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工程第三轮题库

上传人:ba****u 文档编号:182528094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2.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系统工程第三轮题库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系统工程第三轮题库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系统工程第三轮题库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系统工程第三轮题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系统工程第三轮题库(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一、单项选择题1在系统中,广义的信息是指()。A. 消息、情报、指令、数据和信号等有关周围环境的知识。B. 事物存在的方式或运动状态以及这种方式、状态的直接或间接的表述C. 具有新内容或新知识的消息D. 对接受者来说是预先不知道的东西2系统科学就是从系统的着眼点和角度去研究整个客观世界。()。A. 物质B.能量C.信息D.系统3不可能事件的信息量为()。A.1B.2C.0D.g4. 从哲学观点来看,自然界物质的运动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 不确定到确定、由无序到有序、由()演化的。A.高熵到低熵B.低熵到高熵C.开放到封闭D.封闭到开放5切克兰德系统工程方法论的核心是()。A最优化B比较

2、和学习C持续改进D定量分析6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称为()。A.可靠度B.平均寿命C.可靠性D.有效性7系统工程是研究()如何实现总体效果最优的工程技术。A.复杂系统B.社会系统C.工程系统D.管理系统8设A为可能发生的单个消息,它包含的信息量是由该消息发生的()决定的。A.时间B.概率C.位置D.内容9.在一个元件发生故障时,相同机能的另一元件便立即接上进行工作,使 系统功能得以继续维持,这种方式称为。A.工作冗余B.非工作冗余C.串联系统 D.并联系统10熵函数在等概率分布下取得()。A.最小值B.最大值 C.平均值D.零值11. 所谓敏感性分析,就是假设当作

3、为模型输入的各类参数发生变化时,观察它对模型输出结果的()。A.影响程度B.正确程度C.错误程度D.相关程度12. 一比特信息量就是含有两个独立等概率可能状态的事物所具有的不确定性被全部消除所需要的()。A.物质B.能量C.信息D.时间13. 广义的信息可以理解为事物存在的方式或运动状态以及这种方式、状态)的表述。A.数量或质量B.局部或整体C.直接或间接D.当前或长远14把现实系统在规定时间内所要达到的水平称为()A.指标B.标准C. 目的D. 目标15.人们常常把初始原因是一个对系统有利作用的正反馈叫()A.良性循环B.恶性循环C.连锁反应D.负反馈16假定n个元件的可靠度为R RR,则串

4、联系统的可靠度R为( )。1,2nA. R 二 1 -Hr B. R =Hr C. R (1 -R ) D. R 二 1 -H(1 -R )SiSiSiSiA.协同B.合作C.自组织原理D.有序结构18. 系统按其状态与时间的关系,可分为静态系统和()。A.动态系统B.复合系统C.人造系统D.概念系统19. 蹄铁效应和蝴蝶效应反映了系统的()规律。A.自然B.连锁反应C.连锁反应D.等效优效代换20. 霍尔提出的系统工程三维结构方法,其三维是指时间维、逻辑维和()。A.知识维B.资源维C.方法维D.能力维21.系统失效过程大体分为早期失效期、()和耗损失效期三个阶段。A.使用失效期B.偶然失效

5、期C.报废失效期D.自然失效期22. 系统连锁反应的路线往往呈()。A.单链B.多级C.环状D.网络状23. 在互为因果的两个系统中,若原因产生结果,结果却抑制原因,则称之为()。A.正相关B.负相关C.正反馈D.负反馈24. 系统的()是系统科学的基本范畴,是一切系统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A.特性与分类B.结构与功能C.要素与结构D.要素与功能25. 在层次分析法中,判断矩阵具有满意一致性的检验标准是随机一致性比率CR 小于( )。A.0.10B.0.20C.0.01D.0.0526. 必然事件的信息量为()。A.1B.2C.0D.g27. 等效代换的意义就在于它能更好地使系统保持()。A.

6、封闭B.静态C.开放D稳定28. 假定n个元件的可靠度为R RR,则并联系统的可靠度R为()。1, 2nA. R 二 1 -HR B. R 二 HR C. R 二 H(1 -R ) D. R 二 1-H(1 -R )S i S i S i S ii=1i=1i=1i=129. 系统的功能是指系统接受物质、能量和信息并予以转换,产生另一种形态 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能力,或者说系统与( )相互作用的能力。A.内部要素B.外部环境C.研究对象 D.目前状态30. 系统结构的层次性,决定了系统结构和要素的()。A.绝对性B.相对性 C.整体性 D.差异性31. 系统的集中和分散解决的是每个子系统的()

7、问题。A.动静B.规模C.地位D.位置32. 通过对系统要素的数量和质量的分析来研究系统功能的方法,称为()分析法。A.指标B.标准C.目的D.要素-功能二、多项选择题1. 正反馈的作用包括:()。A.使系统保持稳定B.使系统的行为方向趋向一个目标C. 用来放大某一种作用或某一种效应。D. 使有直接关联的系统互相促进,协调发展。E. 使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网)上的各个生物种群保持相对的稳定。A.系统初步设计B.系统详细设计C.系统组织设计D.系统试运行E.修改设计3用AHP方法建立的层次分析结构模型主要由以下层次()组成。A.目标层 B.执行层 C.准则层 D.方案层 E.系统层4. 下面关于系

8、统结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层次性是系统结构较为普遍的形式B.系统结构具有相对性C. 系统结构具有相对稳定性D.系统结构具有开放性E.系统结构具有不变 性)。D.学习 E.专业化D.合法性 E.最优性C.协同学理论5. 切克兰德系统工程方法论的核心是(A.最优化 B.比较 C.集约化6. 系统评价应遵循()的原则。A.可行性 B.客观性 C.可比性7. 控制理论的具体内容主要有()。A.模糊理论B.大系统理论D. 最优控制理论 E.自适应、自学习和自组织系统理论8. 从系统观点看,全部环境因素可划分为三类()。A.动态系统B.开放系统C.物理的和技术的因素D.社会(人际)因素 E.经济的和经

9、营管理的因素9. 常用的系统功能方法包括()。A.功能分析方法B.功能模拟方法C.功能模糊方法D.功能计算方法E.黑箱方法10. 应用系统工程的基本观点包括()等。A.明确问题的目标和准则的观点B.整体化观点C.优化与可行的观点D. 决策科学化的观点E.时间价值观点11. 随着生产的现代化和社会化发展,经济管理活动愈来愈复杂,规模也愈来愈庞大,相关因素愈来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A.管理规模日益大型化。B.管理组织日益专业化。C.管理人员日益知识化。D.管理体制日益合理化。E. 管理效果日益定量化12. 下面属于可靠度分配的方法是()。A.等分配法B.加权分配法C.动态规划最优分配法D.

10、层次分析法E.古林法。13. 在系统设计中,系统功能按重要程度可划分为()A.支持性功能B.辅助性功能C.保证性功能D.储备性功能E.生产性功能14. 控制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是 ()。A.经典控制论B.古典控制论C.现代控制论D.大系统控制论 E.复杂控制论15. 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关系()。A.结构不同,功能不同B.结构不同,功能相同C.结构相同,功能不同D.结构相同,功能相同E.只有功能,没有结构16. 在现实中,形成系统局部薄弱环节的基本的原因有下面几种:()。A.自然条件和生产水平的限制B.系统规模太小C.系统专业化程度太低D.在系统的发展过程中,缺乏总体设计和全面规划E.系统的结构

11、、部件随着自然界和社会的向前发展而逐渐过时、落后和老化17. 根据结果对原因的影响不同,反馈又可分为()。A.前反馈 B.后反馈 C.正反馈 D.负反馈 E.自反馈18. 从系统的复杂程度来看,可以将系统分为()。A.普通系统B.概念系统C.大系统D.局部系统E.实体系统19. 一个正确的决策来源于三个方面的分析,即()。A.工程分析B.经济分析 C.定量分析D.定性分析E.指令性分析20. 客观世界是一个()的大系统。A.多空间 B.多层次 C.多因素 D.多性能 E.多过程21. 系统工程具有()的功能。A.系统分析与系统优化相结合B.研究客体与研究主体相结合C.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相结合D

12、.改造自然与改造社会相结合E. 发展自然科学与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相结合22. 系统分析的要素包括()。A. 目标 B.可行方案23.系统功能设计包括(C. 评价标准 )。D.模型E.费用和效果A.系统功能分析D.系统功能设计评价B.系统功能分类E.系统功能开发C.系统功能整理24. 系统内分工可采取的一些基本方式包括()。C.固定和流动A.专一和综合B.大型和小型D.集中和分散E.联合和独立25. 系统初步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A.系统目标设计B.系统功能设计C.系统整体设计D.系统环境设计E.系统结构设计26. 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正确地处理整体与局部之间、() 的 关系。C.整体与整体

13、之间D.逐对比较法E.评分法 等。C.分解一一协调原理A.局部与局部之间B.整体与环境之间D.当前与长远之间E.环境与环境之间27. 进行层次单排序的方法有()。A.古林法B.和积法 C.方根法28. 大系统理论研究的重点是大系统的(A.最优化理论B.多级递阶控制D.分散最优控制E.大系统模型降价理论29. 克服局部薄弱环节的具体途径有()。A.发展生产和改变自然条件;B.提升系统的专业化水平C.扩大系统规模D.更新过时和落后的部件或设备。E. 在发展系统时,加强全面规划和总体设计;30. 负反馈的作用包括()。A. 用来保持系统行为的稳定B. 用来放大某一种作用或某一种效应C. 使系统的行为

14、方向趋向一个目标D. 使有直接关联的系统互相促进,协调发展E. 使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网)上的各个生物种群保持相对的稳定31. 系统分析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有()。D.关联矩阵法E.KJ法32. 以下属于系统评价方法的是()。A.逐对比较法D.古林法B. 关联矩阵法E. 模糊综合评价法C. 层次分析法三、填空题1. 系统和系统又统称目的系统。2加权分配法就是考虑到各个子系统的,分别确定各个子系统的可靠度。3从系统组成要素的属性来看,可以将系统分为系统和系统两类。4五律最高定律是指整个系统对空间、时间、能量的利 用率最高。5两个并联冗余系统的平均寿命为单个系统的倍。6系统结构说明的是系统的 和,而系

15、统功能所说明的是系统的外部状态和外部作用。7. 所谓“T”型人才是指一方面 较广,另一方面又具备较深的某一专业。8系统的属性总是组成它的各个要素在孤立状态时的属性之和。9普利高津总熵变公式是(dS二deS +diS )10连锁反应的路线往往呈或。11. 失效过程大致分为、偶然失效期和三个阶段。12现代大规模改造世界的斗争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必须从 的角度考虑和处理问题。13.根据系统与外界环境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情况,系统可分为系统、系统两类。14系统的结构在整体上具有稳定性、相对性和。15.所谓优化,就是在约束条件规定的可行域内,从多种可行方案或替代方案中 得出 (最优方案)_或 (满意方案

16、)。16将几个元件并联起来同时工作,执行同一功能,并且只要不是所有元件都发 生故障,系统就不会发生故障,这种方式称为。17系统结构说明的是系统的内部状态和内部作用,而系统功能所说明的是 系统的和。18系统对可累加或不可累加的某一具体属性的数量既可起放大作用,也可起缩小作用,或者既不放大也不缩小,其作用方式取决于这一属性的本质、系统的以及系统内作用的强弱。19系统工程的目的是实现整体目标。20当所有元件的可靠度相同时,由两个元件A和A串联而成的系统与由三个元12件A、A和A串联而成的系统相比,前者比后者的可靠度要。34521. 系统的熵S(X)随时间减少,即:dS/dtV0(也可写成dSV0),

17、称系统状态的这种演化方向为。反之,若dS0,则称系统运动状态的演化方向为。22人类的一切节约归根到底都是的节约。23. 在耗散结构理论中,产生耗散结构的必要前提是。24客观世界是一个多层次、的大系统。25.系统最本质的特征是。26控制论的发展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依次为经典控制论阶段、现代控制论 阶段和阶段。27应用关联矩阵法的前提是被评价的各可行方案相互之间无影响。28对发生故障的与排除故障的,两者结合考虑,可称为广义可靠度。29系统的特性包括整体性、相关性、和。30木桶理论和瓶颈效应反映了系统 的规律。31.不可能事件的信息量为。32所谓敏感性分析,就是假设当作为模型输入的各类参数发生变化

18、时,观察它 对模型输出结果的。四、判断题1. 最优的系统要素结合在一起,不一定产生最优的功能和功能效率。2. 经典控制论是主要研究单多输入和多输出的线性控制系统的一般规律。3. 把孤立的各组成部分的活动性质和活动方式简单地相加,就能说明高一级水平 的活动性质和活动方式。4. 结构是系统的内在根据,功能是要素与结构的外在表现。5. 系统的结构主要是按照其功能要求所决定的。6. 应用层次分析法时,要求判断矩阵必须具有完全一致性。7. 必然事件的信息量为零。8. 系统的整体性都体现为系统、要素、环境之间的有机联系和辩证统一。9. 系统工程是以引入数学为主要优势来治理系统的技术。10. 层次分析法是一

19、种定性分析方法。11. 任何一个开放系统,都能在一定条件下保持自身的动态稳定性。12. 在系统分析中,假说就是把对问题构造的认识用语言或数字模型表达出 来。13. 系统包含信息量的多少与熵的大小意义相同。14. 平均故障修复时间是指设备或系统出现故障后到恢复正常工作时所需要的时 间。15. 系统工程是系统科学的基础理论。16. 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础,定量分析是定性分析的量化和具体化。17. 分析环境对系统功能的影响, 以及系统功能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的方法, 称为要素功能分析法。18. 系统的功能并不等于要素功能的简单相加。19. 如果系统的所有组成要素都是最优的,那么系统的整体功能也一定是

20、最 优的。20. 现实世界中没有完全意义上的封闭系统。21. 系统工程与系统科学的区别是:前者是工程技术,后者属于知识体系。22. 系统是由要素构成的,不同的要素构成不同的系统。23. 连锁反应不但在系统内存在,在系统之间也普遍存在。24. 连锁反应在逻辑上反映了子系统之间是互为因果关系。25. 两个并联冗余系统的平均寿命为单个系统的 2 倍。26. 开放系统的平衡状态是有序之源。27. 结构与要素是相对于系统的等级和层次而言的。28. 系统综合过程应从系统整体出发,以整体功能最优为目的。29. 系统模型一般不是系统对象本身,而是现实系统的描述、模仿或抽象。30. 可靠度是指产品、系统在规定条

21、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31. 进行系统评价时,各可行方案在保证实现系统的基本功能上要有可比性和一 致性。32. 系统设计中的分解和综合过程是相互独立的。33. 一定的结构总是表现为一定的功能,一定的功能总是由具有一定结构的系统 实现的。34. 系统冗余是指系统在结构上用一种手段来完成多种功能。25.系统的恶性循环属于正反馈。36. 现实世界中所有系统都是开放系统系统。37. 评价标准就是确定各种替代方案优先选用顺序的标准。38. 演绎设计是一种以完美无缺的理想状态为前提开始设计的,是由现实到理想 的方法。39. 系统的环境是指与系统发生作用而又不包含在系统内的各个事物组成的整体

22、简言之就是存在于系统以外的事物的总称。40. 信息量就是把某种确定度趋向不确定的一种量度。41. 决定系统功能的必要条件是系统环境 。42. 一定的功能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结构,一定的结构总是由具有一定功能的系统 实现的。43. 有效度 A 是可靠度和维修度合起来的尺度。44. 系统工程的一切理论、方法和技术都是围绕“利益”这个核心。45. 系统的发展过程往往就是一连串等效代换过程。46. 假设就是把对问题构造的认识用语言或数字模型表达出来。五、简答题1.简答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P142. 如何理解系统工程与一般工程技术相比工程的任务不同?3. 简答冗余技术的优缺点。 P1324. 简答物质、能量、信息之间的关系。 P105. 简答系统评价的原则。6简答KJ法的基本原理。P537. 如何保证系统评价的客观性? P548. 什么是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并举例说明之。P139. 如何理解系统的结构具有层次性? P14P1510简答评价系统的费用和效益时常用的判断标准。P4411. 什么是静态系统和动态系统?并举例说明之。 P1312. 为什么说系统的结构对功能起主要决定作用? P16P17六、论述题P10P111.为什么说系统整体具有有机性? P112. 根据系统的定义,简述系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3. 试论述决策科学化观点的基本内容。P36P374. 简述系统综合过程应具有的特点。 P7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