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总复习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82559192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2.2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半导体总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半导体总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半导体总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半导体总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半导体总复习(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掌握熟悉 了解第一章 半导体物理基础一、能带理论1、能带的形成、结构:导带、价带、禁带 当原子结合成晶体时,原子最外层的价电子实际上是被晶体中 所有原子所共有,称为共有化。 共有化导致电子的能量状态发生变化,产生了密集能级组成的 准连续能带-能级分裂 价带:绝对 0 度条件下被电子填充的能量最高的能带;结合成 共价键的电子填充的能带。 导带:绝对 0 度条件下未被电子填充的能量最低的能带2、导体、半导体、绝缘体的能带结构特点 禁带的宽度区别了绝缘体和半导体;而禁带的有无是导体和半 导体、绝缘体之间的区别;绝缘体是相对的,不存在绝对的绝 缘体。3、导电的前提:不满带的存在二、掺杂半导体1、两种掺

2、杂半导体的能级结构。2、杂质补偿的概念三、载流子统计分布1、费米函数、费米能级:公式 1-7-9 和 1-7-10,及其简化公式 1-7-11和 1-7-122、质量作用定律,只用于本征半导体:公式 1-7-273、用费米能级表示的载流子浓度:公式1-7-28和1-7-294、杂质饱和电离的概念(本征激发)5、杂质半导体费米能级的位置:公式1-7-33和 1-7-37。意义(图1-13,费米能级随着掺杂浓度和温度的变化)。6、杂质补充半导体的费米能级四、载流子的运输1、(1.8节)载流子的运动模式:散射一漂移一散射。平均弛豫时 间的概念2、迁移率,物理意义:公式1-9-4 和 1-9-5(迁移

3、率与电子自由运 动时间和有效质量有关),迁移率与温度和杂质浓度的关系3、电导率,是迁移率的函数:公式 1-9-10和1-9-114、在外电场和载流子浓度梯度同时存在的条件下,载流子运输公式:1-9-24 1-9-275、费米势:公式1-10-5 :电势与费米能级的转换6、以静电势表示的载流子浓度1-10-6和1-10-7或1-10-9和1-10-107、爱因斯坦关系:反映了扩散系数和迁移率的关系。在非热平衡状态下也成立。公式 1-10-11和1-10-12五、非平衡载流子1、概念:平衡与非平衡(能带间的载流子跃迁);过剩载流子2、大注入和小注入3、产生率、复合率、净复合率4、非平衡载流子的寿命

4、:从撤销外力,到非平衡载流子消失。单位时间内每个非平衡载流子被复合掉的概率1人,净复合率AP /T5、载流子的寿命:反映衰减快慢的时间常数,标志着非平衡载流子在复合前平均存在的时间6、准费米能级 1-12-1、1-12-27、直接复合、间接复合8、非平衡少子寿命与本征半导体的关系:在掺杂半导体中,非平衡少子的寿命比在本征半导体中的短, T和多子浓度成反比,即与杂质浓度成反比。9、基本控制方程:1-15-3、 1-15-4、 1-15-2参考题(例子)1、请画出导体、半导体、绝缘体的能带结构示意图,并解释它们之间的区别。2、什么是费米能级?请写出费米函数。3、什么是质量作用定律?它的适用范围?4

5、、请写出N型和P型半导体的费米能级公式,并解释其费米能级与掺杂浓度和温度之间的关系。5、请画出两种杂质半导体的能级结构,并解释。第二章 PN 结、热平衡PN结1、PN结的形成,能带图形成原理以及结构(会画)E -E;2、突变和缓变PN结3、PN结的内建电势2-1-7和2-1-19=1 E W 020M5、泊松方程:电荷密度、电场、电势的关系4、电势和电场的面积关系:A屮倒二(p + N -n-N ) E = -dx2ksdadx0dEdx k0q+ N - n - N )da二、加偏压的PN结1、能带的变化特点:偏离平衡态,出现准费米能级(图 2-5);2、扩散近似;正向注入和反向抽取:边界处

6、少子浓度与外加偏压的关系3、边界条件 2-2-1和2-2-12三、理想PN结的直流电流一电压特性1、理想情况的几个假设:(1)(4)2、能够画出正、反偏压下 PN 结少子分布、电流分布和总电流示意 图。(图 2-7、2一8)3、公式2-3-16及其近似2-3-224、空穴和电子的扩散长度表达式(P75)及意义(两个意义:扩散 区域;少子扩散电流衰减为 1/e)。空穴扩散区、电子扩散区L = (D t )1/2P P PL = (D t )1/2 n n n四、空间电荷区的复合电流和产生电流1、图 2一11,分三个阶段 低偏压:空间电荷区的复合电流占优势 偏压升高: 扩散电流占优势 更高偏压:

7、串联电阻的影响出现了五、隧道电流1、了解隧道电流的概念及产生条件。2、江崎二极管的电流-电压特性(图2-13)六、I-V 特性的温度依赖关系1、图2一14和2一15:在相同电压下,电流随温度升高。七、耗尽层电容(势垒电容、结电容)和扩散电容1、概念、形成原因2、扩散电容在低频正向偏压下特别重要。八、PN结二极管的频率特性1、 二极管等效电路图 2-19I2、 二极管直流电导或扩散电导gD = 厂T I丁扩散电容 C =4Td 2V九、电荷存储和反向瞬变1、PN结的开关作用。2、反向瞬变和电荷存储的概念3、根据 221的载流子分布,解释 220所示的电流、电压特性(分三个阶段)。十、PN结击穿1

8、、雪崩击穿的产生原理:碰撞电离、倍增效应。2、齐纳击穿:由隧道效应产生参考题(例子)1 、请画出 PN 结形成前后的能带图,并解释 PN 结形成过程2、什么是正向抽取和反向注入?3、耗尽层电容和扩散电容是如何形成的?4、分三个阶段解释反向瞬变。第三章 双极结型晶体管一、双极结型晶体管的结构1、NPN和PNP型晶体管的结构及电路符号。“双极型”的解释。2、图32:硅平面外延NPN晶体管的版图和截面图。3、图3-3:硅平面外延NPN晶体管的净掺杂浓度分布二、基本工作原理1、四种工作模式对应的偏压情况2、图3-5 NPN晶体管共基极放大电路图及对应能带图3、图 3-6:放大工作条件下的工作电流分量:

9、会画,解释各个电流 的形成原理。与图3-5相结合4、几个电流增益概念:发射极注射效率、基区运输因子、共基极电 流增益、共发射极电流增益。三、正向有源工作模式下的电流传输 1、放大条件下,基极电流和集电极电流的表示方法。(计算题) 图 3-11I = A qD (n / X )eqvBE /kTC E nB 0 B BI 沁 I =1 一A qD (dp / dx) 1= (A qD p / L )eqvBE/kTB pEE pE EE pE 0 E pE四、埃伯斯莫尔方程1、图3-15:四种工作模式下的少数载流子分布,会画。2、图 3-14: E-M 等效电路五、缓变基区晶体管1、基区杂质分布

10、不均;产生内建电场;加强电子漂移。Webster 效应:相当于扩散系数增加一倍。六、基区扩展电阻和电流聚集 1、发射极电流集聚效应:基区扩展电阻的存在,使发射结电压降低, 发射极电流集中在发射结边缘附近解决方法:采用周长/面积比很高的梳状结构。七、基区宽度调变效应1、基区宽度调变效应:基区宽度与VCE的关系2、Early效应:IC与VCE的关系八、晶体管的频率响应1、截至频率的概念2、各种频率的定义:共基极截至频率、共发射极截至频率、增益 带宽乘积3、影响载流子运输的4个延迟:基区渡越时间(公式3-8-1)发射 结过渡电容充电时间、集电结耗尽层渡越时间、集电结电容充电时间。 公式 3-8-15

11、 3-8-164、Kirk效应:也称为基区展宽效应十、晶体管的开关特性1、开:饱和状态关:截至状态2、理解:开关过程与载流子的存储和运输有关,需要有一个过程3、各开关时间的定义:导通时间、上升和下降时间、贮存时间4、最重要的贮存时间:定义,与该时间相对应的载流子的存储和运 输过程。十一、击穿电压1、根据击穿条件,分析“共发射极击穿电压BV比共基极击穿电压CB0BV 低很多”。CE0参考题(例子)1、当BJT工作在放大条件下时,画出电流分布2、名词解释:Webster效应、Kirk效应、Early效应3、请根据基区载流子的变化过程,解释晶体管的开关特性。4、影响晶体管开关过程的时间是哪一个?为什

12、么?5、计算题第六章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一、理想MOS结构的表面空间电荷区1、理想MOS结构的假设2、MOS 电容器的结构:半导体表面电荷层具有一定的厚度3、表面势:空间电荷区中电场的出现使半导体表面与体之间产生一个电位差V = V +屮G0S4、载流子的积累、耗尽和反型:栅极电压、半导体表面载流子特点、能带图(图 6-4)5、反型和强反型条件:6-1-19和 6-1-20MOSFET工作在强反型条件下。6、导电沟道的概念二、理想MOS电容器1、分四种情况讨论 MOS 电容器的电容电压特性:积累区、平带 情况、耗尽区、反型区(高频和低频),会画图 6-7 和图 6-9。三、沟道电导和阈值电

13、压1、什么是阈值电压。公式 6-3-72、沟道电导公式6-3-4四、实际MOS的电容一电压特性1、功函数的影响、截面陷阱和氧化物电荷的影响,使平带电压VFB02、实际的阈值电压公式 6-4-12,能够解释其中4项的来源。五、MOS 场效应晶体管1、三种工作状态:线性、开始饱和、饱和,对应的沟道变化情况2、沟道夹断的原理六、等效电路和频率响应1、截至频率的概念,公式 6-6-9,截至频率与那些因素有关七、亚阈值区1、亚阈值电流和亚阈值传导(弱反型)八、MOS 场效应晶体管的类型九、影响阈值电压的其余因素 衬底掺杂(正比)、氧化层厚度(正比)器件隔离作用、衬底反向偏压(正比)十、器件尺寸比例1、短

14、沟道效应:三种效应。(线性区的阈值电压下降、迁移率场相关 效应及载流子速度饱和效应、亚阈值特性退化,器件夹不断)2、按比例缩小:两种方式。参考题(例子)1、根据VG的变化,分三段(积累、耗尽、反型)定性地解释并画出GMOS系统的C-V特性图。2、什么是MOSFET的截至频率?请写出公式,并解释与那些物理因 素由关系。3、什么是阈值电压?解释阈值电压的构成(给出公式)4、什么是按比例缩小?请写出最小尺寸与参数 的关系。计算题1、一个确定的NPN BJT的基区净掺杂为NAB=10i6/cm3。发射结面积 AB为10- cm2,基区厚度为0.5um,当V =0.5V和V =5V时。BECE(1)已知

15、 u =1200cm2/ (V.S),计算 I。nBC2)集电结为非对称突变结。在给定的偏压条件下,对于此结X=2.8X0,使用耗尽层近似求它的(平衡态)接触电势人屮答:(1)由爱因斯坦关系式 DnKT二 1200 x 0.025 二 30cm2 / sp0Bn 21020= NAB=1016/Cm3,n = i = 104 / cm30 B p10160B取 基 区 左 边 界 为 0 坐 标 , 由 PN 结 定 律 :n (0) = n expV / KT = 104 exp0.5/0.025 = 4.85 x 1012 /cm3BB 0BEI 二 q A D(0)二 1.6 x 101

16、9 x 0.5 x 104 x 30 x 4.85 X1012 二 2.32 x 10-5 A CnB X0.5 x 10-4B12&屮 11(2)由耗尽近似 X(亓+ ),因此V 12X/X0.V.V + V=0CEVVL 0 I 01 + 2 = 2.8 ;V1 0E = .73V2、一砷化镓样品,其中施主原子浓度为2x1016cm-3,受主原子数量未知。测量样品,发现它是P型的,平衡空穴浓度P0为5x1017cm-3。室温下,砷化镓本征载流子浓度n.是107cm-3,空穴迁移率卩是300,ip电子迁移率卩为4000,少数载流子寿命t .是10-9s。nm.n(1)补偿后的受主原子浓度(NA=Na-Nd)是多少?总的受主原子浓度是多少?(2)室温下,样品中平衡电子浓度是n0多少?(3)在室温下,热平衡状态下样品的电导率o0是多少?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