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麦穗〉教学设计

上传人:三*** 文档编号:182615323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最大的麦穗〉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大的麦穗〉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大的麦穗〉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最大的麦穗〉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大的麦穗〉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最大的麦穗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最大的麦穗是苏教版第十一册第七组的一篇富有哲理的散文,表达了古希腊大学者苏格拉底让弟子们从一块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的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机遇,切不可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使用联想,借事说理是这篇文章的主要特点。 二、学情分析 课文所写的摘麦穗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但以小见大,思想性很强,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理解上有一定难度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升语文水平。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应让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本

2、篇课文是一篇思想性极强的文章,在落实字词句段的训练时,联系上下文相关细读品味,尊重学生独特感受,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与文本对话,引导学生紧紧抓住苏格拉底和弟子言行的语句层层深入,读悟结合,体会语言文字中所蕴涵的深刻哲理。三、设计意图我从苏格拉底的三句话入手,展开教学,让学生从这三句话中体会到苏格拉底的教学艺术,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深刻的人生哲理。让小学生领悟“抓住机遇”这样的道理,是颇有难度,不能用过多的分析讲解。为了能让小学生更好地体悟出道理,首先多种方式的引导学生朗读,赋予“读”真正的内涵,与思想结合,读得有深度,读得有味道,读中汲取“营养”,领悟道理;其次,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去感悟道理,使抽象的道

3、理形象化,更贴近学生生活促动道理“内化”。在这个课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去发现,去感悟,去探究,去创作,能让每位学生有收获。四、教学目标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领悟必须擅长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读懂文章围绕“拣麦穗”所讲的故事,理解弟子们如何拣麦穗及弟子们明白的道理,并感受苏格拉底的智慧。教学难点:明白“人生仿佛在麦地里行走”等句子的含义,体会文章蕴涵的道理。五、教学设计(一)课题导入1交流预习:(课件出示苏格拉底照片)同学们知道屏幕上的老人是谁吗?对于苏格拉底你们有哪些理解?2苏格拉底的思想对人们产

4、生了长远的影响,这节课就让我们跨越时空的隧道,与二千多年前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实行对话,去聆听他的声音,去触摸他的智慧,去感受他的哲理,请同学们齐读课题最大的麦穗3、课题中你认为哪个词语最重要?(最大的)4谁能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到它的重要?5、齐读课题。(设计意图:抓题眼“最大的”,为理解课文的重难点做铺垫。)(二)初读感知1自读课文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学习“垄”字,并结合图片理解“麦垄”的意思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用概括的语言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默读课文找苏格拉底说的三段话:快速浏览课文,用笔将苏格拉底说的话划下来。(设计意图: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

5、文大意,并能抓住主线苏格拉底的三段话。)(三)品读交流,体验哲理。品读第一句话:“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1指名读:一天,苏格拉底来到了麦田边,对弟子说了这样一句话(课件出示语句),请一位同学当苏格拉底,其他同学当弟子,听听这句话,想想苏格拉底对弟子提了几点要求?2理解苏格拉底提出的要求:一是摘一个最大的;二是只许进不许退。(突出分析“只许进,不许退。”)小结:就是要求弟子们一直往前走,没有回头重新选择的机会4指导朗读: 理解了这层含义,学着苏格拉底的样子再读读这句话。品读第二句话“你们已经到头了。”1指导朗读(1)苏格拉底是怎么说这句话的呢?(“苍

6、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 )(2)你能再试着说一下吗?3体会弟子们是如何一次次“错失良机”的。他的弟子是怎么走到尽头的呢?请同学们用心地朗读第三、四自然段,动脑去思考,动手划出写弟子们摘麦穗时表现的词句。4你们觉得他们的表现如何呢,从哪能够看出?(“看看这个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抓“”摇了摇头“随手”引导体会弟子态度犹豫,不能当机立断。同时也失去了很多的机会。) (“弟子们问你埋头向前走”“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引导体会摘麦穗很认真,但眼光不够开阔。 (“总认为总以为”)引导体会总把希望寄托在未来

7、,不能立足眼前,把握住现在,在不知不觉中一再错失良机。5指导朗读:(1)有了刚刚的理解,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在脑海里想象出弟子们摘麦穗的情景,让我们将弟子们的表现朗读出来。(指名读)(2)假如你就是苏格拉底的弟子,刚刚还在寻找麦穗时,突然听到“你们已经到头了”你们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呢?(预设:后悔,懊恼)(3)齐读第5自然段,来感受一下弟子们的这种心情。(读出弟子们失去良机、一事无成,无比惋惜。) 8弟子们如梦初醒,他们醒悟了什么呢?(交流)过渡:面对两手空空的弟子,苏格拉底实行了开导,说了这样一段话(出示)品读第三句话。“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

8、确的判断。所以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1指名读。2交流体会:请同学们再认真地读一读这个句话,看看能读懂什么?3苏格拉底仅仅是在讲摘麦穗吗?师引说:他是在用麦地比作(人生)麦穗比作(机会)4同学们能不能具体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呢?5“有一穗是最大的”与“最大的一穗”是不是同一穗呢?(交流后师引导小结:第一个“最大的”指的是整个麦地里确实存有着一粒最大的麦穗,它是客观存有的,是绝对来说的;第二个“最大的”指的是弟子们在麦田里所能见到的,所能把握住的那粒最大的麦穗,它是主观感觉,在人们的头脑里,心里,是相对来说的)6指导朗读。这段话含义深刻,那么苏格拉底在说这段话时语气怎样呢?读一读体会一下,

9、看看“说”字前能够加什么词?7齐读这个段话。 【设计意图:教学中的朗读有助于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假如没有仔细的朗读,就谈不上思想的感悟与语言的积累,就上不出语文阅读课的味道,所以让学生反复品读苏格拉底的三段话,去领悟其中的哲理,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研读,自主理解水平。】(四)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领悟寓意。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过渡:同学们,你们读懂了这段话,那苏格拉底的弟子有没有明白呢?1(出示最后一自然段)那我们把这段话一起来读一下吧。2师引说:他的弟子也明白了人生好比麦地,机会好

10、比麦穗。3人的一生有很多机会,每个人都在寻找机会,对待机会也有不同的态度,从哪句话能够看出?4请同学们仔细地观察一下这句话。看看这句话中“麦穗”与前面的麦穗有何不同?为什么?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5领悟寓意:有的人见到颗料饱满的“麦穗”,不失时机地摘下它,就是说有的人碰见机会就紧紧地抓住它。有的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东张西望的人”好比前面的苏格拉底的弟子们,他们一心追求最大的麦穗,结果两手空空6、你们以前有没有和这些弟子们一样的情况呢?7假如让你们送句话给文中的弟子们或

11、自己,你认为文中哪句话最适宜?“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板书:眼前的一穗 实实在在7在座的各位同学肯定也有远大的目标,能把你们的目标告诉大家吗?8假设未能如你所愿,你该如何抉择呢?9齐读最后一句话。10人的生活态度决定了他的人生,相信同学们学完这篇课文,听了苏格拉底的话一定会有收获,让我们再来读一下这段话, 11同学们这是你们现在十二、三岁对这段话的理解,当你们二十二、三岁,三十二、三岁,有了一定的人生经历后,会有更深的理解。让我们把这段话记下来,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好吗? 【设计意图:最后一句话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假设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理解讨论,看似

12、轻松愉快,但恐怕学生对语言文字所蕴涵的人生哲理的体会会浮于表面。通过教者的点拨,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加以理解,能使他们豁然开朗。】(五)课堂小结,名言明理。今天这节课,我们走进了最大的麦穗这座精神殿堂,聆听了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谆谆教诲,懂得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把握住现在,也就掌握了未来。同学们,老师希望你们好好利用它,记住,机会不会来敲第二次门。在此,老师送给大家两句名言,让我们共勉:出示:(1)机会是每个人都有的,但很多人不知道他们已碰到它。(达尔文)(2)机会来的时候像闪电一样短促,完全靠你不假思索地去利用。(巴尔扎克)(3)很多人对待机会,一如孩童在海滩那样:他们让小手握满了沙子,然后

13、让沙粒掉下,一粒接一粒,直到全部落光。托马斯莫尔【设计意图:出示相关机遇的名人名言是对文章中心的提炼,旨在能够以拓展阅读的形式,来增强课堂的延展性。】 苏格拉底告诉我们,生活实践也告诉我们,名人名言告诉我们,一定要抓住眼前的机遇,完成当前的任务,这样才不会虚度光阴,一事无成,学习本课后,你有什么收获?(写一句凡人名言,写在书上。如,有追求的人,一定会有好机会的。机会对每个人来说是均等的)再交流。一晃,一课将结束,我们兴致勃勃地走进最大的麦穗这座精神的殿堂,我们徜徉其间,我们留恋往返,不知不觉当中我们人人都收获了一株“最大的麦穗”,而且变得更加聪慧,变得更加自信,变得更有创造性!咱们不虚此行。谢谢同学们!五、板书设计 16最大的麦穗 眼前的一穗 实实在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