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防疫管理

上传人:zou****hua 文档编号:182565620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3.3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养殖防疫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养殖防疫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养殖防疫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养殖防疫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殖防疫管理(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养殖场规划布局良好的防疫条件和减少对外部环境的污染是现代集约化养殖场规划建设和生产 经营面临的首要问题。根据畜禽场的生产工艺要求,按功能分区布置各个建(构) 筑物的位置,为畜禽生产提供一个良好的生产环境。畜禽场一般应划分生活管理 区、辅助生产区、生产区隔离区。充分利用场区原有的地形、地势,保证建筑物 具有合理的朝向,满足采光、通风要求,并有足够的防火间距。场区地形复杂或 坡度较大时,应作台阶式布置,每个台阶高度应能满足行车坡度要求。场区地面 标高除应防止场地被淹外,还应与场外标高相协调。一、功能分区规划养殖场的功能分区是否合理,各区建筑布局是否得当,不仅影响基建投资、 经营管理、生产组织、劳动

2、生产率和经济效益,而且影响场区的环境状况和防疫 卫生。因此,认真做好养殖场的分区规划,确保场区各种建筑物的合理布局,十 分必要。畜禽场一般应划分生活管理区、辅助生产区、生产区和隔离区。生活管 理区和辅助生产区应位于场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和地势较高处,隔离区位于场 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处和地势较低处。1. 生活管理区生活管理区是畜禽场进行经营管理与社会联系的场所,一般应位于场区全年 主导风向的上风处或侧风处,并且应在紧邻场区大门内侧集中布置。主要布置管 理人员办公用房、技术人员业务用房、职工生活用房、人员和车辆消毒设施及门 卫、大门和场区围墙。主要包括办公室、接待室、会议室、技术资料室、食堂餐

3、厅、职工值班宿舍、厕所、传达室、警卫值班室以及围墙和大门,外来人员第一 次更衣消毒室和车辆消毒设施等。2. 辅助生产区 畜禽场的辅助生产区主要布置供水、供电、供热、设备维修、物资仓库、饲 料贮存等设施,这些设施应靠近生产区的负荷中心布置,与生活管理区没有严格的界限要求。饲料库可以建在与生产区围墙同一平行线上,用饲料车直接将饲料 送入料库,要求仓库的卸料口开在辅助生产区内,仓库的取料口开在生产区内, 杜绝外来车辆进入生产区,保证生产区内外运料车互不交叉使用。3. 生产区 生产区是畜禽生活和生产的场所,该区主要布置各种畜禽舍和相应的挤奶 厅、乳品预处理间、孵化厅、蛋库、剪毛间、药浴池、家畜采精室、

4、人工授精室、 胚胎移植室、装车台、选种展示厅等。为利于防疫,禽场的孵化厅和奶牛场的乳 品加工,应与畜禽圈舍保持一定距离或有明显分区。生产区应位于全场中心地带,地势应低于管理区,并在其下风向。与其他区 之间应用围墙或绿化隔离带严格分开,在生产区入口处设置第二次人员更衣消毒 室和车辆消毒设施。这些设施都应设置两个出入口,分别与生活管理区和生产区 相通。生产区的规划必须兼顾将来技术进步和改造的可能性,可按照分阶段、分 期、分单元建场的方式进行规划。生产区内不同年龄段的畜禽要分小区规划。如鸡场,育雏区、育成区和产蛋 区严格分开,并加以隔离,日龄小的鸡群放在安全地带(上风向、地势高的地方)。 甚至一些大

5、型鸡场则可以专门设置育雏场、育成场(三段制)或育雏育成场(二 段制)和成年鸡场,隔离效果更好,更有利于消毒和疾病控制。4. 隔离区隔离区是用来治疗、隔离和处理患病畜禽的场所。为防止疫病传播和蔓延, 该区应在生产区的下风向,并在地势最低处,而且应远离生产区。隔离舍尽可能 与外界隔绝。该区四周应有自然或人工的隔离屏障,设单独的道路与出入口。隔离区主要布置兽医室、隔离舍、尸体解剖室、病尸高压灭菌或焚烧处理设 备及养殖场废弃物、粪便和污水储存与处理设施。隔离区应处于全场全年主导风 向的下风处和场区地势最低处,并应与生产区之间设置适当的卫生防疫间距和绿 化隔离带。隔离区内的粪便污水设施也应与其他设施保持

6、适当的卫生距离。隔离 区与生产区有专用道路相通,与场区外有专用大门和道路相通。二、畜禽舍布置应按生产工艺流程顺序排列布置,其朝向、间距合理。生产区畜禽舍朝向一般应以其长轴南向,或南偏东或偏西4以内为宜,这样不仅可以合理利用主导 风向,改善通风条件,以获得良好的圈舍环境,而且夏天防暑冬天保温。每相邻 两栋长轴平行的畜禽舍间距,无舍外运动场时,两平行侧墙的间距控制在815m 为宜;有舍外运动场时,相邻运动场栏杆的间距控制在58m为宜。每相邻两栋 畜禽舍端墙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5m为宜。适宜的畜舍间距应根据采光、通风、防 疫和消防几点综合考虑,畜禽舍间距应不小于南面畜禽舍檐高的 35 倍。畜禽舍内地面

7、标高应高于舍外地面标高0.20.4m,并与场区道路标高相协 调。三、场区道路设置养殖场道路包括与外部联系的场外主干交通道路和场内内部道路。场外主干 道路担负着全场的货物、产品和人员的运输,其路面最小宽度应能保证两辆中型 运输车辆的顺利错车,约为6.07.0m。场内道路的功能不仅是运输、同时也具 有卫生防疫作用,因此道路规划设置要满足分流和分工、联系简捷、路面质量、 路面宽度、绿化防疫等要求。场区道路要求在各种气候条件下能保证通车,防止扬尘。道路的设置应不妨 碍场内排水,路两侧也应有排水沟、绿化。应分别有人员行走和运送饲料的清洁 道、供运输粪污和病死畜禽的污物道及供畜禽产品装车外运的专用通道。场

8、区道 路设计标高应略高于场外路面标高。清洁道也作为场区的主干道,宜用水泥混凝土路面,也可用平整石块或条石 路面。宽度一般为3.56.0m,路面横坡1.0%1.5%,纵坡0.3%8.0%为宜。污物道路面可同清洁道,也可用碎石或砾石路面及石灰渣土路面。宽度一般 为2.03.5m,路面横坡为2.0%4.0%,纵坡为0.3%8.0%为宜。场内道路一般与建筑物长轴平行或垂直布置,清洁道与污物道不宜交叉。道 路与建筑物外墙最小距离,当无出入口时1.5m为宜;有出入口时3.0m为宜。四、场区绿化设置绿色植物不仅能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氟化氢、氯气、氨、汞和铅等气 体,对灰尘和粉尘也有很好的阻挡、过滤和吸附

9、作用,大大减少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因此,养殖场应该大力提倡绿化造林,选择适合当地生长,对人畜无害的 花草树木进行场区绿化,绿化率不低于 30%,以达到净化场区空气、消除畜禽致 病因素的目的。树木与建筑物外墙、围墙、道路边缘及排水明沟边缘的距离应不 小于 1m。1场界林带的设置在场界周边种植乔木和灌木混合林带,乔木如杨树、柳树、松树等,灌木如 刺槐、榆叶梅等。特别是场界的西侧和北侧,种植混合林带宽度应在 10m 以上, 以起到防风阻沙的作用。树种选择应适应当地气候特点。2场区隔离林带的设置主要用于分隔场区和防火。常用杨树、槐树、柳树等,两侧种以灌木,总宽 度为35m。3场内外道路两旁的绿化常用树

10、冠整齐的乔木和亚乔木以及某些树冠呈锥形、枝条开阔、整齐的树种。 在建筑物的采光地段,不应种植枝叶过密、过于高大的树种,可根据道路宽度选 择树种的高矮,以免影响自然采光。4运动场的遮荫林在运动场的南侧和西侧,应设 12 行遮荫林。多选枝叶开阔,生长势强, 冬季落叶后枝条稀疏的树种,如杨树、槐树、枫树等。运动场内种植遮荫树时, 应选遮荫性强的树种。五、粪污处理粪污处理工程设施是现代集约化养殖场建设必不可少的项目,从建场伊始就 要统筹考虑。其规划设计是粪污处理与综合利用工艺设计,主要内容一般应包括: 粪污收集(即清粪)、粪污运输(管道和车辆)、粪污处理工程建筑物(池、坑、 塘、井、泵站等)的形式与建

11、设规模。其规划原则是:首先考虑其作为农田肥料 的原则;充分考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情,不要一味追求全部机械化;选址时避 免对周围环境的污染。还要充分考虑养殖场所处的地理与气候条件,严寒地区的 堆粪时间长,场地较大,且收集设施与输送管道要防冻。粪污处理工程除满足各种家畜每日粪便排泄量外,还需要将全部的污水排放量一并加以考虑。场区实行雨污分流的原则,对场区自然降水可采用有组织的排水。对场区污 水应采用暗管排放,集中处理。养殖场设置粪尿处理区。此区距畜禽舍3050m,并在畜禽舍的下风向。储 粪场和污水池要进行防渗处理,避免污染水源和土壤。要利用树木等将蓄粪池遮 挡起来,建设安全护栏,并为蓄粪池配备永久

12、性的盖罩。六、防护设施布置养殖场场界要划分明确。规模较大的养殖场,四周应建较高的围墙或较深的 防疫沟,以防止场外人员或其他动物进入场区。为了更有效地切断外界的污染因 素,必要时往沟内放水。应该指出,用刺网隔离是不能达到安全目的的,最好采 用围墙,以防止野生动物侵入。在场内各区域间,也可设较小的防疫沟或围墙, 或结合绿化培植隔离林带。不同年龄的畜群最好不集中在一个区域内,并应使它 们之间留有足够的卫生防疫距离(100200m)。在养殖场大门及各区域、畜舍的入口处,应设相应的消毒设施,如车辆消毒 池、人的脚踏消毒槽或喷雾消毒室、更衣换鞋间等。场区出入口处设置与门同宽, 长4m、深0.3m以上的消毒

13、池。装设紫外线杀菌灯,应强调安全时间(35min), 通过式(不停留)的紫外线杀菌灯照射达不到安全目的,因此,有些养殖场安装 有定时通过指示器(定时打铃)的设备。对养殖场的一切卫生防疫设施,必须建 立严格的检查制度予以保证。畜禽场大门应位于场区主于道与场外道路连接处,设施布置应使外来人员或 车辆应经过强制性消毒,并经门卫放行才能进场。围墙距一般建筑物的间距不应 小于3.5m;围墙距畜禽舍的间距不应小于6m。建筑物布局应紧凑以节约用地。生产区与生活管理区和辅助生产区应设置围墙或树篱严格分开,在生产区入 口处设置第二次更衣消毒室和车辆消毒设施。这些设施一端的出入口开在生活管 理区内,另一端的出入口开在生产区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