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价值观态度与工作满意度课件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82964613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23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四章价值观态度与工作满意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第四章价值观态度与工作满意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第四章价值观态度与工作满意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资源描述:

《第四章价值观态度与工作满意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价值观态度与工作满意度课件(3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四章 价值观、态度与工作满意度主要内容和学习目标主要内容和学习目标1掌握价值观的内涵和分类。2理解价值观对组织行为的影响。3了解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变迁。4掌握态度的内涵和三种成分。5理解态度形成的几个观点。6了解企业员工的工作态度,包括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7了解态度与行为的相关理论。8、掌握工作满意度的内涵和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9、掌握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的关系。10、了解工作满意度的评价方法。第一节 价值观一、价值观的内涵一、价值观的内涵n价值观(价值观(values)代表一系列基本的信念:从个)代表一系列基本的信念:从个人或社会的角度来看,某种具体的行为类型或存人或社会的角度来看,某种

2、具体的行为类型或存在状态比与之相反的行为类型或存在状态更可取。在状态比与之相反的行为类型或存在状态更可取。n这个定义包含着判断的成分,这些成分反映了一这个定义包含着判断的成分,这些成分反映了一个人关于正确和错误、好与坏、可取和不可取的个人关于正确和错误、好与坏、可取和不可取的观念。观念。n价值观包括内容和强度两种属性。内容属性告诉价值观包括内容和强度两种属性。内容属性告诉人们某种方式的行为或存在状态是重要的;强度人们某种方式的行为或存在状态是重要的;强度属性表明其重要程度。属性表明其重要程度。二、价值观对组织行为的重要性二、价值观对组织行为的重要性 n价值观对于研究组织行为是很重要的,因价值观

3、对于研究组织行为是很重要的,因为它是了解员工的态度和动机的基础。同为它是了解员工的态度和动机的基础。同时它也影响我们的知觉和判断。时它也影响我们的知觉和判断。n价值观从总体上影响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价值观从总体上影响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n价值观不仅影响个人行为,而且还影响整价值观不仅影响个人行为,而且还影响整个组织行为,进而影响组织的经济效益和个组织行为,进而影响组织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社会效益。三、价值观的分类三、价值观的分类n斯普兰格和奥尔波特(Allport)的分类n罗克奇价值观分类(一)斯普兰格和奥尔波特(Allport)的分类 n理论型:重视以批判和理性的方法寻求真理。求知欲强,理

4、论型:重视以批判和理性的方法寻求真理。求知欲强,富于幻想,喜空谈,爱作理论分析,不愿交往。富于幻想,喜空谈,爱作理论分析,不愿交往。n经济型:强调有效和实用。重实务,讲享受,追求实用价经济型:强调有效和实用。重实务,讲享受,追求实用价值。值。n审美型:重视外形与和谐匀称的价值。注重外在形象美和审美型:重视外形与和谐匀称的价值。注重外在形象美和心灵的感受,用美来衡量客观事物,自己也注重给人以美心灵的感受,用美来衡量客观事物,自己也注重给人以美感。感。n社会型:强调对人的热爱。以爱护他人,关心他人为高尚社会型:强调对人的热爱。以爱护他人,关心他人为高尚职责,热心社会活动,喜欢与人交往,能容忍他人,

5、肯牺职责,热心社会活动,喜欢与人交往,能容忍他人,肯牺牲自己。牲自己。n政治型:重视拥有权力和影响力。喜欢支配和控制他人,政治型:重视拥有权力和影响力。喜欢支配和控制他人,具有反抗精神,爱表现自己,依从权威。具有反抗精神,爱表现自己,依从权威。n宗教型:关心对宇宙整体的理解和体验的融合。相信命运,宗教型:关心对宇宙整体的理解和体验的融合。相信命运,注重超自然的力量和感觉的东西。注重超自然的力量和感觉的东西。(二)罗克奇价值观分类n罗克奇(罗克奇(Rokeach,1973)的分类突破了上述分)的分类突破了上述分类的框架,类的框架,他将价值观分为两大类:终极性价值他将价值观分为两大类:终极性价值观

6、(观(terminal values)和工具性价值观)和工具性价值观(instrumental values););n终极价值观指的是期望存在的终极状态,是人一终极价值观指的是期望存在的终极状态,是人一生中希望实现的最根本目标,如舒适的生活、成生中希望实现的最根本目标,如舒适的生活、成就感、世界和平、平等、自由、快乐、自尊等等。就感、世界和平、平等、自由、快乐、自尊等等。n工具价值观指的是人喜欢的行为方式或实现终极工具价值观指的是人喜欢的行为方式或实现终极价值观的手段,如勤奋工作、胸怀开阔、清洁、价值观的手段,如勤奋工作、胸怀开阔、清洁、勇敢、宽容、富于想象力、顺从、负责、自律等勇敢、宽容、富

7、于想象力、顺从、负责、自律等等。等。课堂作业:罗可奇价值观调查n米尔顿罗可奇编制了罗可奇价值观调查米尔顿罗可奇编制了罗可奇价值观调查问卷,这项调查问卷包括两种价值观类型,问卷,这项调查问卷包括两种价值观类型,每种类型当中有个具体项目,第一种每种类型当中有个具体项目,第一种类型称为终极价值观,指理想的终极存在类型称为终极价值观,指理想的终极存在状态。第二种类型称为工具价值观,指的状态。第二种类型称为工具价值观,指的是个体更喜欢的行为模式或实现终极价值是个体更喜欢的行为模式或实现终极价值观的手段。观的手段。n终极价值观:舒适的生活、振奋的生活、成就感、终极价值观:舒适的生活、振奋的生活、成就感、和

8、平的世界、美好的世界、平等、家庭安全、自和平的世界、美好的世界、平等、家庭安全、自由、幸福、内心的和诣、成熟的爱、国家的安全、由、幸福、内心的和诣、成熟的爱、国家的安全、快乐、救世、自尊、社会承认(尊重赞赏)、真快乐、救世、自尊、社会承认(尊重赞赏)、真挚的友谊、睿智(对生活有成就的理解)挚的友谊、睿智(对生活有成就的理解)n工具价值观:雄心勃勃、心胸开阔、能干、欢乐、工具价值观:雄心勃勃、心胸开阔、能干、欢乐、清洁、使人鼓舞、宽容、乐于助人、正直、富于清洁、使人鼓舞、宽容、乐于助人、正直、富于想象、独立、富有知识、合乎逻辑、博爱、顺从、想象、独立、富有知识、合乎逻辑、博爱、顺从、礼貌、负责、

9、自控礼貌、负责、自控n请将上面的终极价值观和工具价值观按重要性大请将上面的终极价值观和工具价值观按重要性大小依次排序(最重要的排在第一位)小依次排序(最重要的排在第一位)第二节 态度和行为一、态度的内涵一、态度的内涵n态度(态度(attitudes)是关于客观事物、人和)是关于客观事物、人和事件的评价性陈述事件的评价性陈述要么喜欢要么不喜要么喜欢要么不喜欢。它反映了一个人对某些事物的感受欢。它反映了一个人对某些事物的感受 n态度不等同于价值观,但二者确实相互关态度不等同于价值观,但二者确实相互关联。我们可以通过考察态度的三种成分来联。我们可以通过考察态度的三种成分来理解这一点。理解这一点。态度

10、的三个组成成分态度的三个组成成分n认知: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人对事物的看认知: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人对事物的看法、评价以及带评价意义的叙述。法、评价以及带评价意义的叙述。n情感:态度的情感成分即人对事物的好恶,情感:态度的情感成分即人对事物的好恶,带有感情色彩和情绪特征。带有感情色彩和情绪特征。n意向:态度的意向成分即人对事物的行为意向:态度的意向成分即人对事物的行为准备状态和行为反应倾向。准备状态和行为反应倾向。二、态度的形成二、态度的形成n遗传可能性遗传可能性n纯粹接触效应纯粹接触效应n条件反射作用。条件反射作用。三、企业员工态度的类型和测量方三、企业员工态度的类型和测量方法法n员工工作态度的

11、类型:工作满意度、组织员工工作态度的类型: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承诺 n态度测量的主要方法态度测量的主要方法:调查法:调查法、专业测量、专业测量法、法、四、态度与行为的相关理论四、态度与行为的相关理论n平衡理论平衡理论 n认知失调理论认知失调理论 n功能理论功能理论 n沟通改变态度理论沟通改变态度理论 n预言的实现预言的实现(一)平衡理论n1958年,心理学家海德(年,心理学家海德(F.Heider)提出了改变)提出了改变态度的态度的“平衡理论平衡理论”,又被称为,又被称为“P-O-X理论理论”,P与与O各代表一个人,各代表一个人,X是第三者或态度对象。平是第三者或态度对象。平衡理论假定衡理论假

12、定POX之间的平衡状态是稳定的,之间的平衡状态是稳定的,排斥外界的影响,不平衡状态是不稳定的,并会排斥外界的影响,不平衡状态是不稳定的,并会使个人产生心理上的紧张。这种紧张消除仅当他使个人产生心理上的紧张。这种紧张消除仅当他们之间的关系发生改变,恢复平衡状态时才发生。们之间的关系发生改变,恢复平衡状态时才发生。n海德的平衡理论考虑的是一个人会在自己的认知海德的平衡理论考虑的是一个人会在自己的认知架构内,组合彼此间对人和对物的态度。海德所架构内,组合彼此间对人和对物的态度。海德所感兴趣的一致性是在人对他们与其它人之间的关感兴趣的一致性是在人对他们与其它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看法。系,

13、以及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看法。(二)认知失调理论n认知失调理论是社会心理学家菲斯廷格认知失调理论是社会心理学家菲斯廷格(Festinger)于)于1957年提出的。他认为认知是年提出的。他认为认知是指任何一种知识,包括思想、态度、信念以及对指任何一种知识,包括思想、态度、信念以及对行为的知觉等认知元素。人的认知元素是无穷无行为的知觉等认知元素。人的认知元素是无穷无尽的,它们之间存在着三种关系:其一,协调,尽的,它们之间存在着三种关系:其一,协调,彼此不发生矛盾;其二,不相关,彼此没有关系;彼此不发生矛盾;其二,不相关,彼此没有关系;其三,不协调,彼此发生矛盾。一般说来,人们其三,不协调,彼此发生矛

14、盾。一般说来,人们都力求将认知中各种元素统一和协调起来。但要都力求将认知中各种元素统一和协调起来。但要做到这一点,有一定的难度,因为认知元素间难做到这一点,有一定的难度,因为认知元素间难免发生矛盾,呈现不协调状态。免发生矛盾,呈现不协调状态。n认知不协调是一种不愉快的情感体验,具认知不协调是一种不愉快的情感体验,具有动机的作用,会驱使个体设法减轻或消有动机的作用,会驱使个体设法减轻或消除不协调状态,使认知系统尽可能协调起除不协调状态,使认知系统尽可能协调起来。消除这种不协调状态的方法很多,主来。消除这种不协调状态的方法很多,主要有:要有:n1改变行为,改变行为,n2改变态度,使其符合行为。改变

15、态度,使其符合行为。n3引进新的认知元素,改变不协调状态。引进新的认知元素,改变不协调状态。(三)功能理论n功能理论认为,人们之所以持某种态度,功能理论认为,人们之所以持某种态度,是因为那种态度可以满足个人一定的心理是因为那种态度可以满足个人一定的心理需求。不了解这种需求,就无法改变受这需求。不了解这种需求,就无法改变受这种需求所支持的态度。种需求所支持的态度。(四)沟通改变态度理论n沟通改变态度理论起源于心理学家墨菲沟通改变态度理论起源于心理学家墨菲(Murphy)关于对黑人态度的研究。)关于对黑人态度的研究。n他选择了一批白人作为被试者,随机把他们分为他选择了一批白人作为被试者,随机把他们

16、分为两个组:实验组和控制组,并用瑟斯顿量表法对两个组:实验组和控制组,并用瑟斯顿量表法对他们进行态度测量,证实他们对种族歧视的态度他们进行态度测量,证实他们对种族歧视的态度大体相同。大体相同。n随后,让实验组观看宣传黑人成就的电影、电视随后,让实验组观看宣传黑人成就的电影、电视和画报,控制组则不参加这种活动。和画报,控制组则不参加这种活动。n结果发现,实验组对黑人的态度发生显著的改变,结果发现,实验组对黑人的态度发生显著的改变,而控制组的这种态度则没有变化。沟通改变态度而控制组的这种态度则没有变化。沟通改变态度理论着重从沟通信息及其起作用所依存的诸条件理论着重从沟通信息及其起作用所依存的诸条件

17、论述态度的改变,也有参考和应用的价值。论述态度的改变,也有参考和应用的价值。(五)预言的实现n这个理论的含义是:一个人(或一群人)这个理论的含义是:一个人(或一群人)被人给以一种预定的看法,这种预定看法被人给以一种预定的看法,这种预定看法就有可能实现。就有可能实现。n美国曾流传过美国曾流传过“斯尼奈斯尼奈”奇迹的故事,斯奇迹的故事,斯尼奈原是某一计算机中心扫地工,中心的尼奈原是某一计算机中心扫地工,中心的负责人预言,他将来会成为计算机专家,负责人预言,他将来会成为计算机专家,并把预言告诉给这个工人,对他多方鼓励,并把预言告诉给这个工人,对他多方鼓励,结果这个工人真的成了计算机专家,实现结果这个

18、工人真的成了计算机专家,实现了中心负责人的预言。了中心负责人的预言。第三节 工作满意度一、工作满意度的概念一、工作满意度的概念n所谓工作满意度(有时也被称为工作满意所谓工作满意度(有时也被称为工作满意感)是指个人对自己所从事工作具有的积感)是指个人对自己所从事工作具有的积极情感的程度。极情感的程度。n一般来说,个人的工作满意度越高,意味一般来说,个人的工作满意度越高,意味着此人对自己的工作持有积极的态度,有着此人对自己的工作持有积极的态度,有较多的正面评价,总体上喜欢他的工作。较多的正面评价,总体上喜欢他的工作。工作满意度的重要性n不满意的员工经常缺勤,并且更可能辞职。不满意的员工经常缺勤,并

19、且更可能辞职。n满意的员工多健康而且长寿。满意的员工多健康而且长寿。n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还能够影响到他们工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还能够影响到他们工作之外的生活。作之外的生活。二、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二、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n工作性质工作性质 n报酬报酬 n晋升晋升 n领导的管理方式领导的管理方式 n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工作中的人际关系 n工作条件工作条件 员工表达不满意的途径员工表达不满意的途径 n退出:直接离开组织。包括寻找新的工作岗位或退出:直接离开组织。包括寻找新的工作岗位或者辞职。者辞职。n建议:采取主动的、建设性的努力来改善工作条建议:采取主动的、建设性的努力来改善工作条件。包括提出改进建议

20、、主动与上司以及其他类件。包括提出改进建议、主动与上司以及其他类型的团体一起讨论所面临的问题。型的团体一起讨论所面临的问题。n忠诚:被动但乐观地等待环境有所改善。包括面忠诚:被动但乐观地等待环境有所改善。包括面对外部批评时站出来为组织说话,以及相信组织对外部批评时站出来为组织说话,以及相信组织及管理层会做出及管理层会做出“正确的事正确的事”。n怠工:被动地听任事态越来越糟。包括长期缺勤怠工:被动地听任事态越来越糟。包括长期缺勤或迟到、降低努力程度和增加失误率。或迟到、降低努力程度和增加失误率。员工对工作不满意的反映员工对工作不满意的反映 三、工作满意度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三、工作满意度与工作绩

21、效之间的关系n一般都认为较高的工作满意度会带来较高的工作绩效。一般都认为较高的工作满意度会带来较高的工作绩效。n然而,许多研究表明,工作满意度与工作绩效间并不存在然而,许多研究表明,工作满意度与工作绩效间并不存在简单而直接的联系。简单而直接的联系。n布雷菲尔德(布雷菲尔德(AHBrayfield)和克洛克特)和克洛克特(WHCrockett)于)于1955年曾通过调查研究指出,年曾通过调查研究指出,“没有什么证据表明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绩效之间存在没有什么证据表明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绩效之间存在着任何简单的、可以觉察的关系着任何简单的、可以觉察的关系”。n而其他学者如阿瑞等人的研究结果指出高水

22、平的工作满意而其他学者如阿瑞等人的研究结果指出高水平的工作满意度并不能反映高水平的工作绩效,度并不能反映高水平的工作绩效,n同样,满意度也不是高绩效的结果。而赫兹伯格同样,满意度也不是高绩效的结果。而赫兹伯格(FHerzberg)和毛斯纳()和毛斯纳(BMausner)则研究指出)则研究指出“人们经常提到的积极工作态度有利于提高生产率人们经常提到的积极工作态度有利于提高生产率”。n1972年,格林(年,格林(CNGreene)对有关争论作综合述评)对有关争论作综合述评时提出,关于工作满意度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存时提出,关于工作满意度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存在三种主要观点:在三种主要观

23、点:n1满意感为因。提出此观点的是满意感为因。提出此观点的是20世纪世纪30年代的年代的“人际人际关系学派关系学派”。认为只要提供良好的条件,员工自然干劲倍。认为只要提供良好的条件,员工自然干劲倍增。虽然后来有实验证明了工作满意感强,职务吸引力大,增。虽然后来有实验证明了工作满意感强,职务吸引力大,缺勤与离职更少,但未能获得工作满意度与工作绩效之间缺勤与离职更少,但未能获得工作满意度与工作绩效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证据。存在因果关系的证据。n2绩效为因。劳勒(绩效为因。劳勒(EELawler)和波特)和波特(LPorter)认为工作绩效不同会带来不同的报酬,进)认为工作绩效不同会带来不同的报酬,进

24、而产生不同的满意度水平。而产生不同的满意度水平。n3第三变量为因。第三变量为因。四、工作态度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关四、工作态度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系n一般说来,积极的工作态度对工作的知觉、判断、一般说来,积极的工作态度对工作的知觉、判断、学习、工作的忍耐力等能发挥积极的影响,因而学习、工作的忍耐力等能发挥积极的影响,因而能提高工作效率,取得良好的工作绩效。这表明能提高工作效率,取得良好的工作绩效。这表明积极的工作态度与工作绩效之间有着一致性的关积极的工作态度与工作绩效之间有着一致性的关系。系。n但是,消极的工作态度,由于要取得很高的工作但是,消极的工作态度,由于要取得很高的工作报酬,也可能引发积极

25、的工作行为,取得良好的报酬,也可能引发积极的工作行为,取得良好的工作绩效。由于中介因素的影响,使得工作态度工作绩效。由于中介因素的影响,使得工作态度与工作绩效的关系十分复杂。与工作绩效的关系十分复杂。五、工作满意度的调查与评价五、工作满意度的调查与评价n工作满意度的测量与评价的意义和作用n工作满意度的调查步骤n工作满意度的测量方法(一)工作满意度的测量与评价的意义和作用n明确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究竟是什么。明确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究竟是什么。n满意度调查结果可以起到人才流失问题出满意度调查结果可以起到人才流失问题出现的作用。现的作用。(二)工作满意度的调查步骤n配合公司经营的方向。配合公司经营

26、的方向。n结合人力资源策略规划目的。结合人力资源策略规划目的。n决定调查的维度与相关变量。决定调查的维度与相关变量。n慎选调查的时机。慎选调查的时机。n数据的分析与解释。数据的分析与解释。n信息反馈与循环再利用。信息反馈与循环再利用。(三)工作满意度的测量方法n印象方法印象方法n指导式的面谈指导式的面谈n非指导式的面谈非指导式的面谈n结构式问卷法结构式问卷法n非结构式问卷法非结构式问卷法(四)工作满意度的测量工具n描述指标问卷描述指标问卷n明尼苏达满意度问卷明尼苏达满意度问卷n工作满意度指数工作满意度指数n员工调查表。员工调查表。n工作诊断调查表工作诊断调查表n工作满足量表工作满足量表案例分析伟严为何要跳槽?n讨论:1伟严为何要跳槽?2绩效竞争和企业员工的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如何?3你对伟严公司的绩效管理和绩效文化建设有何意见和建议?THANK YOUEND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