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调查报告

上传人:d**** 文档编号:182636073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3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贵州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贵州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贵州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贵州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调查报告(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贵州调查报告调查目的和对象:通过对雷山西江千户苗寨进行旅游市场调查和分析,更加了解 黔东南的旅游信息,同时为雷山县旅游业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以期对雷山县旅 游业和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调查地点:雷山县所属西江千户苗寨调查时间:2011 年 5月 1 日5 月 26 日调查人员: 2011 春(本)xxx所属课程:省情教程1. 雷山旅游开发的必要性(1)从整个贵州省来看旅游与扶贫关系,可以拉动经济发展,创办新型旅游城 市:( 2)贵州省经济状况,和自然资源优势2. “旅游扶贫”观念的提出贵州省旅游局杨胜明局长率先在中国提出了“旅游扶贫”的理念,她强调旅 游不应是一种谋求短期经济效益的产

2、业,它应长期而持久地赐富于民。恰恰因其 经济的欠发达,贵州迄今仍保持着大量令人叹为观止的文化与自然遗产,它是一 个“活着”的民族遗产宝库,堪称“文化千岛”,其中 32%的人口都属于少数民 族,仍相对保持着古老的生活方式,以及各个民族的精神信仰是习俗、节日与典 礼、传统工艺、音乐、语言与建筑。贵州以扶贫为目标,利用贵州省自身资源优 势,脱贫致富,旅游活动给当地居民带来直接创收,使当地人意识到旅游资源的 重要性。从意识主动去传承与保护自己的风俗习惯,民族特色。贵州一定会走出 属于自己的一条道路来。3. 雷山县目前的旅游发展前景(1)雷山县旅游资源状况雷山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与凯里、台江、榕江、丹寨

3、四县市相邻。县城距 黔东南苗族自治州首府凯里 42 公里,距省城贵阳184 公里,距雷公山主峰30 公 里。有很高的森林覆盖,有山有水。(2)民族文化旅游资源雷山县全县总人口 14.5 万,其中苗族12.04 万人,占总人口的83%,苗族传 统的民族文化,光彩夺目,被誉为苗族文化中心,这里,有中国苗族第一寨西江 千户苗寨,集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古朴的民族风情于一体。苗族历史上的五次大迁 徙,其中最集中的地方就是西江,370 多个苗族村寨分别分布在雷公山周围,雷 山县苗族保存有八大支系,因此使得苗族的习俗得以完整的保存下来,而且苗族 历史上的五次大运动,三次都发生在雷山。(3)自然资源雷公山,苗岭之

4、巅,主峰海拔 2178.8 米,地跨雷山、台江、剑河、榕江四县, 总面积71 万亩,其中雷山县辖区为7 万亩,占保护区总面积的74.23%,占雷山 县总面积的29.08%。雷公山无山不绿,有水皆清,森林覆盖率高达 90.7%以上, 在已知的 1780 多种植物中,被列为国家濒危、珍惜植物的有20 种,500 多种属 于药用植物,是我国中亚热带一个极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4)雷山县发展乡村旅游取得的成就雷山县在围绕旅游,调整农业、发展工业、繁荣文化、完善交通、保护生态、 建设城镇、提高素质,以雷公山、西江千户苗寨、郎德上寨、巴拉河沿岸民族村 寨,县城旅游服务中心为重点,抓住州委,州政府打造“雷公

5、山苗族文化原生态 旅游经济圈”的机遇,创新旅游体制机制,狠抓工作措施落实,使旅游业呈现良 好发展势头。2002 年至 2006 年,接待游客人数,旅游总收入创新高,旅游业的 发展拉动了交通运输、通信、餐饮服务、房地产等产业的发展。4. 雷山县旅游客源市场结构分析(1)雷山县游客结构多变量分析以下雷山县旅游者统计资料分析的数据,大概。以下分析从性别、年龄、职业、经济收入、客源地五个变量进行分析。(2)分析结论根据对雷山县旅游客源市场基本情况的调查,其具有以下特征: 文化程度越高出游率越高。 男女结构不平衡。 公务员与企业事业单位员工占有较大比例。 中青年人在整个市场中占有较大比重而老年人市场偏低

6、。 中收入旅游者出游率高,较高收入人群出游率低。 距离衰减因素也是影响客源市场的一个方面。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雷山县以苗族为主的民族风情浓郁、古朴典雅, 富有极深远的文化内涵,是苗族的民族文化中心,随着城市的快节奏生活,使人 们有一种内心深处回归自然,留恋乡村泥土的本能,更愿意到乡土气息浓厚的乡 野中放松,而文化程度高的旅游消费群体,对以民族村寨为特色的文化现象、以 村寨为依托的农耕文化兴趣浓厚。雷山县旅游资源恰好适合了现代社会生活的旅 游发展需求,给做好雷山县旅游业提供了一个优越的条件,而且从以上的数据分 析中,学生群体的增加不仅仅说明了学生群体对传统文化的向往更说明了雷山县 的旅

7、游资源以另一种功能在吸引年轻学者,而高收入人群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5. 雷山县旅游产品具体分析以下以雷山县最具代表性的郎德上寨、西江和雷公山等相对成熟的旅游景区 对雷山县旅游产品进行分析。6. 西江千户苗寨(1)西江千户苗寨概述西江距雷山县城 37 公里,距凯里39 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千户苗寨。农耕文 化色彩典型,民族风情特色浓郁,自然环境优越,现有 1258户,5600多人,99% 是苗族。素有“千户苗寨”,“歌舞之乡”、“民族建筑之魂宝”、“节日之乡”、“银 饰服饰之乡”的美誉。1998 年被列为全省重点历史文化村镇,2000 年被列为古 镇名寨,2005 年,建立了“中国民族博物馆西江千

8、户苗寨馆”,到目前为止,西 江共计接待了 1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游客 20 多万人次。就西江千户苗寨旅游产品而言,虽已得到发展,并具有一定的质量,但应提 炼出它们的最大特色作为卖点。结合我们的调查问卷的Q7问题“雷山县哪个景 点给您留下了最深的印象?”,其中,在八个景点中,西江千户苗寨位居首位。 不难看出,西江千户苗寨在雷山县诸多景点中是一个值得着力打造的旅游产品。 然而,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了解到很多游客到了这里,只能用眼睛远远的观望 一下千户苗寨那些由庞大的吊脚楼建筑群和作为背景的雷公山组成的风景,而不 能进入到当地生活的体验之中。然而,当游客的那些审美欣赏消失以后,剩下的 就只是平淡了,

9、只有进入到日常生活的层面,这才是真实的西江,才能把远方的 客人留下来。(2)加强西江千户苗寨民族生活体验类节目(3)着力打造特色旅游购物品(4)注重品牌效应 政府加以管制和控制经以上分析得出,把博物馆最为西江的旅游品牌效应来推广,应该会收到很 好的成效。除了做好以上主推特色旅游产品之外,西江千户苗寨目前还存在一些不容忽 视的细节问题。1. 标识系统不完善2. 非民族建筑的外观与整个民族建筑氛围不协调3. 空中污染和电力系统冲击视觉效果4. 餐饮经营个体的饮食卫生意识不够5. 接待能力和娱乐环节欠缺 如果处理好以上问题,西江的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指日可待。7. 结论发展雷山乡村旅游的最终目标是实现雷山县乡村及村民的生产发展、生活富 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传 统与现代的和谐,农村与城市的和谐。对其所在的景点进行调整,改造和加强各 方面的需要。在不远的将来贵州黔东南将会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有名的大自然 旅游城市。会给黔东南带来无限的好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