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 音乐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82852302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25.8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三年级下册 音乐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三年级下册 音乐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三年级下册 音乐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 音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 音乐(2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三年级下册 音乐 任课老师: 尹承强祖国妈妈教案一、教学目标 2、能认真听赏童声合唱我们把祖国爱在心窝里,并感受到歌曲所表达的爱祖国的真挚感情。 3、能了解并初步掌握“v”的发声口型。 4、在竖笛吹奏练习中,能掌握“6、3、2”三个音的指法,并为歌曲牧童谣作简单伴奏。 二、课时安排:2节课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和祖国在一起,和妈妈在一起。 2、听赏童声合唱我们把祖国爱在心窝里。 3、唱一唱 教学重点:教唱我们把祖国爱在心窝里,并指导学生从音乐中体验、表现爱祖国、爱他*的情感。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把这种“爱妈妈”的具体情感溶入到较为抽象的“爱祖国”的情感之中。 教学过程: 一、学唱歌

2、曲和祖国在一起,和妈妈在一起。 1、听赏歌曲。引导学生认真聆听歌曲,体会歌曲的情绪、感情等。 2、朗读歌词。播放伴奏带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感受歌曲所表达的对祖国、对他*的真挚情感。 3、学唱旋律。采用听唱法和视唱法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学唱旋律。首先让学生听旋律,数音乐旋律34 56 | 5 1 |出现的次数,然后根据乐句特点,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每个乐句1、2小节与3、4小节的接龙视唱。 4、学唱歌词。在旋律与歌词都已熟悉的基础上,让学生跟着琴唱歌词,个别不够准确的地方在纠正。 二、听赏童声合唱我们把祖国爱在心窝里。 1、认真聆听歌曲。 2、说一说歌曲的内容,感受歌曲所表达

3、的情感。 3、让学生画一画歌曲中“绿水映青山”、“绿叶捧红花”、“小鸟睡在绿树上”、“苗苗长在大地间”的景象。 4、在次听赏并轻声跟唱歌曲。 三、音乐活动:唱一唱v 1、让学生说一说对“鱼”的种类和喜爱等。 2、引导学生掌握元音“v”的发声口型,要求声音集中、统一,逐步建立起高位置的歌唱意识。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吹竖笛,掌握“6、3、2”三个音的指法和伴奏练习。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吹奏“6、3、2” 三个音 教学难点:熟练每个音的指法,并按好气孔,防止漏气造成变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吹奏“1、5”两个音 二、指导学生吹奏“6、3、2”三个音 1、听一听。老师新吹了三个什么音

4、? 2、看一看。每个音老师的手指按住了哪些孔? 3、吹一吹。学生试着吹这三个音。 4、说一说。学生之间交流学吹这三个音的体会。 5、比一比。分组进行比赛,看哪组音吹得最准,音色最好听。 6、课件游戏:一颗音乐苹果树,学生根据树上掉下的一个个音乐苹果,马上吹出这个音。 三、学唱牧童谣并为之伴奏。 1、学生跟琴唱谱。 2、学生跟琴唱词。 3、学生根据教材编排的伴奏谱模仿牧童吹笛的样子为歌曲伴奏。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春来了教案教学目标: 1、能积极参与听赏活动,能感受到杜鹃圆舞曲的不同情绪,并能用不同标志区分不同乐段。 2、能学会演唱歌曲春来了。 3、能参加并学会演唱二部轮唱两只老虎。

5、 课时安排:2节课。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听赏杜鹃圆舞曲及学唱歌曲春来了。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在“寻找春天、歌唱春天”的环节中,感受3/4拍子的特点。激发学生欢快、愉悦的情感,并大胆参与表现。 教学难点: 1、感受圆舞曲的特点。 2、用欢快、愉悦的情感演唱春来了。 教学用具:钢琴、录音机、磁带、挂图、卡片、彩笔。 教学过程: 一、“寻找春天”听赏杜鹃圆舞曲 1、导入 (1)律动:学生伴随着春天在哪里的旋律高兴地走进教室。 (2)师:小朋友,春天在翠绿的山林里,春天在我们的眼睛里,春天也在我们的耳朵里,你们听、 2、听赏杜鹃圆舞曲第一段音乐主题 听一听: (1)聆听第一段音乐主题。 (2)提问:小

6、朋友,你们在音乐里听到了什么? 说一说: (1)启发学生:“大家在音乐里听到了什么情景?” (2)说一说小杜鹃唱歌的情景。 学一学: 用不同的节奏学一学小杜鹃不同的叫声。 唱一唱: 用小杜鹃“布谷”的叫声摸唱第一段音乐主题。 3、听赏杜鹃圆舞曲第二段音乐主题 听一听: (1)聆听第二段音乐主题 (2)提问:小朋友,你们在音乐中听出小杜鹃在做什么? (3)听音乐想象。 说一说: (1)启发学生:“从音乐中想象到了什么情景?” (2)鼓励学生把想象到的情景说出来。 跳一跳: 随着音乐,学生把自己想象的情景,用各种不同的动作表现出来。 讲一讲: (1)介绍圆舞曲的特点。(3/4拍,圆舞曲) (2)学

7、小杜鹃跳圆舞曲。(两个人手拉手跳,全班围成圈) 4、完整听赏杜鹃圆舞曲 (1)聆听杜鹃圆舞曲,用摆图形谱的方法来辨别两段音乐主题,并摆出结构图: a.听到第一段音乐主题摆出图形(三角形) b. 听到第二段音乐主题摆出图形(长方形) c. 听到第三段音乐主题摆出图形(三角形) (2)再次聆听杜鹃圆舞曲,在表示两段相同音乐主题的图形上填颜色,并说出理由。 (3)再次聆听杜鹃圆舞曲,并随音乐进行表演。 二、“歌唱春天”学唱春来了 1、导入 师:小杜鹃给我们带来了好消息,春天来了!让我们一起去瞧瞧吧! 2、听:听赏春来了 3、说:(1)想象春天的情景。 (2)看到春天有什么感想? (3)有感情地朗读歌

8、词。 4、唱: (1)摸唱音名(用laluha模唱歌曲旋律)。 要求:用轻快、活泼的声音随旋律模唱。 (2)唱歌词 (3)演唱春来了 三、课堂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习二部轮唱两只老虎,并做“老虎回山洞”的游戏。 教学重点:学习二部轮唱(奏)法。 教学难点:声部之间的对应与和谐。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琴、钢琴 教学过程: 一、定向 学生听动物之歌边律动边进教室,师生互相问好,导入情景。 二、导学 1、情景导入 师:踏着欢快的乐曲,我们来到了美丽的大森林,小动物们都来欢迎我们。让我们来看一看,第一个出来欢迎我们的是谁呢?(播放多媒体课件) (1)观看森林动物,聆听动物的叫

9、声或脚步声,并进行模仿。 老虎的吼声:2/4 x - | 恐龙的脚步声:2/4 x - :| 小鸡的叫声:2/4 xx xx :| (2)学生用击拍和声音进行模仿,组合成“森林之声”。 2/4 x - | x - | x x | x x | xx xx | xx xx | x - | x - | (3)用上面的节奏,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节奏卡农。 师:突然,森林里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让我们来看一看,听一听,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播放课件) 画面:由暗变亮,太阳慢慢升起来,各种动物从睡梦中苏醒,两只老虎从背景中慢慢推出,并播放歌曲两只老虎。 师:发生了什么怪事? 生:来了一只没有耳朵和一只没有尾巴的

10、老虎。 师:会唱这首歌吗? 2、熟悉歌曲 (1)学生跟琴演唱歌曲。 (引导学生体会小老虎的动作,用活泼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2)学生用口琴吹奏全曲。 三、掌握 1、学习二部轮唱(奏) (1)两个声部先后结束的二部轮唱(奏)。 师:两只老虎在森林里玩起了赛跑的游戏,请大家仔细观察,它俩是怎样跑得? 生:一前一后追着跑(先后出发,先后到达) 师:两只老虎一前一后赛跑,有点像我们节奏练习中的哪种形式? 生:“森林之声”的节奏练习(卡农)。 学生分成两组,按节奏念两只老虎歌词做卡农练习。 师:你们能不能用歌声把两只老虎一前一后追着跑的情景模仿出来?(将学生分成两大组,由组长组织讨论,分别用演唱吹

11、奏口琴的形式把老虎追着跑的情景模仿出来。) (2)两个声部同时结束的二部轮唱(奏) 师:第一次跑完了,没尾巴的老虎不服气,要求再比一次。请你们仔细观察第二次比赛与第一次比赛有什么不同?(播放课件) 师:为什么没耳朵的老虎要返回去陪没尾巴的老虎? 生:没耳朵的老虎看到比自己小的没尾巴的老虎落在后面,返回去安慰、鼓励它。 2、模仿与活动 由一位学生选择演唱或吹口琴模仿没耳朵的老虎是怎样跑得。(最后两小节进行反复) 全班分成两部分,用歌声或吹奏口琴进行模仿,第一组反复最后两小节后,两组同时结束。 学生把老虎第一次赛跑和第二次赛跑的情形连起来,模仿一至两次。 四、创作与表现 1、创编歌词 师:两只老虎

12、跑累了,想歇一会儿。森林里有跑来了几只小动物,你们瞧瞧谁来了? 生:四只小松鼠。 把两只老虎换成四只松鼠,学生创编歌词,并进行即兴表演。 2、表现 学生做“老虎回山洞”的游戏。 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模仿同时结束的二部轮唱形式进行游戏;另一组模仿先后结束的二部轮唱形式进行游戏。然后两组互换轮唱形式,再做一遍游戏。学生边唱边做,当唱到最后一拍时,做山洞的同学双手迅速放下,被卡在中间的同学要求表演一个节目。 五、尾声 (播放课件) 画面:由亮变暗,小老虎和其它动物渐渐远去,消失在夜幕中,并播放歌曲两只老虎 师:小老虎要回家了,让我们用歌声送它们回家吧。 学生边边唱两只老虎边走出教室 愉快的劳动教案教

13、学目标: 1、会唱歌曲剪羊毛,并能用各种身势参与歌曲表现。 2、聆听铁匠波尔卡时,能与同学配合,模仿“打铁”的声音、动作,共同参与听赏活动。 3、能积极参与综合表演,从中感受劳动的愉快和丰收的喜悦。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听、唱、拍、跳、”等音乐活动中感受各种劳动的场面,体验劳动的喜悦感。 教学难点:解决两声部协调配合问题。 教具准备:课件、钢琴、玩具棒 教学过程: 一、“认识劳动的人们”附点节奏学习 1、律动 听音乐劳动最光荣进教室。 2、导入 师:刚才同学们听到了什么歌曲? 生:劳动最光荣。 师: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的一切。为了生活,人们辛勤地劳动着。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劳动的人们,你看他们在

14、干什么? 3、附点节奏学习 引导学生看图片、讲内容、读儿歌。 工人叔叔敲铁锤,叮 叮.叮 咚 ,农民伯伯割稻子,嚓嚓.嚓 嚓;司机叔叔开汽车,嘀嘀.嘀哒;环卫工人在扫地,刷 刷.刷 刷。 二、“参与劳动的过程”学唱剪羊毛、听赏铁匠波尔卡 1、导入 师:我们认识了这么多劳动的人们,他们都在辛勤地劳动。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房子里的人在干什么。美妙的音乐从房子传出,音乐声中有一种劳动时发出的声音,请你仔细听一听,猜一猜。 2、初听铁匠波尔卡 3、介绍铁匠波尔卡 师:你觉得劳动者的心情是怎样的?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师:有同学见过打铁吗?大家看,年轻的彼特拿着大铁锤和师傅一起打铁。大铁锤“咚”的往下

15、敲是在用力把铁打平,师傅用小铁锤“叮叮”的敲两下是在告诉彼特该打这里了。他们“咚叮叮、咚叮叮”的配合打铁多么有意思啊! 4、参与表现 (1)用“叮”“咚”摸唱主旋律。 (2)打铁的节奏:2/4 x xx | x xx | xx xx | x x | 师:同学们,其实,大小铁锤在劳动的时候必须相互配合。看,这就是他们打铁时的节奏。 A.集体读。 B.分组配合读。一组读大铁锤,一组读小铁锤。 C.按节奏自由练习 D.请你先读一读,再敲一敲。 (3)和着铁匠波尔卡音乐,按节奏参与伴奏。 师:同学们做得真不错。让我们都来做做小铁匠。随着铁匠波尔卡的音乐开始愉快的劳动。 5、小结 师:同学们,你们的心情

16、怎么样?这就是劳动带给我们的快乐! (二)学唱剪羊毛 1、导入 师:下面我们一块儿听一首歌,看看这首歌中的人们在干吗?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2、初听歌曲 3、练习剪羊毛节奏 师:同学们,你们也想剪羊毛吗?让我们也一起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去吧! 剪羊毛节奏:2/4 x 0 | x 0 | x x | x 0 | 4、创编活动 (1)用“嘿”声。 师:瞧!那儿有一个老爷爷,他也在笑嘻嘻地剪羊毛呢!他的年纪大了,你们想想老爷爷歌声的速度是怎样的?会发出什么声音?我们一起来学学老爷爷剪羊毛。 (2)跺脚。 师:这边有个小朋友蹦蹦跳跳地过来了。想想会发出什么声音?(跺脚)我们来学学。 5、学唱歌曲 (1)

17、用“lu”哼唱。 师:这真是一派欢乐的景象。不管是男女老少,你说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为什么?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用“lu”中速地唱一遍。 (2)分组找附点节奏,唱乐谱。 师:这首歌中有一个刚才我们练习了的节奏“x.x”出现了很多次,你注意到了吗?请各组分别找一找,并唱一唱。 (3)集体跟琴唱谱。 (4)引导质疑。 师:剪羊毛可真有意思,但我在平时的生活中就没见过,你们呢?对这项劳动还有什么问题吗? (5)再听歌曲,引导学生听词。 (6)学生轻声读歌词,解决质疑的问题。 (7)教师简介澳大利亚。 (8)学生轻声跟唱歌词。 (9)分组互相纠错。 第一组唱第一句,第二组唱第二句、提出难点,互相帮助。

18、6、演唱歌曲 分组用剪羊毛的动作和声音(嚓)为歌曲伴奏。 三、“欢庆劳动的丰收”综合表演 1、导入 学生听音乐劳动最光荣看画面。 师:同学们,太阳光金亮亮,雄鸡唱三唱,勤劳的人们开始了一天的劳动:农民伯伯在田间耕耘,工人叔叔在工厂里挥洒汗水。 2、听铁匠波尔卡,参与表演 师:听,铁匠铺中“叮叮咚咚”的声音敲响了,我们也与他们一起打铁吧! 3、演唱剪羊毛与参与表演 师:澳大利亚的人们开始剪羊毛了。让我们用愉快的声音来表现他们劳动的情景,各组同学准备好,剪羊毛开始了。 4、听丰收之歌,看劳动丰收图。 四、小结 师:劳动可以创造生活,可以创造财富!希望同学们通过自己辛勤的双手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再

19、见! 第四课 两只小山羊 教学目标:1、能学会演唱两只小山羊,并能积极参与表演活动,体验其中的乐趣。2、在活动中能学会与他们配合,分角色进行表演。3、能在活动中领悟互相礼让的道理。教学重点:表演唱两只小山羊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生动有趣的声音和动作来表演歌曲。教学准备:CAI课件、钢琴、电脑、头饰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进教室2、师生问好二、情境导入:师:同学们,在一个小河边,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两只小山羊同时掉到了小河里,你们猜猜,这是怎么回事啊?请同学们发挥想象,猜一猜。三、新课教学: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那我们就来看一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一)学唱第

20、一段师:同学们,请你们边听边想,这事发生在野外的什么地方?1、课件播放第一段歌词师:是怎么回事啊?谁能用歌词告诉老师?2、请同学读歌词。3、全班一起读歌词。4、全班用“咩”模唱歌曲。5、全班轻声唱词。师:会唱还不够,还要会表演,老师先来演演小白羊,请一个同学来演小黑羊好吗?6、请一个同学上来和老师一起演7、全班同学一起来演,启发学生表演要神气,有动作和造型。(二)学唱第二段师:两只小羊在桥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我们进入第二幕的表演,现在卖个关子,我请两位主角先躲起来,你们听听有什么声音?1、播放片段录音师:是什么叫声啊?你们能拍出小羊叫的节奏吗?也来模仿一下吧!2、模仿小羊的叫声: 2/

21、4 X | X | X X | X X | |师:你们觉得这两只小羊它们这时可能在干什么?3、学生自由发言师:下面我们就来模仿一下它们争吵好吗?看我的手势,请这边的同学表演小白羊,另一边的表演小黑羊。我点到哪边,就请那边的小朋友发出声音,好吗?4、老师带领模仿。启发学生要把吵架的动作和表情都演出来。师:它们为什么会争吵啊?谁能用歌词告诉我?5、请同学读歌词6、全班齐读歌词。7、分角色学唱歌曲8、分角色演唱歌曲。师:好的,我们再一起来表演一样第二段吧。9、请同学上来表演。(启发学生要把白羊要回家和黑羊要上山岗的心情和动作表现出来)四、总结:师:同学们唱得和演得都非常棒,可是,这两只小山羊到底过了

22、桥没有,它们的结局怎样呢?下节课我们再继续说吧!第二课时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进教室2、师生问好二、导入: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个小山羊,它们为了过桥在桥上打了起来,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复习歌曲第一段和第二段。三、新课教学师:两只小羊在桥上僵持不下,它们会怎么样?我们来念念第三段歌词吧!1、全班读歌词。2、听范唱师:大家听第一句是不是觉得很熟悉啊?这两句的旋律和第二段的前两句是一样的,只是歌词不同。3、老师带唱师:接下来我们玩一个游戏,我的两只手分别代表两只小羊,你们看到白羊就说顶呀顶,看到黑羊就说撞呀撞。4、老师演示两种节奏。师:你们喜欢哪一种,为什么?5、启发学生说出用力顶和用力撞,解决

23、附点节奏,引导学生表演。师:同学们,它们这样争下去,结果会怎样呢?对了,掉进河里。掉进水中的声音是怎样的呢?(扑通)好的,我们一起把第三段唱一遍吧。6、全班齐唱歌曲。师:为什么最后一句会要慢下来啊?7、请同学们说一说。(感到遗憾)师:我们一起跟着音乐边唱边表演一次好吗?8、全班随音乐表演。四、参与表现师:好的,我们把这个音乐童话剧完整地表演一遍好吗?1、请同学们来表演(课件播放伴奏音乐)。师:通过这节课,我们懂得什么呢?2、启发学生说出在生活中要懂得互相谦让,团结协作。师:你能为两只小山羊加个结尾吗?3、 请同学上来表演并进行总结评价。 第六课母子情教学目标:1、能学会演唱歌曲游子吟,并从中感

24、受母子情,得到爱的教育。2、能积极参与活动献给妈妈的爱,并从中体验和表达对母亲的深情。教学重点、难点:充分感受、体验、表现母子情。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学生听着世上只有妈妈好的音乐走进教室。二、感受母子情学唱游子吟1、导入自古以来,妈妈给予自己孩子的爱都是无私的爱。今天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位古代的妈妈,请大家看这张图片,说说这张图片上描绘的是什么?(课件展示图片)师:图片上的这个儿子就是我国唐朝的著名诗人孟郊,他为了表达对母亲深深的爱和感激之情,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歌游子吟。2、读师:(听老师朗读古诗游子吟)你们也想试试吗?(全班读)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首诗歌写得好不好?好在哪里?你喜欢其中的

25、哪一句?为什么?(生答)师:那就让我们带上对诗歌的理解再次有感情地朗读。3、唱师:看来大家都背诗歌深深地打动了其实被打动的不光是你,还有许许多多的儿女们。有一为作曲家为了让人们能够更好的表达这种感情,为诗歌谱写了优美的旋律,使它成了一首动听的歌曲游子吟。师:下面请同学们听老师用歌声来表达这种爱。(1)教师范唱歌曲师:你们觉得老师唱得怎么样?好在哪里?(学生回答)(2)学生用“lu”音轻声跟唱旋律。师:乐曲中有没有我们以前没有见到过的音符?(引导学生说出有前倚音的地方)(3)前倚音的教学。师:这个音是我们以前没有接触过的,你们看它的形状像什么?(老师和一位同学牵着手)大家看,它的形状就好象妈妈紧

26、紧地拉着小朋友的手,害怕他离开自己的那种依依不舍的感觉。它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叫前倚音。那么我们在演唱的时候也要注意将这两个音符连起来唱,就像妈妈和她的孩子紧紧连在一起。(教师范唱)师:你们也来试试好吗?注意要唱出母子之间依依不舍的感觉。师:大家有没有发现这首歌有很多前倚音?为什么?(生答)师:既然前倚音在歌曲里起到了这么重要的作用,那我们一定要把它唱得更好,对吗?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唱唱前倚音,老师唱前面的曲子,你们接后面的前倚音。(4)学唱歌曲师:刚才大家在唱前倚音的已经充分感受到了母子情,其实歌曲的旋律同样也表现了妈妈和孩子之间的深厚感情,你们看。(课件出示歌曲的第一乐句)现在老师就是你们的妈妈

27、,我来唱前半乐句,你们就是我的孩子,请你们接后半乐句,好吗?妈妈开始招呼自己的孩子了。师:孩子们快来呀!(引导学生接后半乐句)师:同学们真聪明,那我们就一起来玩妈妈呼唤孩子的游戏吧。老师把歌曲分成了八个小乐句,这边是乐句妈妈也就是后半乐句。现在我请小组长上来选择你们组想唱的乐句,每组唱一句。师:准备好了吗?那我们在游戏之前先练习一次。听到你们的那个余句,就请这组的同学赶紧站起来一起唱这一乐句,看哪组同学反应最快。(学生做游戏)师:动人的旋律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母子之间深厚的感情,现在让我们唱着歌词,再来感受孟郊对母亲深深的爱。(5)轻声地演唱全曲。师:这样一首感人的歌曲,我们应该带着一种怎样的情

28、绪来演唱呢?(深情地)师:那请大家带着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来演唱歌曲。4、演师:前面我们在唱前倚音的时候,大家都唱得很好,可是刚才加上歌词一唱,好象没有前倚音了,你们听。(教师唱两种,让学生比较。)师:你们觉得哪种更能表达妈妈和孩子之间依依不舍的感情呢?那我第二种有没有唱前倚音,你们也来试试。(再次演唱歌曲)师:为了让大家更好地表达情感,老师来当演员,请一位同学和我配合一下,我们来演妈妈和游子,你们来唱。(师生表演)师:你们也想试试吗?我们边唱边来演一演。同桌的同学商量,一位演妈妈,一位演游子。(学生自由表演)师:看了大家深情的表演,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妈妈。记得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出水痘,病情很

29、严重,妈妈为了照顾我,整整两天两晚没睡觉,一直守侯在我身旁,不让我的小手到处抓。现在想起来,我仍非常感激我的妈妈。我想你们的妈妈一定也非常爱你们。今天借这个机会,我想让大家都来说说自己的好妈妈。谁先说?生:、师:前面的演唱,我们体会的是孟郊对母亲的爱,现在请大家带着对自己妈妈的爱,再次深情地演唱歌曲。三、表现母子情(活动献给妈妈的爱)1、导入师:同学们,从你们的歌声中我感受到了大家对母亲的爱,相信你们的妈妈听了一定会很高兴。诗人孟郊写下了千古绝句来回报妈妈。你想怎样报答妈妈呢?生:、2、爱师:你们知道妈妈的节日除了“三八”妇女节,还有一个什么节?(引导学会上说出母亲节)师:那么过节的时候,你想

30、怎么想妈妈表达你的心意呢?现在虽然不是母亲节,但是我们今天感受到了深深的母子情,我想大家一定有许多话想对妈妈说。老师这给大家准备了明信片,你们把最想对妈妈说的话写下来,老师帮你们转给你们的妈妈,好吗?(2)学生各自写自己最想对妈妈说的话。四、小结师:今天,大家不仅学会了一首感人的歌,还为妈妈献上了一份爱心。我相信妈妈们一定会很高兴。等你们将来长大出门求学,或者外出工作成了真正的游子时,一定别忘了你的妈妈,要记得为妈妈献上自己的爱心;别忘了还有关心你的祖国母亲,要记得为祖国母亲奉献自己的力量。学生边献卡片边唱着歌曲走出教室。 七、友爱之花教学目标:1、能在音乐游戏中认识八分、十六分音符及其组合,

31、并知道其时值。 2、能与同学配合,学会演唱二部练习曲王老先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在演唱和听赏活动中,体验和表现歌曲的情感,知道“友爱”是人类美好的情感态度。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在二声部合唱中协调配合,帮助学生建立相互倾听声部,共同平衡声部音量的意识。教学过程一、情境激趣师:今天,农庄里发生了一个意外事件,究竟是什么事呢?让我们来看看吧!(CAI播放动画短片)师:原来是粗心的小鼹鼠吓跑了刚刚下完蛋的母鸡,现在它正要把鸡蛋送还给母鸡的主人王老先生,让我们也来帮帮它吧!二、导学铺垫情境一:拜访王老先生1、读读拍拍(课件展示王老先生的家)师:我们来到了王老先生的家,让我们跟他打个招呼吧!生

32、:王老先生你好,我们来看您了!(CAI画外音:“喔,是你们呀,欢迎欢迎欢迎!)师:看来王老先生挺喜欢我们的,一连说了两个欢迎。让我们学着王老先生读一读。(边拍手边读欢迎 欢迎欢迎)师:我们是不是应该表示感谢呢?(边拍手边读谢谢 谢谢谢谢)2、情景表演分角色读读拍拍。3、节奏创编师:来到了这么美丽的地方,你能用一个词说说你的心情吗?三、引导掌握情景二:帮助王老先生1、音乐游戏一“读儿歌“复习全音符、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师:刚才的节奏是由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组成的,它们都是音符之家的成员。这两种音符我们现在还不认识,可是我们认识其他音符之家的成员,你们还记得它们的名字吗?(CAI出示全音符、二分音符

33、和四分音符)师:还记得那首音符儿歌吗?(全班读儿歌)音符之家兄弟多,听我跟你说一说,老大名叫全音符,三条尾巴跟着它,记住它要唱四拍,就像有人高声喊,哎;二分音符是老二,一条尾巴拖出来,记住它要唱两拍,就像猫儿喵喵叫,喵喵;四分音符要认得,光溜溜的没尾巴,记住它只唱一拍,让我们开心地唱出来,嘿嘿嘿嘿。2、音乐游戏二“称天平“认识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1)让课件中音符自我介绍。(2)利用课件中的天平演示八分、十六分音符与四分音符之间的时值关系。(3)师生唱一唱。3、音乐游戏三“找朋友“音符时值组合(1)通过讨论,学生手拿带音符的手卡在小组内找到与四分音符时值相等的音符组合。(2)师生唱一唱。(3)

34、评价、讨论。4、音乐游戏四:修补鸡窝二声部视唱(1)情境师:王老先生的鸡舍坏了,想请你们帮帮忙。(出示鸡舍)师:鸡舍砖块上有音符,买来的砖块上也有音符,只要你能将音符“对号入座“就修好了!(2)方法:用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3)做一做。(4)唱一唱。5、学唱王老先生(1)歌词教学师:鸡舍修好了,让我们去告诉王老先生吧!咦?他在干什么?(CAI出示到节奏的第一声部歌词。)学生自己试着读词,检查纠正。(2)曲谱教学师:你能试着唱一唱曲谱吗?学生跟琴视唱。(3)歌曲教学师:请你自己唱一唱吧!(CAI播放伴奏带,学生试唱歌词)(4)二声部教学师:老师这里也有一首王老先生的歌曲,你们听一听,看和你们刚才

35、唱的有什么不同?(CAI播放二声部活动曲王老先生)全班演唱二声部。(5)完整演唱歌曲王老先生。四、小结师:今天我们用我们学到的新知识,帮助了王老先生,你们觉得开心吗?(开心)老师也非常开心,希望早将来的谢谢中你们能不断感受到学习音乐的乐趣。下课!课堂小结 八、快乐的节日教学目标1、能学会演唱我们大家跳起来。 2、在音乐活动中,初步感受小步舞曲的风格,能按三拍子的强弱规律进行身势动作的创编。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参加集体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激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学会我们大家跳起来这首歌。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小步舞曲的风格,掌握三拍子的强弱规律。教具准备 CAI课件、钢琴、碰铃、舞

36、板快乐节日教学过程设计:一、定向1、导入(CAI课件展示:生日快乐的音乐与画面。)师:同学们,今天是我的生日,我想请大家参加我的生日舞会,你们愿意吗?让我们大家跳起来吧。2、随乐集体律动。(3/4拍子)二、导学铺垫师:刚才大家跳得很高兴,那你们想知道18世纪欧洲的皇室贵族们开宫廷舞会的情景吗?1、听赏小步舞曲初听:简单介绍音乐家巴赫。第一遍:安静地听(CAI出现欧洲风景画面)。第二遍:边听边介绍巴赫(CAI出现巴赫头像)。复听:体会小步舞曲风格(CAI宫廷舞会片段)。师:你们从参加舞会的人的表情和服饰上能看出什么?(端庄、彬彬有礼、华丽)师:小步舞是当时流行于贵族中的宫廷舞蹈,跳舞时人的姿态要

37、高雅、端庄。(学生模仿舞蹈姿态。)随乐模仿:老师带着学生模仿小步舞的舞步。第一遍:看舞步模仿(CAI出现舞步模拟动画)。第二遍:随乐模仿(播放小步舞曲)师:谁能说出“小步舞”的舞步特点?小结:小步舞曲一般是三拍子。3/4 X X X |X X X | 强弱 弱 强弱 弱2、体会并掌握三拍子乐曲的强弱规律师:既然是舞会,就离不开乐队,同学们请拿起乐器,一起来演奏吧!(1)打击乐器伴奏:a.随乐敲一敲,让学生自主地体会三拍子乐曲的强弱规律。b.个别学生示范。(用不同的乐器,要求敲出强弱规律)c.选择强弱敲一敲。(2)身势动作创编:师:刚才小乐手们用乐器表现了三拍子的特点,还能用其他方法表现吗?a.

38、自由创编身势动作。b. 身势动作接龙。三、学唱歌曲师:真是一群聪明的小乐手。听,舞会上传来了美妙的歌声。1、范读与范唱2、学唱歌词师:大家学唱了我们大家跳起来这首歌,你们觉得哪里最不好唱?3、指导学习难点:第二、四乐句4、分组演唱,体会舞曲风格一组同学演唱时,其余学生用乐器和身势动作为其伴奏;老师指挥,并适时指导。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当一次宫廷乐手和歌手好吗?记住,要高雅端庄。(师弹琴,学生边唱边用乐器和身势动作伴奏。)四、创造与表现师:舞会马上要开始了,参加舞蹈的同学们准备好了吗?1、创编学生分组随乐自编动作。2、展示每组派两名代表表演自己创编的动作。3、评价学生互相评价,老师作指导性评价。4

39、、集体表演师生自由选择角色,全班集体表演。五、课堂小结师:同学们,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学生说说)大家的收获真不少,谢谢大家与我度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最后让我们一起来跳一曲小步舞,尽情享受这美妙的音乐吧!全班在集体舞中离开教室。 第九课 小骆驼教学目标:1、能认识八分音符,感受八分音符在歌曲中停顿的时值。2、能学会唱歌曲小骆驼。3、能选择适当的打击乐器为小骆驼伴奏。教学重点: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小骆驼。教学难点:感受八分音符在歌曲中停顿的时值。教学准备:CAI课件、歌单、脚印谱、打击乐器若干。教学过程:一、走进沙漠的准备1、听一听,动一动师:请大家听着音乐和我一起动一动!2、比一比,说一说

40、师:同学们,课前我让大家去搜集有关骆驼的资料,你们都准备好了吗?下面就请每一个大组派一位代表来给大家说一说。师:大家搜集的资料真丰富。下面我们就一块儿来看看骆驼生活的环境沙漠。(课件展示沙漠)师:沙漠虽然充满艰险,但也是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你们想不想去沙漠探险呢?那就让我们加入“沙漠之旅”的队伍吧!二、沙漠中的脚印1、听一听、走一走师:让我们学着小骆驼走路的摸样出发吧!(随小骆驼旋律集体模仿小骆驼在沙漠中行走。)2、听一听,认一认师: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了沙漠。快听,这是什么声音?(课件:播放由远而近的驼铃声。)学生自由回答。师:原来是一只小骆驼正在向前走。它每走一步,都留下了深深的脚印。(课件

41、:一串骆驼的脚印,每个脚印上都有音符)师:看到这一串脚印,你们有什么疑问吗?(自由提问)师:我们一起来听听脚印上的音符吧!(课件:根据脚印的顺序播放旋律,播到一个音符,这一个音符的脚印就变颜色,写有八分休止符的脚印变成红色。)师:小骆驼先迈出哪只脚?(左脚)那是不是每走一脚都有音乐声?(红色脚印没有声音)师:你们知道这些红色脚印上的符号是谁吗?它可有话要对我们说。(课件:摸样圆又胖,坐着小横杠。歌中遇到我,小嘴快闭上。)师:它的名字叫八分休止符,就像路上的红灯,遇到了歌声要停下来,不出声。师:这一串有音符的脚印到底是不是通往沙漠的路呢?让我来为大家探探路吧!3、走一走,唱一唱(1)教师用手指代

42、替骆驼的左右脚在脚印谱上边走边唱。(2)学生自由练习。(3)跟琴齐唱脚印谱。(4)出示歌曲第一乐句曲谱。(5)学生边划拍边唱第一乐句曲谱。三、沙漠中的风沙1、听一听,说一说师:小骆驼一直不停地往前走。这时沙漠中发生了变化,你们听!(课件:播放沙漠风暴的音响效果。)师:谁来说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想象并回答。)师:想一想,小骆驼遇到了风沙,是继续向前走还是退缩呢?(不怕困难,向前走。)师:它的脚印会变得怎么样?(艰难、沉重)2、学一学,走一走师:谁来学一学骆驼艰难的步伐!(请学生模仿)师:看看小骆驼是怎么走的?(课件播放:2.1 | 2|1.6 | 6 ) 走啊走,走啊走师:大家

43、一起来走一走。(集体模仿小骆驼一边走一边唱。)师:是什么使得小骆驼遇到了风暴还往前走呢?(学生回答)师:因为前面有绿洲,有草儿有花儿,还有清清的水。师:让我们来听听小骆驼的想法吧!(课件播放:2 02 0|1 22 0|3 61 6|6 ) 前 面 有青草, 前面有水 喝。 前 面 有歌声, 前面有花 朵。师:想一想这时候小骆驼的脚步会变成怎样呢?(学生模仿,并说出原因,然后集体边走边唱。)3、走一走,唱一唱师:我们也应该学习小骆驼。让我们沿着它的脚印去迎接风沙吧!(集体演唱第二、三乐句,并配上不同的脚步。)四、沙漠中的绿洲1、看一看,听一听师:走着走着,突然眼前一亮。看,我们这是到了哪儿呀?

44、(课件:播放沙漠的绿洲的图片。)师:原来我们和小骆驼一起,不怕困难,不怕艰辛,终于走出了大沙漠,来到了一片绿洲。师:小骆驼高兴得边走边晃动着脑袋,脖子上的驼铃摇得叮当直响,你们听!(课件播放最后一个乐句。)2、走一走,唱一唱师:我们也来学着小骆驼高兴的神情摇一摇头吧。3、试一试,唱一唱师:大家想一想,骆驼声的大小会发生变化吗?为什么呢?(学生说自己的处理方法,并以小组的形式范唱。)(根据歌曲内容选择一种强弱处理,大家唱一唱。)师:绿洲中不但有清澈的水,美丽的花,还有优美的旋律,动听的歌呢!我们听听吧!(播放歌曲小骆驼)4、听一听,唱一唱(1)学生用“叮”模唱旋律。(2)分小组自主学唱歌谱。(3

45、)依谱唱词。(4)学生加上表情和动作演唱小骆驼。五、沙漠中的演出1、选一选,试一试师:小骆驼历尽了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绿洲,慝有一个小小的请求,我们来听听吧!(课件:你们能把这一次难忘的沙漠之旅用歌声和乐器声表现出来吗?)师:正好我准备了一些打击乐器,你们选一选,看哪些乐器适合模仿沙漠中的三个场面。选好后,试一试,敲一敲。2、唱一唱,演一演师:小骆驼非常满意你的表现,它盛情地邀请你们加入它的骆驼队。(学生以自愿的形式充当小歌手、小乐手,和骆驼队合着音乐边唱边演。)六、沙漠中的收获师:今天我们的沙漠之旅圆满结束,通过这次沙漠之行,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学生自由回答)师:在你们的成长路上,还会遇到

46、各种困难和挫折,我希望你们能像小骆驼一样不怕困难,敢于迎接挑战,做个坚强的孩子。 梦之船教学设计授课教师:教学年级:三年级教学目标:1、能学会演唱歌曲梦之船,体验歌曲美好的意境,;能与同学合作,学会简单的二部合唱。2、能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和节奏为歌曲梦之船伴奏。教学重点:学会合唱歌曲梦之船,并体会其意境。教学难点:梦之船最后一句合唱的教学。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 情景导入。1、随着小星星音乐进教室,师生相互问好。课前给教室布置成夜晚宁静的氛围(窗帘拉上,黑板画上椰子岛,小船,繁星等。)2、出示教具小星星和课件。师:同学们,你们看,今天这堂课谁来了? (老师手中拿一小星星)小星星知道我们

47、上音乐课,也想来参加音乐活动,一颗、二颗、三颗,哇,他们都来了, (课件出示,宁静美丽的星空夜景)3、听赏歌曲梦之船。“小星星”说:亲爱的小朋友,我做了一个神奇而美妙的梦,你们想知道我做了一个什么样的梦吗?走,坐上我的梦之船和我一起去奇妙的世界看一看吧。(展示梦之船的情景画面,同时播放梦之船的音乐。)二、学唱歌曲。1、熟悉歌词。(1)学习歌词。师:小星星带我们坐上了梦之船去了什么地方?同学们看见了什么?生甲:小船去了遥远的天边和神秘的椰子岛。生乙:同学们看见了可爱的小矮人、(2)老师有感情地轻诵歌词。师:星星的梦境好美啊,我都陶醉了。(配音乐梦之船伴奏,画面上出现歌词。) “摇呀摇我的梦之船,

48、在那遥远的天边轻轻飘荡、”随后根据歌词进行扩展,描述歌曲的意境,启发学生想象,让学生闭上眼睛随着音乐进入到歌曲的情境中展开联想。2、熟悉旋律。师:嘘!轻轻地我们再去美妙的梦幻世界看看吧,多么美的歌曲啊,梦之船在海上飘荡,在夜空飞翔,这种摇晃的感觉,你觉得和哪种拍子很相似?你根据强弱规律编创一种身势动作吗。再次聆听歌曲梦之船。边欣赏边摇动身体,感受三拍子韵律。学生:轻盈的三拍子,营造出宁静、美妙的意境。3、学唱歌曲(1)请同学们用梦幻般的声音随旋律用“u”哼唱一遍,边随韵律摇动身体。(2)随乐轻声唱主旋律部分的歌词两遍。(3)启发引导学生分析处理歌曲:师:通过刚才的演唱,你们感觉大海是波涛汹涌的

49、还是风平浪静的?生:风平浪静师:那么我们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安静的大海呢?(自然,柔和的声音)师:当看到神奇椰子岛,可爱的小矮人时,你的心情又是什么?生:高兴惊奇.(模仿动作)(可爱的小矮人-难点,教师示范)师:那我们一起用自然柔和的声音,高兴惊奇的心情完整演唱歌曲.(4)学习伴唱部分。师:小船在海上摇呀摇,激起了一朵朵美丽的浪花,这些浪花给我们带来美妙的音乐,装点了我们梦幻般的歌声。(将括号中的音写在浪花状的音乐卡片上,通过课件播放出来。)师:让我们来唱一唱吧!学生用“lu”自由唱一唱括号中浪花的歌声。(5)合唱练习。我们来看看浪花装点在歌曲的什么地方了,全体分声部合唱:一组用“u”轻声唱小星

50、星梦幻般的歌声;另一组用“lu”轻声唱括号中浪花激起的装点歌声。(6)学生加词跟琴演唱,最后乐句重点练习,互相呼应,声音和谐。(7)两声部合唱:一部分唱主旋律;另一部分唱括号中的词。三、参与表现。小矮人听到了你们歌声,说呀你们唱得太棒了,他们也要参加,看,他们在给你们伴奏呢。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和节奏为船之梦伴奏1、拍一拍,找一找请学生自由拍一拍下列节奏,找出难点。X0X X X 0 0X 0 0 XX X X X X X2、分组合击分组合击上例节奏,看哪一组拍得最整齐、最准确。3、分组讨论分组讨论,并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和节奏型表现歌曲的意境。碰铃X手铃 0X X响板X 0 0三角铁X 0 0沙

51、锤 XX X X铃鼓X X X(学生选择乐器时,CAI课件播放梦之船音乐。)4、分组表现各小组用本组选择的打击乐器和节奏为歌曲伴奏,分组展示,互相评价。四、创设情境,表现歌曲梦之船 集体表演。分角色进行表演,小星星,浪花,小矮人三组表演。五、结束。师:刚才,我们坐着“梦之船”去了神秘的椰子岛,看到了可爱的小矮人,和他们一起唱了歌,跳了舞,甜甜地做了一个梦。听,公鸡叫了,东方亮了,现在这只美丽的“梦之船”又要起航了,让我们用勤劳的双手去实现美丽的梦想,去创造更美好的明天吧! 十一、音 乐 家 冼 星 海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音乐家冼星海的简要生平及其主要代表作品,并从听赏、演唱冼星海的

52、音乐作品中感受作品的风格特点和时代背景。2、能用对唱以及一领众和的形式演唱酸枣刺这首歌曲,感受抗战时期孩子们的爱国热情和乐观、自信的精神风貌。教学设想:本课是一节集唱歌、听赏、活动于一体的音乐综合课。包括聆听冼星海故事、听赏保卫黄河、学唱、表演酸枣刺三个教学内容。教学时,以听赏保卫黄河为切入点;再用音乐家冼星海的故事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唱时,注重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的情绪,了解歌曲所表达的内容及体会抗日战争时期的时代背景;表演时,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想象、模仿、体会、表现音乐形象,身临其境地感受音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最后,以“音乐家收集卡”的形式,让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这位音乐家

53、,延伸课堂教学。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从教学活动中感受冼星海作品的风格和时代特点。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学设备、CAI课件2、 表演道具、音乐家小卡片教学过程:一、 情境导入 CAI课件展示,等影视作品片段,自然地将其引入到离他们久远的抗日战争时期的环境中.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小朋友生活在什么年代吗? 生:解放前.打日本鬼子的时候. 师:是的,那正是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激发全民族的抗战热情 ,一位伟大的音乐家用他的满腔激情创作了许多经典的音乐作品,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 (CAI出示冼星海画像)师:他人民音乐家洗星海 ,教师带读: 冼xian 师:那么今天, 就让我

54、们带着对他的崇拜和敬仰一起走进他的音乐世界。二、赏析铺垫 1.讲故事 CAI课件展示冼星海叔叔的故事,教师随画面说故事。(课件以一本图文并茂的儿童读物的生动形式将冼星海的生平呈现出来,激发学生对作品的兴趣)。 过渡:星海叔叔用他辉煌的一生奏出了激励全民族奋进的最强音,下面让我们在他音乐长河里采撷一朵小浪花,感受一下当年他为少年儿童们吹响的战斗号角! (CAI出示:歌单 )三、探究新知 1. 听一听 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及演唱形式. 2. 说一说 CAI出示“酸枣树”的相关图片并引导学生观察、了解其特性 3. 读一读 有感情地、有节奏地朗读歌词。4. 唱一唱 A、引导学生随音乐轻声演唱旋律。B、引

55、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词。 5. 演一演 a. 用“一领众合”的形式师生合作表演。 b. 自由组合排练、表演。四、创作升华 1、我来做小导演为纪念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在开拍电视剧冼星海,假如你是一位导演,你将要拍摄哪些内容。1. 学生自由组合,回家查找资料,写成方案。五、评价小结 师:同学们,你们的心声让我感动。“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激昂的旋律激励着中华民族从抗日走向和平 ,我们不会忘记人民音乐家 冼星海,更不能忘记中华民族曾经经历的那最悲壮的一页。来!让我们唱响“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课件播放vcd保卫黄河学生在激昂的歌声中离开教室)第十二课 喜洋洋教学目

56、标:1、能学会演唱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2、初步体会合唱的效果,养成良好的合唱习惯。3、在听赏乐曲时,能感受乐曲热烈欢快的音乐情绪,并能用碰铃等打击乐器参与表现。4、能认真完成音乐万花筒板块中的综合活动。教学重点:1、演唱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2、音乐万花筒的综合活动。教学难点: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中的二部合唱。教学过程:一、学唱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1、进行“打哈哈”发声练习。如: 6 66 6|6 66 0 | 5 55 5|5 55 0|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2、练习歌曲合唱部分的旋律片段。3、全班分成两组,分别唱两个声部的旋律片段。注意演唱时音量不能过大,同时注意聆听对方声部的演唱。4、

57、分声部演唱合唱部分。5、师问:演唱这首歌曲时,同学们的心情怎么样?生:活泼、欢快。师:对,那就请大家带着欢快的情绪演唱整首歌曲。二、听赏民乐合奏喜洋洋1、导入听赏歌曲的情绪既可以通过旋律来表现,又可以借助歌词来传递,那么乐曲有是怎样来表现某种音乐情绪呢?2、整体听赏感受乐曲欢快热烈的情绪,并初步认识笛子、二胡、木鱼。3、分段赏析分别听赏第一乐段和第二乐段,然后让学生说说两个乐段音乐情绪的表现特点。第一段旋律欢快,热情洋溢;第二乐段旋律舒展流畅,非常抒情。4、参与表现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三、综合活动音乐万花筒第一阶段:复习1、唱一唱将学生分成四组,用“开火车”的形式进行歌曲复习,每首歌只唱第一段。2、听一听还是以组为单位,播放乐曲的主题音乐,学生进行抢答。四、课堂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2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