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门雪妇科歌诀

上传人:z****2 文档编号:183146177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1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程门雪妇科歌诀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程门雪妇科歌诀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程门雪妇科歌诀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程门雪妇科歌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程门雪妇科歌诀(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程门雪编妇女经带歌诀【月经门】先期多者清经散,地骨为重丹皮从。芍地青蒿茯苓柏,过者损之既济功。多为血热水多余,少则血热水不充。月经先期量多,色红紫,血热也,应用清经散,见傅青主女科。因火旺而血热,清热泻火为 主,重用地骨皮15 克;凉血为次,配以黄柏(盐水浸炒)、青蒿、丹皮,白芍敛阴,熟地滋阴,茯苓 渗泄,导下焦之热。火过者当损之,使水火既济。肾中水火太旺,水太旺则血多,此有余之病。月经 先期而量少,血热而肾水不足,仍可用清经散,因方中用药虽以清火为主,然仍有滋水之味,火泄而 水不与之俱泄,损中有益之妙也。先期少者一二点,两地汤方大生地。地骨皮与麦门冬,阿胶白芍元参继。此为火热而水不足也。两地

2、汤,见傅青主女科。用大生地(酒炒)30 克,配地骨皮,清热而又养阴,麦门冬、阿胶、白芍、元参均为滋阴之味,阴盛水旺则火自平。温经摄血汤可贵,物独除归一味。白术续断桂味柴,温中有散兼收摄。温经摄血汤,见傅青主女科,凡经来后期者均可用。大熟地30 克,白芍(酒炒)30 克,以 及川芎(酒洗)、白术(土炒)、五味子、续断,能养肝之血、补肾之精、健脾之气,加肉桂散寒, 柴胡解郁,是温中有散,补中有泄,散兼收摄,泄能存阴。倘元气不足,加人参亦可。方名定经先后乱,肝气或通时或闭。归芍地药菟丝苓,柴胡黑芥疏肝急。定经汤,见傅青主女科,治经来先后无定期。肝气郁则闭,疏则开,则经来或先或后。用当 归、白芍、菟丝

3、子、熟地、山药、茯苓补肝肾,黑芥穗、柴胡疏肝急。肝需血养,木需水润,故须重 用归、芍各30 克,地、菟各15克。此方无通经之药,似不治经,然肝气疏则经通,肾精旺则水利, 正妙于治也。宣郁通经治痛经,丹栀归芍用非轻。柴胡白芥兼州郁,香地黄芩甘草生。宣郁通经汤,见傅青主女科,治经行先痛,经来色黑有块,痛经每月如此。若云虚寒,何以必痛于此时耶?可见是火郁热痛无疑,以苦寒止痛,大有眼光,非泥古之士所能解也。丹皮、山栀子 (炒)清肝,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柔肝,用量均较重各15克,配合柴胡、川郁金、香附疏肝, 黄芩降火助清肝之力,白芥子散结助疏肝之功,则宣郁而通经。经前脐腹痛如刺,寒热交作下豆汁。此

4、是寒湿搏冲任,辛散苦温血药治。温脐化湿另出奇,白术苓利腰脐气。卫冲扁豆山药莲,巴戟白果通任意。经前三五日而脐下作痛,状如刀刺,为绞痛也;或寒热交作,故下如黑豆汁(此为滑伯仁所说)。 温脐化湿汤傅山所作,说宗上而方异乎,辛散苦温也。土炒白术30 克,配茯苓以利腰脐之气,扁豆、 山药、莲子以卫冲脉,巴戟、白果以通任脉。卫冲通任云云,聊备一说耳,未必真如此也!所可异者, 傅山引证此论,而其方绝不用一辛散苦温之品,如炮姜、肉桂、芎、艾等等,乃拟此方,殊堪研究也。 以傅山非偏凉之学,书中用温药者甚多,此当用偏不用,必有意在,故而存之。风乘胞脉亦作痛,荆防甘桔四味用。虚加人参各一钱,炒黑研末以酒送。经后风

5、入脑脉作痛,其脉乍大乍小,有时陇起为据。叶氏方,见沈氏女科辑要笺正。用防风 荆芥、桔梗、甘草(虚者加人参)各3 克。炒黑者取其入血分,宣通瘀滞之意,研末酒服,而痛可解 沈尧封云神效。调肝汤,见傅青主女科,治经后腹痛。山药、山萸肉、巴戟肉(盐水浸)补肝肾而不燥,育 阳之中有温润,当归、白芍、阿胶调肝血而不滞,补养之中有活血。乃虚痛不能寒、不能热者之唯一 法也;肾恶燥,肝恶刚,痛忌泥滞,故选药如此。生地枸杞斛麦苁,杜牛归芍意同此。经前后痛发红块,育阴涵阳朱氏旨。育阴涵阳法(无方名),见沈氏女科辑要笺正,治经前后腹痛,体发红块,脉大(右关尺尤 甚)。因阴不涵阳,水不涵木,宗朱丹溪“阴常不足,阳常有余

6、,宜常养其阴”之旨,故用生地、枸 杞子、石斛、麦冬育肝肾之阴以涵阳,当归身、炒白芍养肝,肉苁蓉、杜仲补肾,合牛膝涵阳下降归 于肝。老年血崩崩甚多,归芪桑叶三七和。杭芍炭与贯众炭,气冲血室孀妇加。崩止再加熟地术,山药麦味填精佳。本止崩汤续进,地术归芪参黑姜。崩昏贯参汤调进。老年血崩用加减当归补血汤,见傅青主女科。当归(酒洗)30 克,生黄芪 30 克,气血双补 之剂。加桑叶滋肾清肝,又有收敛之妙耳。三七末为止血之圣药。亦有孀妇年老血崩者,必系气冲血 室,原方加杭芍炭柔肝止血,贯众炭清肝止血,极效。但老妇阴精亏损,用加减当归补血汤只止其暂 时之漏,还须加入熟地、白术、山药、麦冬、北五味以填补阴精。

7、固本止崩汤,见傅青主女科。 大熟地30克,白术(土炒焦)30 克,配合生黄芪、人参、当归(酒洗),此补阴血而更补其气,黑 姜引血归经,有收敛止崩之妙。崩晕气脱,六脉俱无,气息微微,不能峻补,先以参汤调贯众炭末, 缓缓投之,待气接神清,始可设以固本止崩汤。气虚成崩固气汤,小产而崩因怀妊。参苓术草熟地归,杜萸远味法平亢。固气汤,见傅青主女科,通治气虚而崩者;妇人小产血崩者,亦可应用。人参30 克,云茯苓60 克,土白术15 克,配合甘草、大熟地、当归(酒洗)、杜仲(炒黑)、山萸肉、远志(去心)、五味子(炒),益气固本,使已去之血速生,将脱之血尽摄。妙在不去止血,只补其气,补气之中含 有止血。归芍术

8、草丹皮柴,生地黑芥三七偕。贯众炭入更力,开郁止血为仙丹。平肝开郁止血汤,见傅青主女科,治肝气有郁结之崩漏。酒洗当归、醋炒白芍配合柴胡、黑 芥穗,则柔肝之中,以引开郁之法;当归、白芍,再配合生地、丹皮、三七,在补血之中,以引止血 之法,故归芍应重用,各30 克。用白术土炒入脾,脾为生血之源,亦应重用至60克,此治本之法也 若此方中加入贯众炭,更妙。崩证验方出沈氏,生地白芍地榆是。芩连丹栀甘草同,生牡蛎及莲须治。崩证极验方,出沈氏女科。因火者崩,亦是虚火。用生地、生白芍敛阴以止血;配合莲须、 生牡蛎清心以固精,以防血脱;用地榆、丹皮、黑栀子之类,清热泻火而不伤正。虚损者加人参,关 于苦寒之黄芩、黄

9、连,随其证可用可弃。少阴之络系舌本,经来声哑脉不至。天冬地黄苁蓉归,少许细辛通脉治。少阴之络系舌本,肾气不能上承,不荣于舌,故声哑。本方无方名,出沈氏女科辑要笺正。 天冬、生地、肉苁蓉、当归身,以滋填肝肾之阴,但偏于腻滞,易遏抑阳气,加细辛少许,以通少阴 之阳。经行泄泻属脾虚,多湿参苓白术治。经行白带阳下陷,参术助阳缪氏旨。经后目暗属血虚,吐血倒经气火炽。经行泄泻,属脾虚多湿。参苓白术散,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缪仲淳曰:“夫经水多,白带 时下,又兼泄泻,皆由阳虚陷下而然。”(见先醒斋医学广笔记)用人参、白术益气以助阳,助 阳以化湿,摄阳气而举清阳。目为血脉之宗,肝之窍,肝血不足不能上荣于目而昏暗

10、。张山雷曰:“若 用魏氏一贯煎之类治之,亦必有效。”一贯煎,出柳州医话(魏之琇著)。逆经上行,血从口鼻 而出,气火炽盛,迫血妄行,急用犀角黄芩汤。犀角地黄汤(小编按:从文意看,此处应是程老笔误, 应为犀角黄芩汤),出肖山竹林寺妇科。犀角、黄芩、生地、白芍、丹皮、枳实、橘红、桔梗、 百草霜、生甘草水煎,空腹服,如不愈,接服数剂效。泽兰叶汤归芍草,活血化瘀治经闭。柏子仁丸缓通剂,熟地续断柏子仁。牛膝泽兰卷柏叶。泽兰叶汤,见医宗金鉴。泽兰活血通经,行而不峻,当归、赤芍活血养血,行中有补,是治 疗血瘀闭经之轻剂。临证指南医案泽兰汤还有丹参、柏子仁、茯神可以加用。景岳全书曰: “经闭有血隔、血枯之不同。

11、隔者病发于暂,通之则愈;枯者其来也渐,补养乃充。”柏子仁丸,见 医宗金鉴。柏子仁、熟地滋养阴血,卷柏叶、泽兰祛瘀通经,两者相配,祛瘀血而不伤血,养阴 血而不滞瘀,再加川断肉、怀牛膝以补肝肾,属活血化瘀之缓通剂。若其人体质虚弱,不能使用攻下 剂,则可用泽兰叶汤,并可兼服缓通剂柏子仁丸,活血之中兼以养血,日久其血自行。体虚泽兰叶汤 亦不能受者,可单用柏子仁丸。肌肤甲错有干血,大黄蟅虫桃杏仁。虻蛭蛴螬甘草芍,干漆生地与黄芩。大黄蟅虫丸,出金匮要略。大黄、蟅虫、桃仁、杏仁、虻虫、蛭虫、蛴螬、甘草、赤芍、干 漆、生地、黄芩,宜用于室女经闭,是由于瘀血所致的肌肤甲错。形壮色白经不来,痰阻经络生白术。半苓香

12、附与砂仁,蒺藜浸水熬膏好。月经不来,体胖而白,此气虚痰阻经络,气血不通也。古人治此,必以调气为先,气为血帅也。 本方无方名,根据未刻本叶氏医案、临证指南有关医案等化裁而成,由生白术、半夏、茯苓 香附、砂仁、潼蒺藜组成。以文火炖收,清晨开水调服。肥人无所苦,但经不行者,临床所见甚多, 此方佳也。【带下门】易黄汤治黄带是,山药白果与芡实。盐水黄柏酒车前,补任苦化湿热旨。带下色黄,此乃任脉虚而热邪留恋于下焦,津液不能化精反化湿,湿与热合,则带黄,宜用易黄 汤,见傅青主女科。山药和芡实均炒用,用量宜重,为专补任脉之虚,又健脾利湿,白果引药入 任脉,黄柏、车前子苦化下焦之湿热而治带。湿热带下清白散,物贝

13、姜草柏椿。赤榆荆芩湿二术,滑加龙牡久合君。带下之病,湿热所化者颇多。可用清白散加味,见医宗金鉴。四物汤中地用生地,贝母、炮 姜炭、甘草、黄柏(盐炒),椿根皮以理血化湿清热。带下色赤,热偏重,加黄芩、地榆、荆芥以清 热凉血止带;带下色白,湿偏重,加苍术、白术以燥湿化湿止带;滑脱不禁者,宜加煅龙骨、煅牡蛎 以收涩固脱;带下淋漓,日久不正者,当合六君子汤补虚益气止带。吴茱萸治风冷带,桂姜萸细藁防归,丹麦木香苓夏草,从此加减有归依,辛温祛寒苦温燥,风来胜湿亦精奇。吴茱萸汤见医宗金鉴,治风冷入胞门之清冷稀白之带。肉桂、干姜、细辛、吴茱萸辛热祛寒, 当归、木香行血调气,茯苓、半夏化湿,藁本、防风祛风以胜湿

14、,而丹皮、麦冬、炙甘草则制诸药辛 热之过。古人制方必有调和抑制品监之。本方似杂而纯,往往疏忽视之,今乃细想,得其旨趣耳。升阳益胃用六君,羌独柴防芪芍均。酒连泽泻同姜枣,疏郁气阳而降阴。升阳益胃汤,出脾胃论,治白带清稀、绵绵不断,兼见怠惰嗜卧、饮食无味、大便不调、小 便频数等脾胃虚弱症状。六君、黄芪益气健脾胃化痰湿;羌活、独活、柴胡、防风升阳,又风以胜湿, 芍药敛阴,不使升阳太过;姜枣和中;黄连、泽泻降阴,正如吴茱萸汤同法。此方之连、泽即吴茱萸 汤之丹、麦,不但于气阳之中而降阴,且有制升散之义在,恐其太过也。本方姜、枣犹前方之苓、半, 唯多参、芪、术之补正,少桂、辛、萸等温寒;又柴、防疏木郁,芍

15、、连、泽泄肝用,一疏一泄,正 合“木郁达之”之旨。温柔涩法部叶氏,龙骨金樱与芡实。浙莲远志茯苓神,桑螵蛸及覆盆子。海螵蛸粉鳔胶丸,淡菜汤送一味治。血肉有情方更佳,以破以补是其旨。叶天士法,无方名,见沈氏女科辑要笺正,治白带属任虚而不能固者,选药甚平稳也。海螵 蛸一味为粉,广鱼鳔煮烂为丸,如绿豆大,淡菜汤下。王孟英方,见沈氏女科辑要笺正,治任脉 虚、带下不固,曾补以草木无效者宜之。血肉有情,以破以补,别有会心,奇而不离于正,妙在丸以 缓治,方能渐入下焦,久服无不收效,真妙法也。川黄柏及海金砂,生猪骨髓和丸是。阴虚有火浊带虚,引诸药入任督治。无方名,出张山雷,见沈氏女科辑要笺正。海金砂合川黄柏末两

16、味,用鲜生骨髓打和丸,引 清理之药,入督任之法,治阴虚有火之浊带。妇人年已五十所,下利数十日不停。曾经半产有瘀血,少腹里急腹满征暮即发热手掌烦,唇口干燥证可凭崩中失血或不来,大温经汤治之宜血病用之法更奇,仲景圣法研须精胶归芎芍萸丹桂,门冬参夏草姜生。原文出金匮要略。“下利”医宗金鉴改“下血”,诸家都然之,理与文合,丹溪亦云尔。 余初信之,继思不如,仍作“下利”乃“带下”也。瘀血在少腹不去,则津液不布,新血不生。带多 而冲,或崩中失血不正,或月经至期不来,均可应用大温经汤。大温经汤,出金匮要略。任脉为 病,女子带下瘕聚是也;冲脉血阻不行,则阳明津液衰少不能濡润。任为胞胎,冲为血海,少腹瘀血, 属于冲任,虽论带下,实属血病,仲景方最佳而妙。此方内四物汤去熟地,恐其滞腻不流通也。四物 以补肝肾血虚,即青主调肝汤之所本也。吴茱萸、桂枝乃温寒止痛主药,另佐人参、麦冬、半夏、甘 草,人多不解其意,释者亦多敷衍言之,以为气血双补耳,不知此数味即麦门冬汤也,为通补阳明主 药,经出于冲,隶于阳明,故以麦门冬汤佐入之,以治其根,意更深邃。又丹皮、麦冬相合,以制萸、 桂之过。亦与吴茱萸汤相同,两方极是妙理,须并观细想,始知古人制方之精湛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