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番茄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策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82555684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0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北京番茄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北京番茄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北京番茄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北京番茄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番茄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策(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北京番茄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策商咪;刘芳;何忠伟【摘要】With the growing population in Beijing, there is greater market demand for tomato. However, the tomato industry of Beijing is facing mor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Beijing tomato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the future of the tomato

2、industry of Beijing, was reviewed. Some suggestions were give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industry.%北京市人口越来越多,番茄的市场需求量很大,但是目前该 产业还没有得到很好开发和发展,面临很多的机遇和挑战.本研究基于北京番茄产业 目前的发展特点,对其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以期促进该 产业的更好发展.期刊名称】 北京农学院学报年(卷),期】 2011(026)004【总页数】4页(P45-48)【关键词】 番茄;产业化;北京【作 者】 商咪;刘芳;何忠伟【作者单位】 北京农学院经

3、济管理学院,北京102206;北京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2206;北京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2206【正文语种】 中 文中图分类】 F3071 北京番茄产业发展现状1.1 北京市自产番茄的供应量不断减少目前,北京市已拥有2 000多万人口,番茄作为营养价值丰富而又食用方便的大 众蔬菜,需求量很大,但是近几年京郊地区番茄种植面积及上市量却呈逐年下降的 趋势,见图1和图2)。图 1 20022006 年北京市番茄种植面积 Fig.1 Tomato planting area ofBeijing in 20022006数据来源:中国农业统计资料20022006分析图1可以得出,2002年

4、至2006年北京番茄的种植面积不断减少,已由2002年的7 500 hm2减少到2006年的6 200 hm2,减少18.42%。分析图2 可知,自 2006 年至 2010 年北京市自产番茄上市量不断减少,减少量为 21.99%, 其中2006年至2008年上市量减少6.08%,2008年至2010年番茄上市量减少 16.94%,减少量越来越大。图 2 19982010 年北京番茄产量统计 Fig.2 The statistics of tomato yield inBeijing 19982010数据来源:北京统计年鉴19982005;北京都市型现代 农业产品流通信息汇编20062010经

5、分析,近几年出现番茄种植面积和上市量不断减少的原因可能有三个:第一,近 几年北京农村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农用面积不断被挤压,种植面积不断减少,造 成产量不断减少;第二,大多数农户认为番茄价格便宜,而北京土地价值较高,因 此番茄的种植会增加农户的机会成本,不愿种植,上述两种原因都直接构成番茄上 市量的减少;第三,近些年北京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居民对于农产品的需求转 向绿色无公害产品,北京不断发展高端番茄,造成产量的减少,相应的上市量也就 必然减少。1.2 北京番茄的销售价格不断上升2006年至2010年北京番茄价格一直在稳步上升,并且增长速度较快,2010年 较2006年价格增长46.63%(

6、见图3),其中,2008年较2006年增加9.33%, 2010年价格较2008年增加34.12%。经分析,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有两种原因: 一方面,随着北京市市民数量的不断增长和番茄种植面积的不断减少,番茄供不应 求,受供求关系影响,番茄价格不断增长;另一方面,随着北京市市民生活水平不 断提高,对于农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北京郊区不断发展高端番茄,价格不 断上升。图3 20062010年北京市番茄市场价格统计Fig.3 The prices of tomato inBeijing 20062010数据来源: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产品流通信息汇编200620101.3 番茄种植初具规模效应 目前,

7、北京市番茄种植在大兴区、顺义区和延庆县已经初步显示出规模效应。(1)2009年大兴区蔬菜播种总面积为2.18万hm2,总产量为113万t,其中 2009年大兴区番茄的种植面积是2 282.87hm2 ,占种植总面积的10.48%。该区 的北京市华瀛安绿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北京礼贤益农蔬菜专业合作社、北京市绿 园天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都有较大的番茄种植面积。(2)在顺义区,秋大棚番茄为全区蔬菜主导产业之一,种植主要集中在李桥、李 遂、北务、杨镇、大孙各庄、张镇为主东南蔬菜产业带,番茄种植达到0.13万 hm2,平均产量300 kg / hm2,收入266.67元/ hm2左右,带动农户近7 000

8、 户;顺义秋大棚番茄面积及总产分别占到全市的49%和51%。( 3 )延庆县杨户庄村是远近闻名的西红柿村。村里越夏番茄的种植面积从2007 年的6.67 hm2,发展到2010年的33.33 hm2,番茄的销售逐渐从买方市场转为 卖方市场,经济效益逐年上升。2011年大榆树镇的越夏硬果番茄已发展到46.67 hm2,还将继续扩大硬果番茄的种植规模,全力打造京郊越夏番茄第一镇。以上数据充分显示,北京市番茄种植在大兴区、顺义区和延庆县这些地方已初具规 模,说明这些地区的番茄产业逐渐受到重视,也表明北京市番茄产业的发展有着乐 观的一方面,有利于进行产业化和集约化生产。2 北京市番茄产业的发展方向选择

9、2.1 发展籽种番茄(1)中国番茄种植面积及单产分析 中国是世界三大番茄主产区之一,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库显示,作为世界番茄主 产区的美国、意大利以及中国,中国番茄产量一直居三国中首位,但是中国番茄的 单产与其他两个国家有明显差距,在三国中排名末位(见表1)。由以上比较可以看出,中国番茄的总产量和单产水平所处地位极不相称,美国的平 均单产为60 501 kg / hm2左右,意大利平均单产为46 630 kg / hm2左右,而 中国的单产在23 138 kg / hm2左右,与其他两个国家差距明显。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新疆、内蒙古、甘肃等中国番 茄主产区的番茄品种单

10、一,再加上连年种植,品种种性退化,品质下降、病虫害日 益加重,不仅影响单产,还会影响番茄的品质和质量,中国番茄产业今后的发展极 为不利。培育出高产、高抗病、高营养并且适应性强的番茄品种是一项急迫且重要 的任务。表1 20002005年中、美、意三国番茄产量及单产对比Tab.1 The yield of tomato in China , American and Italy注:数据来源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数据 库国家番茄产量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中国单产/ (kghm- 2 ) 23 135 23 251 24 336 24 627 21 63

11、8 21 844 中国产量 / 万 t 2 232 2 412 2 715 2 884 3 014 3 164 美国单产 /(kghm- 2 ) 62 337 55 789 62 481 56 357 66 350 59 692 美国产量 / 万 t 1 156 1 000 1 238 1 052 1 2871 104 意大利单产 /(kghm- 2 ) 49 514 47 500 42 445 45 916 47 744 46663 意大利产量 / 万 t 754 653 575 665 768 719(2)北京发展籽种番茄的优势条件分析 第一,发展籽种番茄符合北京农业的发展方向。目前北京地

12、区正在大力推广发展都 市型现代农业,北京市既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地区,也是一个耕地资源短缺的地区, 资源瓶颈决定了北京市农业必须走高效集约可持续之路,而发展籽种农业正具有资 源节约、经济高效及技术密集的特点;同时,它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十分明显,一 般来说,种植业籽种业每公顷与常规农业相比可增收2 250-3 000元,因此它是 北京农业新时期的必然选择。第二,优良番茄品种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空间。中国虽是世界番茄三大主产 区之一,番茄种植面积大,总产量高,但是番茄良种普及率低,单产明显低于发达 国家(见表1),对优良番茄品种的需求量很大,因此北京市发展籽种番茄具有广 阔的市场。第三,北京具有发

13、展籽种番茄的科技条件。北京作为全国政治、文化和科技中心, 聚集许多所农业高校和农业科研机构,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已达到2万多人,是农 业知识密集区,有着极为丰富的农业科技资源,具备发展籽种番茄的技术条件。2.2 发展特色番茄 所谓特色农业是以追求最佳效益即最大的经济效益和最优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 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为目的,依据区域内整体资源优势及特点,突出地域特色,围 绕市场需求,坚持以科技为先导,高效配置各种生产要素,以某一特定生产对象或 生产目的为目标,形成规模适度、特色突出、效益良好和产品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 的非均衡农业生产体系。番茄作为人们餐桌上的大众蔬菜,价格较低,是一种明显 的劳动密

14、集型产业,但是受北京地区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消费者的消费偏好等 限制,普通番茄在北京并不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因此走都市型现代农业之路,发 展特色番茄是一种必然趋势。发展特色番茄产业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1)大力发展高端番茄 北京高消费群体(高端)农产品市场需求调查报告显示,自2005 年,北京市 高消费群体农产品消费需求出现新的趋势,即在一般性农产品消费中,为满足文化 品位消费目的的比重为 7.88%,体现地位身份特征的消费目的的比重为6.88%, 表现个性化特征和新奇特消费目的的比重分别是 6.26%和 6.16%,并且这种趋势 越来越明显。北京市高消费群体消费农产品的需求特征出现从满

15、足物质需求到质量 需求进而转向为满足文化品位、个性化特征、地位身份象征的精神需求,这种新趋 势的出现标志着高消费群体农产品消费向更高层次的转变。另一方面,在食品安全面临巨大挑战的今天,人们对自己消费的农产品质量的要求 也越来越严格,越来越重视。目前北京市农委资料显示,北京市市场(含超级市场) 60% 70%的叶菜类蔬菜硝酸盐含量超标,20% 30%的果菜类蔬菜硝酸盐含量 超标。虽然目前有关部门和农户已经加强了对番茄产品生产过程的监测和检测,但 是,要想真正消除这一问题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随着北京市民收入水平不断增加, 消费性支出水平的不断增长,人们的消费水平的已能够达到食用高端番茄的经济条 件

16、,能够食用有机、无公害番茄越来越成为广大市民的渴望。(2)发展旅游休闲番茄 发展特色旅游经济是拓展农业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功能的很好形式,据北京市有关 方面的统计,北京市每年有23以上的城市家庭到郊区休闲旅游,其中到郊区旅 游35次的家庭占到16.9% , 15.3%的家庭每年到郊区的次数大于5次。这说明 郊区旅游已经成为大多数北京城区市民的休闲方式之一。大力发展番茄旅游业能够 吸引旅客前来观光和消费,具有非常有效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2.3 发展有机番茄加工产业 番茄制品是国际市场上十分畅销的食品之一,目前的番茄制品已由以前单一的番茄 酱繁衍出更加多样化的番茄沙司、番茄汁、切丁番茄、沙拉番茄等

17、经济产品。世界 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消费番茄制品,其中,美国人均消费番茄制品34 kg/年,欧 盟人均消费23 kg/年,并且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观念的改 变,番茄制品也越来越被国内消费者普遍接受。中国是全球第一大番茄出口国,所生产番茄制品60%以上用于出口,国内番茄种 植及加工主要集中在新疆地区,该地区所生产番茄制品占全国出口量的 90%左右, 但其所生产番茄制品均为普通加工品。随着国际“绿色贸易壁垒”的不断高筑,以 及国内外消费者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给北京有机番茄加工产业提供了新的市场机 遇。3 促进北京番茄产业更好发展的对策分析3.1 大力推进番茄的产业化经营和规模化发展

18、 大力推进番茄的产业化经营和规模化发展能够对番茄产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 用。(1)对番茄产业化经营的促进作用。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的番茄产业化经 营方式,能够把分散经营的农户联合起来,有效提高番茄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拉长 产业链条,增加番茄产品附加值,使番茄的整体效益得到显著提高。番茄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就是要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龙头企业的发展状况决定 整个农业产业化的推进速度,推进质量和效果;同时还要加大科技投入,重点加强 培养科技人才,采取多种形式,构建人才汇集机制;另外,相关政府和有关部门要 制定实施切实可行的规划和扶持政策,为番茄产业化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加大对 产业经营的支持力

19、度。(2)对番茄规模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推进番茄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从而形成一定 规模是番茄产业结构调整的一项战略任务。规模化生产和经营能够改变传统的小农 户经营方式,有效推动番茄产业的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产业化经营,有利于 提升产品竞争力和产生品牌效应。另一方面,农业部门要抓紧制定和实施优势番茄区域布局规划,制定促进番茄产业 发展的相关政策,并进一步扩大补贴范围,进行政策性引导,促进番茄种植和生产 向规模化方向发展。3.2 建立一个新型的番茄产品流通框架体系,提高产品流通效率 为了提高北京番茄产品的交易效率,应当建立一个新兴的番茄产品流通体系,这种 新型的番茄产品流通框架体系应当由规范化的传

20、统流通渠道和现代化的新型流通渠 道构成。(1)番茄规范化的传统流通渠道(图4)农户(或农产品生产基地)j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农产品营销大户j农产品批发市场 j社区农产品市场(或农贸市场)j消费者;农户(或农产品生产基地)j农产品 批发市场j社区农产品市场(或农贸市场)j消费者规范化的传统流通渠道。随着 北京市农产品批发市场不断发展,批发市场的交易条件、交易方式、辐射范围都得 到改善和提高,这种交易方式的最大特点就是交易方便。图4番茄规范化的传统流通渠道Fig.4 The Figure of Tomato productstraditional circulation(2)番茄现代化的新型流通渠道(

21、图5)第一,网络销售渠道:农户(或农产品生产基地)j配送公司(或网上销售公司) j消费者。近年来,随着中国互联网建设的不断加快,番茄网络交易市场得到了快 速发展,与传统的市场相比较,网络交易市场具有独特的优势。首先,番茄网上交 易市场具有电子化、数字化的特点,一方面以电子流代替实流,可以大大减少人力 物力,降低成本;另一方面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交易活动可以在任何时间 和地点进行,从而大大提高效率。其次,番茄网上交易市场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为 企业创造更多的交易机会。再次,番茄网上交易市场重新定义传统的流通模式,减 少中间环节,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直接交易成为可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整个 社

22、会经济运行的方式。第二,观光采摘销售渠道:农户(或农产品生产基地)或合作社-观光采摘j消费 者。在郊区,农户将自己的番茄园开发成农家乐的形式,在提供休闲娱乐的同时, 让消费者直接上门自行采摘,这种供应链模式最主要的特色是参与主体相对较少, 消费者直接和农户进行交易,省掉其他模式的中间收购、批发、零售等环节。这种 销售渠道所售番茄比普通番茄价格高34倍,富民效果非常明显。图 5 番茄产品流通渠道图 Fig.5 The Figure of Tomato products circulation 第三,农超对接销售渠道:农户(或农产品生产基地)或合作社-农产品加工企业 及物流配送中心-超市等高端市场

23、j消费者。这种销售模式具有明显的优点,具体 表现在: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有效降低番茄生产的盲目性及市场风险;对番茄 生产的技术要求以及技术支持,有助于推动番茄生产的标准化;减少番茄的流通环 节,降低流通成本,实现番农、消费者和超市的共赢;对进入超市的番茄进行严格 的质量监测,保证番茄产品的质量安全。已往的番茄产品流通多为散户经营,国家调控力不强,番茄产品多级转手期间价格 增长幅度很大。构建新型番茄流通体系,不仅可以保证番茄产品安全便捷的从产地 进入消费领域,而且还可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中的价格增长,有益于保障生 产者和消费者双方的利益。3.3 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推广先进品种和技术 农

24、业科技示范园是引导农民进行标准化生产的最佳途径,它以经济效益和市场需求 为导向,作用直观,带动作用明显,有利于技术示范与技术服务相结合。示范园区 是一个载体,借助这个载体可以把农业技术的效果切实体现出来,在番茄产业发展 中,可以对所培育的番茄品种抗病虫、增收效果等体现出来,同时通过有机番茄种 植和培育技术的引进、试验和示范能够让农民直观认识和了解该技术,调动农民更 新品种、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4 加强政府支持,推动番茄产业健康发展围绕都市型番茄产业的发展方向,北京市政府应当加大财政资金投入,进一步研究 制定促进番茄产业高产、高效、高质和特色化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建立番茄产业产 前、产

25、中和产后服务的政策保障体系,加强补贴力度,调动农户种植番茄的积极性; 探索政策性农业保险和由政府、企业及农户三方共同构成的风险互助等农业风险保 障机制,确保都市型番茄产业的稳步健康发展。参考文献:1 魏本德新疆番茄产业的发展分析J.实事求是,2005 ( 6 ): 11-132周燕,齐中英.产业竞争力来源及其分析J.商业研究,2004 ( 8 ):25-273 林梓联.都市农业的条件、功能、形式及结构.都市农业的理论与实践C.北京:北京出版社,9984刘国栋,王坤 .大兴西瓜产业化发展战略及产生的高效益 J .中国西瓜甜瓜,2003(6):56-575 乔婷婷,刘娜.浅析农产品流通的问题及相关对策J.现代商业,2007(14):41-4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