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82805913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1.3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资源描述:

《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5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1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2v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认识到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认识到市场经济需要每个公民具有较强的法律素质,从而增强法律市场经济需要每个公民具有较强的法律素质,从而增强法律意识,培育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意识,培育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更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更好地实现以法治国的方针。好地实现以法治国的方针。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和要求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3v1 1、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体系和运行机制。、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体系和运行机制。v2 2、建设社会

2、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v3 3、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v4 4、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v5 5、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4第一节第一节 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5案例案例:谁有权制定法律?谁有权

3、制定法律?v 有一个典型案例,说的是某村有一公共果园,常有有一个典型案例,说的是某村有一公共果园,常有村民饲养的牲畜进入果园吃树叶和果实。村委会为此召开村民饲养的牲畜进入果园吃树叶和果实。村委会为此召开村民大会,提出今后若再有此类事件发生,村委会有权任村民大会,提出今后若再有此类事件发生,村委会有权任意处置这些牲畜。村民大会当场举手表决,以三分之二多意处置这些牲畜。村民大会当场举手表决,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了这一规定。有一天,村民孙某的两只山羊再次进数通过了这一规定。有一天,村民孙某的两只山羊再次进入果园吃树叶和果实时被守护人打死。孙某遂将村委会告入果园吃树叶和果实时被守护人打死。孙某遂将村委会

4、告上法庭,要求赔偿损失,并声明表决时自己并未举手同意上法庭,要求赔偿损失,并声明表决时自己并未举手同意这一规定。这一规定。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6案例分析案例分析v 本案中村委会的行为不是立法活动,村民大会通过的本案中村委会的行为不是立法活动,村民大会通过的规定不是法律,不是法的表现形式,不具有法律的约束力,规定不是法律,不是法的表现形式,不具有法律的约束力,因而,孙某有权依法获得赔偿。这需要我们了解什么是法因而,孙某有权依法获得赔偿。这需要我们了解什么是法律的特征和创制?律的特征和创制?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7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一)

5、法律的一般含义(二)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8 1 1、法律的本质、法律的本质 2 2、法律的概念、法律的概念(一)法律的一般含义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9(1)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2)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3)法律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1 1、法、法律律的本质的本质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10法法律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2 2、法、法

6、律律的概念的概念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11v1 1、从法律体现的意志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由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从法律体现的意志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由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大人民意志的体现。(二)我国社会主义法(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律的本质的本质v2 2、从法律的实质内容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从法律的实质内容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然规律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v3 3、从法律的社会作用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从法律的社会作用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由中国特色

7、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法律保障。业顺利发展的法律保障。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12v 法律体系是由法律部门构成的,法律部门则是依法律体系是由法律部门构成的,法律部门则是依照调整社会关系的领域和调整的手段为标准,对法律进行照调整社会关系的领域和调整的手段为标准,对法律进行的一种分类。构成我国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的主要法律部的一种分类。构成我国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的主要法律部门包括:宪法、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刑法、程序法。门包括:宪法、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刑法、程序法。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13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三、

8、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一)法律的制定(二)法律遵守(三)法律执行(四)法律适用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14视频视频:有法可依有法可依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15v1 1、法律制定的概念、程序、法律制定的概念、程序法律制定就是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法律制定就是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权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立法程序:法律草案的提出;法律草案的审议;立法程序:法律草案的提出;法律草案的审议;法律草案的表决;法律的公布法律草案的表决;法律的公布(一)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制定 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16v法律遵守是指国

9、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法律遵守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以及履行职责和义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以及履行职责和义务的活动。务的活动。v依法办事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依法享有并行依法办事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依法享有并行使权利;二是依法承担并履行义务。使权利;二是依法承担并履行义务。(二)法律的遵守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17v在广义上,法律执行是指国家机关及在广义上,法律执行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国家和公共事务管理中其公职人员,在国家和公共事务管理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的活动。v在狭义上,法律执行则是指国

10、家行政在狭义上,法律执行则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活动,也被成为行政执机关执行法律的活动,也被成为行政执法。法。(三)法律执行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18v法律适用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法律适用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四)法律适用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19(一)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一)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二)提高党依法执政的水平(二)提高党依法执政的水平(三)建立社会主义法治政府(三)建立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

11、国家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20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20102010年形成中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十六大报告十六大报告 (一)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一)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

12、治精神21依法行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依法行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的一种基本方式。思主义政党执政的一种基本方式。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二)提高党依法执政的水平(二)提高党依法执政的水平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221 1、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2 2、提出法律议案、地方性法规草案,制定行政法规、规章、规范性、提出法律议案、地方性法规草案,制定行政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等制度,要符合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文件等制度,要符合宪法和法律规

13、定的权限和程序。3 3、全面、正确实施法律、法规、规章,保障法制统一、政令畅通。、全面、正确实施法律、法规、规章,保障法制统一、政令畅通。(三)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三)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4 4、基本形成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的行政决策机制和制度。、基本形成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的行政决策机制和制度。5 5、基本形成高效、便捷、成本低廉的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使社、基本形成高效、便捷、成本低廉的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使社会矛盾得到有效防范和化解。会矛盾得到有效防范和化解。6 6、使行政权力与责任紧密挂钩、与行政权力主体利益彻底脱钩。、使行政权力与责任紧密挂钩、与行政权力主体利益彻底脱

14、钩。7 7、使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观念明显提高。、使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观念明显提高。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231 1、按照公正司法和严格执法的要求,完善司法机关的、按照公正司法和严格执法的要求,完善司法机关的机构设置、职权划分和管理制度。机构设置、职权划分和管理制度。2 2、要从制度上保证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要从制度上保证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3 3、要完善诉讼程序,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要完善诉讼程序,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法权益。4 4、要

15、改革司法机关的工作机制和人财物管理体制,逐、要改革司法机关的工作机制和人财物管理体制,逐步实现司法审判和检察司法行政事务相分离。步实现司法审判和检察司法行政事务相分离。5 5、要加强对司法工作的监督,惩治司法领域中的腐败。、要加强对司法工作的监督,惩治司法领域中的腐败。(四)健全司法体制与制度(四)健全司法体制与制度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241 1、强化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只能,使权力机关对其他、强化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只能,使权力机关对其他国家机关的监督经常化、制度化。国家机关的监督经常化、制度化。2 2、充分发挥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作用,、充分发挥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

16、机关的作用,切实保障检察机关对行政机关与人民法院的法律监督权。切实保障检察机关对行政机关与人民法院的法律监督权。3 3、进一步完善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机制,切实发挥行、进一步完善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机制,切实发挥行政监察机关、审计机关的监督职能。同时高度重视、大政监察机关、审计机关的监督职能。同时高度重视、大力发展社会监督体系和制度。力发展社会监督体系和制度。(五)完善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五)完善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251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知道,既立足于中国实践,、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知道,既立足于中国实践,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既继承中国优秀的法律传又充分体现时

17、代精神,既继承中国优秀的法律传统,又吸收外来有益的法律文化。统,又吸收外来有益的法律文化。2 2、树立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树立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的社会主义法治历年,不断提高维局、党的领导的社会主义法治历年,不断提高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能力。护社会主义法治的能力。3 3、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普及基本法律知识,增强、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普及基本法律知识,增强公民法律意识。公民法律意识。(六)培植社会主义新型法律文化(六)培植社会主义新型法律文化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26v 1 1、法律的一般含义是什么?、法律的一般含义是什么?v 2 2、我国社

18、会主义法律的本质是什么?、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是什么?v 3 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括哪些?、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括哪些?v 4 4、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问题探索问题探索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27第二节第二节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观念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观念二、法律权利与义务观念二、法律权利与义务观念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28v(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v(二)党的领导是社会主

19、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根本保证(二)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根本保证v(三)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三)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观念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观念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29v(一)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性质(一)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性质v(二)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关系(二)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关系二、法律权利与义务观念二、法律权利与义务观念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30v 1 1、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v 2 2、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三、

20、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31v 1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关系?、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关系?v 2 2、如何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如何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v 3 3、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含义?、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含义?问题探索问题探索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32一、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一、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二、掌握国家安全法律知识二、掌握国家安全法律知识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第三节第三节 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增强国家安全意识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33案例案例:吴某、马某为境外非法提供

21、国家秘密案吴某、马某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案 被告人:吴某,男,被告人:吴某,男,3131岁,某通讯社编辑。岁,某通讯社编辑。被告人:马某,女,被告人:马某,女,2929岁,某通讯社编辑。岁,某通讯社编辑。一审查明:一审查明:19921992年年3 3月被告人吴某与前来北京采访七届人大五次月被告人吴某与前来北京采访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的香港会议的香港快报快报的记者梁某相识,梁唆使吴某搜集中共十四大的的记者梁某相识,梁唆使吴某搜集中共十四大的报告稿。同年报告稿。同年1010月月4 4日,吴利用工作之便,将本单位的有关人员内部日,吴利用工作之便,将本单位的有关人员内部传阅的江泽民传阅的江泽民在中国共产

22、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送审(送审稿),私自复印一份,当日下午,吴某指使被告人马某按事先约定的稿),私自复印一份,当日下午,吴某指使被告人马某按事先约定的地点,将报告非法提供给梁某。尔后,梁某私自安装传真机,将报告地点,将报告非法提供给梁某。尔后,梁某私自安装传真机,将报告发送给发送给快报快报,1010月月5 5日,日,快报快报全文登载了报告。梁某于全文登载了报告。梁某于1010月月2121日,给吴、马人民币兑换券日,给吴、马人民币兑换券50005000元。元。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34 法院审理认定二被告系共同犯罪,他们利用国家工作法院审理

23、认定二被告系共同犯罪,他们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身分,非法获取国家秘密,并向境外泄露,构成为人员的身分,非法获取国家秘密,并向境外泄露,构成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吴某系主犯,马系从犯。根据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吴某系主犯,马系从犯。根据全国人大全国人大关于严惩泄露国家秘密罪的补充规定关于严惩泄露国家秘密罪的补充规定,判处,判处吴某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判处马某(认罪态度吴某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判处马某(认罪态度好)有期徒刑好)有期徒刑6 6年,剥夺政治权利年,剥夺政治权利1 1年。二被告上诉,二审年。二被告上诉,二审法院驳回上诉,维护原状。法院驳回上诉,维护原状。第七章 增强法

24、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35案例分析案例分析 在本案中,被告人吴某、马某向境外人员提供的江泽民在本案中,被告人吴某、马某向境外人员提供的江泽民在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送审稿),损害了国家安全,(送审稿),损害了国家安全,因此,应当定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因此,应当定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可见,当行为人向境外人员告知国家秘密,只有达到危害国家可见,当行为人向境外人员告知国家秘密,只有达到危害国家安全程度的,应当认定为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安全程度的,应当认定为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

25、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密情报罪。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36v(一)国家安全是关系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问题(一)国家安全是关系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问题v(二)建立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国家安全观(二)建立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国家安全观v(三)新时代的国家安全战略(三)新时代的国家安全战略一、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一、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37v(一)国家安全的一般法律制度(一)国家安全的一般法律制度v 国家安全法国家安全法、刑法刑法v(二)国防安全法律制度(二)国防安全法律制度v 国防法国防法、反分裂国家法反分裂国家法、兵役法兵役法、v 军事设施保护法军事设施保护法

26、、出境入境边防检查条例出境入境边防检查条例v(三)经济安全法律制度(三)经济安全法律制度v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v 法法、外商独资企业法外商独资企业法、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国人民银行法v 商业银行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证券法、保险法保险法、v 矿产资源法矿产资源法、节约能源法节约能源法二、掌握国家安全法律知识二、掌握国家安全法律知识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38v(四)网络信息安全法律制度(四)网络信息安全法律制度v 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计算机信息系统计算机信息系统v 安全保护条例安全保护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

27、办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v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v(五)生态安全法律制度(五)生态安全法律制度v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v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濒危野生动濒危野生动v 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v 条约议定书条约议定书v(六)社会公共安全法律制度(六)社会公共安全法律制度v 刑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消防法消防法、v 食品卫生法食品卫生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

28、条例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39v(一)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一)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 v(二)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二)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v(三)提供便利条件或其他协助义务(三)提供便利条件或其他协助义务v(四)如实提供证据的义务(四)如实提供证据的义务v(六)不得非法持有、使用专用间谍器材的义务(六)不得非法持有、使用专用间谍器材的义务v(五)及时报告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义务(五)及时报告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义务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40v 1 1、如何理解新的国家安全观?、如何理解新的国家安全

29、观?v 2 2、国家安全法律制度包括哪些?、国家安全法律制度包括哪些?v 3 3、公民应承担哪些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公民应承担哪些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问题探索问题探索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41第四节第四节 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一、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一、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二、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二、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42冲动的代价冲动的代价 视频视频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43v(一)法律思维的含义(一)法律思维的含义v(二)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二)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一、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

30、式一、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44 法律思维,是指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精神,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和取向。(一)法律思维的含义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451 1、讲证据、讲证据2 2、讲程序、讲程序3 3、讲法理、讲法理(二)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461 1、学习法律知识、学习法律知识2 2、掌握法律方法、掌握法律方法3 3、参与法律实践、参与法律实践(三)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途径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47v(一)维护法律权威的意义(一)维护法律权威的意义v(二)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二)自觉维护

31、社会主义法律权威二、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二、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48v 1 1、社会主义法律思维的特征是什么?、社会主义法律思维的特征是什么?v 2 2、如何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如何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问题探索问题探索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49 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里,国王就是法律。潘恩潘恩名人名言名人名言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50 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的纸。列宁列宁名人名言名人名言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

32、识 弘扬法治精神51 明智的创制者也并不从制订明智的创制者也并不从制订良好的法律本身关手,而是事先要良好的法律本身关手,而是事先要考察一下,他要为之而立法的那些考察一下,他要为之而立法的那些人民是否适宜于接受那些法律。人民是否适宜于接受那些法律。法法 卢梭:卢梭:社会契约论社会契约论名人名言名人名言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52 一次不公的裁判比多次不平的一次不公的裁判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则把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则把水源败坏了。水源败坏了。【英】培根【英】培根论司法论司法 名人名言名人名言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53v v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社会主义法律和依法治国通过学习本章内容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社会主义法律和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与特征,明确我们的权利与义务,认识到社会主义法律的的科学内涵与特征,明确我们的权利与义务,认识到社会主义法律的权威性、培养法律意识、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作用,坚持在权威性、培养法律意识、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作用,坚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教学小结教学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