重点开展轴的规划当中,通过两地联动,实现优势互补共同进步,也为绥芬河文化旅游业的开展提供外部机遇。2022年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的?支持黑龙江绥芬河东宁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假设干政策?明确提出允许绥芬河设置团队游

5、客绿色通道,省级财政在安排旅游开展专项资金时应向试验区倾斜;对赴俄医疗旅游工作人员提供多种便利等政策优惠,表达出对黑龙江省对绥芬河旅游业的大力支持。2022年?黑龙江省旅游业“十三五开展规划?中,绥芬河位列夏季旅游线路五线之一,作为省内旅游业的重点开展对象,绥芬河享有的财政、资源等多方面支持,推动了旅游业相关根底设施的完善,为文旅产业的开展提供保障。三文旅产业开展前景广绥芬河的文化旅游活动是基于其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开展的,主要以中俄文化为主题,以边境文化旅游工程为重要组成局部。具体内容包括中俄国际摄影展、中俄文化大花车巡游等普遍性的文化娱乐活动,还创造性的开拓出涉及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的独创性

6、文化交流活动,开辟出旅游业开展新思路,激发出当地文旅产业开展潜力。首先,中俄研学旅游是绥芬河文化旅游的一大特色,研学内容囊括音乐、艺术、体育等多个领域,在旅游行程中安排有中俄青少年美术作品展、中俄青少年篮球训练营等活动,将教育融入旅游过程,在旅游过程中实现文化交流,增添旅游工程的教育意义和文化交流意义,使旅游不仅仅局限于群众式的、走马观花式的游览,提升了旅游的内涵和质量,为文化旅游增添了新的目的。其次,医疗旅游是绥芬河文化旅游的新方向。绥芬河拥有黑龙江省唯一的“国家中医药效劳出口基地,同时开展对外中医药效劳工作。对俄医疗旅游不仅提高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也丰富了绥芬河文化旅游模式,使其更

7、具有文化内涵。通过在域内开展的一系列特色文化旅游活动,绥芬河出入境旅游人数在2022年1-9月份到达790423人,实现外汇收入7622万美元,旅游业经济效益呈现出持续提高的趋势。该市旅游业的长效开展,抓住了国家文化旅游体制机制改革的机遇,充分发挥了本地文化优势,将文化体验、文艺表演等融入文化旅游工程,为绥芬河文化旅游业特色化开展提供土壤,实现了“文化+旅游+经济的相互融合,为文化旅游产业的建设奠定经济根底的同时也为文化旅游业提供巨大市场,使得文旅产业持续健康开展。丰富的文化资源为绥芬河文化旅游业的开展提供基石,并且,绥芬河基于对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采用“文化+旅游开展模式为其文化旅游业补齐

8、短板,增添别样吸引力,同时,当地政府从内外两方面为文化旅游业的开展注入动力,对内积极出台优惠政策扶持文化旅游业良性开展;对外加强同其他城市的联动,共享政策优势,实现协同开展。资源是根底,政策是推动力,文化资源与政策支持的结合使得绥芬河旅游业实现物质享受与精神文明的无缝交融成为可能。二、绥芬河文化旅游业存在的问题一文旅产业未能形成特色的品牌绥芬河作为边境城市、百年口岸,其红色旅游、跨境旅游等文化旅游资源富集,但在绥芬河文旅产业开展过程中,并没有成功的树立自身品牌,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文化历史旅游资源规划合理性欠缺。绥芬河政府在对域内旅游产业进行规划时,出现定位不明确、精准度欠缺、开发

9、规划晚且前瞻性缺乏的问题,从而也无法找准当地文旅产业的品牌定位。因为政府对本地旅游资源独有的历史文化内涵了解认识程度缺乏,导致其对文化旅游产业定位不明晰。就目前旅游市场现状来看,文旅产业开展过度依赖原始知名度较高的景点如:大白楼、国门景区、人头楼等,忽略了区域内具有丰富文化内涵,但开发规划晚缺乏关注的景点,使大量文化资源本身具有的经济价值、教育价值长期无法得到真正的利用,如政府对于历史文化悠久的红花岭东北抗联教导旅主题小镇、中东铁路记忆馆等景点在2022年才开始进行规划开发,而在此次之前一直处在荒废状态。绥芬河文旅产业整体定位模糊,在与其他具有相同地位和资源的城市如满洲里的竞争中,同质化严重,

10、无法充分发挥文化产业的特有优势。其次,全域文旅资源整合力度弱。绥芬河旅游开展历史较短,经验缺乏,导致其在文化旅游开展中没有形成明确的文化旅游主题,也没有形成贯穿全域的文化旅游主题线路,文旅资源开发碎片化严重,即使绥芬河拥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但由于景点分散、建设不完全,文化旅游资源也无法发挥应有价值,实现政府开展该产业的目的。并且,由于文旅资源的松散程度较高,无法发挥集聚效应,影响了绥芬河域内文化旅游品牌的形成,无法进行规模化的文化旅游资源活动。最后,“文化+旅游模式并未到达预期效果。由于文旅产业的开发周期较长,衍生出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绥芬河地区的旅游产业长期处于与文化产业脱节状态,使得文化

11、与旅游融合开展水平不高,呈现出文物信息、历史信息、文化信息与游客体验融合度缺乏的情况,导致“文化+旅游模式在绥芬河文旅产业开展过程中难以到达预期的效果,没有充分迎合公众的需求。二文旅产业知名度不高对于旅游产业来说,宣传环节是重中之重。而绥芬河无论是在宣传力度还是营销方式两方面来说,都没能为当地的文旅产业的开展提供强大的辅助作用。第一,现有宣传渠道单一。绥芬河在文化旅游方面没有建立专门性的宣传平台,现有宣传渠道依托于市政府公众平台,对域内文化、旅游宣传的频率低,更新的间隔周期长,宣传范围小,致使目标人群无法及时获取有效信息,从而丧失了大量潜在游客。而在当前新媒体急速开展的情况下,政府没有做出更多

12、有利于自身宣传的选择,也未积极带头开拓新宣传渠道,使得上述问题在绥芬河文旅产业开展过程中凸显。第二,现有营销缺乏创新。绥芬河文旅产业的营销模式缺乏特色且途径单一。该市营销模式仅停留在揽客这一单一环节,没有采用更多营销模式将域内景区的文化内涵宣传到位,所以无法真正吸引到大量游客,更无法形成有效的“回头客营销模式。并且绥芬河文旅产业也出现了国内旅游市场普遍存在的现象,即目前营销模式处在政府与民间别离状态,各自为营,没有形成配合协调,协同开展的局面,无法充分发挥营销作用。三文旅产业根底薄弱且产业链短良好的产业根底是文旅产业开展的重要条件,但当前绥芬河文旅产业受制于薄弱的产业根底,难以得到有效的开展。

13、其原因主要是:首先,绥芬河开展旅游产业起步晚,时间短,建设经验缺乏,景区及其文旅产业建设不完善;其次,绥芬河不是旅游的热门城市,能吸引到的游客较少,导致其文旅产业开展规模受限,使得其在文旅产业及其配套设施建设上有所欠缺,例如餐饮、住宿、交通等配套设施不能充分满足人们的需求。绥芬河当地的文旅产业与其他产业间缺乏横向合作,并且协作意识不强,以至于绥芬河文化旅游产业链短且构建薄弱。绥芬河的文旅产业仅停留在游客体验这一中间环节,产业链短。而相应的衍生文化商品、文化演出等产业并未与其形成匹配地位。例如文化商品行业,大多数以个体商贩售卖旅游纪念品为主,没有将本地特色历史文化融入其中,不具有较高的纪念价值。

14、三、绥芬河开展文化旅游业的建议一精准定位,形成特色文旅产业绥芬河是“百年口岸,边境线绵长,其优质的特色文化是中俄交融文化。绥芬河在推动当地文旅产业开展时应明确自身定位,立足于中俄两国不同时期的历史进程,探寻开展文旅产业的相关内容。寻求自身特色,防止同质化开展。我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接壤的地区众多,其开展文旅产业存在一定的同质化问题。绥芬河在开展文旅产业时,应立足于自身特色化的文化内容,寻求与其他同俄罗斯接壤城市不同的方面,充分发挥特色文化的比较优势,谋求自身特色化、差异化开展,防止与其他地区形成恶性竞争,这是绥芬河开展高质量文旅产业的必经之路。打造自身品牌,发挥品牌效应。品牌是城市旅游产业的一张

15、名片,是特色文化产业成熟的标志,也是市场化运营的根底,对城市文旅产业的开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与其他城市相比,绥芬河的文旅产业缺乏相应的品牌,难以发挥品牌效应。绥芬河可以借助国门、大白楼等中俄文化景点打造自己的“百年口岸中俄文化品牌:借助维亚茨克村、远东战役、东北抗联的文化打造自身的红色文化旅游品牌等。在当地文旅产业的开展中,要立足自身定位,挖掘自身特色,打造独特品牌,利用品牌效应推动文旅产业开展。三加大投入,促进文旅产业可持续开展文化产业是一项朝阳产业,是一种可持续开展的产业有利于推动经济的开展,但存在着投资周期长、回报慢的特性,这一特性导致文旅产业的开展建设周期长、见效慢。在对于文化资源的开发

16、上,只开发了一半就被放弃的资源不胜枚举,很多城市由于其巨大的前期投入半途而废,这样不仅破坏了文化资源,还使当地文旅产业的开展夭折,使前期的投入一无所获。因此,绥芬河在对于文旅产业的开展,对于文化资源的开发上,要坚持持续性开展,持续性开发,加大投入力度,扩大开展规模,政府可以建设当地文旅产业开展的专项资金,也可以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当地文化旅游开展示范性、重点性工程的信贷投放,增加资金投入量以及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高社会对于开展文旅产业的积极性,推动文化旅游业开展。文旅产业的开展,需要全方面的投入,覆盖城市开展的各个方面,因此,政府对于文旅产业的投入,不能只局限于对当地文化

17、资源的开放上,还要推动相关配套设施的完善。衣食住行,每一个方面的开展都与文旅产业的开展息息相关,同样文旅产业的开展也可以推动当地在这些方面的开展,二者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政府应加大对于与文旅产业相关的其他产业的开展,尤其是相应的衍生文化商品、文化演出等产业的开展,让绥芬河不仅仅只发挥一个“中转站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在吸引人的同时留得住人,这样才能使得当地的文旅产业得到长远的开展,而酒店等配套设施的完善程度,成为了是否留得住人的一个关键性因素。推动绥芬河文旅产业和其他产业间的横向合作,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文旅产业可持续开展。绥芬河要将当地餐饮业、文创业等其他产业和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形

18、成长效合作开展体系,开创产业一体化开展新局面。同时,在文旅产业内部推动文化产品、文化演出等产业的开展,使其与文旅产业开展相匹配,并且将本地特色的文化融入文化产品的设计之中,使其产品形式更加多样,更具文化内涵和纪念意义,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四扩大宣传,增强文旅产业影响力绥芬河的文旅产业开展处在一个建设阶段,相对开展不成熟,城市知名度缺乏。绥芬河应加大对于自身城市、城市文化、文化品牌的宣传力度,提升知名度,让绥芬河不再只是中俄旅游的“中转站,使其拥有吸引力,吸引游客主动前来。在宣传中,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通过网络视频、“网红推荐等轻松娱乐的方式,打造“文化旅游+新媒体+网络效应的推广模式,对于自

19、身的旅游品牌以及重要的、大的旅游景点要建立自己的新媒体,实现对自身城市文旅品牌、优势碎片化的传播,提高宣传力度,提升宣传质量,增强绥芬河文旅产业的影响力,推动自身产业开展。在我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一直都是密不可分的关系。文化具有极强的渗透性,旅游产业在开展过程中要将自身打造成为文化的载体,使旅游活动具有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才能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开展的重要力量。因此,融合文化和旅游产业,推动“文化+旅游模式的开展,在延长产业链,促进产业间协同开展的同时,可以增加文旅产品的附加值,实现文化和旅游的双赢。文旅产业是推动绥芬河城市开展的新兴朝阳产业,是城市开展的重要组成局部,“文化+旅游的模式实现了文

20、化和经济的高度融合,为未来城市开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参考文献:1周建新,胡鹏林.中国文化产业研究2022年度学术报告J/OL.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1)2李培峰.边疆民族地区文化产业高质量开展路径创新研究以-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1)3董钰赢.绥芬河乡村旅游资源开发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224宋瑞.如何真正实现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开展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2(11)5陈少峰.城市文化旅游的创意传播新模式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1)6黄蕊,侯丹.东北三省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与开展路径J.当代经济研究,2022(1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