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学统计物理课后答案

上传人:友**** 文档编号:183148060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86.8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热力学统计物理课后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热力学统计物理课后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热力学统计物理课后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源描述:

《热力学统计物理课后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力学统计物理课后答案(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章 热力学的基本规律1.1试求理想气体的体胀系数a ,压强系数0和等温压缩系数K 。T 解:已知理想气体的物态方程为pV = nRT,( 1)由此易得2)34)nRpVT(1 (nRT丿 V丿 p 2丿1nRp 0pV1 ( a V1V I dp丿V1.2证明任何一种具有两个独立参量T,p的物质,其物态方程可 由实验测得的体胀系数a及等温压缩系数K,根据下述积分求得:TlnV = J (adT - k dp )T如果a =丄,k =丄,试求物态方程。T T p解:以T, p为自变量,物质的物态方程为V = V(T, p),其全微分为dV =(耳 dT + (空dp.(1)IdT 丿dp 丿

2、“pT全式除以 V ,有dp.根据体胀系数和等温压缩系数k的定义,可将上式改写为上式是以T, p为自变量的完整微分,沿一任意的积分路线积分,有3)lnV = J (adT-k dp).T若a=丄,k =丄,式(3)可表为 T T p.(11)lnV = J - dT dp .ITp丿选择图示的积分路线,从(T , p )积分到(T,00P。),再积分到(T4)p ),相应地体常量),5)积由V最终变到V,有0.V . Tpln =ln 一 lnV Tp0 0 0即pV p V0 0T T0pV CT.式就是由所给a = T, k7 = 1求得的物态方程。确定常量C需要进一步的实验数据。1.8

3、满足 pVn =C 的过程称为多方过程,其中常数 n 名为多方指数。 试证明:理想气体在多方过程中的热容量C为nn VC = - Cn n - 1 V解:根据式(1.6.1),多方过程中的热容量1)C = lim 程=进+ p匸.-AT01 AT 丿 1st 丿 1st 丿 nnn对于理想气体,内能U只是温度T的函数,黑=C ,(ST丿Vn所以C = C+ p 他nV2)将多方过程的过程方程式 pV压强 p 可得ST丿n将上式微分,TV n-1 = C1常量)。3)= C 与理想气体的物态方程联立,消去Vn-idT + (n - 1)Vn - 2TdV = 0,所以4)SV = VST 丿=-

4、(-i)tn代入式(2),即得5)=C - = 口C ,VT(n -1)n -1 V其中用了式(1.7.8)和(1.7.9)。1.9试证明:理想气体在某一过程中的热容量C-如果是常数,该过程一定是多方过程,多方指数n=C-C。假设气体的定压热容 C - CnV量和定容热容量是常量。解: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有dU 二 dQ + dw.对于准静态过程有dw 二一pdV,对理想气体有dU = C dT,V 气体在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为因此式(1)可表为dQ 二 C dT,n(C -C )dT 二 pdV.(2)nV用理想气体的物态方程pV二vRT除上式,并注意C - C = vR,可得pdTdV(C -

5、 C )二(C - C ).n V T p V V将理想气体的物态方程全式求微分,有dp dV dT+ = .p V T式(3)与式(4)联立,消去旦,有T(C - C )dp + (C - C )空=0.n V p n p V令n二C -Cp,可将式(5)表为C - CnV3)4)5)dp dV+ n = 0. p V如果 C , C 和 C 都是常量,将上式积分即得 p VnpVn 二 C (常量)。式(7)表明,过程是多方过程。6)7)1.12假设理想气体的C和C之比Y是温度的函数,试求在准静态pV绝热过程中T和V的关系,该关系式中要用到一个函数F(T),其表达 式为lnF (T) =

6、fdT(Y - 1)T解:根据式(1.8.1),理想气体在准静态绝热过程中满足将上式积分,如果y是温度的函数,定义lnF (T) = J1 dTT-1 T2)3)456)yTvlVTVC dT + pdV 二0.(I)V用物态方程 pV 二 nRT 除上式,第一项用 nRT 除,第二项用 pV 除,可 得C dT dVV +-nRT V利用式(1.7.8)和(1.7.9),C - C = nR,pVCC =YV可将式(2)改定为丄dT+空=0. y -1 T V可得lnF(T) + lnV 二 C (常量),1或F (T)V 二 C (常量)。式(6)给出当y是温度的函数时,理想气体在准静态绝

7、热过程中T 和 V 的关系。1.13利用上题的结果证明:当y为温度的函数时,理想气体卡 诺循环的效率仍为耳二1 - 2.T1解:在y是温度的函数的情形下,1.9就理想气体卡诺循环得 到的式(1.9.4)(1.9.6)仍然成立,即仍有Q 二 RTln11Q 二 RT ln22W 二 Q - Q 二 RTln V2- RT In121 V2 V14根据 1.13 题式( 6 ),对于 1.9 中的准静态绝热过程(二)和4)56)(四),有F (T )V 二 F (T )V ,1 22 3F (T )V 二 F (T )V,2 41 1从这两个方程消去F(T)和F(T ),得 12VV14W 二 R

8、(T -T )lnZ,(7)12 V18)所以在丫是温度的函数的情形下,理想气体卡诺循环的效率仍为WTr =1 t.Q T111.14 试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证明两条绝热线不能相交。解:假设在 p-V 图中两条绝热线交于 C 点,如图所示。设想一 等温线与两条绝热线分别交于A点和B点(因为等温线的斜率小于绝热线的 斜率,这样的等温线总是存在的),则在循环过程ABCA中,系统在 等温过程ab中从外界吸取热量Q,而在循环过程中对外做功W,其 数值等于三条线所围面积(正值)。循环过程完成后,系统回到原来 的状态。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有W 二 Q。这样一来,系统在上述循环过程中就从单一热源吸热并将之完全

9、转 变为功了, 这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说法,是不可能的。 因此两条绝 热线不可能相交。1.17温度为0oC的1kg水与温度为iooc的恒温热源接触后, 水温达到100oC。试分别求水和热源的熵变以及整个系统的总熵变。 欲使参与过程的整个系统的熵保持不变,应如何使水温从 ooc 升至 100oC ?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18J-g-1 -K-1.解:0oC的水与温度为100oC的恒温热源接触后水温升为100oC, 这一过程是不可逆过程。为求水、热源和整个系统的熵变,可以设 想一个可逆过程,它使水和热源分别产生原来不可逆过程中的同样 变化,通过设想的可逆过程来求不可逆过程前后的熵变。为求水的

10、熵变,设想有一系列彼此温差为无穷小的热源,其温 度分布在0oC与100oC之间。令水依次从这些热源吸热,使水温由0oC 升至100oC。在这可逆过程中,水的熵变为AS =1 373 mCpdT = mc ln373 = 103x4.18xln373 = 1304.6J-k-1.(1)水 273 T p 273273水从0oC升温至100oC所吸收的总热量Q为Q = mc AT = 103 x 4.18x100 = 4.18x105 J. p为求热源的熵变,可令热源向温度为 100oC 的另一热源放出热量Q。在这可逆过程中,热源的熵变为AS热源4.18 x 105373=-1120.6J K-1

11、.2)由于热源的变化相同,式(2)给出的熵变也就是原来的不可逆过程中热源的熵变。则整个系统的总熵变为AS =AS +AS = 184J - K-1.(3)总水 热源为使水温从0oC升至100oC而参与过程的整个系统的熵保持不 变,应令水与温度分布在0oC与100oC之间的一系列热源吸热。水的 熵变aS%仍由式(1)给出。这一系列热源的熵变之和为水aS% =-i热源373皿严273 T= -1304.6J - K-1.参与过程的整个系统的总熵变为aS% =aS% +aS% = o.总 水 热源4)5)1.19 均匀杆的温度一端为 T ,另一端为 T ,试计算达到均匀温12度1 (t + T)后的

12、熵增。2 1 2 解:以L表示杆的长度。杆的初始状态是l = 0端温度为T,l = L2端温度为T,温度梯度为(设T T)。这是一个非平衡状1L12态。通过均匀杆中的热传导过程,最终达到具有均匀温度1 (t + T )2 1 2的平衡状态。为求这一过程的熵变,我们将杆分为长度为dl的许多1)小段,如图所示。位于l到l+dl的小段,初温为T = T +1.2 L这小段由初温T变到终温1(T + T )后的熵增加值为T + TT 22T - TT + -1_2 l2 L2 1 2dS = c dl J 牛 dT = c dllnl p T T p其中 c 是均匀杆单位长度的定压热容量。根据熵的可加

13、性,整个均匀杆的熵增加值为AS = f dSl=c JLp0A T + TIn i2r2r2dlT +T c=c L InT 2 pp 2 T T1 2LT +T c L=c Lin t_2 p(T InT T InT T + T 丿p 2 T T 112212121 T + T T in T T in T 八2T T丿122rr22T T八t2 l2 L丿Z T T八T + l2 L丿03)式中C = c L是杆的定压热容量。pp1.21物体的初温t,高于热源的温度T,有一热机在此物体与12热源之间工作,直到将物体的温度降低到T为止,若热机从物体吸 2取的热量为Q,试根据熵增加原理证明,此热

14、机所能输出的最大功 为W =QT(S S ) max 2 1 2 其中 S S 是物体的熵减少量。12解:以AS , AS和AS分别表示物体、热机和热源在过程前后的 a bc熵变。由熵的相加性知,整个系统的熵变为AS = AS +AS +AS . abc 由于整个系统与外界是绝热的,熵增加原理要求AS =AS +AS +AS 0.(1)abc以S , S分别表示物体在开始和终结状态的熵,则物体的熵变为 12AS =S S.(2)a 2 1 热机经历的是循环过程,经循环过程后热机回到初始状态,熵变为零,即AS = 0.(3)b以Q表示热机从物体吸取的热量,表示热机在热源放出的热量,W 表示热机对

15、外所做的功。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有Q = Q+W,所以热源的熵变为AS 二 0 二 QzW. c T T 22 将式(2)(4)代入式(1),即有S - S + QW 0.21 T2 上式取等号时,热机输出的功最大,故W = Q - T (s - S ).max 2 1 2式(6)相应于所经历的过程是可逆过程4)56)1.22 有两个相同的物体,热容量为常数,初始温度同为 T 。 i 今令一制冷机在这两个物体间工作,使其中一个物体的温度降低到 T 为止。假设物体维持在定压下,并且不发生相变。试根据熵增加Wmini + T 2T2 原理证明,此过程所需的最小功为解:制冷机在具有相同的初始温度T

16、的两个物体之间工作,将 i热量从物体2送到物体1,使物体2的温度降至T为止。以T表示物 21体 1 的终态温度, C 表示物体的定压热容量,则物体 1 吸取的热量 pQ = C (T - T )1 1 (1)1p1i物体 2 放出的热量为Q = C(T - T )(22p i2经多次循环后,制冷机接受外界的功为W = Q - Q = C(T + T - 2T )(3)12 p 12 i由此可知,对于给定的 T 和 T , T 愈低所需外界的功愈小。i21用AS , AS和AS分别表示过程终了后物体1,物体2和制冷机的1 2 3 熵变。由熵的相加性和熵增加原理知,整个系统的熵变为显然AS 二 A

17、S +AS +AS 0123AS 二 C In T1,1 p TiAS = C In T2,2 p TiAS = 0.3因此熵增加原理要求AS = C In 0,p T 2i-1-2 1,T 2i对于给定的T和T,最低的T为i 2 1 T2T =亠i T2 代入(3)式即有Wmin=CpT2+ + T - 2TT 2 i25)67)式(7)相应于所经历的整个过程是可逆过程。1.23简单系统有两个独立参量。如果以T, S为独立参量,可 以以纵坐标表示温度T,横坐标表示熵S,构成T-S图。图中的一 点与系统的一个平衡态相对应,一条曲线与一个可逆过程相对应。 试在图中画出可逆卡诺循环过程的曲线,并利

18、用 T-S 图求可逆卡诺 循环的效率。解: 可逆卡诺循环包含两个可逆等温过程和两个可逆绝热过程。在T - S图上,等温线是平行于 T 轴的直线。 可逆绝热过程是等熵过程,因 此在t-S图上绝热线是平行于S轴的直线。图1-5在T-S图上画出 了可逆卡诺循环的四条直线。(一)等温膨胀过程工作物质经等温膨胀过程(温度为T)由状态I到达状态II。1由于工作物质在过程中吸收热量,熵由 S 升为 S 。吸收的热量为12Q = T(S - S ),(1)1 1 2 1Q等于直线III下方的面积。1(二)绝热膨胀过程工作物质由状态II经绝热膨胀过程到达状态III。过程中工作物 质内能减少并对外做功,其温度由T

19、下降为T,熵保持为S不变。1 2 2(三)等温压缩过程工作物质由状态III经等温压缩过程(温度为T)到达状态W。2工作物质在过程中放出热量,熵由 S 变为 S ,放出的热量为21Q = T(S -S ),(2)2 2 2 1Q等于直线IIIW下方的面积。2(四)绝热压缩过程工作物质由状态W经绝热压缩过程回到状态I。温度由T升为2T ,熵保持为 S 不变。11在循环过程中工作物质所做的功为W 二 Q -Q ,(3)12W等于矩形IIIIIIW所包围的面积。可逆卡诺热机的效率为W 1 QT(S -S )T(4)Q QT(S - S 丿T1 1 1 2 1 1上面的讨论显示,应用T S图计算(可逆)

20、卡诺循环的效率是 非常方便的。实际上T S图的应用不限于卡诺循环。根据式(1.14.4)dQ 二TdS,(5)系统在可逆过程中吸收的热量由积分给出。如果工作物质经历了如图中ABCDA的(可逆)循环过程,则 在过程 ABC中工作物质吸收的热量等于面积ABCEF,在过程CDA中工作物质放 出的热量等于面积ADCEF,工作物质所做的功等于闭合曲线ABCDA 所包的面积。 由此可见(可逆)循环过程的热功转换效率可以直接从T -S图中的面积读出。在热工计算中T-S图被广泛使用。补充题1 lmol理想气体,在27oC的恒温下体积发生膨胀,其压 强由20p准静态地降到1 p,求气体所作的功和所吸取的热量。n

21、n解:将气 体的 膨胀过程近似看作准静态过程。 根据式 (1.4.2),在准静态等温过程中气体体积由V膨胀到V,外界对气体所做的功为ABW 二-JVB pdV 二-RTJVB dVVaVa VV=RTln bA=RTln -PA. pB气体所做的功是上式的负值,将题给数据代入,得-W 二 RTln = 8.31 x 300xln20 二 7.47 x103J.pB 在等温过程中理想气体的内能不变,即AU = 0.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式(1.5.3),气体在过程中吸收的热量q为Q 二-W 二 7.47 x 103J.补充题2在25oC下,压强在0至1000p之间,测得水的体积nV = (18.0

22、66一0.715 x 10-3p + 0.046xlO-6p2)cm3 -mol-1如果保持温度不变,将lmol的水从1 p加压至1000 p,求外界所作nn 的功。解:将题中给出的体积与压强关系记为V = a + bp + cp 2,由此易得1)dV = (b + 2cp)dp.(2)保持温度不变,将1mol的水由1 p加压至1000p,外界所做的功为nnW = -J*vb pdV = -JVApAp(b + 2cp)dp =(2 bp2 +1 cp3)10001=33.1J - mol-1.在上述计算中我们已将过程近拟看作准静态过程。补充题3承前1.6题,使弹性体在准静态等温过程中长度由l

23、压缩为仕,试计算外界所作的功。解:在准静态过程中弹性体长度有dL的改变时,外界所做的功 是dW = JdL.(1)将物态方程代入上式,有厂 L L2 、dW = bT 0 dL.(2)lL0匕丿在等温过程中 L 是常量,所以在准静态等温过程中将弹性体长度由0L压缩为L时,外界所做的功为0 2W = J ? JdL = bT J 了L0L0L、dL= bTL02L0L0值得注意,不论将弹性体拉长还是压缩,外界作用力都与位移同 向,外界所做的功都是正值。补充题4在OoC和1 p下,空气的密度为1.29kg m-3,空气的定n压比热容C = 996J-kg-1 -K-1, Y = 1.41。今有27

24、m 3的空气,试计算:p(i) 若维持体积不变,将空气由OoC加热至20oC所需的热量。(ii) 若维持压强不变,将空气由OoC加热至20oC所需的热量。(iii) 若容器有裂缝,外界压强为1 p,使空气由OoC缓慢地n加热至20oC所需的热量。解:(a)由题给空气密度可以算27m 3得空气的质量m为1m 二 1.29 x 27 二 34.83kg.1定容比热容可由所给定压比热容算出e0.996 x103e =-p = 0.706 x103j kg-1 K-1.V y1.41维持体积不变,将空气由0oC加热至20oC所需热量Q为V Q = m e (T - T )V1 V 21=34.83x0

25、.706x103x20=4.920 x105 J.(b)维持压强不变,将空气由0oC加热至20oC所需热量q为pQ = me (T 一T)p 1 p 21二 34.83 x 0.996 x 103 x 20二 6.93 8 x 105 J.(c)若容器有裂缝,在加热过程中气体将从裂缝漏出,使容器内空气质量发生变化。根据理想气体的物态方程m+m +为空气的平均摩尔质量,在压强和体积不变的情形下,容器内气 体的质量与温度成反比。 以 m , T 表示气体在初态的质量和温度,11m 表示温度为 T 时气体的质量,有mT = mT, 11 所以在过程(c)中所需的热量Q为Q = c JT2 m(T)d

26、T - mTc J码=mTc ln-2p T1 1 p T T 1 1 p T1 1 1 将所给数据代入,得Q = 34.83 x 273 x 0.996 x103ln 293273=6.678 xlO5 J.补充题 5 热泵的作用是通过一个循环过程将热量从温度较低的 物体传送到温度较高的物体上去。 如果以逆卡诺循环作为热泵的循 环过程,热泵的效率可以定义为传送到高温物体的热量与外界所做 的功的比值。试求热泵的效率。 如果将功直接转化为热量而令高温 物体吸收,则“效率”为何?解:根据卡诺定理,通过逆卡诺循环从温度为T的低温热源吸取2热量Q,将热量Q送到温度为T的高温热源去,外界必须做功2 1

27、1W = Q - Q .12因此如果以逆卡诺循环作为热泵的过程,其效率为耳=1 =Q1TT= 1 = 1 + 2 (1)WQ - Q12T - TT -T1 2 1 2式中第三步用了Q T1 = 1Q T22的结果(式(1.12.7)和(1.12.8)。由式(1)知,效率耳恒大于1。如果T与-相差不大,耳可以相当高。不过由于设备的价格和12运转的实际效率,这种方法实际上很少使用。将功直接转化为热量(如电热器),效率为 1。补充题 6 根据熵增加原理证明第二定律的开氏表述:从单一热 源吸取热量使之完全变成有用的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是不可能的。 解:如果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表述不成立,就可以令一热机在循环过程中从温度为T的单一热源吸取热量Q,将之全部转化为机械功而输出。热机与热源合起来构成一个绝热系统。在循环过程中,热源的熵变为 Q,而热机的熵不变,这样绝热系统的熵就减少T了,这违背了熵增加原理,是不可能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