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的碱化处理技术1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182894296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2.2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秸秆的碱化处理技术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秸秆的碱化处理技术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秸秆的碱化处理技术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秸秆的碱化处理技术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秸秆的碱化处理技术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秸秆的碱化处理技术1秸秆的碱化处理通常是指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和过氧化氢等碱性物质进行处理的技术,而用氨 水和尿素等去处理秸秆则列入氨化处理秸秆范围。一、碱化处理用碱处理秸秆主要是提高消化率,从处理效果和实用性看,目前在生产实践中用得较多的有 氢氧化钠处理和石灰水处理两种。(1)氢氧化钠处理用氢氧化钠处理秸秆又可分为碱化的湿法处理和碱的干法处理两种。1、碱的湿法处理用氢氧化钠进行湿法处理。先配制1.5%氢氧化钠溶液,再用相当于秸秆10倍量的氢氧化 钠溶液在室温下浸泡秸秆3天,多余的碱用水冲洗掉,最后用经处理后的秸秆喂畜。据报道,用这种方法处理的黑麦秸,其有机物消化率由45.7%提高到71.2%

2、。这种处理方法的优点是能维持饲草原有结构,有机物质损失较少。经此法处理的秸秆,纤维 素成分全部保存,干物质大约只损失20%。它能提高消化率;有芳香味,适口性好;设备简单, 花费较低。但是,用这种方法处理秸秆,在用水冲洗过程中,将有2530%的木质素、815% 的戊聚糖物质损失掉。而且用大量的水冲洗,也易造成环境污染。所以这种方法没有得到广泛的 应用。 轮流喷洒法。方法是用1.5%的氢氧化钠溶液轮流喷洒秸秆,喷洒碱液后,不用水冲洗,而 用磷酸中和。中和溶液中可以加入适当的微量元素,尿素,糖蜜和维生素物质。用此法处理,有 机物质消化率可以提高到66%。 浸泡法 方法是将秸秆放在1.5%氢氧化钠溶液

3、中浸泡0.51小时,再晾干0.52小时, 随之在10C左右的气温下堆放成熟36天,最后用经堆放的秸秆喂畜。进行第二批浸泡时要添 水,并按每千克秸秆加60克氢氧化钠,以保持氢氧化钠溶液的1.5%的浓度。据报道;经此法处理的秸秆,有机物质消化率可以提高2025%。如果在浸泡液中加入35% 的尿素,则处理效果会更好。用氢氧化钠处理秸秆,秸秆的消化率与氢氧化钠数量有关,试验证明,只有当每100千克的 秸秆用6千克以上的氢氧化钠处理时,秸秆的消化率才显著提高,当氢氧化钠达12千克时,效 果最好,当然成本也更高。表一、氢氧化钠的数量与处理的秸秆的消化率的关系。每100千克秸秆氢氧化钠用量(千克)消化率()

4、有机物质无氮浸出物粗纤维1271.260.480.41066.253.477.7866.153.178.2661.051.071.0450.343.453.9246.332.954.3045.940.158.0用氢氧化钠处理秸秆,不同处理时间与秸秆的消化率有关,试验证明,用氢氧化钠处理秸秆36 小时,即可使秸秆中的粗纤维消化率达到最高,经综合分析,无论是有机物质,还是无氮浸出物 和粗纤维,其消化率均以处理12小时为最佳,处理时间过长(如3天),粗纤维和无氮浸出物 消化率反而有下降的趋势。表二、用氢氧化钠处理时间对秸秆消化率的影响处理持续时间消化率()有机物质无氮浸出物粗纤维3天12小时6小时3

5、小时0.5小时不处理73.171.270.36859.345.648.560.357.357.648.140.272.280.979.877.569.258.0经过浸泡法碱化处理过的秸秆,其化学成分有明显的变化。一般说来,与未碱化处理的秸秆相比, 碱处理秸秆干物质明显下降,但粗蛋白质(特别是尿素的碱处理)有所提高,见表三: 表三:处理与未处理秸秆的化学成分变化。化学成分未处理秸秆浸碱法(无尿素)秸秆浸碱处理(有尿素)秸 秆干物质(克/千克)每千克干物质含(克): 灰分粗蛋白质无氮浸出物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850407020242502701401702250250270140170120150酸

6、性洗涤纤维木质素1824111611164855204005004005008208508008608008605005505806505806505066557055-70同样,碱化处理的秸秆,其消化率也有所提高,见下表。 表四:处理与未处理秸秆的消化率(干物质,)化学成分未处理秸秆浸碱处理秸秆(无尿素)浸碱处理秸秆(有尿素)465866746674有机物6166粗蛋白粗脂肪586884908490无氮浸出物3753556155-61机械掺擦”法。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机械掺擦和“强力搅拌”作用,将碱溶液掺擦在秸秆 的碎段上,以促进纤维素、半纤维素水解和降解,提高秸秆的消化率,最简单的秸秆碱化掺

7、擦处 理机是一种碱溶液撒布处理装置,由处理容器、撒布设备和碱溶液贮存器三部分组成。见下图: 宜春高新技术专利产品开发中心对本文具有编著权,凡转载者请通知本站。贮液器内有浓度为12%的氢氧化钠溶液,启动电动机,溶液经液泵打入撒布管撒在容器内 的秸秆上,再经一段时间碱化处理即可获得PH值7.910.3的碱化秸秆。按此原理,我国电机 部已研制出93JH400型秸秆化学处理机。据报道,经该机处理后的秸秆含氮量增加1.4倍,每 千克处理秸秆的营养价值相当于0.45个饲料单位(一饲料单位相当于11.8兆焦)。经此机型处 理的稻草,其干物质和粗纤维消化率分别达到70.5%和64.4%,比未处理的稻草分别提高

8、12.5% 和31.6%。用此稻草喂牛,采食量提高48%,日增重提高100%,达0.8千克/日。秸秆的碱化处理技术22、碱的干法处理技术用氢氧化钠进行干法处理时,先按每100千克秸秆用1.5%的氢氧化钠溶液30升喷洒于秸秆, 且边喷洒边搅拌,使之充分混合,以便碱溶液渗透于秸秆中。处理后的秸秆不需要用水冲洗就直接堆存在仓库或地窖里,也可压制成颗粒饲料,需要用时即 可取出来直接喂家畜。据报道,用此种方法处理的秸秆,其消化率可提高1215%。但是,由 于这种秸秆其碱的残余量较多,家畜饲用后引起饮水、排尿增多,且容易污染环境,因此,在生 产实践中应用价值不大。(2)石灰处理此方法就是用氢氧化钙处理秸秆

9、的方法。它又可分为石灰乳碱化法和生石灰碱化法两种。1、石灰乳碱化法:先将45千克的石灰溶于1吨水中,调制成石灰乳(即氢氧化钙微粒在水中形成的悬浮液), 再将秸秆浸入石灰乳中35分钟,随之把秸秆捞出,放在水泥地上晾干,经24小时后即可饲 喂家畜。捞出的秸秆不必用水冲洗,石灰乳可以继续使用1一2次。为了增加秸秆的适口性,可 以在石灰乳中加入0.5%的食盐。在生产中,为了简化石灰手续和设备,可以采用喷淋法,即在 铺有席子的水泥地上铺上切碎的秸秆,再用石灰乳喷洒数次,然后堆放,经软化12天后即可按每100千克秸秆加入36千克生石灰,搅拌数次使之均匀,再放适量的水,使秸秆浸透, 随之在潮湿状态下保持34

10、昼夜使之软化,最后分批取出晾干即可给家畜饲用。石灰处理的秸秆,效果虽不及氢氧化钠处理的好,且易发霉,但石灰来源广,成本低,对土壤 无害,且钙对家畜也有好处,故可使用,但使用时需要注意钙磷平衡,适当补充磷酸盐。二、过氧化氢处理用碱性过氧化氢处理秸秆时,按过氧化氢的用量占秸秆的干物质的3%计,将过氧化氢溶液均 匀地喷洒在经切细的秸秆上,再用水将秸秆的含水量调至40%左右,在15-25C条件下,密闭 保存4周左右,最后开封将秸秆放在水泥地上晾干即可喂家畜。试验证明:当用过氧化氢处理秸秆时,如果与尿素配合在一起进行,其效果更好一些,例如: 用6%的尿素加3%过氧化氢处理玉米秸秆,与未处理者相比,其粗蛋

11、白提高17.7%,而纤维素 含量下降9%,干物质消化率提高4%。当用占日粮比例分别为36%和72%的经上述处理的秸秆 喂羔羊时,其日增重分别达到339克和341克。宜春高新技术专利产品开发中心对本文具有编 著权,凡转载者请通知本站。三、碳酸钠处理用碳酸钠处理秸秆时,按每千克秸秆干物质用80克碳酸钠(即8%计),再按上述湿法碱化 处理法进行即可。试验证明:按每千克秸秆干物质用80克碳酸钠处理秸秆,秸秆有机物质消化率达68.8%,动 物自由采食时,每千克体重食入量达15.9克,用4%碳酸钠溶液处理玉米秸秆、稻草、小麦秸 时,其干物质消化率分别达到78.7%,64.7%和44.2%。有机物质消化率分别达到80.3%,74.4% 和 47.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