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电磁干扰的方法简介

上传人:zou****hua 文档编号:182564355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8.4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减少电磁干扰的方法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减少电磁干扰的方法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减少电磁干扰的方法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减少电磁干扰的方法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减少电磁干扰的方法简介(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减少电磁干扰的方法简介来源:互联网随着现代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的数量及种类不断增加,使得电磁环境(EME)日 趋复杂,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就显得也越来越重要。经验证明,如果在产品开发阶段解决电磁兼容问题的费用为1个单位;那么等到产品设计 定型后再解决其问题,费用将增加10倍;而到产品批量生产后再解决时,费用将增加100倍;到 用户发现问题后才解决时,费用可能高达1000倍。而在产品开发阶段同时进行电磁兼容性设 计,就可望把80%90%的电磁兼容性问题解决在产品定型之前。所以说只按常规进行产品功 能设计,不仅在技术上带来一系列的难题,而且还会造成人力、财力的极大浪费。再例如现代 的飞机上

2、,普遍采用了电传式飞机控制系统以及发动机的微计算机控制系统使得电磁兼容性 问题不仅关系到一般的系统性能,而且影响到飞行安全。因此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如何减少相互间的电磁干扰,使各种设备安全正常运行,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电磁兼容 正是解决这类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1电磁兼容国军标(GJB72A 2002)中给出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即 EMC)的 定义是:设备、分系统、系统在共同的电磁环境中能一起执行各自功能的共存状态包括以下 两个方面:1) 设备、分系统、系统在预定的电磁环境中运行时,可按规定的安全裕度实现正常的工作 性能、且不因电磁干扰而受损

3、或产生不可接受的降级;2) 设备、分系统、系统在预定的电磁环境中正常地工作且不会给环境(或其他设备)带来 不可接受的电磁干扰。电磁兼容的研究内容就是找出干扰源,削弱电磁干扰。电磁兼容设计的目的:1) 电子设备内部的电路相互不产生干扰,达到预期功能;2) 电子设备产生的电磁干扰强度低于特定的极限值;3)电子设备对外界的电磁干扰有一定的抵抗力。2电磁干扰及其抑制方法系统要发生电磁兼容性问题磁干扰,必须具备三个因素,即电磁干扰源、耦合途径、敏感设备。所以在解决电磁干扰问题时,要从这三个因素人手,对症下药,消除其中某一个 因素,就能解决电磁兼容问题。对新研制的电子产品,应该从设计开始阶段就考虑电磁兼容

4、问 题,进行电磁兼容设计。常用的有效的方法有:接地技术、屏蔽技术、滤波技术。本文主要深 入详尽的探讨屏蔽技术在电磁兼容设计中应用。3屏蔽技术的应用3.1原理电磁屏蔽是利用屏蔽体对干扰电磁波的吸收、反射来达到减弱干扰能量的作用,也就是 切断电磁波的耦合途径。它采用低电阻的导体材料,并利用电磁波在屏蔽导体表面产生反射以 及在导体内部产生吸收和多次反射而起到屏蔽作用,其目的是为了有效地阻止电磁波从一例 空间向另一例空间传扬。设何度为t両积为七限大金属板一将空何隔幵为左右两部分(图11样设定感屁源入肘场)在芹部一当感 应源发出的电蹴液白片血主隹堤苍企盅板加左表面时场强 为小I或E和并耀肖曲拆強i阪谁胃

5、是两种不同的介质,于是在板的左表面产生反射,使一部分电磁波Hor(或Eor)向左传播,即反射波。另一部分电磁波射入金属内部,其场强为Hmo(或Emo ),向右继续传播,经过金属板厚度t后,由于 金属对电磁波的吸收,场强减弱至Hmt(或Emt)。到达金属板右界面的电磁波,又有一部分被反射回金属向左传播,其反射场强为Hmr(或 Emr);另一部分穿过右界面向右继续传播。其场强为Ht(或Et)。因此,电磁波经过金属板时, 通过反射、吸收,场强逐渐减弱。故金属板的屏蔽作用是左界面的反射、金属中的吸收和右界 面的反射等三部分组成的。实际上,上述金属板内的电磁波反射吸收过程并不是只进行一次就 完成的,而是

6、在金属板的两个界面之间往复多次直到耗尽。电磁波在金属内的损耗表现为涡流 损耗。涡流的密度随着透入金属内部的深度的增加而按指数规律减小,且随电磁波的频率不同 而变,频率愈高,涡流在表面的损耗就愈大。3.2影响屏蔽效果的几个因素及其解决措施3.2.1材料当电磁波通过金属板时,由于金属板产生感应涡流形成欧姆损耗,并转变为热能损耗,与 此同时,涡流反磁场抵消入射波干扰场产生吸收损耗。用于电场屏蔽的屏蔽效能可由下式表 示:I llSt.彳半百十ti式申越Ta屏腋效麹血I P应Z - 7 1 爲+ xjj- jsiuti. 5023K 耳鸟鱗:其取值如卜:f黑龍渡:小 1叫电场戕:R = 36L 7+ H

7、雌亍慕 吸收损耗* = 1. 314S J7菽/eiH/a 3023 bH垃血 3為 決气/贰中:气相試盛帰率:t; 一相对电样串;一一-频率.1:6 屏盘制科媪曉护期d就源孵弗嚴棉磁#5昭和.由以上公式可以看出,金属的导电、导磁能力越强,金属吸收电磁波能力越强;电磁波的频 率越高,越易被金属吸收。下面给出了常见金属的相对磁导率、相对电导率(见表1)。因此,在选择屏蔽材料时,综合其他因素应遵循以下原则:1)当干扰电磁场的频率较高时,利用低电阻率的金属材料中产生的涡流。形成对外来电磁 波的抵消作用,从而达到屏蔽的效果。2)当干扰电磁场的频率较低时,要采用高导磁率的材料,从而使磁力线限制在屏蔽体内

8、部,防止扩散到屏蔽的空间去。表1常用金属村忖糊举锚导率下孔相对电辱率材卯二;L相刈滋斗第相对瞧导率4(1.0511. 1111J. 7(1 钳1心珀1IJ. 26MJIM(J. 17EOCMJIJ. (123)在K些场C卜一如果要求疏高频和低频电磯场都具 有良好的屏蔽效果时:鶴钢無星不同的金用材料组成多层屏3.2.2缝隙、孔洞屏蔽体的屏蔽效能不仅取决于构成屏蔽体的材料,而且取决于屏蔽体的结构。上面讨论 的是完整连续屏蔽体。但现实中一个完全封闭的屏蔽体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机箱或壳体上常 开有很多显示窗、通风口、不同部分结合的缝隙等。由于这些导致电不连续的因素存在,屏蔽体的屏蔽效能往往很低,甚至没有

9、屏蔽效能;因 此对屏蔽体缝隙、孔洞的研究也是十分必要的。从缝隙中泄漏的电磁场强度的计算公式为:治轉W叱(刀式中:一故掘瞬坯泄漏的嵐场强度;亿一诫湖处被屏蔽的腿场强度;f 4;號属板厚度一缝隙深度;宀2僉属板的鮭跟宽度.rt-现实的设讣中堂耳用以卜船护拣采降低空隈的电磴 泄漏:1)对于有孔缝的机箱,应将孔缝尽量布置于远离激励源的地方。2)增加接缝处的重叠尺寸,由上述公式(2 )可见。3)缩短螺钉的间距。在结合面上不加导电弹性衬垫时,应尽可能增加螺钉数量,减小螺钉间距,使缝隙长度响应减小,使屏蔽效能提高。4)开孔设计当开孔面积相同时,应尽量少开大孔以及细长孔。对于可集中、又可分开开孔的机箱,应分别

10、开孔,以减少泄漏量。5)加接金属导管一般来说,对大的孔洞,在实际设计中常采用金属通风道,当频率高于100MHz时,可采用波导管作为通风道。由于金属管相当于一个高通滤波器,使低于金属管截止效率的电磁场经过管内传递有很大的衰减,所以就减小了孔洞引起的泄漏。金属管的最低截止频率f只与管的横 向截面的内径尺寸有关,其关系可由下列公式表示:圆波导管:fc=i75/d矩形波导管:fc=i5/b式中:fc最低截止频率,Hz;d圆波导管内直径,cm;b矩形波导管内宽边长,cm。在设计金属管时,首先,根据泄漏电磁场的最高频率f来确定fc,使fc其次,按需要选圆 管或方管,由上式计算管的横截面的内径尺寸;第三,根

11、据需求的衰减计算管应有的长度。在屏蔽设计中,还要注意,不能有导体直接穿过屏蔽体,屏蔽效能再高的屏蔽体,一旦有导 线直接穿过屏蔽机箱,其屏蔽效能就会损失999%(6odB)以上。屏蔽只是减少电子设备电磁干扰的一种方法,它通常与滤波、接地、搭接等措施一起应 用,从根本上解决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问题。4结束语当前,电子设备已处于飞速发展的时期,并且这个发展过程仍以日益增长的速度持续着, 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的电子设备己广泛地应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必然导致电子设备在电磁环境中工作。因此必须解决 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问题。电磁兼容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需要设计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知 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此,我们要不断地学习和总结经验,为我国生产出更加稳定可靠的现代 化的电子设备而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