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能与动力机械基础绪论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183023673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PPTX 页数:61 大小:1.77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热能与动力机械基础绪论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热能与动力机械基础绪论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热能与动力机械基础绪论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资源描述:

《热能与动力机械基础绪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能与动力机械基础绪论(6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热能与动力机械基础热能与动力机械基础Thermal Energy and Power Mechanics Basis Thermal Energy and Power Mechanics Basis 田径 汽车学院内燃机系 课程网站: 一、本课程的设置:专业调整后新开设的课,是社会市场发一、本课程的设置:专业调整后新开设的课,是社会市场发展的需要;不仅限于现代动力设备的能量转换特点;能源展的需要;不仅限于现代动力设备的能量转换特点;能源结构的变化、能源利用方式的更新。结构的变化、能源利用方式的更新。2121世纪的特点:信息化。问题:能源问题、污染问题。世纪的特点:信息化。问题:能源问题、污染问

2、题。7070年代的年代的“多、快、好、省多、快、好、省”过去:从内燃机角度,如何有效应用?专业化过去:从内燃机角度,如何有效应用?专业化 现在:从能量转换的角度,如何更有效利用,并节省现在:从能量转换的角度,如何更有效利用,并节省能源;能源;二、学本课的目的意义二、学本课的目的意义了解和掌握能量转换的基本原理和节能途径,不同能了解和掌握能量转换的基本原理和节能途径,不同能源的特点、利用方法及其评价。源的特点、利用方法及其评价。三、主要内容三、主要内容典型的几种动力设备装置中热能的转换与利用。如典型的几种动力设备装置中热能的转换与利用。如1 1内燃机中的热功转换内燃机中的热功转换2 2涡轮机及喷

3、气发动机中的热功转换涡轮机及喷气发动机中的热功转换3 3锅炉及换热器中的热能的利用锅炉及换热器中的热能的利用4 4热力发电的基本原理热力发电的基本原理5.5.制冷与空调设备中热能的利用等制冷与空调设备中热能的利用等6.6.新能源及其利用新能源及其利用 一、三代能源文明一、三代能源文明 人类文明的每一步,都和能源的利用息息相关。人类人类文明的每一步,都和能源的利用息息相关。人类进化发展的过程,是一部进化发展的过程,是一部不断向自然界索取能源的历史不断向自然界索取能源的历史。人类发现用火以来经历了三代能源文明:人类发现用火以来经历了三代能源文明:1 1、柴薪、柴薪马车农业文明马车农业文明 人类第一

4、代主体能源是柴薪。用树枝、杂草等作为燃人类第一代主体能源是柴薪。用树枝、杂草等作为燃料,用于燃烧煮食和取暖,用草饲养牲畜,靠人力、畜力料,用于燃烧煮食和取暖,用草饲养牲畜,靠人力、畜力并利用一些简单机械作动力,从事手工生产和交通运输活并利用一些简单机械作动力,从事手工生产和交通运输活动。动。从远古时代直至中世纪从远古时代直至中世纪农业文明时代。农业文明时代。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 2 2、煤炭、煤炭蒸汽机工业文明蒸汽机工业文明 1818世纪西欧产业革命世纪西欧产业革命开创的工业文明,逐步扩大了开创的工业文明,逐步扩大了煤炭的利用。煤炭的利用。蒸汽机的发明,使煤炭成为第二代主体能源。蒸汽机的发明

5、,使煤炭成为第二代主体能源。以煤炭作燃料的蒸汽机,主要应用于使纺织、冶金、采以煤炭作燃料的蒸汽机,主要应用于使纺织、冶金、采矿、机械加工等工业,使之获得迅速发展。矿、机械加工等工业,使之获得迅速发展。同时,蒸汽机车、轮船的出现,使交通运输业得到同时,蒸汽机车、轮船的出现,使交通运输业得到巨大进步。巨大进步。1919世纪以来,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世纪以来,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使得由蒸汽轮,使得由蒸汽轮机作动力的发电机开始出现,煤炭作为机作动力的发电机开始出现,煤炭作为一次能源一次能源被转换被转换成更加便于输送和利用的成更加便于输送和利用的二次能源二次能源电能。电能。3 3、石油、石油内燃机现代文明

6、内燃机现代文明 公元前公元前250250年,中国人首先发现石油是一种可燃的液年,中国人首先发现石油是一种可燃的液体。体。18541854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打出了世界上第一口油井,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打出了世界上第一口油井,石油工业由此发展。石油工业由此发展。1919世纪末,人们发明了以汽油和柴油为燃料的奥托内世纪末,人们发明了以汽油和柴油为燃料的奥托内燃机和狄塞尔内燃机。燃机和狄塞尔内燃机。19081908年,福特研制成功了第一辆汽车。此后,汽车、年,福特研制成功了第一辆汽车。此后,汽车、飞机、柴油机轮船、内燃机车、石油发电等,将人类飞飞机、柴油机轮船、内燃机车、石油发电等,将人类飞速推进到

7、现代文明时代。速推进到现代文明时代。到到2020世纪世纪6060年代年代,全球石油的消费量超过煤炭,成为,全球石油的消费量超过煤炭,成为第三代主体能源。第三代主体能源。随着全球人口的急剧膨胀,能源消费大幅度增长。随着全球人口的急剧膨胀,能源消费大幅度增长。煤炭、石油均为矿物能源,是古生物在地下历经数煤炭、石油均为矿物能源,是古生物在地下历经数亿年沉积变迁而形成的,不可再生,其储量极为有限。亿年沉积变迁而形成的,不可再生,其储量极为有限。按现在的能源消耗,世界上石油、天然气和煤等生按现在的能源消耗,世界上石油、天然气和煤等生物化石能源,将在几十年至物化石能源,将在几十年至200200年内逐渐耗尽

8、。年内逐渐耗尽。另外,大量矿物能源的燃烧,是造成大气污染、另外,大量矿物能源的燃烧,是造成大气污染、“酸雨酸雨”和和“温室效应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的罪魁祸首。4 4、第四代绿色能源、第四代绿色能源?探索中?探索中 6060年代以来,年代以来,“能源革命能源革命”的呼声日渐高涨。的呼声日渐高涨。“能能源革命源革命”的目的,是以绿色能源,(包括如核能和可再的目的,是以绿色能源,(包括如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如水电能、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能源,如水电能、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和氢能等)逐步代替矿物能源。绿色能源将有望海洋能和氢能等)逐步代替矿物能源。绿色能源将有望为为21

9、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世纪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二、热能及动力机械概述二、热能及动力机械概述热能:与物质的原子和分子热运动有关的能量,热能:与物质的原子和分子热运动有关的能量,是能量利用的最基本、最主要的能量形式,是能量利用的最基本、最主要的能量形式,宏观现象:温差。宏观现象:温差。动力机械:将其动力机械:将其它形式的能量它形式的能量转换成机械能的动力装置、设备。转换成机械能的动力装置、设备。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不可分割的关系,各行各业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不可分割的关系,各行各业 离不开能源离不开能源热能与动力机械的关系:热能是动力机械的一种能源;热能与动力机械

10、的关系:热能是动力机械的一种能源;而动力机械是能源利用的具体体现。而动力机械是能源利用的具体体现。;1 1自然界能源的存在形式:自然界能源的存在形式:燃料类:煤炭、石油、天然气、木材、核燃料燃料类:煤炭、石油、天然气、木材、核燃料 以热能形式利用;以热能形式利用;水力:水的流动动能或位能转换为机械能;水力:水的流动动能或位能转换为机械能;太阳能:光能转换成热能;洗浴、供暖、制冷;太阳能:光能转换成热能;洗浴、供暖、制冷;地热能:直接利用地热水(地热蒸汽)的热能,转换为供热,地热能:直接利用地热水(地热蒸汽)的热能,转换为供热,或间接地用于地热发电。或间接地用于地热发电。潮汐能:利用海水涨落时的

11、能量,使之转换为其它能。潮汐能:利用海水涨落时的能量,使之转换为其它能。海洋能的利用:海水温差发电海洋能的利用:海水温差发电通过热能通过热能机械能机械能 电能电能风能:将空气的流动能量风能:将空气的流动能量机械能机械能电能电能电能:可直接转化为机械能电能:可直接转化为机械能2 2 热能的重要性:热能的重要性:在能量转换过程中,热能是利用能源的最基在能量转换过程中,热能是利用能源的最基本和最主要的能量形式。本和最主要的能量形式。在能源利用中,我国在能源利用中,我国90%90%以上是通过以上是通过“热热”的的环节而利用;世界各国平均环节而利用;世界各国平均85%85%以上都是通过热以上都是通过热而

12、利用能源。而利用能源。第一章第一章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热能利用装置和动力机械的本质:热能利用装置和动力机械的本质:都属于能量的传递、转换和利用的设备。都属于能量的传递、转换和利用的设备。在能量的传递、转换和利用过程中必有共同的规律在能量的传递、转换和利用过程中必有共同的规律和共同的内容。和共同的内容。主要内容:介绍这种能量传递及转换利用过程中的主要内容:介绍这种能量传递及转换利用过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要求:了解能量转换原理和特点、方式要求:了解能量转换原理和特点、方式第一节第一节 热能及其利用热能及其利用一、能量的存在形式一、能量的存在形式能量?能量?产生某种产生某种效果或变化效果或变化的能

13、力。产生某种效果或变化过程中伴的能力。产生某种效果或变化过程中伴随能量的消耗和转换。随能量的消耗和转换。能量的类型:能量的类型:6 6种种1 1机械能:包括动能、位能(势能)、弹性能、表面张力能机械能:包括动能、位能(势能)、弹性能、表面张力能特点:以特点:以功功的形式表现,有效地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的形式表现,有效地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2 2热能:与原子和分子的运动有关的能量热能:与原子和分子的运动有关的能量特点:宏观上以特点:宏观上以温度温度的高低表现;是基本的能量形式的高低表现;是基本的能量形式其它其它形式的能都能完全转换为热能形式的能都能完全转换为热能3 3电能:与电子的电能:与电子的流动

14、和积累流动和积累有关的能。有关的能。特点:以静电场能或感应电场能的形式储存;以电流形传递特点:以静电场能或感应电场能的形式储存;以电流形传递电能;能有效地转换为其它形式的能。电能;能有效地转换为其它形式的能。4 4辐射能(电磁能):物体以辐射能(电磁能):物体以电磁波形式发射电磁波形式发射的能。的能。特点:以电磁射线形式表现;特点:以电磁射线形式表现;根据电磁波的波长分为根据电磁波的波长分为 射线、射线、x x射线、热辐射、微波、毫射线、热辐射、微波、毫米射线、无线电波等。米射线、无线电波等。热辐射热辐射是原子振动而产生的电磁能,包括紫外线、可见是原子振动而产生的电磁能,包括紫外线、可见光射线

15、、红外线等。光射线、红外线等。辐射强度与物质温度有关,并产生热效应辐射强度与物质温度有关,并产生热效应叫热辐射。叫热辐射。5 5化学能:仅以贮存形式存在的能量形式。如燃料的化学能。化学能:仅以贮存形式存在的能量形式。如燃料的化学能。特点:与其它物质的原子和分子相结合时释放出来。特点:与其它物质的原子和分子相结合时释放出来。如通过燃烧将化学能转换为热能而释放。如通过燃烧将化学能转换为热能而释放。6 6核能:蕴藏在原子核内部的能量,仅以贮存形式存在。如原核能:蕴藏在原子核内部的能量,仅以贮存形式存在。如原子能等。子能等。特点:在原子核中的粒子相互作用特点:在原子核中的粒子相互作用原子核反应时释放原

16、子核反应时释放出来;出来;原子核反应,有放射性衰变、核裂变、核聚变三种,核裂原子核反应,有放射性衰变、核裂变、核聚变三种,核裂变、聚变反应时释放大量能量。变、聚变反应时释放大量能量。二、能源及其分类二、能源及其分类能源?:直接或经过转换而获取某种能量的资源。能源?:直接或经过转换而获取某种能量的资源。1 1按能源形式和来源分类为:三种按能源形式和来源分类为:三种1 1)来自太阳的能量:太阳辐射能、煤炭、石油、天然气、)来自太阳的能量:太阳辐射能、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水能、风能、海洋能等间接地来自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风能、海洋能等间接地来自太阳能。2 2)来自地球的能量:储存于地球

17、内部的地热能和原子能。)来自地球的能量:储存于地球内部的地热能和原子能。3 3)天体对地球的引力作用产生的能量:月球和太阳作用)天体对地球的引力作用产生的能量:月球和太阳作用的潮汐能。的潮汐能。2 2按能源利用形态分类为:二种按能源利用形态分类为:二种 一次能源:凡自然界中现存的、可直接取得而不改变其一次能源:凡自然界中现存的、可直接取得而不改变其基本形态的能源。基本形态的能源。二次能源:由一次能源经加工或转换而成的另一种形态二次能源:由一次能源经加工或转换而成的另一种形态的能源。的能源。一次能源又分为: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一次能源又分为: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3 3按人类使用能源的习惯分类

18、:常规能源和新能源按人类使用能源的习惯分类:常规能源和新能源 常规能源:人类使用最多的常用能源。如煤炭、石油、常规能源:人类使用最多的常用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天然气、水能等。新能源:尚未大规模应用的正开发应用或尚未应用的能新能源:尚未大规模应用的正开发应用或尚未应用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风能、海洋能、核源。如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风能、海洋能、核聚变能等。聚变能等。三、热能的发生三、热能的发生热能发生途径:热能发生途径:直接产生直接产生如地热能、海洋热能如地热能、海洋热能通过能量形式转换产生通过能量形式转换产生化学能的转换:燃烧放热反应,生成化学能的转换:燃烧

19、放热反应,生成CO2CO2和水和水电能转换:焦耳效应电能转换:焦耳效应辐射能转换:热辐射辐射能转换:热辐射核能转换:核裂变和核聚变中释放出大量的热核能转换:核裂变和核聚变中释放出大量的热机械能的转换:摩擦生热机械能的转换:摩擦生热 四、热能的特点四、热能的特点能量的转换:能量的转换:人类所用能源基本上都是由一次能源经一次或多次人类所用能源基本上都是由一次能源经一次或多次转换而来。转换而来。汽轮机:化学能汽轮机:化学能蒸汽的热能蒸汽的热能经汽轮机转换为机械能;经汽轮机转换为机械能;内燃机:化学能内燃机:化学能燃气的热能燃气的热能经活塞连杆机构转换为热能经活塞连杆机构转换为热能。热能的转换:热能的

20、转换:机械能机械能内燃机、汽轮机内燃机、汽轮机电能电能热电发电热电发电热能的传递:热能的传递:换热器换热器不同温度水平的流体,通过固体壁从高温向低温流体不同温度水平的流体,通过固体壁从高温向低温流体进行传热。进行传热。五、热能的利用五、热能的利用热能的应用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使用领域):热能的应用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使用领域):1 1)电力工业电力工业火力发电或核发电,均应用热能转换。火力发电或核发电,均应用热能转换。2 2)钢铁工业钢铁工业炼钢、轧钢、高炉炼铁等均用热能;炼钢、轧钢、高炉炼铁等均用热能;3 3)有色金属工业有色金属工业铝、铜等有色金属的冶炼用热能;铝、铜等有色金属的冶

21、炼用热能;4 4)化学工业化学工业酸、碱、合成氨的生产过程酸、碱、合成氨的生产过程5 5)石油工业石油工业采油、炼制、输送等用热能;采油、炼制、输送等用热能;6 6)建材工业建材工业建材的生产过程用热能。如水泥、陶瓷等;建材的生产过程用热能。如水泥、陶瓷等;7 7)机械工业机械工业铸造、锻压、焊接等用热能;铸造、锻压、焊接等用热能;8 8)轻纺工业轻纺工业造纸、制糖、化纤、印染等用热能造纸、制糖、化纤、印染等用热能9 9)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汽车、火车、船舶、飞机等动力来之热能;汽车、火车、船舶、飞机等动力来之热能;1010)农业及水产养殖业农业及水产养殖业电力灌溉、温室培植、鱼池加温电力灌溉、温

22、室培植、鱼池加温等等1111)生活需要)生活需要供暖、空调、烹饪。供暖、空调、烹饪。第二节第二节 能量转换基本定律能量转换基本定律一、热力循环一、热力循环循环循环:工质从一个热力状态经过一系列的状态变化,完:工质从一个热力状态经过一系列的状态变化,完成热功转换后,回到初始状态的热力过程。成热功转换后,回到初始状态的热力过程。p-Vp-V图或图或T-ST-S图图正循环正循环:热力过程顺时针方向,对外作功,净功:热力过程顺时针方向,对外作功,净功00,如,如内燃机循环;内燃机循环;逆循环逆循环:热力过程反时针方向,消耗外功,净功:热力过程反时针方向,消耗外功,净功00,如,如制冷循环。制冷循环。奥

23、托发动机问世前奥托发动机问世前5252年,年,18241824年(军旅生活中)年(军旅生活中)在在关于活力动力及其内燃机的考察关于活力动力及其内燃机的考察中揭示卡中揭示卡诺循环。诺循环。热平衡:做功热平衡:做功1/31/3;排气损失排气损失1/31/3;冷却损失;冷却损失1/31/3 现在发动机,努力逼近卡诺效率现在发动机,努力逼近卡诺效率 循环效率:循环效率:STT1T2S1S21212111TTQQQQW卡诺循环:卡诺循环:二二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实质: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在热物理与化学等过实质: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在热物理与化学等过程中的应用。程中的应用。内容:能量形式可转换,

24、但总量不变。内容:能量形式可转换,但总量不变。:工质的能量:工质的能量 或或 WQEWEQE1 1对闭口系统:对闭口系统:对微小变化过程:对微小变化过程:单位工质:单位工质:膨胀功的利用:膨胀功的利用:W W中推动活塞作功的同时,要中推动活塞作功的同时,要克服大气环境压力克服大气环境压力所以,所以,可利用的功可利用的功为:为:UEWUQdWdUdQdwdudq0puWVpWuW02 2开口系统:系统与外界有能量传递和转换的同开口系统:系统与外界有能量传递和转换的同时有工质交换。时有工质交换。对稳定流动系统:对稳定流动系统:所以,所以,对流动系,有用功为轴功对流动系,有用功为轴功 ,工质流入、,

25、工质流入、流出时的损失功为流出时的损失功为 故故 令,令,H H=(U+pVU+pV)定义为焓。则)定义为焓。则gZmcmUE221pVWgZmcmUWEQu221uWpVpVuWW 对微小变化过程:对微小变化过程:对单位工质:对单位工质:uWgZmcmHQ221udWgdZmdcmdHdQ22udwgdZdcdhdq221三、热力学第二定律三、热力学第二定律第一定律:第一定律:只表明能量传递和转换时,数量上的只表明能量传递和转换时,数量上的关系关系守恒守恒;未表明是否转换?及条件未表明是否转换?及条件第二定律:第二定律:表明能量传递和转换的方向性表明能量传递和转换的方向性 实质:实质:一切自

26、发过程都是不可逆的,一切自发过程都是不可逆的,非自发过程的完成,必须要有另一个自发过程来非自发过程的完成,必须要有另一个自发过程来推动。推动。第二定律的数学描述:第二定律的数学描述:熵增原理熵增原理孤立系统热力过程总是向熵增方向进行。孤立系统热力过程总是向熵增方向进行。孤立系统:与外界无能量转换和传递,也无孤立系统:与外界无能量转换和传递,也无物质交换。物质交换。设,由工质、高低热源构成的孤立系统内进设,由工质、高低热源构成的孤立系统内进行不可逆循环,则行不可逆循环,则 0s1212:T1T1热源放热热源放热3434:T2T2热源吸热热源吸热 工质经不可逆循环工质经不可逆循环123411234

27、1,从从T1T1吸热吸热 ,将部分转换,将部分转换为功为功w w,其余向其余向T2T2放热放热 后回到原后回到原状态状态,所以,所以,T1 T2 T 1 2 3 43 Hsss Ls s 1q2111TdqsH2q4322TdqsL0ws1q2q循环的效果:循环的效果:T1T1放热,放热,T2T2吸热,工质作功吸热,工质作功w w,孤立系统总,孤立系统总熵变化为熵变化为因,系统内部的不可逆因数,因,系统内部的不可逆因数,又,又 所以,所以,即即 当可逆循环时时,循环当可逆循环时时,循环12341123411234112341,则,则,即孤立系统内进行的热力过程只能熵增或不变,而熵决即孤立系统内

28、进行的热力过程只能熵增或不变,而熵决不减小。不减小。地球温暖化的熵增效果。地球温暖化的熵增效果。43222111)(0TdqTdqssssLHws12qq 21TT 21114322TdqTdq0ssLHss0ss第三节第三节 能源的利用及评价能源的利用及评价意义:非再生能源的有限性,以及能源利用率又意义:非再生能源的有限性,以及能源利用率又不高。能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不高。能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所以,有效地、有计划地利用能源是很重要,所以,有效地、有计划地利用能源是很重要,为此对能源利用进行评价。为此对能源利用进行评价。评价的目的,就是监督,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评价的目的

29、,就是监督,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一、有效利用能源的途径一、有效利用能源的途径1 1提高能量转换或传递装置及系统的效率提高能量转换或传递装置及系统的效率2 2按能量的品位合理使用能源,防止高品位能量的降级使用按能量的品位合理使用能源,防止高品位能量的降级使用3 3建立总能建立总能系统概念系统概念,优化整体用能系统,使一次能源、二,优化整体用能系统,使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及余热均得到充分利用,提高总能系统的能源利用次能源及余热均得到充分利用,提高总能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效率4 4开发节能技术,如燃烧控制技术、热管技术、热泵技术开发节能技术,如燃烧控制技术、热管技术、热泵技术5 5开发能量利用的运行控制

30、技术,实现能量利用的最经济运开发能量利用的运行控制技术,实现能量利用的最经济运行,如空调变频运行、供热系统的用户供热独立调节等行,如空调变频运行、供热系统的用户供热独立调节等6 6开发新能源的利用技术,如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开发新能源的利用技术,如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等二、利用能源的评价指标二、利用能源的评价指标能源利用的主要评价指标:能源利用的主要评价指标:1 1能源消耗系数能源消耗系数r r:定义:指单位国民经济产值所平均消耗的能源定义:指单位国民经济产值所平均消耗的能源数量。数量。设设E E:能源消耗量,:能源消耗量,M M:同期国民经济生产:同期国民经济生产总值总值 则,则,公斤

31、公斤/元元表明一国家能源利用的水平、和节能潜力表明一国家能源利用的水平、和节能潜力MEr 2 2单位产品能耗单位产品能耗C C:定义:每单位产品产量所消耗的能量。定义:每单位产品产量所消耗的能量。设设 :E pE p产品能耗;产品能耗;A A:产品产量:产品产量 则则 式中,式中,E pE p为一种能量的消耗量时,为一种能量的消耗量时,C C为单耗;为单耗;E pE p为一次能源、二次能源的总量时,为一次能源、二次能源的总量时,C C为综合消耗。为综合消耗。综合能耗,包含生产产品时的直接能耗和间接能耗。综合能耗,包含生产产品时的直接能耗和间接能耗。直接能耗:生产时直接消耗的能量;直接能耗:生产

32、时直接消耗的能量;间接能耗:生产该产品时所用的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消耗间接能耗:生产该产品时所用的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能量的能量 全能耗全能耗=直接能耗直接能耗+间接能耗间接能耗ApEC 3 3 能源利用效率:能量利用率能源利用效率:能量利用率 定义:被有效利用的能量与所消耗的能量之比。定义:被有效利用的能量与所消耗的能量之比。设设 E eE e:有效利用的能量,:有效利用的能量,E cE c:所消耗(投:所消耗(投入)的能量,入)的能量,则,则,表示表示用能的完善程度用能的完善程度。能源利用效率的含义:热效率能源利用效率的含义:热效率热功转换时热功转换时 制冷系数制冷系数制冷循环,制冷制冷

33、循环,制冷量量/消耗功消耗功 制冷量:由低温热源制冷量:由低温热源吸取的热量吸取的热量cEeE/三、三、E Ex()x()及及E Ex x效率效率 1 1 E Ex x的概念的概念 对能量的评价,要考虑被利用的能量的数量对能量的评价,要考虑被利用的能量的数量和质量。和质量。能量的质量:就是能量的品位,用能转换为能量的质量:就是能量的品位,用能转换为机械功的能力来衡量。机械功的能力来衡量。不同形态的能量,其质量不同;同一能量形不同形态的能量,其质量不同;同一能量形式,不同的状态能的质量也不同。式,不同的状态能的质量也不同。某一形态的能量转变为机械能的越多,其质某一形态的能量转变为机械能的越多,其

34、质量(品位)就越高。量(品位)就越高。火火 用用 E Ex x就是从就是从能量的数量和质量角度能量的数量和质量角度,评价处于某,评价处于某一状态的热力系的作功能力的指标。即能的一状态的热力系的作功能力的指标。即能的可可用性用性。定义:处于某一状态的热力系,可逆变化到定义:处于某一状态的热力系,可逆变化到与与环境状态环境状态相平衡时,可以转化为有用功的能相平衡时,可以转化为有用功的能量,即有效能成为该热力系的量,即有效能成为该热力系的E Ex x 。特点:相对环境状态的最大作功能力。即特点:相对环境状态的最大作功能力。即 比:比:)000()0(maxSTHSTHWxE)()(0000sThsT

35、hex 热热 :设任一热源温度为:设任一热源温度为T T,则在其热功转换中,则在其热功转换中,最大的功为卡诺循环功。即最大的功为卡诺循环功。即 热热 与工质与工质E Ex x的区别:的区别:是取决于由是取决于由Q Q热源热源放热时的温度放热时的温度T T;工质的工质的E Ex x是只决定于工质的热力状态。是只决定于工质的热力状态。燃料的燃料的 :燃料与氧气可逆地进行燃烧反应和变化:燃料与氧气可逆地进行燃烧反应和变化后,与周围环境达到平衡时,所能提供的最大有用功。后,与周围环境达到平衡时,所能提供的最大有用功。也称燃料的化学火用也称燃料的化学火用 一般,等于燃料的高热值。即一般,等于燃料的高热值

36、。即TTQWQEx0max1xQExQExQEfEHfQE 2 2Ex Ex 效率效率 用于评价最大有用功的实际应用的程度。用实用于评价最大有用功的实际应用的程度。用实际被利用的有效火用际被利用的有效火用 和投入的火用和投入的火用 之比表示。之比表示。即即 a a)定义:)定义:实际过程都是不可逆的,所以存在火用实际过程都是不可逆的,所以存在火用 损失。损失。设稳定流动系,不可逆过程设稳定流动系,不可逆过程1212,忽略动能、,忽略动能、位能,工质与环境之间的传热量位能,工质与环境之间的传热量Q Q,则,则xiLxiLxixixgexEEEEEEE11221WHQH 因不可逆,所以工质的熵变,

37、因不可逆,所以工质的熵变,即即 熵产:熵产:所以,不可逆过程中的功为所以,不可逆过程中的功为 即即 21012dTQSSSSTQSS21012d)(212112)(dQHHWSSTSSTdQQ012021)(SSTSSTHHW02102112)()(其中,最大可逆功为其中,最大可逆功为 则,不可逆过程的功损失为:则,不可逆过程的功损失为:可逆时,可利用的能量为工质进出热力系的火用可逆时,可利用的能量为工质进出热力系的火用 值之差,值之差,不可逆过程的不可逆过程的E Ex x损失:损失:,表示作,表示作功能力的损失。功能力的损失。max122102121)()(WSSTHHEExxSLSTWWW

38、012max12LxLWE b b)产生)产生E ExLxL的原因:三方面的原因:三方面 装置内的不可逆过程装置内的不可逆过程如不可逆化学反如不可逆化学反应,温差传热等;应,温差传热等;副产品和废料带走的副产品和废料带走的E Ex x如锅炉、内燃如锅炉、内燃机排烟等;机排烟等;向环境散热造成向环境散热造成E Ex x损失。如换热器对流和损失。如换热器对流和热辐射热辐射 因实际能量转换过程都是不可逆的,所以必因实际能量转换过程都是不可逆的,所以必有,有,。1ex c c)效率的实际应用或表达式效率的实际应用或表达式 常用实际获得的收益与投入之比表示。如常用实际获得的收益与投入之比表示。如 发动机

39、:进入和离开发动机的工质的有效能发动机:进入和离开发动机的工质的有效能分别为分别为 ,产生的功为,产生的功为W W1212,则,则 包含进入气缸的混合气的流动功和化学包含进入气缸的混合气的流动功和化学能。能。废气带走的热量和流动功废气带走的热量和流动功 不常用。而常用热效率。不常用。而常用热效率。ex21,xxEE2112xxexEEW1xE2xE 锅炉:投入锅炉:投入高温烟气对水蒸气的加热,烟气在高温烟气对水蒸气的加热,烟气在平均温度平均温度TmTm下放热,则投入的有效能为;下放热,则投入的有效能为;收益收益水蒸气有效能的增加水蒸气有效能的增加 所以,所以,只反映烟气温差传热造成的有效能损失

40、。只反映烟气温差传热造成的有效能损失。若锅炉消耗燃料的有效能若锅炉消耗燃料的有效能 为投入,则为投入,则 )/1(0mTTQ12xxEEE)/1(012mxxexTTQEExfExfxxexEEE12 则,同时反映温差传热、燃烧过程和排烟等不可则,同时反映温差传热、燃烧过程和排烟等不可逆过程造成的有效能损失。逆过程造成的有效能损失。间壁式换热器:投入间壁式换热器:投入热流体进出换热器的有热流体进出换热器的有效能之差;效能之差;收益:冷流体进出换热器的有效能差。收益:冷流体进出换热器的有效能差。所以,所以,一般,换热器的冷流体吸收的热量与热流一般,换热器的冷流体吸收的热量与热流体的放热量不相等体

41、的放热量不相等,即存在热损失。即存在热损失。1 hhccexxExExExE 动力循环:工质被加热,并输出功的循环。动力循环:工质被加热,并输出功的循环。工质加热量工质加热量-Q Q;平均温度;平均温度TmTm;输出功输出功W W;环境温度环境温度 T0 T0;则;则 四、四、总能系统及其评价(自学)总能系统及其评价(自学)mexTTQW/10第四节第四节 动力机械与动力传动动力机械与动力传动一、动力机械的分类:两种分类方法一、动力机械的分类:两种分类方法1 1按工质作功的物质分类:按工质作功的物质分类:蒸汽动力机蒸汽动力机蒸汽机、汽轮机;蒸汽机、汽轮机;燃气动力机燃气动力机汽、柴油机、燃气轮

42、机;汽、柴油机、燃气轮机;水动力机水动力机水轮机水轮机 2 2按加热方式分类:按加热方式分类:内燃机;燃气轮机内燃机;燃气轮机 外燃机外燃机汽轮机、蒸汽机汽轮机、蒸汽机 水轮机水轮机无加热无加热动力机械的特点是,其动力输出是通过能量动力机械的特点是,其动力输出是通过能量的一次直接转换而获得;故又称为一次动力机,的一次直接转换而获得;故又称为一次动力机,或或原动机;原动机;二次动力机二次动力机是指通过两次能量转换完成是指通过两次能量转换完成动力输出的机械,动力输出的机械,如电动机:通过原动机将某种能源转换成电如电动机:通过原动机将某种能源转换成电能,然后再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能,然后再将电能转换

43、为机械能。用途:根据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其用途不用途:根据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其用途不同。同。二、动力机械的性能二、动力机械的性能动力机械的动力机械的评价评价,从能量转换和动力传递角,从能量转换和动力传递角度考虑,要求良好的度考虑,要求良好的性能指标和运行特性性能指标和运行特性。这种性能指标和运行特性,不同种类的动力这种性能指标和运行特性,不同种类的动力机械,因其工作原理和用途不同而不同;机械,因其工作原理和用途不同而不同;但主要性能能指标,有动力性、经济性、排但主要性能能指标,有动力性、经济性、排放特性等;放特性等;动力性:动力性:常用输出的功和扭矩的大小及其随常用输出的功和扭矩的大小及其随

44、转速的变化特性来表示;转速的变化特性来表示;对对E/GE/G:全负荷速度特性、部分负荷速度特:全负荷速度特性、部分负荷速度特性性 经济性:经济性:所消耗的能源资源和获得的机械能所消耗的能源资源和获得的机械能之比来表示;之比来表示;负荷特性负荷特性排放特性:排放特性:有害气体的排放量有害气体的排放量环境角度环境角度特性曲线的研究目的,了解和掌握不同工况下的性特性曲线的研究目的,了解和掌握不同工况下的性能指标的变化规律。能指标的变化规律。动力机械的动力机械的工作特点:工作特点:变工况变工况负荷和转负荷和转速变化。一般性能指标与工况很有关。所以,速变化。一般性能指标与工况很有关。所以,原则:尽可能选

45、择性能指标最佳的工况点工原则:尽可能选择性能指标最佳的工况点工作;作;改进常用工况点的性能指标,使之达到最佳。改进常用工况点的性能指标,使之达到最佳。三、动力传动三、动力传动 动力传动是发动机和动力机械之间通过某种动力传动是发动机和动力机械之间通过某种机构进行传动的。机构进行传动的。传动方式:传动方式:按工作机械或动力分配方式分类按工作机械或动力分配方式分类为几种;为几种;直接传动直接传动:工作机械和发动机直接联结;:工作机械和发动机直接联结;特点:动力损失少、结构简单;特点:动力损失少、结构简单;但,不能变速离合,改变转矩和方向,不能但,不能变速离合,改变转矩和方向,不能长距离能量传递、差动

46、传动、转动变换成直线运长距离能量传递、差动传动、转动变换成直线运动等。动等。间接传动间接传动机械传动机械传动:通过某种机械机构:通过某种机械机构传动,应用最广;传动,应用最广;如,摩擦传动、齿轮传动、杠杆传动等如,摩擦传动、齿轮传动、杠杆传动等 流体动力传动流体动力传动:用液压或气动系统,接受原:用液压或气动系统,接受原动机传递的动力,产生液体或气体的压力,经液动机传递的动力,产生液体或气体的压力,经液体或气体的内部传递,推动工作机械作功体或气体的内部传递,推动工作机械作功 如,液压传动、气压传动如,液压传动、气压传动电力或磁力传动电力或磁力传动:包括电力拖动、电磁离合:包括电力拖动、电磁离合

47、或制动等。或制动等。第五节第五节 热能与动力技术和环境热能与动力技术和环境热能与动力机械的应用与发展对地球环境的热能与动力机械的应用与发展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影响:破坏物质平衡、能量平衡和生态平衡破坏物质平衡、能量平衡和生态平衡一、一、环境污染内容环境污染内容1 1热污染:热污染:热能利用和动力技术的应用中的能量损失,热能利用和动力技术的应用中的能量损失,以热能形式传给环境,使环境温度升高,造成以热能形式传给环境,使环境温度升高,造成对环境的危害。对环境的危害。如海洋或河水发电站,冷却水的热量排放到如海洋或河水发电站,冷却水的热量排放到自然水源中,使水温升高,造成水中含氧量降自然水源中,使水温升

48、高,造成水中含氧量降低,影响水生物的生存。低,影响水生物的生存。地球升温,冰雪覆盖区缩小,反射率下降,地球升温,冰雪覆盖区缩小,反射率下降,吸收更多太阳能,地球温度进一步升高,造成升吸收更多太阳能,地球温度进一步升高,造成升温连锁反应。温连锁反应。温室效应已非抽象概念,已影响动植物行为温室效应已非抽象概念,已影响动植物行为。2 2空气污染:指各种车辆、供热设备、发电厂、空气污染:指各种车辆、供热设备、发电厂、工业用锅炉等的废气废料向环境排放造成的大气工业用锅炉等的废气废料向环境排放造成的大气污染。污染。有害污染物主要有:有害污染物主要有:CO2CO2、NOxNOx、SOSO、HCHC、COCO

49、、碳烟、微粒、铅、金属氧化物等。碳烟、微粒、铅、金属氧化物等。1 1)CO2CO2的温室效应的温室效应:CO2CO2的特点:吸收光谱恰好的特点:吸收光谱恰好在地球辐射的主要波长段内,在地球辐射的主要波长段内,所以,对地球辐射能吸收力所以,对地球辐射能吸收力强,但对太阳能辐射透明;强,但对太阳能辐射透明;CO2CO2的作用:吸收地面辐射的作用:吸收地面辐射能后,重新辐射,一部分返回地能后,重新辐射,一部分返回地面,另一部分传给更上层的面,另一部分传给更上层的CO2CO2;CO2CO2含量越高更多的热量被含量越高更多的热量被阻留在低层大气中,使地球温度阻留在低层大气中,使地球温度升高,造成温室效应

50、。升高,造成温室效应。正常状态充满温室效应气体时 温暖化的影响温暖化的影响: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气象条件气象条件异常;异常;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动植物灭绝;动植物灭绝;农作物减产;农作物减产;国民经济;国民经济;健康健康 气温上升最大时估计气温上升最大时估计气温上升最小时估计气温上升最小时估计折衷估计折衷估计2 2)NOxNOx NOxNOx对臭氧层很敏感,直接破坏臭氧层的自然平衡;对臭氧层很敏感,直接破坏臭氧层的自然平衡;NOxNOx浓度越高,臭氧浓度下降,对紫外线的吸收能力下降。浓度越高,臭氧浓度下降,对紫外线的吸收能力下降。地面紫外线辐射强度增高。皮肤癌率增加;地面紫外线辐射强度增高。皮

51、肤癌率增加;与与HCHC一起在太阳光照射下形成光化学烟雾一起在太阳光照射下形成光化学烟雾由臭氧、由臭氧、NONO、甲醛、乙醛等组成;能见度降低,影响交通安全;、甲醛、乙醛等组成;能见度降低,影响交通安全;3 3)硫化物:)硫化物:SO2SO2、SO3SO3、H2SH2S等都是有害物;主要来之煤炭燃等都是有害物;主要来之煤炭燃烧。烧。SO2SO2影响呼吸道;影响呼吸道;H2SH2S对呼吸道的刺激更严重;对呼吸道的刺激更严重;SO3SO3使烟气露点提高,易形成酸雨或酸雾。使烟气露点提高,易形成酸雨或酸雾。在地热流体中在地热流体中H2SH2S含量较多。含量较多。城市大气污染NOx源光化学烟雾汽油车2

52、5%柴油车75%PM源:資源別消費量推移資源別消費量推移 消費推移消費推移(1997?2020)能量消耗量3 3噪声噪声危害:对人的心理、生理、听力、工作、睡危害:对人的心理、生理、听力、工作、睡眠有不利的影响。眠有不利的影响。4 4放射性污染放射性污染主要对核燃料等的放射性物质,直接对生命主要对核燃料等的放射性物质,直接对生命有威胁有威胁二、环境污染的防治二、环境污染的防治能量的利用污染不可避免,但可以治能量的利用污染不可避免,但可以治理和减小理和减小1 1控制排放的技术控制排放的技术2 2新能源的利用新能源的利用谢谢观看/欢迎下载BY FAITH I MEAN A VISION OF GOOD ONE CHERISHES AND THE ENTHUSIASM THAT PUSHES ONE TO SEEK ITS FULFILLMENT REGARDLESS OF OBSTACLES.BY FAITH I BY FAITH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