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技术》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上传人:lis****666 文档编号:182754769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6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光电技术》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光电技术》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光电技术》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光电技术》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电技术》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光电技术?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摘 要:对?光电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利用科研一线的现代观点、先进理念和典型工程个案充实课堂教学,实现课堂内容时代化;将多媒体的声、光、电技术充分合理地与光电技术课程紧密结合,从感官直接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消化与吸收并重的实验实训基地的开设为培养实用性人才提供了平台。关键词:光电技术;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光电信息技术是将光学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材料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高新技术。光电测试技术是光电信息技术的主要技术之一,它以其非接触、高精度、高速度、实时等特点,成为现代检测技术最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之一 1。?光

2、电技术?课程主要介绍光电检测技术的根本原理、器件、方法等。因此,该课程也成了相关理、工科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课程。学习和掌握这门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素质和培养分析能力、创新能力都有重要意义。但该课程涉及的内容多,知识面很广2,肩负着相关理工专业从根底转向专业应用的传承作用。为了适应光电信息技术的迅速开展对光电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加的开展趋势,河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开设了?光电技术?这门课程,然而如何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开展需要,使其具有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中重点思考的问题之一。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他人的先进成果,广泛搜集学生的反响意见,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有益的探索。一、

3、?光电技术?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杂而滞后的教材内容(二)枯燥的教学方式教学方式单一,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不能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授课效果和学习效果不佳。(三)贫乏的实践环节目前的课程体系中,实验实践环节偏少,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和锻炼的综合性实验更少,教学方式不够完善,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不利。以上问题的存在不适应国家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光电技术在开展,招生规模在扩大,与时俱进,从实际需要出发,我们必须对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使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都能紧跟信息时代的要求。二、光电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一)立足信息技术前沿,更新课程知识结构体系以我们学院

4、选用的浙江大学缪家鼎等人编写的?光电技术?为例,教材内容涉及多而且分散,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其中对原理的表达多,典型应用和设计介绍少;传统光电器件多,新型器件少;简单应用多,新领域综合应用少;总之内容显得老化,跟不上当前的科技开展。光电检测技术是多学科交叉而形成的一门新兴技术,在工程实践中,它始终呈现高速开展态势,不断有新的器件、新的检测方法、新的应用领域问世。这些因素决定了课程内容的动态变化性和学科延展性。针对该学科的这些鲜明特点,课题组首先对课程主线结构进行优化,建立了光电技术课程的结构“大树如图2所示。即以光辐射源和半导体物理根底作为根底理论教学内容,它们作为光电技术这棵大树的根基,为光

5、电技术课程的学习提供给养;以光电信号的转换和处理为主干教学内容,它通过光信号的变换、光电信号变换和电学信号的变换等原理为各个光电器件的应用输送养分,根据这一环节可以给出各个器件的特性参数,从而为器件的实际应用提供准那么;以典型光电器件的分析和设计升华教学内容,针对不同的器件还有其独特的性能及应用领域根据学生的兴趣展开专题课堂讨论,使现代光电系统硕果纷呈。其次,课程从各个单元上配合主线结构,也按照光电信息系统的特点进行“裁剪和“重缝。我们以“立足教材,跟踪开展为指导思想,授课过程中删除了陈旧过时的内容,在讲授教材根本内容的同时,收集补充了光电技术相关学术期刊杂志、书籍;国内外光电探测器件知名厂家

6、、近年新型光电探测器件、新型光电信号检测技术和方法以及各类光电探测器件的最新进展和应用情况等。同时利用校内外专家教授和他们的研究生在科研中获得的光电技术的先进理念、现代观点及解决的问题的方式方法充实课堂教学,实现课程内容现代化,收到了良好教学的效果。(二)运用科学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1、研究型课堂教学方法的探索,实现课堂教学模式多样化。光电技术的动态变化性和学科前瞻性,要求教师必须积累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和多学科知识整合能力,仅靠课堂教学难以到达对整个课程的综合应用水平,必须探索多渠道教学方式,倡导将能力培养深入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到达“宽根底,重能力的教学目的。采取课上讲授、课堂

7、提问和讨论的启发式和开放型教学模式,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充分利用网络学堂。将电子版讲稿、教材、相关专题内容发布在网上,便利学生使用和学习。对于一些学科前沿问题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课外查资料,在充分准备的根底上,开展课堂讨论。教师对学生的讨论适时进行引导。布置学生写章节学习总结和小论文。通过小论文的写作,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了解国际上与本学科相关领域的最新科技动态。2、针对光电技术课程涉及的图表多、信息量大等特点,在多媒体课件设计时主要表达课程教学内容的主线、重要概念和结论以及为加深学生理解的图片、Flash动画和音像资料等,而概念的讲授、理论公式的推导等仍以传统的板书方式,即“品型窗口的

8、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就像多画面电视机那样,在主画面上开一个又一个窗口,窗口起到浏览辅助信息的作用。此外,还充分利用人眼生理视觉特性4,合理设计Powerpoint文稿的背景和字体的种类、大小、颜色及行距等,提高屏幕信息显示效果。如对半导体能带理论,学生常会觉得很抽象,难理解,故除在课堂讲授中增加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形象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外,通过板书例题可检验学生对其认识深度,再根据作业题中曝露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解释,效果非常有效。教学实践说明,授课用“品型窗的方法,教学结构简洁,重点突出,概念明确,教学效果良好。(三)“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实验教学改革,适当引进科研成果

9、自从1999年我国高校开始扩招以来,高等教育逐步从过去的“精英化向“群众化过渡并逐渐形成“群众化的高等教育格局。国家统计局威海调查队于近日举行了“大学生就业情况如何?专题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专科生就业率高出本科生39个百分点。本科生求职的最大困难是“缺乏工作经验,不会推销自己,因此培养实用型人才是当前本科教育的目标之一,实践性环节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突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让学生“消化理论,开展能力,课题组大胆探索,进行“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实验教学改革。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开展对人才的需求,本着“强化动手、突出创新、开放教学、资源共享的原那么,物理与

10、电子学院组建了河南大学实训教学中心,为学生电子竞赛和挑战杯等高校创新、创业大赛及学生科技制作活动提供场地和平台。我们根据学生特点,采取分层次培养,一般学生注重根本能力的培养,而学有余力的学生那么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中将实验分为三大类,首先是根底与验证型实验,其目的是验证、证明、稳固、掌握根本教学内容,例如光功率、光照度、发光强度、光谱特性等,通过实验强化认识。其次是设计与综合型实验,其目的是以“任务或“课题形式提出实验要求,综合使用知识来设计、开发完成工程,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和自学能力。比方光电倍增管和CCD器件的原理及应用;再者是研究与创新型实验,以自选/自带的独立研究形式为实验要求,重在

11、培养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比方利用光电器件组建的外表光电压谱仪,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仪,电致发光谱仪等对晶体样品进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理论的分析。该实验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查阅资料、思考以及创新的能力.熟悉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掌握这些光电器件的使用方法和本卷须知。由于课程实验与教学内容同步进行,对加深根本概念的理解、强化根本能力的训练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光电技术?课程的实验设备要求不同于传统的经典实验,具有很强的时代气息。 实验所用的核心器件,如光电倍增管、像增强器、雪崩光电二极管等光辐射探测器不仅价格昂贵、维护严格,而且开展更新也很快。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把教学和科研很好地结合起来

12、,突破教学大纲,用科研工程的局部内容补充或扩展教学大纲内容,充分利用科研仪器设备为学生开设实验,那么学生在掌握理论的根底上,内容就可以跟上当前的新技术,形成教学内容对新技术的快速反响,充分反映该相关领域的开展趋势,另一方面使课程的根本理论体系与实际应用的结合更为紧密,使整个课程的教学体系更为完善和统一,增强课程的实用感。最后还有利于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对课程的学习兴趣,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和能力。三、结束语教学是艺术和科学的有机结合,课堂是教学艺术的舞台。在教学中,把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是教师孜孜不倦的追求。我们的教育是用昨天的知识,培养

13、今天的人才,而要应对的是明天的挑战。所以,我们的课程教学改革从实际需要出发,立足于本专业,教学方法和实验内容都紧跟时代要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将改革贯穿到教学实践的每一个环节,使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实效。参考文献:1杨常松,陈海秀,李远禄.光电测试技术教学改革的探讨J.科技信息(博士专家论坛),2022,7-7.2于雪莲,顾国华.?光电子技术?教学方法的探讨J.高教论坛,2022,(9)77-81.3江文杰,曾学文,施建华.?光电技术?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22,32(4)43-45.4江文杰,曾学文,林亚风.利用人眼生理视觉特性提高多媒体教学效果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22,(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