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

上传人:pw****6 文档编号:182714911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八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八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 .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及相对应的地理区域类型;2 .在简单地图上实行区域划分;3 .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4 .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教学重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教学难点】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学法指导】【导学过程】【导】一、知识链接【学】二、新课导入 阅读课本回答: 1 .地理区域的划分能够分为哪些类型?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地理区域? 2 .一个地区只能属于一个地理区域吗,能够同时兼有多重“身份”吗? 3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是按

2、什么划分的? 4 .尝试划分区域活动3第1题。5 .邮政编码与不同级别的行政区域之间相关系吗(活动3第2题)?还有哪些事例反映出区域的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呢? 【练】一、 填空题1 .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山脉)、(河流)一致。2 .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影响的界线,大致与mm等降水量线一致。3 .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及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级阶梯分界线一致。4 .地理区域能够划分为多种类型,如、和等。5 .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地势最高的是地区,地势最低的是地区。二、选择题1.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以下哪一条年降水量线最接近?( ) 、200 、400 、8

3、00 、16002 .我国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分界线确定的说法,准确的是( )、气候差异 、地形差异 、河流差异 、植被差异3 .从区域的角度看,既是行政区域又是经济区域的是 ( )、青藏高原 、山西 、深圳 、山东半岛4 .以下区域中属于同一尺度的是 ( )、深圳、广东 、北京、重庆 、香港、西藏自治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5 .我国四大区域中,面积最大的是 (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6 .北方地区不包括哪一个省?.山东省 、山西省 、河北省 、浙江省7 .云南省位于的温度带是 ( )、亚热带 、温带 、寒带 、热带8 .上海市属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北方地区 、

4、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9 .位于我国的第一级阶梯上的地理区域是 ( )、青藏地区 、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西北地区10 .我国陆地最低点位于 (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三、读“中国地理分区图”,回答以下问题1 .将图中大写英文字母代表的地理区域名称填在以下空格内:A、南 方 地 区, B、_地区,C、_地区,D、_地区。2 .图中C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_, D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_。3 .A、B两地区的地理分界线(图中虚线)是_岭_河一线,【总结反思】 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 .明确秦岭淮河一线是划分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线。2 .通过阅

5、读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比较图,明确区域主要的自然特征。3 .通过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的比照,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以及它们是如何受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的。进而树立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关念。【教学重点】南方和北方的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存有的差异。【教学难点】应该让学生懂得我国南、北方区域之间存有着很大差异,但区域内部也存有着较大的景观差异。如:北方区域内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而东北林海雪原中也有白雪覆盖的亚寒带针叶林;南方区域内以长江流域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而海南岛也有热带风光。【学法指导】【导学过程】【导】一、知识链接【学】二、新课导入1 .想一想:北方

6、地区和南方地区有哪些自然差异?北 方 地 区南 方 地 区分 界 线主 要 地 形1月平均气温年 降 水 量河 流 流 量河流结冰期典型植被类型2 .思考: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是什么? 【练】 一、填空题1 .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一线。2 .我国北方地区有两大著名的平原,它们是和。3 .北方地区的植被类型主要是,南方地区的植被类型主要是 4 .北方地区1月平均气温,南方地区1月平均气温。二、选择题1 .以下河流中,不流经北方地区的是 ( )A、海河 B、黄河 C、辽河 D、塔里木河2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7、3 .以下不属于北方地区的是 ( )A、黄土高原 B、东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山东丘陵4 .南方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5 .造成北方和南方自然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 C、人为因素 D、气温和降水6 .关于北方地区的气候表达准确的是 ( )A、四季如春 B、全年高温多雨 C、全年干燥少雨D、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7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 ( )A、秦岭淮河一线 B、大兴安岭 C、巫山 D、武夷山8 .以下地形区、山脉属于北方地区的是 ( )A、太行山、内蒙古高原 B、阴山、东北

8、平原 C、山东丘陵、松嫩平原、 D、小兴安岭、云贵高原9 .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特征是 ( )A、山地、丘陵为主 B、以盆地、高原为主C、平原、盆地为主 D、平原、盆地、高原、丘陵交错分布【要点归纳】1 .南方和北方在自然方面有那些差异(地理位置、气候、河流和植被等);2 .影响南方和北方地区自然差异主导因素是气候;3、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在人文方面有些什么差异(耕地、耕作制度、农作物、生活习惯、交通运输、娱乐活动等)4 .影响南方和北方地区人文差异主导因素是气候。 【总结反思】第六章 北方地区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 .通过阅读北方地区图,明确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 地形 气候;2 .通过对北方地区和

9、南方地区的比照,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差异,树立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关念。【教学重点】北方的位置范围 地形 气候。【学法指导】【导学过程】【导】一、知识链接北 方 地 区南 方 地 区分 界 线耕 地 类 型熟 制主要农作物主 要 饮 食传统运输方式传 统 民 居主 要 剧 种园 林 建筑【学】二、新课导入1 .想一想: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有哪些自然差异?【练】一、填空题 1 .受影响,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生产方式、文化传统等方面有很大差异。 2 .北方交通运输以运输为主;在我国南方,仍然是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 3 .北方的农田多为,以种植和为主,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4 .南方地区居

10、民屋顶坡度,墙体,主要是受因素影响而形成。 5 .北方人冬季爱好的体育项目是和。 6 .我国北方地区有两大著名的平原,它们是平原和平原。 二、选择题1 .居民以大米为主食的地区是 ( )A、东北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黄土高原 D、华北平原2 .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其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差异 B、地形差异 C、海陆差异 D、技术差异3 .过去的“北大荒”,如今的“北大仓”,指的是 ( )A、黄土高原 B、华北平原 C、东北平原 D、内蒙古高原4 .北方地区的中学生寒假长,主要原因是 ( )A、北方地区纬度较高,冬季寒冷而漫长B、寒假时间长是为了充分的休息,有利于健康

11、C、学生喜欢放长假 D、当地政府规定的,为了让学生好好过年5北方地区多旱涝灾害的原因是 ( )A、冬季气温低,河水结冰 B、水土流失严重,河道淤塞,汛期排洪不畅C、没有防旱、防洪措施 D、亚热带季风气候显著,降水集中在夏季6 .南方地区的居民屋顶坡度较北方地区大,原因是 ( )A、主要是突出居民的居住功能,外表显得气派豪华B、这是由南方地区降水多,屋顶坡度较大有利于排水C、主要是由南方地区的传统文化决定的D、这是因为南方地区的河流密集,和网密布坚定的7 .北方地区居民的主食是 ( )A、大米 B、小米 C、面食 D、玉米8 .制约华北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多高原、山地 B、能源缺乏 C、劳动力资源缺乏 D、水资源紧张 【总结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