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音乐说课稿模板锦集五篇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83093967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8.5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精选音乐说课稿模板锦集五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精选音乐说课稿模板锦集五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精选音乐说课稿模板锦集五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资源描述:

《精选音乐说课稿模板锦集五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音乐说课稿模板锦集五篇(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音乐说课稿模板锦集五篇 音乐说课稿 篇1(1517字)一 说理念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所有音乐作品的欣赏,分析,创造都是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并让学生以审美的眼光欣赏音乐作品。高中音乐课程是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其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音乐教学中有机的融入人文化元素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人文精神的思考,理解和追求。根据大纲要求欣赏民歌的学习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欣赏不同风格,不同体裁的民歌,从而加深同学们对祖国各民族的了解和热爱,并扩大音乐的视野,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特别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试图让音乐鉴赏课不单一枯燥的同时要给

2、学生足够的音乐表现和发展的空间。二 说教材1说教材本堂课是高中音乐鉴赏第一单元学会聆听之第一节音乐与人生。通过这一单元让学生认识到音乐与生活的关系,明白音乐_于生活,同时又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启发学生关注:从生命的诞生开始,直至生命的终结,音乐见证着人生每一个神圣的仪式,伴随着人生每一段丰富的经历;人们可以通过音乐来表达人类各种美好的情感,通过不同作品的欣赏感悟:“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音乐,同时能感悟:“音乐就是生活,生活就是音乐。”2 内容选择。本节课的学习既是学生学习音乐鉴赏的出发点,也是他们最终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的归宿点,因此我结合人们的生活和音乐欣赏来让学生理解音乐与人

3、生的关系,这一单元内容比较多因此我分为两个课时来完成,这次课主要是第一课时内容,通过聆听琵琶曲草原小姐妹第一部分,来认识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形成要素的相关知识以及体会音乐与人生的关系。三 说学情我授课的对象是高中一年级学生,我想这个时期的学生可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或歌星,或演唱组合,一开始就发自内心地喜欢听教材内容的人不多。对音乐的构成要素估计也了解很少,因此本节课我将引导学生来了解什么是音乐及其形成音乐的一些基本知识。四 说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聆听草原小姐妹,体会音乐要素在音乐作品中的表现作用。2 能力目标了解和掌握音乐的基本要素的基本内容及音乐形成要素的相关知识。3 情感目标通过聆听草

4、原小姐妹,感受其音乐情绪。 五 说重难点1 教学重点:聆听音乐,体会音乐要素在音乐作品中的表现,感受音乐与人生的关系。 2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和掌握音乐的基本要素和音乐语言。六 说教法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包括了:导入,音乐欣赏与探讨表演,拓展与延伸等方面的内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轻松愉快的学习,所以在教法与学法的选择上,我应尽可能突现学生的主体性,所以根据课本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我在课堂中设计了学生探究学习,师生交流,活动式的师生互动等教学活动。通过这些教学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积极思考与探究。音乐说课稿 篇2(2535字)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第四单

5、元雨中乐为情境主题,教材安排了歌曲踩雨、大雨和小雨和乐曲欣赏电闪雷鸣波尔卡、雨打芭蕉以及音乐活动找邻居等三个相互关联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演唱和听赏,感受音乐所表现的雨中情景,激发学生对雨水声响的兴趣和模仿欲望,体验雨中的乐趣,使学生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愉快、美好的生活。教材的学唱部分包括踩雨、大雨和小雨两首歌曲。其中,学唱踩雨,初步感受雨点的可爱有趣,雨声的美妙动听,雨中美好的景色,体验夏季踩雨的欢乐情绪,教材中小男孩、小女孩雨中嬉戏的情境画面,一方面是为了加深学生对歌词的理解,另一面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表现歌曲的意境。19面唱歌时的提示这是编者有意给学生设计的自由选择参与方式的空间,更加

6、丰富教学活动的内容。 听赏民乐合奏雨打芭蕉,乐曲通过描绘初夏时节雨打芭蕉的淅沥之声,表现出一种明快,健朗的情绪,富于生活气息,全曲以短促的顿音和均匀的八分音符为主的轻快雀跃的旋律进行,形象地描绘出雨点打在芭蕉叶上的淅沥之声,给人以清新愉悦之感。2、教学目标: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教学目标在教育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教育者从事教育活动的指南。而音乐课程最核心的目标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及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来设置的:(1)在大雨和小雨的情境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富有力度变化的声音和声势节奏,表现大雨和小雨,唤起同学

7、们对大自然的热爱。(2)能认真听赏民乐合奏曲雨打芭蕉所表现的雨中情境。(3)能用轻快、明亮的声音学会演唱踩雨,感受雨点的可爱有趣,雨声的美妙动听。(4)积极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用声势动作或者打击乐来表现音乐的形象。3、教学重难点:在戏雨环节中学会歌曲踩雨第二乐段的乐谱,培养学生旋律流畅感,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二、说教法学法具体的方法有:创设情境法、图谱教学法、比较法、听唱法、讨论法、拓展延伸等教学方法。许多美学家认为,音乐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同时最讲究形式结构的艺术,对于儿童来说,音乐情感与形式几乎都能诱发其天然的审美冲击与兴趣,音乐教学应努力创设一些美的情境,使儿童在充分地体验中既受到情感

8、的熏陶,又获得得形式、技能的领悟。在本节课中,我以学生为主体,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让学生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的美。具体做法有:1、听赏讨论乐曲雨打芭蕉。课的开始,我引导学生听雨打芭蕉,让学生认真的听完全曲,并想象出乐曲中所表现出的雨是什么样子的,然后与学生一起探讨这首民乐合奏中用的那些乐器来演奏。2、创设情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以色彩、形象、声音思维的”。针对这一特点,我以“雨”为线索,通过听雨、唱雨、说雨、戏雨、踩雨等情景提供了具体生动,可联想的音乐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3、合作学习:新课程提倡

9、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学习方式不仅能为学生创设宽松、民主、自由的氛围更能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自信心,本节课我充分渗透了这一教学理念,通过师生合作,演唱踩雨完成说雨这一教学环节,接着以游戏戏雨的形式突破本课的重难点,看雨,踩雨这两个教学环节以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为主,教师的引导为辅,来完成本课教学内容。4、积极评价: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评价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有利于学生表现力、创造力的发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以加盖小红花、发放笑脸娃娃、争当小老师的方式有机结合学生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并用眼神、笑容给予学生适时的鼓励。三、说教学

10、流程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首先是师生问好歌的设计, 以说唱的形式,拍拍手、拍拍肩,再加上补词“嗨”,营造了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浑然不觉地进行了学习过程,激发学习兴趣;二是音阶训练,训练了学生音高的感觉,为本节课的识谱教学作一个良好的铺垫。2、听雨-雨打芭蕉 本节课在第一课时,学生已初步学会演唱歌曲大雨和小雨的基础上,让学生复习常用的力度术语和记号,再认真听赏民乐合奏曲雨打芭蕉,引导学生自主对歌曲的表现形式及情感内涵进行把握,并在听、唱、动的情感体验中感受美、表现美。3、说雨小组交流,个别演说,讲雨中趣事,从情感上激发学生对雨的兴趣,注重学科间的相融性,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拓

11、宽学生的文化视觉。4、戏雨突破难点本课时的难点,视唱踩雨第二乐段的乐谱,首先,我创设情景,以四把不同颜色的伞将歌曲踩雨中的难点部分提出来,并以请同学们帮忙唱一唱伞上的歌,让他们自由选择喜欢的伞或者喜欢的旋律进行演唱,为学生提供选择的空间,展示的舞台,注重不同个体的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独创性,活跃学生的思维,并在主动参与中突现出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歌曲难点的学唱变得活泼、有趣。5、踩雨学唱歌曲结合教材19面的参考动作,让学生发挥想象,自编踩雨动作让学生感受歌曲节奏,熟悉第一段歌词,然后在熟悉第一段歌词的基础上进行乐谱教学,降低学习难度,让学生学到的读谱知识,培养学生的多种技能,为学

12、吹竖笛打下基础。6、师生告别,以说唱的形式师生告别,伴随着踩雨的音乐,走出教室。音乐说课稿 篇3(1182字)活动目标:1、 通过创编这一集体舞,培养与提高幼儿的创造性及与同伴合作的能力。2、 引导幼儿学习通过队形的穿、绕及舞蹈动作来表现花篮的手工编织过程。3、 进一步培养幼儿对舞蹈 活动的兴趣,增强幼儿的表现力。活动准备1、编花蓝及入场的乐曲磁带、录音机2、五颜六色的绢花一束3、每人一个利用方便面碗等各种废旧材料做成的花蓝编织的半成品4、 模具(演示队形)活动过程(一) 开始部分1、 韵律活动郊游入场2、 发声练习欢乐颂 练习跳音与连音第一遍用“啦”和“呜”来唱,第二遍分组,一组唱词,一组唱

13、衬词3、 复习歌曲夏天(二) 基本部分1、 夏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礼物呢?你们瞧:出示花束,“我们编个花蓝把它装起来吧”引起幼儿编花蓝的愿望。2、 播放编花蓝的歌曲,幼儿手工操 作编织各种废旧材料制作的花蓝,感受编织的方法。3、 请幼儿自由结伴,用自己的身体编织一个大花蓝(分组进行)4、 创编舞蹈编花蓝(1) 出示玩具花蓝,请幼儿观察“支架”与“枝条”部分,启发幼儿在创编时将人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做支架,一部分人做枝条,注意支架是固定的,应该站成什么队形,可以用哪些动作来表现?枝条很长,怎样做可以表现枝条在支架间来回穿动?(2) 将幼儿分为三组,鼓励他们共同商量,分配角色,创编动作,先边唱边编,

14、教师巡回参与,再统一放音乐,三组一起来一次。(3) 请出其中的一组来将自己的创编成果进行展示音乐结束时,教师启发枝条和枝架应互相缠绕在一起,摆出最后的造型。(4) 创编丰富支架的动作:a、 放音乐、鼓励幼儿自由编、跳。b、 请一些孩子在集体面前进行表演。(其他孩子在后面的舞蹈中可学习借鉴他们的动作)c、 男女互换,女孩子做“枝条”教师启发“枝条在来回穿动时,除了用小碎步表现以外,还可以用什么舞步来表现?”鼓励女孩子换一种舞步。活动结束(1) 节奏儿歌我真的很不错(2) “我们一起到更远的地方去玩一玩吧”随效游的音乐出活动室。音乐说课稿 篇4(4609字)一、教学内容:1、本教学设计是节奏乐训练

15、。参照全日制培智学校音乐教材第十五册的打击乐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与能力,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的理念,创设了本次教学活动。2、课时:2课时(本次教学活动为第一课时)二、教材分析: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分辨节奏的快慢,并用打击乐器练习快慢不同的节奏。本次教学活动通过一些图片、动作和打击乐器,让学生在形象、直观的教学活动中不知不觉掌握了分辨快慢的音乐节奏,并能用打击乐器演奏出来。本次教学活动加入了一些动作模仿,介绍了木鱼的演奏方法,充分考虑学生的自主性,为学生提高音乐分辨能力、感受力和发挥想象力、表现力提供了机会。三、设计理念:新课程要求在音乐活动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想象能力

16、的培养,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参与,在活动中不断提高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并在师生互动、自我实践、互帮互助的多层活动中,使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音乐唱游活动“分辨快慢”意在让学生在兴趣的带领下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并通过多种体验方式,逐步学会“分辨快慢”和“表现快慢”。不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并通过一些音乐律动和打击乐等活动,补偿学生的肢体缺陷。四、教学对象:教学对象是八年级的智障儿童,本班学生11人,其中,自闭症1人,脑瘫1人,多动症1人,智力发育迟滞8人。按认知能力和技能基础的不同,将本班学生分为A、B两个层次,在学习过程

17、中充分照顾各层次的学生,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自信心。五、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提高音乐分辨能力和节奏感。2、提高运用打击乐器表现节奏的技巧。(二)过程与方法1、能分辨不同节奏的音乐,并在音乐中模仿人的慢走、正常行走和快跑三种行走方式。2、能模仿小动物的动作,并根据小动物的形态表现不同节奏的音乐。3、A组学生能用木鱼跟着音乐敲打出快慢不同的节奏,B组学生在老师肢体协助下跟着音乐打节奏。(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活泼开朗的性格,提高自信心。六、教学重、难点。重点:听辨节奏不同的音乐。难点:用木鱼跟着音乐来演奏快慢不同的节奏。七、教学准备:教学课件、音乐、乐器木鱼10个小动物头饰(乌龟、蜗牛

18、、小兔、小猫、青蛙、小马、老鼠、狮子、豹子)八、教学过程:(一)听音乐老友进行曲入室设计思路音乐老友进行曲是一首节奏明快、旋律活泼的进行曲,非常适合作为行进的音乐伴奏,加上它是用手风琴演奏,曲风幽默、诙谐,比较容易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又不像其他进行曲显得过分的严肃,在行进中可以加入一些律动,调动同学们的参与兴趣。同时,踏步行进的方式又为接下来的环节埋下了伏笔。1、谈话导入:同学们刚才是怎么走进来的?(踏步)那是慢慢踏步还是小跑步进来的?(教师边提问边演示动作) 请一个同学再来示范一下。师:“哦,我们刚才是用中等的速度踏步走进来的。2、小结:我们知道了,人走路可以有快慢不同的速度,那音乐有没有快慢

19、不同的节奏呢?今天余老师就要带同学们去寻找答案。(二)观察图片,用动作模仿不同的人的行走速度,感受不同节奏的音乐。设计思路这个环节通过形象的图片展示了三种不同的人的行走速度,过程中融入了三种节奏对比鲜明的音乐。使学生从视觉感受转移到听觉感受上,感知音乐的快慢节奏。选择虫虫历险记、松鼠进行曲和纱巾不落地:赛马这三段音乐,首先这些音乐都是“奥尔夫”的纯音乐素材,结构比较简单。其次这三段音乐具有鲜明的音乐形象,节奏对比很明显,比较有利于同学们的学习活动。1、出示图片,请学生观察图片上的人物形象,并用动作模仿。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图片)图片上都有谁啊(老人、学生、刘翔),他们行走的动作和速度是怎样的

20、?(请个别同学回答并模仿)2、教师指导学生在感受三种不同的音乐节奏中,想象三种不同角色的人不同的行走速度。师:那刚才我们听到的音乐节奏是怎样的?老人虫虫历险记 缓慢学生松鼠进行曲 欢快刘翔赛马 快速师:请你听着音乐,想象一下老人(学生、刘翔)在缓慢(欢快、快速)的音乐中行走的样子。(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感受三段不同节奏的音乐)3、小结:我们刚才用不同的速度来走和跑,感受节奏不同的音乐,知道了音乐也是有快慢的。那同一首音乐中会不会也有快慢不同的节奏呢,我们现在来听听另一首音乐。(三)通过音乐划船,让同学们感受快慢不同的音乐节奏,用小动物的动作来表现音乐的节奏,并能用木鱼来演奏不同的节奏。设计思路

21、选择划船这首音乐作为本次节奏训练的教材,主要是因为这首乐曲音乐结构很清晰,四段音乐是表现四种不同的音乐节奏,由缓慢逐步加快。比较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步骤1主要是让学生对音乐有一个整体的感受和认知,为接下的教学环节打下基础。步骤2采用了情景表演的形式,让学生在模仿小动物行走的过程中也感知了音乐的不同节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也比较活跃。充分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将学习内容分层教学,循序渐进,符合特殊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同时,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自主性和想象力,为他们发挥创造性提供了极大的空间。步骤3设计了用木鱼来演奏音乐的快慢节奏。木鱼是奥尔夫音乐课程中常用的打

22、击乐器,它演奏方法简单,比较适合作为单纯节奏训练的器材。步骤3中又细化出了几个过程。先由教师讲授木鱼的演奏方法,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奏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前提。其次,设计了音乐游戏环节,既可以让学生感受木鱼的不同节奏型,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好铺垫,又训练了学生的听辨能力和记忆能力。最后再分层教学生演奏音乐。作为本次的教学难点,要求学生掌握跟着音乐节奏,用木鱼演奏不同的节奏型。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于各种节奏型的学习和各种打击乐器的演奏已经有一定的经验。无需再单独训练各种节奏型的演奏,只要把四种节奏型融入四段音乐。经过老师的引导,学生的有序训练,就能逐步完成教学目的。1、播放音乐划船,引导学生感受音

23、乐的节奏变化。师: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好玩的曲子,等一下要请同学们来说说看这首曲子是由慢到快还是由快到慢。(引导学生分辨音乐的速度)2、模仿小动物,用小动物的动作来表现音乐的快慢节奏。师:那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也想来和同学们一起玩,可是有几只小动物走得很慢,同伴们都要等他们。你们知道,是什么动物走得最慢吗?让我们一起看看都来了什么小动物。(出示ppt小动物图片:乌龟、蜗牛)师:这两只小动物走路是什么样子的,他们走得很快还是很慢,请你来学一学。(学生自由模仿,请模仿得好的同学示范。)师:现在还要请你听着音乐来模仿这两种动物走路的动作,要跟着音乐节奏来走。(第二、第三、第四段音乐的教学过程同上)乌龟、蜗

24、牛 第一段音乐 缓慢兔子、青蛙、小猫 第二段音乐 欢快老鼠、小马 第三段音乐 快速豹子、狮子、老虎 第四段音乐 飞驰师:我们刚才已经模仿了很多小动物走路的样子,现在要请同学们戴上头饰,跟着音乐来模仿,每位同学扮演一种小动物。音乐慢的时候模仿走得慢的动物就要走出来;音乐加快的时候,模仿走得比较快的动物就要出来了;你扮演的这种小动物走路的速度一定要和音乐一致的,扮演小马、豹子等动物的同学还要特别小心,不要撞到其它“小动物”。(学生自己选择什么动物就戴上相应的头饰,跟着音乐节奏模仿相应的动物)3、用木鱼来演奏音乐的不同节奏。(1)师:小动物们都能听着音乐按节奏走路了,下面我想考考你们能不能用这种乐器

25、来演奏不同的节奏呢。(2)出示木鱼,演示木鱼的演奏方法。师:左手拿木鱼,右手拿木棍,敲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打在自己的手指上,打在手指上是没有声音的。(3)玩游戏听一听,训练学生的听辨能力和记忆能力。师: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老师敲出几个不同的节奏,你们听听哪个是最慢的,哪个是最快的,看谁的耳朵最灵敏。(4)学生练习演奏木鱼,学会用木鱼敲出不同的节奏,教师个别指导。师:现在就请同学们自己来演奏木鱼,你可以尝试着怎样敲会快一点,怎样会慢一点。(木鱼学生人手一个)设计思路在分层教学过程中,由于个别学生的基础比较差,第一和第二段音乐的演奏训练还不能完全掌握,所以花的时间比较长。导致接下的第三和第四段音乐的木

26、鱼节奏训练没有时间完成。我将在第二课时的复习巩固课上再让同学们来练习演奏。(5)教师指导学生听着音乐,分段练习,用不同的快慢节奏演奏木鱼。师:让我们跟着音乐,用木鱼来演奏不同的节奏。第一段: 两拍一下 X | X |第二段:一拍一下 X X | X X |第三段:一拍两下 _ _ | _ _ |第四段:一拍四下 _ _ | _ _ |(6)教师带领学生跟着音乐完整的用木鱼演奏音乐,指导B组学生。(7)教师带领基础较差的学生演奏木鱼,另一部分学生跟着音乐和木鱼模仿小动物走路。(四)回收乐器,排队听音乐离室。九、板书:音乐说课稿 篇5(1607字)活动目标:1、欣赏康定斯基的抽象作品,知道其音画合

27、一的艺术特色。能大胆地表达自己对康定斯基作品的认识和感觉,感受画面线条和图形、颜色所传达出来的韵律感。2、初步尝试用线条表现对音乐的感受,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活动准备:幻灯片、油画棒、白纸。一、用游戏的方法,让幼儿体验绘画的快乐,激发想象力。1、师:“小朋友们用笔画过线条吧?你们有没有看见图画上的线条跳舞啊?你们猜猜他们会跳什么舞?”教师边画线条边引导幼儿说出:“线条在跳圆圈舞、线条在跳直线舞、线条在跳曲折线舞”幼儿自由回答各种线条舞。2、线条所代表的音乐师:小朋友跳舞需要音乐,那线条跳舞会随着什么样的音乐跳呢?幼儿自由猜测哼唱线条所表示的音乐。3、线条随着音乐跳舞教师播放音乐随着音乐画线条。

28、师:小朋友说了这么多,线条急着要上场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线条是怎么跳跟着音乐跳舞的。二、出示康定斯基的画教师:费老师今天要向你们介绍一位画家,他叫康定斯基,他是世界上非常有名的画家。他也喜欢用各种各样的线条来作画。他的画很有节奏感,和音乐一样呢。出示图画教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东西?幼:各种形状,各种线条,大片的黄色。总结出有哪些线条:折线、弧线、圆形、横线。教师:你看出来画家有没有具体的一样东西呢?总结:这样的画叫抽象画。教师:画家画的时候,心里想着一首音乐呢。现在老师请小朋友听几首音乐,听了以后请你说一说,哪一首音乐最像这幅画。(可以学着大画家一样用手比划比划这幅画)教师分别放小夜曲、凯旋进行

29、曲、马刀舞曲.。幼儿边听音乐边可以边晃动身体做各种动作)教师:谁来说说像那首音乐?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图画中的线条和音乐很像(一道道波浪线很像跳跃的节奏,黑色的圆圈咚咚咚的像重重的音乐。折线和很尖很尖的声音很像。)总结:看来这幅画和每首音乐都有相像的地方,他就像一首很复杂的音乐。三、教师:现在我们再来听一首乐曲,你可以用一种你最舒服的姿势来听。(播放乐曲“单簧管波尔卡”。)(“你可以用一种你最舒服的姿势来听”,这个给了儿童一个自由感受和欣赏音乐的宽松空间,也体现了教师对儿童的尊重。在听的过程中,儿童可以趴着,可以在位置上做着各种动作。)教师:听了这首音乐你有什么感觉?幼儿:很快乐,很兴奋,像春游一样,好像是出去玩,很高兴,有点疯。教师:你想把这首音乐画出来吗?现在再听一遍音乐,你可以把眼睛闭起来,想一想,音乐和你的画里有什么样的颜色,什么样的线条。再次播放音乐。教师:你决定怎么样画呢,画什么样的线条和颜色呢?幼儿自由作答教师:现在就请小朋友开始画吧,让你的线条和颜色在纸上变成好听的音乐。三、欣赏作品教师:把你们画好的作品贴到黑板上吧。(音乐声中)教师:“谁来讲讲你为什么这样画?”幼儿交流。教师:“线条颜色跳完了舞,我们也一起来跳舞吧。”音乐声中结束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