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的脱碳反应及脱碳

上传人:lis****210 文档编号:182678655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3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钢的脱碳反应及脱碳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钢的脱碳反应及脱碳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钢的脱碳反应及脱碳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钢的脱碳反应及脱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的脱碳反应及脱碳(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管件知识(3)钢的脱碳反应钢的脱碳反应钢液内碳氧化而被除去的反应。碳对钢的力学性能影响很大,是钢中最重要的合金元素。除了极少数钢种外,绝大多数钢中含碳量都 在1%以下;而生铁含碳一般在34.5%范围,因此,脱碳就成为炼钢过程中最重要的反应之一。脱碳反 应产物一氧化碳(在钢液含碳很低时,产物中有少量二氧化碳)气泡穿过钢液排出,强烈搅动熔池这种现 象被称为“沸腾”。沸腾时,气泡中氢、氮等气体的分压极低,使钢液中溶解的氢、氮等有害杂质向气泡中转 移,钢中的非金属夹杂物也随着气泡上升而被除去。沸腾不仅使钢液温度和化学成分均匀,还增加气相 熔渣-钢液的接触面,加快各种反应的速度。脱碳引起的沸腾是保证钢质

2、量的一个重要措施,所以一般电炉 和平炉炼钢过程中总要有一定的去碳量。脱碳反应从来就受到冶金工作者的特别重视。早在1931年,瓦 舍(H.C.Vacher)和哈密顿(E.H.Hamilton)开始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出了 1580C铁液中的碳氧平衡浓度积为 0.0025;以后,许多知名的冶金学者如奇普曼(J.Chipman)、申克(H.Schenck)等都研究过脱碳反应。脱碳反应热力学炼钢脱碳过程中,氧传输到钢液有两种途径:氧气直接和钢液接触,如转炉炼钢时向熔池吹氧脱碳, 其反应是:2C+O2f2CO; C代表溶于钢中的碳。氧经过炉渣传送到钢液如平炉和电炉炼钢时,氧化期 的脱碳,其反应是:(FeO)

3、代表渣中的氧化亚铁。两者都包括钢液中的碳氧反 。这是个弱放热反应,其平衡常数K随温度升高而稍有减小。在炼钢温度下,K为400500。当CO的分压为1 大气压时,钢液中碳和氧的平衡浓度积为:m=%C%O = 0.0020.0025在炼钢过程前期,炉内温度较低,钢中的硅、锰等元素大量氧化碳也可能部分氧化,它们都在争夺钢中的 氧。以后,钢中硅、锰含量减少,炉温升高,一直到脱氧前,钢液中的碳氧反应即成为控制钢中氧含量的主 要反应。所以,实际炼钢过程中也存在着【C】高则【0】低,【C】低则【0】高的规律,只不过是实际 的碳氧浓度积较上述平衡浓度积为大;这说明了碳氧反应未达到平衡但又接近平衡。气相中一氧化

4、碳分压 降低时,【C】【0】亦成比例地降低,碳氧反应更为完全。这是在真空或吹入惰性气体条件下,可同 时脱碳和脱氧的理论基础。温度升高,钢液中许多元素的脱氧能力明显下降(见钢的脱氧反应),但碳氧反应的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 很小。在更高的温度(如17501800C )下,降低气相中一氧化碳分压,可使碳氧反应进行得更完全,而 钢中如含铬时,铬却氧化很少。这是氩氧混吹(即AOD法)精炼高铬不锈钢过程中去碳保铬的热力学依据(见 炉外精炼)。脱碳反应动力学钢液中碳氧反应的速度很快。在碳含量不很低时,反应速度取决于供氧强度而与【C】浓度无关。氧 气底吹、顶吹转炉炼钢时的供氧强度大,脱碳速度亦大,一般每分钟约脱

5、除0.2%左右。平炉及电炉炼钢 时,氧化期靠炉渣供氧的强度小,每分钟脱碳约为0.01%,向熔池吹入氧,脱碳速度可以成倍地提高。当钢 中含碳量低于某个临界值(一般认为此临界值在0.070.12%之间),供氧强度对脱碳速度已不起明显作 用。这时,起决定作用的是钢液中碳和氧向气泡与金属的反应界面的扩散。一般认为,碳高氧低时,起限 制作用的是氧的扩散;碳低氧高时,则是碳。这种情况下,增大气泡-金属界面(如吹入气体)和增加熔池搅拌 强度,可以提高脱碳速度。随着碳含量进一步降低(例如降到0.03%时),脱碳速度变得极慢。同时铁的氧 化程度急剧上升,进一步脱碳就十分困难。所以,用普通方法炼超低碳锹【C】)V

6、0.02%)是很不容易的。 这就需要采用真空或吹入氩气等手段进行脱碳。一氧化碳气泡的形成条件要产生一氧化碳气泡,首先必须具备生成一氧化碳的稳定核”的条件。在 钢液内单靠成分涨落产生的气泡“核”的尺寸极小,而钢液表面张力给半径极小的气泡“核”造成巨大的附加 压力。气泡“核”直径为10-6厘米时,这种压力可达5900大气压。实测氧气顶吹转炉炼钢时最大过饱和度 约为63 (即实际【%C】【0】积为平衡值的63倍)。据此算出稳定气泡核心的最小半径为10-3厘米。 靠局部成分涨落产生这样大的气泡核心的概率趋近于零,所以CO气体不是以钢液内均相成核并长大的方 式排出的。实际上,炼钢炉熔池接触的耐火材料表面

7、有许多细微孔隙,由于钢液对耐火材料不润湿,这些 孔隙不能被钢液所充满,从而保留有现成的气体一金属界面,这种孔隙就成为CO气泡的核心。碳的氧化 应在这些气泡核心与金属的界面上进行,使气泡长大,脱离孔隙而上浮。上浮过程中,在气泡一金属界面 上又不断发生碳氧反应而使气泡逐渐增大。在转炉、电炉、平炉炼钢的熔池以及钢水炉外处理吹入气体时, 由于存在大量现成的气泡一金属界面,不存在CO气泡“核”产生的动力学障碍。管件知识(4 )脱碳脱碳是钢加热时表面碳含量降低的现象。脱碳的过程就是钢中碳在高温下与氢或氧发生作用生成甲烷 或一氧化碳。其化学方程式如下;2Fe3C+O2=6Fe+2COFesC+RFe+ClF

8、e3C+H2O = 3Fe+CO+H2这些反应是可逆的,即氢、氧和二氧化碳使钢脱碳,而甲烷和一氧化碳则使钢增碳。脱碳是扩散作用的结果,脱碳时一方面是氧向钢内扩散;另一方面钢中的碳向外扩散。从最后的结果 看,脱碳层只在脱碳速度超过氧化速度时才能形成。当氧化速度很大时,可以不发生明显的脱碳现象,即 脱碳层产生后铁即被氧化而成氧化铁皮。因此,在氧化作用相对较弱的气氛中,可以形成较深的脱碳层。变压器硅钢片要求合碳量尽量低,除在冶炼上应加以控制外,在锻轧加热时还应利用脱碳现象,使碳 含量进一步下降,从而获得容易磁化的性能。但对大多数钢来说,脱碳会使其性能变坏,故均视为缺陷。 特别是高碳工具钢、轴承钢、高

9、速钢及弹簧钢,脱碳更是一种严重的缺陷。脱碳层的组织特征:脱碳层由于碳被氧化,反映在化学成分上其含碳量较正常组织低;反映在金相组 织上其渗碳体(Fe )的数量较正常组织少;反映在力学性能上其强度或硬度较正常组织低。钢的脱碳层包括全脱碳层和部分脱碳层(过渡层)两部分。部分脱碳层是指在全脱碳层之后到钢含碳 量正常的组织处。在脱碳不严重的情况下,有时仅看到部分脱碳层而没有全脱碳层。关于脱碳层深度可根据脱碳成分、组织及性能的变化,采用多种方法测定。例如逐层取样化学分析钢 的含碳量,观察钢的表面到心部的金相组织变化,测定钢的表层到心部的显微硬度变化等等。实际生产中 以金相法测定钢的脱碳层最为普遍。(二)脱

10、碳对钢性能的影响1.对锻造和热处理等工艺性能的影响1)2Cr13不锈钢加热温度过高,保温时间过长时,能促使高温5铁素体在表面过早的形成,使锻件表 面的塑性大大降低,模锻时容易开裂。2)奥氏体锰钢脱碳后,表层将得不到均匀的奥氏体组织。这不仅使冷变形时的强化达不到要求,而 且影响耐磨性,还可能由于变形不均匀产生裂纹。3)钢的表面脱碳以后,由于表层与心部的组织不同和线膨胀系数不同,因此淬火时所发生的不同组 织转变及体积变化将引起很大的内应力,同时表层经脱碳后强度下降,甚至在淬火过程中有时使零件表面 产生裂纹。2对零件性能的影响对于需要淬火的钢,脱碳使其表层的含碳量降低,淬火后不能发生马氏体转变,或转

11、变不完全,结果 得不到所要求的硬度。轴承钢表面脱碳后会造成淬火软点,使用时易发生接触疲劳损坏;高速工具钢表面脱碳会使红硬性下 降。由于脱碳使钢的疲劳强度降低,导致零件在使用中过早地发生疲劳损坏。零件上不加工的部分(黑皮部分)脱碳层全部保留在零件上,这将使性能下降。而零件的加工面上脱 碳层的深度如在机械加工余量范围内,可以在加工时切削掉;但如超过加工余量范围,脱碳层将部分保留 下来,使性能下降。有时因为锻造工艺不当,脱碳层局部堆积,机械加工时将不能完全去掉而保留在零件 上,引起性能不均,严重时造成零件报废。(三)影响钢脱碳的因素影响钢脱碳的因素有钢料的化学成分,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煤气成分等。1

12、钢料的化学成分对脱碳的影响钢料的化学成分对脱碳有很大影响。钢中含碳量愈高脱碳倾向愈大W、Al、Si、Co等元素都使钢脱 碳倾向增加;而Cr、Mn等元素能阻止钢脱碳。2加热温度的影响随着加热温度的提高,脱碳层的深度不断增加。一般低于1000C时,钢表面的氧化皮阻碍碳的扩散, 脱碳比氧化慢,但随着温度升高,一方面氧化皮形成速度增加;另一方面氧化皮下碳的扩散速度也加快, 此时氧化皮失去保护能力,达到某一温度后脱碳反而比氧化快。3. 保温时间和加热次数的影响加热时间越长,加热火次愈多,脱碳层愈深,但脱碳层并不与时间成正比增加。例如高速钢的脱碳层 在1000C加热0.5h,深度达0.4mm;加热4h达1

13、.0mm;加热12h后达1.2mm。4. 炉内气氛对脱碳的影响在加热过程中,由于燃料成分,燃烧条件及温度不同,使燃烧产物中含有不同的气体,因而构成不同 的炉内气氛,有氧化性的也有还原性的。他们对钢的作用是不同的。氧化性气氛引起钢的氧化与脱碳,其 中脱碳能力最强的介质是H2O (汽),其次是CO2与O2,最后是H2;而有些气氛则使钢增碳,如CO 和CH4。炉内空气过剩系数a大小对脱碳也有重要的影响:当a过小时、燃烧产物中出现H2,在潮湿的 氢气内的脱碳速度随着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大。因此,在煤气无氧化加热炉中加热,当炉气中含H2O较多 时,也要引起脱碳;当a过大时,由于形成的氧化皮多,阻碍着碳的扩散

14、,故可减小脱碳层的深度。在中 性介质中加热时,可使脱碳最少。(四)防止脱碳的对策防止脱碳的对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工件加热时,尽可能地降低加热温度及在高温下的停留时间;合理地选择加热速度以缩短加热的 总时间;2)造成及控制适当的加热气氛,使呈现中性或采用保护性气体加热,为此可采用特殊发计的加热炉 (在脱氧良好的盐浴炉中加热,要比普通箱式炉中加热的脱碳倾向为小);3)热压力加工过程中,如果因为一些偶然因素使生产中断,应降低炉温以待生产恢复,如停顿时间 很长,则应将坯料从炉内取出或随炉降温;4)进行冷变形时尽可能地减少中间退火的次数及降低中间退火的温度,或者用软化回火代替高温退 火。进行中间退火或软化回火时,加热应在保护介质中进行;5)高温加热时,钢的表面利用覆盖物及涂料保护以防止氧化和脱碳;6)正确的操作及增大工件的加工余量,以使脱碳层在加工时能完全去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