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方案措施及效果

上传人:ba****u6 文档编号:182442942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4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环保方案措施及效果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环保方案措施及效果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环保方案措施及效果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环保方案措施及效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保方案措施及效果(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环境保护管理实施措施及效果一、成立环境保护领导小组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为副组长、各部室主要负责人为成 员 的环境保护领导小组。组长:贾革建副组长:赵哲军李高忠环保管理日常工作由综合办公室负责,负责人为综合办公室主任赵六合。二、环境保护管理措施1 施工过程(1) 临建工程a 占地面积科学合理,不浪费,尽量利用施工区附近现有闲置房舍。全面规划、 合理布 局、统筹安排建设用地,按照“安全、环保、合理、适用”的原则规划取土场、 弃土场、工 区、预制场等临时建设用地。b、临时堆、拌料场不宜设在沿线河边,选址要隐蔽,尽量不占用自然植被、自然 环境 好的地方,并要易于恢复;远离饮用水

2、源地、水井、河、渠、池塘等地表水体。混 凝土拌和 场、预制场、机械加工点均宜远离居民集中点。砼搅拌站、堆料场、材料加工 场应设在居民 区的下风向。当无法满足时,应采取适当的防范和隔离措施。尽可能不占 用林地、耕地。占 用的必须在工程完工后原样恢复。c、严格控制生活区的污水、废气排放。严禁将没有处理或处理不达标的废水和油 污直 接排入附近河流。d、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噪音污染。e、工程完工后,全部拆除临建设施,并恢复原貌。(2) 路基工程a 尽可能减少对工作界线外的挠动,开工前将工作界线内的乔、灌木移栽到至别 地,严 禁就地焚烧。加强施工管理,尽最大可能保护红线外施工沿线的地表植被,土地 和沿线生态

3、 环境。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施工场地、弃渣场尽量占用荒山、荒地, 不占、少占良 田。b、严格要求,规范操作。禁止超范围破坏施工界线外的植被,确有必要时应取得所有 者和林业主管部门的许可。明确保护目标和保护范围,最大程度的避免对周围植被 和土地资 源的破坏。严禁破坏挖方地段界线外的植被。C、路基范围内清除的表土、腐质土,必须集中存放,严禁随意抛弃或与施工弃渣混 堆,且要对存放地进行必要的防止水土流失处理。 该部分土用于绿化工程或植被恢复 Cd、取、弃土 取、弃土位置及方式科学合理,不得破坏公路沿线景观、生态、环保。集中取土场,应设在视线以外,选择荒地或小山包、山川河谷地貌易恢复的位置, 且

4、 完工后应恢复原地貌。废方弃土,应可用于回填修补人工工程导致的地表创面,恢复原地貌。弃土应选择 视 线以外集中堆弃,并进行必要的地表绿化美化,与原地貌保持一致。并严格按照设计 要求修 建防护和排水设施,做好防止水土流失的工作。e、避免机械设备碾压农田、破坏林地和地表植被,应对机械、车辆行使车道及范 围 做标识和划定,禁止车辆随意在划定范围外、有地上覆盖物的地面穿行。f、路基施工严格遵照设计要求,先防护后施工。路基、路堑边坡视高度、土质岩 石 风化程度及稳定情况,按设计要求进行锚固、喷护、浆砌片石坡面防护、草皮防护、 砌筑挡 墙及护面墙防护。g、有一定汇水面积的路堑,开挖前先在挖方顶按设计要求挖

5、设截水沟,铺砌防护, 把水流集中引出路基以外,施工时由上到下,逐级开挖,开挖一级防护一级。并应尽快 砌筑 护坡、排水沟、急流槽等设施,以防止坡面崩塌。h、路基处理之前预埋涵管,管道应具有足够的过水断面,且不小于原过水断面。i、永久防护措施和临时防护措施相补充,综合防治路基、路面施工阶段的水土流 失。j、路堤填筑前先挖排水沟,路基(特别是高填深挖路段)施工中,在路肩外侧边 坡顶 设置防水下泄的堰作为临时性防护, 并沿路线纵向一定距离在路基边坡上设置一条 临时排 水沟,以排泄路面上的集中汇流。并结合地形和汇水面积在排水沟出口处设沉沙 池或临时沉 淀池,使雨水在池中减缓下沉。k、雨季施工应做好防、排

6、水工作。雨季来临前尽早疏通工地附近沟渠,以方便暴 雨 来临时及时排洪、排涝。不良地质地段路基施工尽量避开雨季。(3) 路面工程a、拌和站、碎石加工场地必须设置在离居民区、学校等敏感场所500米外的风口下 方。b、拌和站、碎石加工场必须采取有效的防尘、防噪音、防废气措施。沥青混凝土拌 和 站的环保性能必须达到国家的环保标准要求。(4)桥涵工程a、拌和场、预制场尽可能设在路基范围内,或视线以外植被较少容易恢复的地段。b、钻孔护壁泥浆集中合理处治,严禁污染河流、水源。c、大型废弃物必须深埋,严禁露天堆放。d、水泥袋必须集中收集、集中处理,严禁随意抛弃、随风飘洒。e、桥涵施工中需采取所有必要的措施,防

7、止泥土、石块阻塞河流、水渠或灌溉排 水 系统。确保防洪排涝的安全,尽量减少对农田灌溉和水利设施的干扰。桥梁附近的施 工营地 或施工现场应尽量远离水体,严禁生活污水、粪便和施工废水排入水体。f、选择枯水期或平水期进行桥涵水下施工,尽量避开雨季、汛期;涵洞出路基后 与 附近沟道、河流顺连,防止冲刷下游农田、道路等。g、桥涵在农业灌溉涵渠施工时,尽量赶在农灌淡季抓紧施工,如确需在农灌季节 施 工需以临时过渡措施辅助,不能对农业灌溉产生干扰;现有灌区被施工占用的,施工 单位需 恢复用于灌溉的临时性沟渠或铺设水管。h、桥梁水下部分施工应选用先进工艺,减少挖出的泥、石、钻孔泥浆等对附近水 体 的污染;桥梁

8、施工中挖出的污泥、渣土不得直接抛入沿线水体或乱丢乱堆,应选择不 影响行 洪和沿线、沿岸景观的弃渣场堆放;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河道、河岸、水体的影 响;及时疏 通河道和沟渠,确保汛期及时排洪排涝。(5)隧道工程a、隧道在洞口设置石料破解和碎石设备, 加工后的合格石料用于路基填料、 砌体工 程石料或混凝土碎石,尽可能减少弃渣。b、施工过程尽可能减少对植被的破坏。c、妥善处理施工产生的垃圾、污水,严禁污染周边的水源或环境d、隧道开挖土石方尽量用做路基填料,多余部分全部至弃渣场,并做好支挡、复 垦 及绿化。施工时注意保护隧道口和桥跨下的自然植被。施工后清理废弃物,减少人为 活动的 痕迹,尽早恢复自然景观

9、。三、其他保障措施1 加强生态环保宣传和教育工作,使施工人员自觉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严肃处罚 破坏生 态环境的人员或单位。切实做好各个不良地质路段的防治工作,采取措施预防不 良地质灾害 的发生。制定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和危机处理计划,要求措施得力,具有 可操作性。2、保护土地资源,做好施工便道和施工场地的防护工作,施工便道尽量使用原有 道 路,新修便道尽量少占耕地、少砍伐树木、少破坏植被,最大限度地减轻对自然景观 的破 坏,减少水土流失。并在施工结束后采取措施恢复临时用地和施工便道;部分位于 山顶或山 腰可方便沿线居民出入的新修施工便道,通过整修后保留。凡需保留的便道, 施工单位应在 退场前对其

10、修整,保持畅通,经监理与业主验收后方可退场。3、采取必要措施防治水污染,保护沿线水环境,确保沿线工业污水达标排放。4、为保护空气环境,减少粉尘、扬尘、工业废气的排放量,确保项目施工过程中 各 项空气指标达标排放,应做到:(1)配备一定数量洒水车,对施工现场和未硬化施工便道、灰土拌和站定时洒水。 靠近居民区的敏感区域,在干旱大风的天气应适当增加洒水量和洒水频率,每隔数小时 洒一 次,保证路面无扬尘。(2)石灰、细沙、水泥等易洒落散装物料在装卸、使用、运输、转运和临时存放 的 全部过程中,应设防风、遮盖措施;运送细碎、微小颗粒、粉状物时必须压实,如石 灰、细 沙、散装水泥等,采用蓬布遮盖或加高车厢

11、挡板,避免洒落引起二次扬尘,确保 运输过程中 不向外飞逸、漏洒。(3)作业场地、运输车辆及时清扫、冲洗,保证场地及车辆的清洁。施工现场的 各 种垃圾、渣土及时清理,集中堆放并用挡布围蔽,及时清运到指定地点,一般每日清 理,每 三天清运。5、为保护公路沿线声环境,减少施工噪声对沿线居民的干扰,确保场界噪声达标 排 放,需落实以下防治措施:(1) 施工场地靠近村镇居民点的,高噪音设备尽量布设在远离敏感点一端,并尽 量 利用天然挡蔽物隔声。不具备条件的,建设隔声并种植成排防护林隔声。2) 合理安排施工场地。混凝土拌和场、预制场、机械加工点等尽量远离居民集 中 点,稳态噪声声压级大于80dB (A)的

12、机械设备须远离居民点500米以上的位置运行(3) 合理规划施工场地内各种机械设备,使高噪声机械、设备尽量保持一定距离, 减少噪声累加。在比较固定的机械设备附近,采取减少噪声措施。(4) 合理安排物料运输的时间,减少对居民夜间休息和学生上课的影响。在经过 村 镇、学校、医院时,减速慢行、禁止鸣笛。(5) 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事先进行测量,禁止超过国家标准的机械进入施工场 地。加强对机械设备的日常维修和保养,每日检查,每周保养。确保良好的运行状态, 维持 最低噪声的运行状态。(6) 按劳动卫生标准控制机械操作工人及现场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配发并督促 佩 带隔声耳塞、耳罩等防护物品。6、按照“安全、

13、环保、文明、适用”的原则进行施工营地和场地建设,随时保持 施工 营地和场地整洁、卫生、有序。施工结束后,及时清理场地,做到工完、料尽、场 地清。清 除临时用地的硬化层(如桥头预制厂)回填附近便道,或运至渣场堆放。各种 废弃物集中收 集后,能回收利用的尽量回收,其余固体废物应进行集中处理。妥善处理 各种固体废弃物, 防止污染。废弃的零碎料件、边角料尽量充分利用,水泥袋、包装箱 等纸制品全部回收。四、采取的措施所得效果1 通过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确保了施工现场驻地干净整洁。2、将施工产生的扬尘、噪声污染控制在最低限度。3、降低了施工对周围村镇居民正常的生产生活影响。4、降低了施工对公路两侧耕地作物的生长。5、将施工对现况河道的环境影响降到最低。6、保证了施工参建人员的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