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杯纺转杯的作用与选择

上传人:s****a 文档编号:182638152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2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转杯纺转杯的作用与选择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转杯纺转杯的作用与选择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转杯纺转杯的作用与选择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转杯纺转杯的作用与选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杯纺转杯的作用与选择(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摘要:文章介绍了转杯的纺纱机理与作用及转杯的技术要求。根据原料、品种、纱号等最终 纺织品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转杯型号、直径,以发挥其最大效益。关键词:转杯;凝聚槽;技术要求中图分类号:tsl04.71文献标志码:a 转杯纺纱是以转杯命名的一种纺纱方法,转杯是转杯纺纱中最重要的专件,人们也常说 转杯是转杯纺纱的“心脏”。研究转杯纺纱中转杯的纺纱机理和作用,选择合适的转杯和直径 对于开发产品、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1 转杯的纺纱机理与作用 转杯纺纱中转杯通过高速回转完成对纤维流的输送、转移、凝聚、并合、加捻等作用, 顾名思义,转杯纺纱就以转杯命名了。1. 1纤维流的输送与转移1. 1.

2、1纤维流进入转杯的方向与位置 条子经过梳理辊梳理开松,通过输纤通道以纤维流的方式源源不断地进入转杯,其进入 的方向和位置至关重要,它影响到纤维到达转杯壁面上的伸直度。从理论上讲,纤维流沿着 转杯壁(滑移面)的切向进入最为合适。实际上由于受到输纤通道的限制,很难真正做到切 向进入,只能力求接近切向滑移面,促使纤维平行伸直地进入转杯。1 . 1 . 2纤维流进入转杯的速度 这个速度是由转杯内的负压、转速决定的。一般来说,转杯滑移面的线速度大于纤维流 离开输纤通道的速度,因此纤维流以输纤通道转移到滑移面时有一个加速伸直纤维的作用。1 . 1 . 3纤维在滑移面上的滑移运动 由于纤维到达壁面直至凝聚槽

3、是一个倾斜面,随着转杯倾斜面直径的增大,其线速度也 增加,也就是说纤维沿倾斜壁面向凝聚槽(转杯内径最大处)运动时会连续获得加速,这个 运动过程就是纤维的滑移运动,所以这段倾斜壁面又称滑移面。滑移面与凝聚槽平面的夹角 在 65左右,大于 65过多时纤维容易停留在滑移面而不进入凝聚槽,这二者都不利于纤维 的平行伸直。1 . 2凝聚并合作用 纤维从滑移面向凝聚槽运动,并在凝聚槽内叠合成所纺纱截面中所需的纤维根数,即完 成凝聚过程。在凝聚过程中,在凝聚槽圆周上产生并合。并合倍数=纱横截面中纤维根数/凝聚槽内输入每层截面的纤维根数=转杯凝聚槽线速度/ 纱的输出线速度。由此可知,转杯凝聚并合的效果与纤维细

4、度、转杯直径、纺纱号数和捻度 等因素有关。但这种并合仅仅是在纱的剥离点在转杯凝聚槽圆周内完成的,是一种短片段的 并合。它有利于纱的条干均匀度,但与纱的长片段均匀度无关。假如开松分解单纤维不良, 那么转杯的均匀并合作用就会大大降低,成纱均匀度就会严重恶化。1. 2. 1凝聚过程中的纤维调向运动 纤维从输纤通道出来后,前端被转杯内壁抓取,后端跟出,但回转纱条剥离点是超前运 动,因此纤维产生调向,后端纤维往往是先被剥离点剥离引出。1 . 2. 2凝聚须条的形态 通过高速摄影可以清楚地看到凝聚纱条在凝聚槽一周内的变细形态及回转剥取过程。凝 聚须条是一条由细逐渐变粗的圆周曲线,从理论上讲,剥离点须条的细

5、度即为纺纱号数,其 后为 0。因此,转杯纺纱是一种自由端纺纱。1 . 2. 3凝聚须条的横截面形态 该横截面形态取决于凝聚槽的形状,即凝聚角,最大内径的小圆角以及深浅状态等。转 杯型号就是以凝聚槽形状进行分类的,可分为g、k、t、s、u型等,每种型号的尺寸稍加变 化又可分成几个类别。凝聚须条横截面形态与成纱结构强力、紧密度、蓬松性、尘杂剥离性 等有关,也与纺纱原料、品种、纱号等关系十分密切。1.2.4 缠绕纤维 从输纤通道出来的部分纤维会直接与纱的剥离点接触,形成缠绕纤维。 缠绕纤维的比例=纤维平均长度/凝聚槽圆周长度。有些人认为缠绕纤维在纱中的形态不佳,不利于单纱强力和毛羽,但也有一些人认为

6、转 杯纺纱中的缠绕纤维反而有助于成纱强力,至今认识仍未一致。1.3 转杯的加捻作用 转杯的主要功能是加捻,加捻使须条成为纱。转杯纺纱就是通过转杯的高速回转,对凝 聚槽内的自由端须条进行加捻纺成纱。转杯纺纱的捻度是实捻,由于转杯纺纱捻度的测试方 法基本上沿用传统环锭纺纱的捻度仪,转杯纺纱成纱结构中有部分缠绕纤维等存在,它促使 捻度测试时,退捻作用不能达到0 就开始反向加捻,造成测定捻度与设计计算捻度之间的差 异。这个差异的大小与假捻盘的作用、原料纤维的刚性、捻度大小、纱号、凝聚须条的结构 形态等有关。因此,转杯纺纱一般都以设计计算捻度为准,假捻效率不纳入纺纱质量考核指 标。转杯内回转纱臂上的捻度

7、会传递到成纱剥离点后的凝聚须条上,有部分捻度的凝聚须条 长度称为传递长度,这是纺纱过程中的动态捻度,它与纺纱断头率等有关。捻度传递长度也 是转杯加捻作用的一个重要课题。 1.4 转杯的尘杂集聚与清洁转杯纺的主要缺点是随着纺纱时间的不断增加,纺纱纤维原料中的尘杂、粉末、粘性物 质会不断地在转杯(主要是凝聚槽)内积聚,从而逐步地使凝聚槽的形状、粗糙度等发生显 著的变化,严重地影响纺纱的质量与断头率。因此每个转杯根据纺纱条件,到了规定的时间 必须进行彻底的清扫(特别是凝聚槽)。转杯尘杂积聚与转杯直径、型号等有关。表1 是赐来福公司提出的转杯直径、型号和原 棉中最大籽屑含量、碎纤维含量和细小尘土含量的

8、关系。原棉中的粘性物质包括昆虫的分泌物、动植物的糖类、棉籽油、杀虫剂等。这些粘性物 质容易粘在转杯凝聚槽,而且不易清除,需要引起注意。化纤的原料、消光剂、油剂等在转杯纺纱过程中容易产生粉沫,积聚在转杯内。因此, 选用化纤原料时,要特别关心该化纤原料是否适合转杯纺纱。转杯的清洁工作早已引起人们的重视,它有人工用刷子、竹笺定期清扫;有高压空气吹 吸清扫;有机械式自动清扫等。2 转杯的技术要求 转杯是转杯纺纱的重要专件。为了保证转杯高速、均衡、稳定地工作,转杯纺纱机械行 业制定了转杯的行业标准fz/193053 2013。转杯的技术要求具体如下。(1) 转杯凝聚槽、滑移面的表面粗糙度ra0.8um。

9、粗糙度影响纤维向凝聚槽滑移和凝 聚须条的剥取。(2) 转杯杯头外圆对轴承公共轴线的径向圆跳动 转杯工作转速W60000r/min时,径向圆跳动公差0.03mm; 转杯工作转速60000r/min时,径向圆跳动公差0.02mm。 转杯的跳动影响到转杯的运转状态和纺纱质量。(3) 转杯头端面对轴承公共轴线的端面圆跳动量 转杯工作转速W60000r/min时,端面圆跳动公差0.04mm; 转杯工作转速60000r/min时,端面圆跳动公差0.03mm。(4) 表面硬度转杯杯头凝聚槽、滑移面镀镍表面维氏硬度三650hv (或杯头外表面维氏硬度三715hv)。转杯杯头凝聚槽、滑移面硬质阳极氧化表面维氏硬

10、度三350hv (或杯头外表面维氏硬度三 385hv)。转杯表面镀镍技术在不断发展,除了镀镍(符号n)外,金刚砂镀层(符号d)、硼砂镀 层(符号b)涂层都已引入了转杯制造。双镀层dn、db等也已应用。转杯表面(特别是凝聚 槽)的硬度与镀层厚度较从前有很大的提高。转杯硬度影响到转杯的使用寿命和纺纱质量, 这也是转杯选择的主要参数之一。(5)在设计转杯转速下平衡品质等级符合规定 转杯工作转速W60000r/min时,平衡品质等级应符合gb/19239.1 2006中g1.6级的 规定; 转杯工作转速60000r/min时,平衡品质等级应符合gb/19239.1 2006中g1级的规 定。转杯的动平

11、衡影响到机器的能耗、噪声和纺纱性能。(6)转杯表面应光滑、无锐边、不挂纤维,以避免产生纱疵影响纺纱质量与断头。(7)转杯轴承应符合 fz/t93069 的规定转杯轴承可分为直接式滚珠轴承、间接托盘式轴承和悬浮式轴承。直接滚珠式轴承中滚 珠有钢球和陶瓷之分。悬浮式轴承有空气悬浮(四川川江制造)和磁悬浮(赐来福制造。)目 前最先进的磁悬浮轴承,转杯转速可达20万r/min,实际工作转速在15万16万r/min。(8)转杯的传动方式一般都采用龙带,它有高速与低速之分,龙带行业也有自己的行业 标准。除了龙带以外,四川川江机械公司在fa621型机上采用中频小电机直接驱动转杯。赐 来福纺机公司也采用了小电

12、机直接驱动转杯的先进技术,节省了能耗,降低噪声,大大有利 于转杯纺纱的高速化、自动化、智能化。3 转杯的选择转杯直径有28、30、31、33、36、40、46、56mm等几种,转杯直径的选择,一般与纤维 原料的长度、转杯转速有关。纤维长度长宜采用大直径转杯,过去认为转杯直径要大于纤维 长度,近来在高速转杯纺中已被打破。转杯直径与转速的关系大致如表2所示。赐来福公司的autocor。系列转杯纺纱机根据原料、织物品种、纱号推荐采用的转杯型号、 直径见表3表7。表中的“”表示转杯的第一选择,“。”号表示也可选用。“粗”为粗号 纱,纺纱号数在58 tex以上;“中”为中号纱,纺纱号数在3658 tex

13、之间;“细”为细号纱, 纺纱号数在36tex以下。转杯型号分为g、k、s、t、tt、u型等。转杯表面镀层为硼涂层(符 号b)和硼、金刚砂双涂层(符号bd)。3.1 纺棉时转杯的选择(表3)3.2 纺毛和亚麻时转杯的选择(表4)3.3 纺纤维素纤维时转杯的选择(表5)3.4纺合成纤维时转杯的选择(表6)3.5 纺次级棉时转杯的选择(表7)4 结语(1)转杯是转杯纺纱的“心脏”,转杯具有加捻、凝聚、并合、输送的作用;(2)转杯的制造要符合行业标准与技术要求;(3)转杯适纺原料广泛,特别对次级棉、苎麻、短毛、丝、再生回用纤维等的开发具有 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4)根据原料、品种、纱号等最终纺织品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转杯型号、直径和转速, 以发挥其最大效益。作者简介:徐惠君,男,1940年生,教授级高工,长期从事转杯纺纱的研发、设计及制 造工作。作者单位:徐惠君,全国新型纺纱专业委员会;巴 塔,卓郎(江苏)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