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孔子与老子概要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182827082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2.1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1课--孔子与老子概要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第1课--孔子与老子概要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第1课--孔子与老子概要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资源描述:

《第1课--孔子与老子概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课--孔子与老子概要(4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必修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政治文明历程-政治史政治史 必修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经济成长历程-经济史经济史 必修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文化发展历程 -思想史思想史关系?关系?1、一定时期的、一定时期的思想思想是那个时期是那个时期政治政治、经济经济的反映的反映(分析某种思想产生的背景、原因)(分析某种思想产生的背景、原因)2、新思想、进步思想新思想、进步思想推动社会的进步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发展。(分析某种思想产生的影响)(分析某种思想产生的影响)历史(历史()必修课程)必修课程 着重反映人类社会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思想文化思想文化和和科学技术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领域的发展进程及其重要内容,共有进程及其重要

2、内容,共有6 6个单元。本模块可按个单元。本模块可按7 7个专题个专题思考学习。思考学习。中国史中国史世界史世界史岳麓版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夏曾佑夏曾佑 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中国看孔子:中国看孔子:自自19841984年以来,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已年以来,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已经连续举办了经连续举办了2727届届“国际孔子文化节国际孔子文化节”,被,被誉为中国最能代表汉民族历史文化内涵的节誉为中国最能代表汉民族

3、历史文化内涵的节庆活动。目前,庆活动。目前,海内外海内外一些国家和地区现有一些国家和地区现有孔庙孔庙13001300多座多座,每年孔子诞辰日都有,每年孔子诞辰日都有祭孔祭孔活动活动,在世界上有广泛影响。,在世界上有广泛影响。孔子在世界孔子在世界非洲首家孔子学非洲首家孔子学院将落户肯尼亚院将落户肯尼亚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汉城正式揭牌在韩国汉城正式揭牌 孔子在柏林孔子在柏林北欧孔子学院在瑞典北欧孔子学院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成立首都斯德哥尔摩成立 美国文化部长说:孔子的人格与他的美国文化部长说:孔子的人格与他的业绩,值得受到中国和全世界人民的最高业绩,值得受到中国和全世界人民的

4、最高敬意。敬意。法国文化部长说:从久远的年代开始,法国文化部长说:从久远的年代开始,欧洲就承认了孔子这位中国和全世界著名欧洲就承认了孔子这位中国和全世界著名的思想家与哲学家。的思想家与哲学家。生卒年:公元前生卒年:公元前551年年公元前公元前479年年姓名:孔丘姓名:孔丘国籍:鲁国国籍:鲁国偶像:周公、尧、舜偶像:周公、尧、舜特长:善于处世特长:善于处世获得奖项:儒家学派创始人获得奖项:儒家学派创始人名誉:万世师表名誉:万世师表工作经历:年轻时曾任小吏,工作经历:年轻时曾任小吏,50岁从政因为言不岁从政因为言不能用而辞官,而后周游列国宣扬政治主张,但未受能用而辞官,而后周游列国宣扬政治主张,但

5、未受重用,晚年从事著述及教育事业。重用,晚年从事著述及教育事业。代表著作:代表著作:“六经六经”1.孔子之个人简历孔子之个人简历。春秋的时代特征(前770年前476年)1、经济上,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2、政治上,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社会动荡。3、文化上,私学的兴起,逐渐形成了“士”阶层,儒家和道家学派产生。2.孔子之思想学说孔子之思想学说仁仁仁者爱人仁者爱人(1)思想核心)思想核心话说有一次孔子家的马棚失火了,孔子退朝回家,看着焦土断瓦,急忙问“伤人没有?”对财产未提半字仁的含义:第一层面: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第二层面:提倡广泛理解和体贴他人,以此来调节人际关系,稳定社

6、会秩序樊迟问仁。子曰:樊迟问仁。子曰:“爱人爱人”。曾子曰: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子曰:子曰:“夫仁者,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子贡问曰: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 1)“仁仁”的主要内容:的主要内容:爱人爱人(2 2)实现)实现“仁仁”的途径:的途径:遵循遵循“忠恕忠恕”之道,之道,“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论语之 “仁仁”2.孔子之思想学说孔子之思想学说 仁仁 仁者爱人仁者爱人(1)

7、思想核心)思想核心 礼礼 克己复礼克己复礼子曰: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父,子子。”颜渊问仁。子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克己复礼为仁。”子曰:子曰:“必也正名乎。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事不成,则礼乐不兴;”孔子追求的孔子追求的“礼礼”是什么?是什么?他主张如何实现他主张如何实现“礼礼”?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克己复礼克己复礼”“正名正名”论语

8、论语之 “礼”“仁仁”和和“礼礼”是什么关系?是什么关系?“仁仁”是良好的道德,是良好的道德,“礼礼”是社会是社会的规范:的规范:“仁仁”是是内在自觉内在自觉,“礼礼”是是外在约束外在约束。只有具备了。只有具备了“仁仁”的内在品的内在品德,才能自觉地遵守礼制。反过来,只德,才能自觉地遵守礼制。反过来,只有礼制的规范,人们才能追求有礼制的规范,人们才能追求“仁仁”的的境界,即境界,即“礼礼”以仁为基础,以仁为基础,“仁仁”以以礼来维护。礼来维护。两者是相互制约的两者是相互制约的。2.孔子之思想学说孔子之思想学说(1)思想核心:)思想核心:德德 为政以德为政以德(2)政治思想)政治思想仁、礼仁、礼

9、子曰: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 而众星共(拱)之。而众星共(拱)之。”子曰: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论语之之 “德德”孔子德治的基本主张是什么?孔子德治的基本主张是什么?主张:以德立国,以仁、礼治国。要求统治者主张:以德立国,以仁、礼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反对严刑峻法,用爱惜民力,反对严刑峻法,用“德德”教化百姓。教化百姓。孔子说:孔子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

10、没有廉耻之心;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2.孔子之思想学说孔子之思想学说(1)思想核心:)思想核心:仁、礼仁、礼(2)政治思想:)政治思想:为政以德为政以德(3)教育思想:)教育思想:有教无类;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学与思结合;学与思结合;当仁不让于师当仁不让于师孔子讲学图孔子讲学图 孔子孔子3030岁左右开始讲学,岁左右开始讲学,培养出大批有才干的学生,培养出大批有才干的学生,弟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子三千,七十二贤人。在地

11、域。在地域上,弟子们来自各诸侯国。就上,弟子们来自各诸侯国。就学生而言,有学生而言,有“闻一知十闻一知十”的的高材生颜渊,也有高材生颜渊,也有“难与言难与言”的外乡人;就成份而言,除了的外乡人;就成份而言,除了孟懿子、司马牛等少数学生出孟懿子、司马牛等少数学生出身贵族外,大部分都是平民,身贵族外,大部分都是平民,如子贡是做生意的,子张是农如子贡是做生意的,子张是农民,颜渊民,颜渊“穷居陋巷穷居陋巷”,曾参,曾参“提襟肘见提襟肘见”。所以,当时就。所以,当时就有人说有人说“夫子之门,何其杂夫子之门,何其杂也也”。中国教育史讲中国教育史讲稿稿 这段材料反映了孔这段材料反映了孔子的哪一教育思想?子的

12、哪一教育思想?在当时有何意义?在当时有何意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教学思想教学思想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态度“有教无类有教无类”创办私学,扩大了教育范围创办私学,扩大了教育范围“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当仁不让于师当仁不让于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温故而知新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3 3)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的教育思想2.孔子之思想学说孔子之思想学说(1)

13、思想核心:)思想核心:仁、礼仁、礼(2)政治思想:)政治思想:为政以德为政以德(3)教育思想:)教育思想:有教无类有教无类(4)天命观:)天命观:敬而远之敬而远之 鬼鬼子曰: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可谓知矣。”子曰: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论语之之 “鬼鬼”孔子对孔子对“鬼神鬼神”有怎样的主张?有怎样的主张?主张:主张: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体现了他的先位置,体现了他的人本主义人本主义思想。思想。2、对我国的政治、伦理、文化和民族性格产、对我国的政治、伦理、文化和民族性

14、格产生了深远影响;生了深远影响;1.春秋战国和秦朝不受重视;后经历代不断春秋战国和秦朝不受重视;后经历代不断创新改造,汉朝至清朝一直是正统思想;创新改造,汉朝至清朝一直是正统思想;3、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在世界文化史上产生重要影响。产生重要影响。3.孔子思想的影响孔子思想的影响二、老子二、老子1.老子生平老子生平姓李,名耳,字聃(又称老聃),姓李,名耳,字聃(又称老聃),楚国人。楚国人。春秋时期重要的思想家,道家学派春秋时期重要的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创始人。曾做过东周王室管理典藏的史官,曾做过东周王室管理典藏的史官,博学多识,精通礼法。博学多识,精通

15、礼法。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老子思想而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老子思想而成成道德经道德经,又称又称老子老子。全书充满哲理和东方智慧,一直流全书充满哲理和东方智慧,一直流传至今传至今2.老子之思想老子之思想(1 1)哲学思想哲学思想 道道万物本原万物本原“道道”是凌驾于天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人世是凌驾于天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间的万事万物都是“道道”派生出来的。派生出来的。“道道”无形无形无迹,玄妙莫测,是无意志的、无为的自然本体。无迹,玄妙莫测,是无意志的、无为的自然本体。否定了否定了“天命天命”的绝对权威。的绝对权威。“天法道,道法自然天法道,道法自然”思想的提出,有什思想的

16、提出,有什么积极意义?么积极意义?老子所说的老子所说的“道道”是什么?是什么?老子老子之之 “道道”材料一:材料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材料二:材料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道 是是 万万 物物 本本 原原2.老子之思想老子之思想朴素的辩证法朴素的辩证法 道道(1 1)哲学思想哲学思想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方面,矛盾双方可以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方面,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主张互相转化。主张“以静制动以静制动”、“以弱胜强以弱胜强”。以上资料体现了老子怎样的思想主张?以上资料体现了老子怎

17、样的思想主张?老子老子之之 辩证法思想辩证法思想材料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材料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材料二: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材料二: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材料三: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材料三: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柔弱胜刚强。柔弱胜刚强。辩辩 证证 法法2.老子之思想老子之思想朴素的辩证法朴素的辩证法无为而治无为而治小国寡民小国寡民 道道 (1 1)哲学思想哲学思想(2 2)政治主张)政治主张 1 1、“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无为:不妄为,不胡作非为,不(无

18、为:不妄为,不胡作非为,不为所欲为)以为所欲为)以“无事取天下无事取天下”,反对威逼百姓。只有,反对威逼百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取得这样才能真正取得“无不为无不为“的效果。的效果。老子倡导怎样的治国思想?老子倡导怎样的治国思想?具体含义是什么?具体含义是什么?2 2、小国寡民:、小国寡民:主张主张“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原始纯朴小国寡民的消极思想,具有保守性。原始纯朴小国寡民的消极思想,具有保守性。老子老子之之 政治主张政治主张材料一:材料一:“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而民自富,我无欲而

19、民自朴。”材料二: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材料二: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无无 为为 而而 治治课堂小结课堂小结仁:仁:礼:礼:为政以德为政以德天命观天命观 :敬鬼神而远之敬鬼神而远之优先关注人生优先关注人生 教育对象:教育对象: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思想思想主张主张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实事求是实事求是,反复复习反复复习,学思结合学思结合思想思想影响影响有利于抑制统治者的暴政,缓和阶级矛盾有利于抑制统治者的暴政,缓和阶级矛盾当

20、时未被统治者重视,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当时未被统治者重视,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政治政治思想思想教育教育思想思想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有教无类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历史地位:历史地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孔子子有利于调整人际关系和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调整人际关系和稳定社会秩序 课堂小结课堂小结老子老子 思想主张思想主张“道道”是万物的本原是万物的本原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无为而治无为而治”历史地位历史地位哲学思想哲学思想政治主张:政治主张: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者中

21、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者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比孔子和老子的思想主张仁、礼仁、礼为政以德为政以德敬鬼神敬鬼神而远之而远之有教无类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因材施教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主流主流无为无为愚民愚民“道道”辩证思想辩证思想探究宇宙探究宇宙本源,影本源,影响深远响深远1 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仁”“礼礼”“为政以德为政以德”“有有教无类教无类”A.A.B.B.C.C.D.D.2、下列孔子的思想中最能体现以民为本的是(、下列孔子的思想中最能体现以民为本的是()A.“仁仁”和和“礼礼”B.“仁仁”和和“德治德治”C.“克己复礼克己复礼”

22、D.“忠恕忠恕”之道之道DB3 3、下列对老子哲学中的、下列对老子哲学中的“道道”的理解不正确的是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A.万物的本原万物的本原 B.B.抽象的概念抽象的概念C.C.具体的物质具体的物质 D.D.不可名状的自然本体不可名状的自然本体 4 4、老子主张无为,希望社会退回到小国寡民的状、老子主张无为,希望社会退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这在当时主要反映了()态,这在当时主要反映了()A.A.新兴地主的要求新兴地主的要求 B.B.没落奴隶主贵族的要求没落奴隶主贵族的要求C.C.手工业者的要求手工业者的要求 D.D.富裕商人的要求富裕商人的要求 CB5 5、20072007全国卷:古人所谓

23、全国卷:古人所谓“慎终追远,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民德归厚矣”,强调的是祭祀祖先、悼念,强调的是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这一主张属于死者的教化作用。这一主张属于()()A.A.儒家思想儒家思想 B.B.道家思想道家思想C.C.墨家思想墨家思想 D.D.法家思想法家思想A6.6.以下哪些观点不属于老子的主张以下哪些观点不属于老子的主张 ()()A.“A.“无为而治无为而治”B.“B.“忠恕忠恕”之道之道C.“C.“守静守静”D.“D.“天法道,道法自然天法道,道法自然”B7 7、下列各项中最能反映孔子和老子阶级立场的是、下列各项中最能反映孔子和老子阶级立场的是 A.“A.“仁者爱人仁者爱人”

24、“”“无为而治无为而治”B.“B.“克己复礼克己复礼”“”“小国寡民小国寡民”C.“C.“为政以德为政以德”“”“以弱胜强以弱胜强”D.“D.“克己复礼克己复礼”“”“无为而治无为而治”D8 8、老子和孔子主张的相似之处是、老子和孔子主张的相似之处是A.A.反对严刑酷法反对严刑酷法 B.B.对旧制度实行一定改革对旧制度实行一定改革C.C.维护上下尊卑的统治秩序维护上下尊卑的统治秩序D.D.倒退到原始社会状态倒退到原始社会状态A1010、孔子之所以被尊为、孔子之所以被尊为“圣人圣人”,是因为,是因为()()A.A.孔子兴办私学,扩大了受教育者的范围孔子兴办私学,扩大了受教育者的范围B.B.清康熙

25、帝赞之为清康熙帝赞之为“万世师表万世师表”C.C.孔子提出了孔子提出了“仁仁”和和“礼礼”的学说的学说D.D.他的思想经过发扬和改造,成为中国传统文他的思想经过发扬和改造,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化的主流D9 9、老子思想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老子思想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A.“A.“无为而治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的政治主张 B.“B.“小国寡民思想小国寡民思想”C.C.唯物主义思想唯物主义思想 D.D.朴素辩证法思想朴素辩证法思想D1111、下列对孔子思想中、下列对孔子思想中“仁仁”的评价,不正确的是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A.从根本上代表了人民的要求从根本上代表了人民的要求 B.B.是孔子政治思想的精华是孔子政治思想的精华 C.C.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减少暴政以利于其统治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减少暴政以利于其统治 D.D.强调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强调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A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