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断裂现象分析

上传人:shug****ng1 文档编号:182796036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4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钢材断裂现象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钢材断裂现象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钢材断裂现象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钢材断裂现象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材断裂现象分析(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钢材断裂现象分析如今,用于各行业的钢材品种达数千种之多。每种钢材都因不同的性能、化学成分或 合金种类和含量而具有不同的商品名称。虽然断裂韧性值大大方便了每种钢的选择,然而这 些参数很难适用于所有钢材。主要原因有:第一,因为在钢的冶炼时需加入一定数量的某种 或多种合金元素,成材后再经简单热处理便可获得不同的显微组织,从而改变了钢的原有性 能;第二,因为炼钢和浇注过程中产生的缺陷,特别是集中缺陷(如气孔、夹杂等)在轧制 时极其敏感,并且在同一化学成分钢的不同炉次之间,甚至在同一钢坯的不同部位发生不同 的改变,从而影响钢材的质量。由于钢材韧性主要取决于显微结构和缺陷的分散(严防集中 缺陷)度,而不是

2、化学成分。所以,经热处理后韧性会发生很大变化。要深入探究钢材性能 及其断裂原因,还需掌握物理冶金学和显微组织与钢材韧性的关系。1. 铁素体-珠光体钢断裂铁素体-珠光体钢占钢总产量的绝大多数。它们通常是含碳量在0.05%0.20%之间的铁 -碳和为提高屈服强度及韧性而加入的其它少量合金元素的合金。铁素体-珠光体的显微组织由BBC铁(铁素体)、0.01%C、可溶合金和Fe3C组成。在 碳含量很低的碳钢中,渗碳体颗粒(碳化物)停留在铁素体晶粒边界和晶粒之中。但当碳含 量高于0.02%时,绝大多数的Fe3C形成具有某些铁素体的片状结构,而称为珠光体,同时 趋向于作为“晶粒”和球结(晶界析出物)分散在铁

3、素体基体中。含碳量在0.10%0.20% 的低碳钢显微组织中,珠光体含量占 10%25%。尽管珠光体颗粒很坚硬,但却能非常广泛地分散在铁素体基体上,并且围绕铁素体轻松 地变形。通常,铁素体的晶粒尺寸会随着珠光体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因为珠光体球结的形成 和转化会妨碍铁素体晶粒长大。因此,珠光体会通过升高d-1/2 (d为晶粒平均直径)而间 接升高拉伸屈服应力5 y。从断裂分析的观点看,在低碳钢中有两种含碳量范围的钢,其性能令人关注。一是,含 碳量在 0.03%以下,碳以珠光体球结的形式存在,对钢的韧性影响较小;二是,含碳量较高 时,以球光体形式直接影响韧性和夏比曲线。2. 处理工艺的影响实践得知,

4、水淬火钢的冲击性能优于退火或正火钢的冲击性能,原因在于快冷阻止了渗 碳体在晶界形成,并促使铁素体晶粒变细。 许多钢材是在热轧状态下销售,轧制条件 对冲击性能有很大影响。较低的终轧温度会降低冲击转变温度,增大冷却速度和促使铁素体 晶粒变细,从而提高钢材韧性。厚板因冷却速度比薄板慢,铁素体晶粒比薄板粗大。所以, 在同样的热处理条件下厚板比薄板更脆性。因此,热轧后常用正火处理以改善钢板性能。热轧也可生产各向异性钢和各种混合组织、珠光体带、夹杂晶界与轧制方向一致的定向 韧性钢。珠光体带和拉长后的夹杂粗大分散成鳞片状,对夏比转变温度范围低温处的缺口韧 性有很大影响。3. 铁素体-可溶合金元素的影响绝大多

5、数合金元素加入低碳钢,是为了生产在某些环境温度下的固溶体硬化钢,提高晶 格摩擦应力& i。但目前还不能仅用公式预测较低屈服应力,除非已知晶粒尺寸。虽然屈服 应力的决定因素是正火温度和冷却速度,然而这种研究方法仍很重要,因为可以通过提高& i 预测单个合金元素可降低韧性的范围。铁素体钢的无塑性转变(NDT)温度和夏比转变温度的回归分析至今尚无报导,然而 这些也仅限于加入单个合金元素对韧性影响的定性讨论。以下就几种合金元素对钢性能的影 响作简要介绍。1)锰。绝大多数的锰含量约为0.5%。作为脱氧剂或固硫剂加入可防止钢的热裂。在低 碳钢中还有以下作用。含碳量0.05%钢,空冷或炉冷后有降低晶粒边界渗

6、碳体薄膜形成的趋势。可稍减小铁素体晶粒尺寸。 可产生大量而细小的珠光体颗粒。前两种作用说明NDT温度随着锰量的增加而降低,后两种作用会引起夏比曲线峰值更 尖。钢含碳量较高时,锰能显著降低约50%转变温度。其原因可能是因珠光体量多,而不 是渗碳体在边界的分布。必须注意的是,如果钢的含碳量高于0.15%,高锰含量对正火钢的 冲击性能影响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因为钢的高淬透性引起奥氏体转变成脆性的上贝氏体,而 不是铁素体或珠光体。2)镍。加入钢中的作用似锰,可改善铁-碳合金韧性。其作用大小取决于含碳量和热处 理。在含碳量(约 0.02%)很低的钢中,加入量达到2%就能防止热轧态和正火钢晶界渗碳 体的形成

7、,同时实质降低开始转变温度TS,升高夏比冲击曲线峰值。进一步增加镍含量,改善冲击韧性效果则降低。如果这时含碳量低至正火后无碳化物出 现时,镍对转变温度的影响将变得很有限。在含碳约0.10%的正火钢中加入镍,最大的好处 是细化晶粒和降低游离氮含量,但其机理目前尚不清楚。可能是由于镍作为奥氏体的稳定剂 从而降低了奥氏体分解的温度。3)磷。在纯净的铁磷合金中,由于铁素体晶界会发生磷偏析降低了抗拉强度Rm而使 晶粒之间脆化。此外,由于磷还是铁素体的稳定剂。所以,加入钢中将大大增加5 i值和铁 素体晶粒尺寸。这些作用的综合将使磷成为极其有害的脆化剂,发生穿晶断裂。4)硅。钢中加硅是为了脱氧,同时有益于提

8、高冲击性能。如果钢中同时存在锰和铝, 大部分硅在铁素体中溶解,同时通过固溶化硬化作用提高5 i。这种作用与加入硅提高冲击 性能综合的结果是,在稳定晶粒尺寸的铁-碳合金中按重量百分比加入硅,使50%转变温度 升高约44C。此外,硅与磷相似,是铁素铁的稳定剂,能促进铁素体晶粒长大。按重量百 分数计,硅加入正火钢中将提高平均能量转换温度约60 Co5)铝。以合金和脱氧剂的作用加入钢中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第一,与溶体中的氮生 成A1N,去除游离氮;第二,A1N的形成细化了铁素体晶粒。这两种作用的结果是,每增加 0.1%的铝,将使转变温度降低约406然而,当铝的加入量超过了需要“固化”游离氮的 作用将变

9、弱。6)氧。钢中的氧会在晶界产生偏析导致铁合金晶间断裂。钢中氧含量高至0.01%,断 裂就会沿着脆化晶粒的晶界产生的连续通道发生。即使钢中含氧量很低,也会使裂纹在晶界 集中成核,然后穿晶扩散。解决氧脆化问题的方法是,可加入脱氧剂碳、锰、硅、铝和锆, 使其和氧结合生成氧化物颗粒,而将氧从晶界去除。氧化物颗粒也是延迟铁素体生长和提高 d-/2的有利物质。4. 含碳量在0.3%一0.8%的影响亚共析钢的含碳量在0.3%一0.8%,先共析铁素体是连续相并首先在奥氏体晶界形成。 珠光体在奥氏体晶粒内形成,同时占显微组织的35%一100%。此外,还有多种聚集组织在 每一个奥氏体晶粒内形成,使珠光体成为多晶

10、体。由于珠光体强度比先共析铁素体高,所以限制了铁素体的流动,从而使钢的屈服强度和 应变硬化率随着珠光体含碳量的增加而增加。限制作用随硬化块数量增加,珠光体对先共析 晶粒尺寸的细化而增强。钢中有大量珠光体时,形变过程中会在低温和/或高应变率时形成微型解理裂纹。虽然 也有某些内部聚集组织断面,但断裂通道最初还是沿着解理面穿行。所以,在铁素体片之间、 相邻聚集组织中的铁素体晶粒内有某些择优取向。5. 贝氏体钢断裂在含碳量为0.10%的低碳钢中加入0.05%钼和硼可优化通常发生在700一8506奥氏体- 铁素体转变,且不影响其后在4506和6756时奥氏体-贝氏体转变的动力学条件。在大约525_675

11、C之间形成的贝氏体,通常称为“上贝氏体;在450一525之间形成 的称为“下贝氏体”。两种组织均由针状铁素体和分散的碳化物组成。当转变温度从6756 降至4506时,未回火贝氏体的抗拉强度会从585MPa升高至1170MPa。因为转变温度由合金元素含量决定,并间接影响屈服和抗拉强度。这些钢获得的高强度 是以下两种作用的结果:1)当转变温度降低时,贝氏体铁素体片尺寸不断细化。2)在下贝氏体内精细的碳化物不断分散。这些钢的断口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抗拉 强度和转变温度。有两种作用要注意:第一,一定的抗拉强度级别,回火下贝氏体的夏比冲击性能远远优 于未回火的上贝氏体。原因是在上贝氏体中,球光体内的解

12、理小平面切割了若干贝氏体晶粒, 决定断裂的主要尺寸是奥氏体晶粒尺寸。在下贝氏体中,针状铁素体内的解理面未排成一直线,因此决定准解理断裂面是否断裂 的主要特征是针状铁素体晶粒尺寸。因为这里的针状铁素体晶粒尺寸仅为上贝氏体中的奥氏 体晶粒尺寸的 1/2。所以,在同一强度级别,下贝氏体转变温度比上贝氏体低许多。除了上面的原因之外是碳化物分布。在上贝氏体中碳化物位于晶界沿线,并通过降低抗 拉强度 Rm 增加脆性。在回火的下贝氏体中,碳化物非常均匀地分布的铁素体中,同时通过 限制解理裂纹以提高抗拉强度并促进球化珠光体细化。第二,要注意的是未回火合金中转变温度与抗拉强度的变化。在上贝氏体中,转变温度 的降

13、低会使针状铁素体尺寸细化同时升高延伸强度Rp0.2。在下贝氏体中,为获得830MPa或更高的抗拉强度,也可通过降低转变温度提高强度的 方法实现。然而,因为上贝氏体的断口应力取决于奥氏体晶粒尺寸,而此时的碳化物颗粒尺 寸已经很大,因此通过回火提高抗拉强度的作用很小。6. 马氏体钢断裂碳或其它元素加入钢中可延迟奥氏体转变成铁素体和珠光体或贝氏体,同时奥氏体化后 如果冷却速度足够快,通过剪切工艺奥氏体会变成马氏体而不需进行原子扩散。理想的马氏体断裂应具有以下特征。因为转变温度很低(200C或更低),四面体铁素体或针状马氏体非常细。因为通过剪切发生转变,奥氏体中的碳原子来不及扩散出晶体,使铁素体中的碳

14、原 子饱和从而使马氏体晶粒拉长导致晶格膨胀。 发生马氏体转变要超过一定的温度范围,因为初始生成的马氏体片给以后的奥氏体 转变成马氏体增加阻力。所以,转变后的结构是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的混合结构。为了保证钢的性能稳定,必须进行回火。高碳(0.3%以上)马氏体,在以下范围内回 火约lh,经历以下三个阶段。1)温度达到约100C时,马氏体某些过饱和碳沉淀并形成非常细小的-碳化物颗粒, 分散于马氏体中而降低碳含量。2)温度在100300C之间,任何残余奥氏体都可能转变成贝氏体和 -碳化物。3)在第3阶段回火中,大约200C起取决于碳含量和合金成分。当回火温度升至共析 温度,碳化物沉淀变粗同时Rp0.2降

15、低。7. 中强度钢(620MPa<Rp0.2<1240MPa)断裂除了消除应力提高冲击韧性之外,回火还有以下两种作用:第一,转变残余奥氏体。残留奥氏体将在低温约30C转变成韧性针状下贝氏体。在较 高的温度如600C,残余奥氏体会转变成脆性的珠光体。因此,钢在550600C进行第一次 回火,在300C进行第二次回火,以避免形成脆性珠光体,称这种回火制度为“二次回火”第二,增加弥散性碳化物含量(抗拉强度Rm增加),降低屈服强度。如果升高回火温 度,两者都将会引起冲击,转变回火范围降低。因为显微组织变精细,在同样强度级别,将 提高抗拉塑性。回火脆性是可逆的。如果回火温度高到超过了临界范围

16、而降低了转变温度,可将材料再 加热后在临界范围处理,回火温度才可以再升高。如果出现微量元素,表明脆性将得到改善。 最重要的微量元素是锑、磷、锡、砷,加上锰和硅都有去脆作用。如果其它合金元素存在, 钼也能降低回火脆性,同时镍和铬也有一定的作用。8. 高强度钢(Rp0.2>1240MPa)断裂高强钢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生产:淬火和回火;淬火和回火前奥氏体变形;退火和时效 生产沉淀硬化钢。此外,还可通过应变和再回火或回火期应变,都可进一步提高钢的强度。9. 不锈钢断裂不锈钢主要由铁-铬、铁-铬-镍合金和其它改善力学性能与抗蚀能力的元素组成。不锈钢 防蚀是因为在金属表面生成了可防止进一步氧化的铬氧

17、化物不可渗透层。因此,不锈钢在氧化气氛中能防止腐蚀并使铬氧化物层得到强化。但在还原气氛中,铬 氧化层受到损害。抗蚀性随着铬、镍含量增加而增加。镍可全面提升铁的钝化性。增加碳是为了改善力学性能和保证奥氏体不锈钢性能的稳定。一般说来,不锈钢利用显 微组织进行分类。马氏体不锈钢。属于铁-铬合金,可进行奥氏体化和后序热处理生成马氏体。通常含 铬 12%,含碳 0.15%。 铁素体不锈钢。含铬约14%18%,碳0.12%。因为铬是铁素体的稳定剂,奥氏体 相被超过 13%的铬彻底抑制,因而是完全的铁素体相。 奥氏体不锈钢。镍是奥氏体的强稳定剂,因此,在室温、低于室温或高温状态下, 镍含量为 8%,铬含量为

18、 18%(300型)能使奥氏体相非常稳定。奥氏体不锈钢类似于铁素 体型,不能通过马氏体转变而硬化。铁素体和马氏体不锈钢特征,如晶粒尺寸等与同级别的其它铁素体钢和马氏体钢相似。奥氏体不锈系 FCC 结构,在冷冻温度下都不可能解理断裂。大型件冷轧80%后, 310 型不锈钢有极高的屈服强度和缺口敏感性,甚至在温度低至-253C还具有1.0的缺口敏感性 比。因此,可用于导弹系统的液氢贮存箱。相似的301型不锈钢可用于温度低至183 C的液 氧贮存箱。但在这些温度以下是不稳定的,如发生任何塑性变形,不稳定的奥氏体都会变成 脆性的非回火马氏体。绝大多数奥氏体钢用于防腐环境,被加热至500900C温度范围, 铬碳化物会沉淀在奥氏体晶界,结果使晶界附近范围内的铬层被完全耗尽。该部位非常容易受到腐蚀和局部腐蚀,如果存在应力,还可导致晶脆性断裂。为了减轻上述危害,可加入少量性能强于铬碳化物的元素,例如钛或铌,与碳形成合金 碳化物,防止铬被耗尽和随之而致的应力腐蚀裂纹。常称这种处理为“稳定化处理”。奥氏体不锈钢也常用于高温,如压力容器,防止和满足抗腐蚀和抗蠕变。某些钢种因为 在焊后热处理和高温环境下对热影响区及其附近的裂纹十分敏感。所以,当焊接再加热时 受高温作用,铌或钛碳化物会在晶粒内和晶界沉淀,导致裂纹产生而影响使用寿命,这必须 给予高度重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