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发展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路径研究

上传人:冷*** 文档编号:18298085 上传时间:2020-12-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0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上海发展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路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上海发展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路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上海发展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路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上海发展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路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发展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路径研究(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上海发展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路径研究 摘要: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对于上海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提高上海海洋产业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文章在分析上海海洋产业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上海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能源等四个产业为例,分析了如何发展这些海洋新兴产业,最后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促进上海发展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对策。 关键词: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对策;海洋产业一、 引言 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是相对于传统海洋产业而言的,是一种新兴海洋产业。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主要是指能够体现我国海洋战略意图,以海洋高新技术为

2、首要特征,在海洋经济发展中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和巨大发展潜力,能够引领海洋经济发展方向,推动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和海洋经济方式转变的海洋新兴产业。2010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明确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的七大领域。为此很多专家结合我国海洋产业的具体实际,认为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应该包括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业、海洋可再生能源业、深海装备制造业、深海战略资源开发产业等产业。 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不仅能促进海洋相关产业群的快速发展,而且有利于海洋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转变海洋经济的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目前我国具备一定规模的海洋新兴产业

3、主要有海洋油气、海水增养殖、海水利用、海洋电力、海洋生物医药和滨海旅游等产业。发展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将对广东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海洋强省战略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2012年初,全国首家“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在浦东临港新城揭牌,上海由此正式成为国家“科技兴海”试点城市。上海应该以此为契机,转变海洋产业发展模式,在巩固发展海洋交通运输、船舶制造、海洋滨海旅游等传统优势海洋产业的同时,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加大海洋科技投入力度,使海洋科技正在成为海洋产业新的增长引擎。 二、 上海海洋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上海在海洋经济方面一直具有明显优势,很多海洋经济方面的指标处于全国前列。

4、在海洋产业方面,船舶制造、海洋交通运输和滨海旅游产业是上海的传统优势产业,从海洋产业结构方面分析看,上海海洋第一产业连续四年保持上海海洋生产总值的0.1%,第二产业比重持续下降,减速明显,第三产业增长势头明显。具体来说,上海海洋产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第一产业占比非常小。上海海洋第一产业主要为海洋渔业,包括海洋捕捞、远洋捕捞和海水养殖。上海海洋第一产业占比极小,连续几年一直保持在千分之一的水平,这远远低于其他沿海省市。 2. 第二产业占比持续下降,且减速明显。上海海洋第二产业主要包括海洋船舶工业、海洋油汽业、海洋电力业。上海在海洋第二产业方面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优势不明显,而且逐步下

5、降,海洋船舶工业已经被江苏超越。目前海洋第二产业占比约为39%左右,占比偏低。 3. 第三产业增速明显,占绝对优势。上海海洋第三产业主要包括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等。上海海洋第三产业近几年增速非常明显,占比达到60%以上,在全国处于第一位。 4. 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缓慢。近几年,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在全国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上海在这方面发展缓慢,目前仍以船舶制造、海洋交通运输和滨海旅游为主,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电力业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在全国的占比明显偏低,2010年仅分别占0.06%和1.18%。 整体上看,上海的海洋产业结构虽然呈现了三二一的格局,但海洋产业结构并不合理,传统产业占比偏

6、高,而以科技为推动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较低且发展缓慢,整体结构亟待优化升级。 三、 上海在振兴海洋新兴产业所做的工作 上海海洋局在如何振兴海洋新兴产业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如出台了“上海市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在指导目录中,明确以海洋高端装备制造、海洋节能环保、海洋新能源和海洋生物医药等作为上海市下阶段鼓励发展的重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 为了使振兴工作有序开展,上海市海洋局也提出了以下几点措施: 1. 围绕国家战略,研究制定上海海洋发展战略。抓住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机遇,明确上海海洋发展总体目标、明确实施途径、制定保障措施,形成上海市海洋经济发展战略。 2. 优化产业结构,

7、推动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用好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大服务业开放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在涉海金融服务、航运服务、海洋文化服务等领域扩大开放;重点发展高端海洋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围绕国际著名旅游城市建设,支持邮轮产业加快发展,吸引国内外游客来沪观光旅游。 3. 加强海洋环境保护,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继续做好上海市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和制度建设,加强海洋环境监督管理、加强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管理以及加强海洋观测预报能力建设,逐步完善海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 4. 建设装备设施,提高海洋综合管控能力。加强海洋综合管理装备和基础设施建设,依托涉海(水)联合执法平台,进一步提高本市海洋依法行政管理水平

8、。开展海洋经济运行监测与评估系统业务化运行,提升海洋经济运行监测和评估分析能力。 四、 上海发展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分析 通过上海海洋产业结构的分析可知,上海的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规模还比较小,对海洋经济的整体高效率很非常低,除此之外,上海的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还存在着以下不足。 1. 缺乏明确清晰的政策环境。关于如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海市人民政府特制订了“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但其中关于海洋产业部分非常少,上海市在海洋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所涉及,其中提到了海洋生物医药和海洋新能源产业。海洋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制定一年多了,目前还没有看到如何发展

9、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细则出台,没有看到细化的相关政策措施。这说明,还没有真正把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放到真正的战略高度。 政府在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领域制定制度性的投入机制,也没有制定促使海洋产业结构调整、鼓励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还需要进一步营造海洋产业发展的科教文化软环境。当然上海市相关政府部门也认识到了这些问题,在海洋发展十二五规划中的保障措施部分,分别阐述了特制保障、制度保障、投入保障和宣传保障,但还需要相关具体措施,以切实落实这四个方面的保障。 2. 海洋科技力量分散,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整体上看,上海海洋科技力量雄厚,但这些海洋科技机构隶属于不同的部门管辖,与地方政府的实质

10、联系不多,相互间的沟通少,相关成果没有形成共享机制。海洋科技人员知识分布也不合理,从事基础研究人员过剩,具有交叉学科知识的应用型研究人才不足。海洋科技方面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相近,重复研究现象严重。 3. 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目前,上海市除了去年获批的临港科技兴海产业基地外,还缺乏上规模的专业海洋新兴产业园区和项目孵化基地,而且相关的技术、人才包括资金等要素资源仍然比较分散,没有形成空间上的集聚效应。 从事促进海洋成果转化的科技中介机构非常少,运作也不规范,相关的技术评估、海洋技术产权交易、项目孵化、风险投资担保等相关服务平台的专业化服务水平不高,技术成果交易市场没有形成规模,这些都影响了科研成

11、果的产业化转化进程。 4. 海洋金融体系不完善,研发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由于技术含量高,前期研发资金投入巨大,规模小的企业,很难承担核心关键技术攻关所需的巨额资金投入。由于风险巨大,价值评估也较困难,因此商业银行很难冒风险将资金借贷给这样的企业。因此,研发费用高、风险大,二导致的资金投入困难是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最大瓶颈。目前在我国,以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为例,研发一个三类海洋新药所需经费,约为人民币600万元800万元,而国家资助新药基础研究经费,只有几万到十几万元人民币,资金短缺和投入不足是海洋生物新药研发缓慢的主要原因。 五、 上海四大战略性海洋新兴

12、产业发展路径分析 根据上海市海洋发展十二五规划和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并结合上海本地的海洋经济发展规模、海洋高新技术创新环境、海洋经济发展社会环境、海洋高端人才培养环境等因素,上海市应该优先发展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能源、海洋工程装备和建筑以及高端的海洋船舶等四个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下面进行具体分析。 1. 加快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争取尽快有大的突破。海洋生物医药业(Marine Biopharmaceutics Industry):指从海洋生物中提取有效成分利用生物技术生产生物化学药品、保健品和基因工程药物的生产活动。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良好,目前已经形成了上海、青岛、厦

13、门、广州4个海洋生物技术和海洋药物研究中心。上海在海洋生物方面具有一定的基础,但上海海洋生物医药产业规模比较小,在产业规模方面和山东、江苏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但上海在这方面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可以充分发挥上海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作用,建立海洋药物重点实验室和海洋生物资源中心。上海应该重点研究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药物,培育本地的龙头医药企业,并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技术的海洋生物医药企业,不断增加海洋生物医药业在海洋产业中的比重。 2. 促进能源发展方式转变,加大海洋新能源 产业规模。上海海上风能资源丰富、邻近电力负荷中心及海上风电建设已率先示范,因此,目前上海在海洋发发电方面在国

14、内具有一定的优势,如,东海大桥1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并网发电,成为亚洲首座大型海上风电场,全市风电装机达到21万千瓦;3.6兆瓦海上风机样机下线并安装试验,成为国内实际运行最大单机容量的风电机组,已形成3.6兆瓦海上风机自主开发能力和风力发电技术研发团队。 未来,上海将以海上风电开发为重点,加快推进大型风电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快开展海上风电示范形,建设东海大桥海上风电二期,以及临港、奉贤海上风电及扩建等项目,形成东海大桥、临港、奉贤三个海上风电基地和崇明等海上风电储备基地,使海上风电成为本市新能源发电的主力军。 3. 做大做强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工程装备是人类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活动中使用的各

15、类装备的总称,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处于海洋产业价值链的核心环节。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是海洋产业基础性产业,对其他海洋产业,如海洋新能源产业、海洋油气产业、海洋矿产开采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支撑带动作用。因此,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在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的发达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其他海洋产业的发展。 目前,上海已经形成了北部以长兴岛为依托、南部以临港产业区为依托的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聚区,在海洋油气装备、海工船舶制造装备、海洋配套装备等领域已经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优势。 未来,将重点开发海洋钻井平台、水上工作平台等海洋油气装备;研制大深度潜水器、海底管线电缆检测、深海潜网设备等海

16、洋潜水和海底工程设备。依托上海振华重工、上海港机重工等行业龙头企业,发展海上大型浮吊、风电设备安装船等大型海洋工程船制造。尽快实现海洋油气开采装备、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海洋工程关键系统和配套设备等三大海洋工程装备优势板块。 4. 加大海洋船舶工业的科技含量,提高船舶工业的附加值。上海一直是我国船舶工业的重要产业基地,拥有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江南造船厂、沪东中华造船厂、上海船厂等大型船舶修造企业,并建有长兴岛、外高桥、崇明、临港造船基地。 未来,上海要坚持走自主开发、技术引进和科技创新相结合的船舶发展道路,不断优化产品结构,优化发展三大主流船型;重点发展超大型原油运输船、万箱级以上集装箱

17、船、大型液化天然气船等高技术和高附加值船舶;加快长兴岛、外高桥等船舶制造基地和奉贤游艇制造基地建设。 六、 促进上海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 加大对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重要性的宣传力度,制定清晰的政策措施。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充分认识战略性新兴海洋产业对上海海洋经济结构转变的重大意义,尽快制定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并加大对新兴产业的资金投入、加强新兴产业的创新以及推进国际间交流合作,以使上海的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真正成为海洋经济的支柱产业。针对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各产业不同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研究制定差异性政策措施;在制定海洋新兴产业政策的过程中,应当着眼于建立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充分听

18、取企业、科研机构、金融界相关专家的意见,积极为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提供优惠政策。另外,在制定产业指南时,不易过细,否则容易阻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产业的崛起,并造成海洋产业结构雷同的畸形局面。 2. 加快科技兴海平台建设,建立健全海洋科技创新体系。以上海临港“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为契机,以人才为核心,项目为纽带,整合集聚海洋科技力量开展合作研究,不断提高海洋产业科技含量。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机制,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提高海洋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完善成果转化的评估、奖励制度,促进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成果产业化。 3. 完善海洋金融投融资体制,保证充足的海洋科技

19、研发资金投入。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具有投入大,见效慢的特点,如果没有政府政策的引导和保障,民间资本往往望而却步。因此需要拓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投融资渠道,通过市场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还要坚持政府资源与社会资源相结合,政府财政投入应该优先保证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公共基础设施和生态产品需求,同时注重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为创业阶段的涉海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但需要监督审核其项目资金运用状况,防止资金滥用。尽快设立上海市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基金,引导风投基金及民间资本、外资投向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领域。 4. 注重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推动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0、。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具有能源消耗低,对环境破坏小的特点。但在发展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过程中,切勿粗放式发展,保证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海洋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加强重点海域、海湾、主要海洋功能区环境监测;开展资源养护,以人工方式加快海洋生态环境恢复;发挥海洋生态系统吸收、存储和转化二氧化碳的作用,发展“蓝色碳汇”。 另外,在发展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同时,也要注重对优势传统产业的转型与升级。新兴产业的发展大都需要具有一定的传统产业基础,并需要传统产业的的支撑,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业不例外。在培育海洋新兴产业的过程中,要避免片面追求引进大项目,而忽略了本地传统产业的发展,要充分发挥上海市

21、现有海洋产业的优势,把培育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和传统海洋产业的改造与升级充分结合起来,做到既要保持传统产业的优势,又要加速发展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 参考文献:1. 郝艳萍,仲雯雯.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六大路径.中国海洋报,2012-12-24.2. 黄盛.山东省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状况与对策分析.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2):14-18.3. 王婷婷.上海海洋产业发展现状与结构优化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分析.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3):145-149.4. 刘洋,等.上海海洋产业结构优化研究.资源开发与市场,2013:29(3):284-288.5. 马志荣,林苏红.广东发展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问题与对策.科技管理研究 2013,(6):41:44.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号:12CGL031);上海海事大学校级基金项目(项目号:2012012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