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CDMA网移动性能统计体系V3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82421432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39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国电信CDMA网移动性能统计体系V3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中国电信CDMA网移动性能统计体系V3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中国电信CDMA网移动性能统计体系V3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资源描述:

《中国电信CDMA网移动性能统计体系V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电信CDMA网移动性能统计体系V3(4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国联通电信CDMA网移动通信性能统计体系(3.1.1)中国联通电信运行维护部二 0 0 六年十二月8年十二月目 录中国联通电信CDMA网移动通信性能 统计体系11)C11.16 业务信道掉话次数71)127来话接通总次数9报表1 (配置信息报表)111.1交换机数量111.2交换机容量111.3交换机配置的BHCA值111.4交换机配置的话音BHCA值111.5交换机配置的2M端口数量111.6VLR容量111.7HLR容量111.8BSC数量111.9基站数量121.10单载频基站数量121.11双载频基站数量121.12三载频基站数量121.13四载频基站数量121.14小区数量121.

2、15单载频小区数量121.16双载频小区数量121.17三载频小区数量121.18四载频小区数量121.19微蜂窝数量121.20直放站数量131.21信道单元配置数量131.22无线容量131.23业务信道配置数131.24设计的无线容量13定义:无线容量的设计值为的各基站容量设计值之和。131.25HLR数量131.26网上发展用户数13定义:统计本省市场发展用户数。报表2 (交换负荷和资源使用报表)13报表2 (交换负荷和资源使用报表)142.1交换机BHCA负荷比142.2交换机话音BHCA负荷比142.3VLR利用率142.4HLR利用率142.5交换机2M端口使用率142.6HLR

3、用户的每户话音BHCA值142.7HLR用户的每户BHCA值142.8HLR用户每户话务量152.9平均每次呼叫占用时长152.10主叫比例152.11HLR生成用户的开机率152.12每户BHCA值(以VLR登记用户数计算)152.13每户话音BHCA值(以VLR登记用户数计算)162.14每户话务量(以VLR登记用户数计算)162.15开机率(以VLR登记用户数计算)16报表3 (无线负荷和资源使用报表)173.1业务信道负载率173.2软切换因子173.3信道单元可用率173.4业务信道拥塞率173.5超忙小区比例173.6忙小区比例183.7超闲小区比例183.8严重溢出基站比例183

4、.9溢出基站比例18报表4 (系统性能指标)194.1系统接通率194.2交换系统接通率194.3无线系统接通率194.4局间系统接通率194.5局间话音接通率194.6主叫业务信道分配成功率(不含切换不含短信)204.7被叫业务信道分配成功率(不含切换不含短信)204.8业务信道分配成功率(含切换含短信)204.9寻呼成功率204.10呼叫建立成功率20报表5 (与用户行为有关的指标)215.1话音接通率215.2来话接通率215.3用户早释比例215.4振铃早释比例215.5被叫用户忙比例215.6拨打号码为空号比例225.7被叫用户拒接比例225.8被叫用户久叫不应比例225.9被叫用户

5、关机比例225.10被叫用户服务受限比例22报表6 (与接续无关的指标)236.1位置更新成功率236.2基站系统硬切换成功率236.3系统软切换成功率236.4业务信道掉话率236.5话务掉话比236.6坏小区比例236.7短消息MO交换机转发成功率246.8短消息MT发送成功率24报表7 (交换负荷数据表)257.1交换机BHCA值257.2交换机话音BHCA值257.3VLR登记用户数257.4VLR开机用户数257.5HLR生成用户数257.6交换机2M端口使用数257.7A接口话务量257.8主处理器平均负荷26报表8 (交换性能数据表)278.1CM Service Request

6、次数278.2发送IAI次数278.3接收IAI次数278.4发送ANC次数278.5接收ANC次数278.6入局接通次数278.7出局接通次数288.8话音接通次数288.9来话试呼次数288.10位置更新请求次数288.11位置更新成功次数298.12被叫用户原因HLR查询失败次数298.13短消息MO交换机转发成功总次数298.14短消息MO交换机转发请求总次数298.15短消息MT发送成功总次数308.16短消息MT发送请求总次数30报表9 (用户行为数据表)319.1用户早释次数319.2振铃早释次数319.3拨打号码为空号次数319.4被叫用户拒接次数319.5被叫用户久叫不应次数

7、319.6被叫用户忙次数319.7被叫用户关机次数319.8被叫用户服务受限次数31报表10 (无线负荷数据表)3210.1信道单元可用数3210.2业务信道拥塞次数(含切换)3210.3业务信道承载的话务量(含切换)3210.4业务信道承载的话务量(不含切换)3210.5WALSH码承载话务量3310.6第一载频(283)话务量3310.7第二载频(201)话务量3310.8第三载频(242)话务量3310.9第四载频(160)话务量3310.10超忙小区数量3310.11忙小区数量3310.12超闲小区数量3310.13严重溢出基站数量3410.14溢出基站数量3410.15寻呼信道平均负

8、荷34报表11 (无线性能数据表)3511.1寻呼请求次数3511.2语音寻呼请求次数3511.3寻呼响应次数3511.4主叫业务信道分配请求次数(不含切换不含短信)3511.5主叫业务信道分配成功次数(不含切换不含短信)3511.6被叫业务信道分配请求次数(不含切换不含短信)3611.7被叫业务信道分配成功次数(不含切换不含短信)3611.8业务信道分配请求次数(不含切换含短信)3611.9业务信道分配成功次数(不含切换含短信)3611.10业务信道分配请求次数(含切换含短信)3611.11业务信道分配成功次数(含切换含短信)3611.12基站系统硬切换请求次数3711.13基站系统硬切换成

9、功次数3711.14系统软切换请求次数3711.15系统软切换成功次数3711.16业务信道掉话次数3711.17坏小区数量3811.18呼叫尝试总次数38报表12 (网间数据统计表)3912.1电路总数3912.2可用电路总数3912.3电路可用率3912.4话务量3912.5每线话务量3912.6来话占用总次数3912.7来话接通总次数3912.8来话接通率4012.9电路总数4012.10可用电路总数4012.11电路可用率4012.12话务量4012.13每线话务量4012.14去话试呼次数4012.15去话占用次数4012.16去话接通次数4112.17去话接通率4112.18去话溢

10、出率4112.19来去话可用电路总数4112.20来去话总话务量4112.21来去话每线话务量41版本改动记录:1 V3.0.1比V3.0.0版本改动部分有:1) 指标9.3拨打号码为空号次数 :由原定义:统计拨打号码为空号、不全或错号的情况。向BS发送DTAP的Clear Command消息,其中Cause Layer 3部分的Cause Value值为“0000001”或“0011100”。统计点为MSC。改为:统计拨打号码为空号、不全或错号的次数。统计点为MSC。2) 指标9.4被叫用户拒接次数:由原定义:统计收到被叫发来的“clear request” 消息,其中cause的值为21

11、call rejected或17“user busy”的次数。统计点为MSC.改为:统计用户拒接的次数。统计点为MSC.修改时间:2005年9月13日,修改人:刘桂玲2 V3.0.2版本改动部分有:1)C11.16 业务信道掉话次数原触发点:统计在ASSIGMENT COMPLETE消息之后的CLEAR REQUEST消息,其中Cause的值为00H,01H,07H,0DH,20H或60H的次数。改为:触发点:统计在ASSIGMENT COMPLETE消息之后以及HANDOVER COMPLETE消息之后的CLEAR REQUEST消息,其中Cause的值为00H,01H,07H,0DH,20

12、H或60H的次数。2)127 来话接通总次数原定义:统计的消息为 “ANC”或带有计费标志的”ANM”消息。改为:统计的消息为 “ANC”或的”ANM”消息。3)1216去话接通次数原触发点:统计的消息为 “ANC” 或带有计费标志的”ANM”消息。现改为,触发点:统计的消息为 “ANC” 或”ANM”消息。不含小秘书台回送的“ANC(ANM).4) 2.8的统计公式中去掉多于的1005) 46局间系统接通率原定义:(入局接通次数+出局接通次数)/(来话试呼次数+发送IAI次数)*100%计算公式为:(8.6+8.7)/(8.2+8.9)*100%改为:(入局接通次数+出局接通次数)/(接收的

13、IAI次数+发送IAI次数)*100%计算公式为:(8.6+8.7)/(8.2+8.3)*100%6)8.2 发送的IAI次数原定义:统计MSC去话中继上发到其它局向的”IAM(IAI)”消息。不包含发给炫铃平台和外挂IP平台的”IAM(IAI)”消息。不含切换。现改为:统计MSC去话中继上发到其它局向的”IAM(IAI)”消息。不包含直接触发给炫铃平台和外挂IP平台的”IAM(IAI)”消息。不含切换产生的”IAM(IAI)”消息。7)增加附件:联通电信移动网无线容量计算方法修改时间:2005年12月15日。修改人:刘桂玲3 V3.0.3修改内容:1)127来话接通总次数原触发点为:指定中继

14、方向上,MSC发出的话音应答总次数。统计的消息为 “ANC”或带有计费标志的ANM消息。改为:指定中继方向上,MSC发出的话音应答总次数。统计的消息为ANC/ANN/ANM消息。2)1216去话接通次数原触发点为:统计的消息为“ANC”或带有计费标志的“ANM”消息。改为:统计的消息为 ANC/ANN/ANM消息。不含小秘书台回送的ANC/ANN/ANM消息。3)表1增加指标:C1.23C1.16,业务信道配置数、设计的无线容量、HLR容量、网上发展用户数。 4)表2增加指标,C2.12C2.16,以网上发展用户数计算的HLR利用率、每户话务量、每户BHCA、每户话音BHCA、开机率5个指标。

15、6)修改无线容量计算办法,见附件。7)8.12 被叫用户原因HLR查询失败次数原定义:统计交换机对HLR的查询失败次数,即MSC和GMSC查询HLR时用户关机、停机、错号、呼叫限制、用户忙等的失败次数(注:失败次数中不包含寻呼失败的情况)。现改为:统计交换机对HLR的查询失败次数,即MSC和GMSC查询HLR时用户关机、停机、错号、呼叫限制的失败次数(注:失败次数中不包含寻呼失败的情况)。4 V3.1.0修改内容1) 取消交换系统接通率(不含用户行为)、交换系统接通率(含用户行为)、系统接通率(不含用户行为)、系统接通率(含用户行为)的指标,并确定交换系统接通率指标定义,见4.1、4.22)

16、修改所有不含切换的业务信道分配请求和成功次数的统计点,由现在的BSC改为MSC。3) 取消以网上发展用户数为基础的计算指标,改为以“VLR登记用户数”为基础的计算指标,见2.112.15.以上修改时间:2006年12月21日。修改人:苗守野5 V3.1.1修改内容1) 修改表四中G4.3指标计算公式中用到的原始指标的序号。2) 修改指标G6.5指标的定义及计算公式的表述。以上修改时间:2006年12月27日。修改人:苗守野注:本报表除表12外交换机指含端局功能的交换机。报表1 (配置信息报表)注:报表1取值为现网运行的设备(无论是否处于服务状态)在统计时段不需要更新硬件配置所能支持的指标值。1

17、.1 交换机数量定义: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交换机数量。1.2 交换机容量定义: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交换机容量(所支持的用户数)。1.3 交换机配置的BHCA值定义: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交换机配置的BHCA值,包含始发、终接、转接等所有话音呼叫,数据业务,位置更新,短信和切换。1.4 交换机配置的话音BHCA值定义: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交换机配置的话音BHCA值,包含始发、终接、转接等所有话音呼叫,不包含数据业务、位置更新、短信和切换。1.5 交换机配置的2M端口数量定义: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交换机的2M端口配置数量。1.6 VLR容量定义: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VLR容量。1.7 HLR容量定义:统计现网实

18、际运行的HLR容量,指HLR中可以存储的最大IMSI数量。1.8 BSC数量定义: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BSC数量。1.9 基站数量定义: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基站数量。1.10 单载频基站数量定义: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单载频基站数量。1.11 双载频基站数量定义: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双载频基站数量。1.12 三载频基站数量定义: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三载频基站数量。1.13 四载频基站数量定义: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四载频基站数量。1.14 小区数量定义: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小区数量。1.15 单载频小区数量定义: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单载频小区数量。1.16 双载频小区数量定义: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双载频小区数量。1

19、.17 三载频小区数量定义: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三载频小区数量。1.18 四载频小区数量定义: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四载频小区数量。1.19 微蜂窝数量定义: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微蜂窝数量。1.20 直放站数量定义: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直放站数量。1.21 信道单元配置数量定义:统计现网实际运行中信道单元配置数量。包括前向信道单元和反向信道单元(也即包括开销信道单元和业务信道单元)。1.22 无线容量定义:统计实际运行的无线设备配置的无线容量(含软切换话务量),单位:爱尔兰。具体算法见附件1.23 业务信道配置数定义:业务信道配置数,目前仅指支持语音业务信道配置数。对对称型配置的基站或扇区,取前项或反向

20、的语音业务信道数。对非对称型配置的基站或扇区,取前反向中较小的语音业务信道数。开销信道所占的业务信道数暂时忽略不计。1.24 设计的无线容量定义:无线容量的设计值为的各基站容量设计值之和。1.25 HLR数量定义: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HLR数量。1.26 网上发展用户数定义:统计本省市场发展用户数。报表2 (交换负荷和资源使用报表)2.1 交换机BHCA负荷比定义:交换机BHCA值/交换机配置的BHCA值*100%。计算公式为:7.1/1.3*100%2.2 交换机话音BHCA负荷比定义:交换机话音BHCA值/交换机配置的话音BHCA值*100%。计算公式为:7.2/1.4*100%2.3 VL

21、R利用率定义: VLR登记用户数/ VLR容量*100%。计算公式为:7.3/1.6*100%2.4 HLR利用率定义:HLR生成用户数/HLR容量*100%计算公式为:7.5/1.7*100%2.5 交换机2M端口使用率定义:交换机2M端口使用数/交换机配置的2M端口数量*100%计算公式为:7.6/1.5*100%2.6 HLR用户的每户话音BHCA值定义:根据HLR生成用户数计算的每户话音BHCA值.交换机话音BHCA值/ HLR生成用户数。计算公式为:7.2/7.52.7 HLR用户的每户BHCA值定义:根据HLR生成用户数计算的每户BHCA值.交换机BHCA值/ HLR生成用户数。计

22、算公式为:7.1/7.52.8 HLR用户每户话务量定义:A接口话务量/ HLR生成用户数计算公式为:7.7/7.52.9 平均每次呼叫占用时长定义:A接口话务量*3600/主叫业务信道分配请求次数(不含切换不含短信)+被叫业务信道分配请求次数(不含切换不含短信) 计算公式为:7.7*3600/(11.6+11.4)2.10 主叫比例定义:主叫业务信道分配请求次数(不含切换不含短信)/主叫业务信道分配请求次数(不含切换不含短信)+被叫业务信道分配请求次数(不含切换不含短信)*100%计算公式为:11.4/(11.6+11.4)*100%2.11 HLR生成用户的开机率定义:根据HLR生成用户数

23、计算的开机率。VLR开机用户数/HLR生成用户数*100%。计算公式为:7.4/7.5*100%2.12 每户BHCA值(以VLR登记用户数计算)定义: 根据VLR登记用户数计算的每户BHCA值.交换机BHCA值/VLR登记用户数。计算公式为:7.1/7.32.13 每户话音BHCA值(以VLR登记用户数计算)定义: 根据VLR登记用户数计算的每户话音BHCA值.交换机话音BHCA值/ VLR登记用户数。计算公式为:7.2/7.32.14 每户话务量(以VLR登记用户数计算)定义:A接口话务量/ VLR登记用户数计算公式为:7.7/7.32.15 开机率(以VLR登记用户数计算)定义:根据VL

24、R登记用户数计算的开机率。VLR开机用户数/VLR登记用户数*100%计算公式为:7.4/7.3*100%报表3 (无线负荷和资源使用报表)3.1 业务信道负载率定义:业务信道承载的话务量(含切换)/无线容量*100%计算公式为: 10.3/1.22*100%注:无线容量的值可以由网管厂商根据设备商提供的载扇数量和类型计算。3.2 软切换因子定义:业务信道承载话务量(含切换)- 业务信道承载的话务量(不含切换)/ 业务信道承载话务量(不含切换)*100%计算公式为:(10.3-10.4)/10.4*100%3.3 信道单元可用率定义:信道单元可用数量/信道单元配置数量*100%计算公式为:10

25、.1/1.21*100%3.4 业务信道拥塞率定义:业务信道拥塞次数/业务信道分配请求次数(含切换含短信)*100%计算公式为:10.2/11.10*100% 3.5 超忙小区比例定义:超忙小区数量/小区数量*100%计算公式为:10.10/1.14*100%3.6 忙小区比例定义:忙小区数量/小区数量*100%计算公式为:10.11/1.14*100%3.7 超闲小区比例定义:超闲小区数量/小区数量*100%计算公式为:10.12/1.14*100%3.8 严重溢出基站比例定义:严重溢出基站数量/基站数量*100%计算公式为:10.13/1.9*100%3.9 溢出基站比例定义:溢出基站数量

26、/基站数量*100%计算公式为:10.14/1.9*100%报表4 (系统性能指标)4.1 系统接通率定义:交换系统接通率*无线系统接通率 计算公式为:4.2*4.34.2 交换系统接通率 定义:发送IAI次数+语音寻呼请求次数/ 主叫业务信道分配成功次数(不含切换不含短信)+接收IAI次数-被叫用户原因HLR查询失败次数 *100%计算公式为:(8.2+11.2)/(11.5+8.3-8.12) *100% 4.3 无线系统接通率定义:无线系统接通率=主叫比例*主叫业务信道分配成功率(不含切换不含短信)+(1-主叫比例)*寻呼成功率*被叫业务信道分配成功率(不含切换不含短信)计算公式为:2.

27、10*4.6+(1-2.10)*4.9*4.7 4.4 局间系统接通率定义:(入局接通次数+出局接通次数)/(接收的IAI次数+发送IAI次数)*100%计算公式为:(8.6+8.7)/(8.3+8.2)*100%4.5 局间话音接通率定义:(接收ANC次数+发送ANC次数)/(来话试呼次数接收+发送IAI次数)*100%计算公式为:(8.4+8.5)/(8.2+8.9)*100%4.6 主叫业务信道分配成功率(不含切换不含短信) 定义:主叫业务信道分配成功次数/主叫业务信道分配请求次数*100%计算公式为:11.5/11.4*100%4.7 被叫业务信道分配成功率(不含切换不含短信) 定义:

28、被叫业务信道分配成功次数/被叫业务信道分配请求次数*100%计算公式为:11.7/11.6*100%4.8 业务信道分配成功率(含切换含短信) 定义:业务信道分配成功次数/业务信道分配请求次数*100%计算公式为:11.11/11.10*100%4.9 寻呼成功率定义:寻呼响应次数/寻呼请求次数*100%计算公式为:11.3/11.1*100%4.10 呼叫建立成功率 定义:业务信道分配成功次数(不含切换含短信)/呼叫尝试总次数*100%计算公式为:11.9/11.18*100%报表5 (与用户行为有关的指标)5.1 话音接通率定义:话音接通次数/(CM Service Request次数+接

29、收IAI次数)*100%计算公式为:8.8/(8.1+8.3)*100%5.2 来话接通率定义:发送ANC次数/接收IAI次数*100%计算公式为:8.4/8.3*100%5.3 用户早释比例定义:用户早释次数/ (CM Service Request次数+接收IAI次数)*100%计算公式为:9.1/(8.1+8.3) *100%5.4 振铃早释比例定义:振铃早释次数/ (CM Service Request次数+接收IAI次数)*100%计算公式为:9.2/(8.1+8.3) *100%5.5 被叫用户忙比例定义:被叫用户忙次数/ (CM Service Request次数+接收IAI次数

30、)*100%计算公式为:9.6/(8.1+8.3) *100%5.6 拨打号码为空号比例定义:拨打号码为空号次数/ (CM Service Request次数+接收IAI次数)*100%计算公式为:9.3/(8.1+8.3) *100%5.7 被叫用户拒接比例定义:被叫用户拒接次数/(CM Service Request次数+接收IAI次数)*100%计算公式为:9.4/(8.1+8.3) *100%5.8 被叫用户久叫不应比例定义:被叫用户久叫不应次数/ (CM Service Request次数+接收IAI次数)*100%计算公式为:9.5/(8.1+8.3) *100%5.9 被叫用户关

31、机比例定义:被叫用户关机次数/ (CM Service Request次数+接收IAI次数)*100%计算公式为:9.7/(8.1+8.3) *100%5.10 被叫用户服务受限比例定义:被叫用户服务受限次数/ (CM Service Request次数+接收IAI次数)*100%计算公式为:9.8/(8.1+8.3) *100%报表6 (与接续无关的指标)6.1 位置更新成功率定义:位置更新成功次数/位置更新请求总次数*100%计算公式为:8.11/8.10*100%新6.2 基站系统硬切换成功率定义: 基站系统硬切换成功次数/基站系统硬切换请求次数*100%计算公式为:11.13/11.1

32、2*100%6.3 系统软切换成功率定义: 系统软切换成功次数/系统软切换请求次数*100%计算公式为:11.15/11.14*100%6.4 业务信道掉话率定义: 业务信道掉话次数/主叫业务信道分配成功次数(不含切换不含短信)+被叫业务信道分配成功次数(不含切换不含短信)*100%计算公式为:11.16/(11.5+11.7)*100%6.5 话务掉话比定义: 业务信道承载的话务量(不含切换)*60/ 业务信道掉话次数计算公式为:10.4*60/11.166.6 坏小区比例定义:坏小区数量/小区数量*100%计算公式为:11.17/1.14*100%6.7 短消息MO交换机转发成功率定义:短

33、消息MO交换机转发成功次数/短消息MO交换机转发请求次数*100%计算公式为:8.13/8.14*100%6.8 短消息MT发送成功率定义:短消息MT发送成功次数/短消息MT发送请求次数*100%计算公式为:8.15/8.16*100%报表7 (交换负荷数据表)7.1 交换机BHCA值定义:指本地区具有端局功能的移动交换机实际产生的BHCA值,包含始发、终接、转接等所有话音呼叫,数据业务,位置更新,短信和切换。7.2 交换机话音BHCA值定义:指本地区具有端局功能的移动交换机实际产生的话音BHCA值,包含始发、终接、转接等所有话音呼叫,不包含数据业务、位置更新、短信和切换。7.3 VLR登记用

34、户数定义:包括本地用户与漫游用户登记用户数。7.4 VLR开机用户数定义:系统VLR中平均开机用户数。7.5 HLR生成用户数定义:HLR生成用户数是指HLR 中配置了完整用户属性的用户数量。7.6 交换机2M端口使用数定义:统计交换机2M端口实际使用数。(已做了相关开通数据的端口数)7.7 A接口话务量定义:指交换机的A接口完成话务量(包括MSC间硬切换引起的A接口话务量)。触发点:从MSC发出ASSIGNMENT REQUEST 消息开始,到收到BSC的CLEAR COMPLETE消息结束。7.8 主处理器平均负荷定义:对于集中控制方式的交换设备,填报主处理器忙时的平均负荷;对于分散式处理

35、的交换设备,填报本系统内最关键的处理单元中最忙的一个处理器的平均负荷情况。对负荷分担方式的多个处理机填多个处理机忙时的平均负荷。报表8 (交换性能数据表)8.1 CM Service Request次数定义:各种用户发起的话音试呼总次数之和。触发点:MSC收到的用户从BSC发来的”CM Service Request”消息。统计点为MSC8.2 发送IAI次数定义:统计MSC去话中继上发到其它局向的”IAM(IAI)”消息。不包含直接触发给炫铃平台和外挂IP平台的”IAM(IAI)”消息。不包含切换产生的”IAM(IAI)”消息。统计点为MSC8.3 接收IAI次数定义:统计MSC来话中继上收

36、到其它局向发来的”IAM(IAI)”消息,不含切换。统计点为MSC8.4 发送ANC次数定义:统计MSC发到其它局向的”ANC”( ANM)消息或ANN”消息,不含切换。统计点为MSC8.5 接收ANC次数定义:统计MSC收到其它局向发来的”ANC”消息或带有计费标志的”ANM”消息,不含切换。统计点为MSC8.6 入局接通次数定义:统计MSC发到其它局向的”ACM”消息或REL的cause值为”用户忙”。不包括切换。统计点为MSC8.7 出局接通次数定义:统计MSC收到其它局向发来的”ACM”消息,或”SLB”、”STB”消息,或REL的cause值为”用户忙”。不包含直接从炫铃平台和外挂I

37、P平台收到的”ACM”消息。不包括切换。统计点为MSC8.8 话音接通次数定义:指MSC接受的各种话音应答总次数之和。包括紧急呼叫和呼叫转接的应答次数。触发点:始发和转接呼叫时,统计MSC收到落地局回送的”ANC”或带有计费标志的 “ANM”消息。终结呼叫时,统计从被叫BSC收到 “CONNECT”消息。8.9 来话试呼次数定义:指本地区所有MSC局间中继上收到的话音试呼总次数。包括紧急呼叫,呼叫转接试呼次数。触发点:统计MSC来话中继上收到其它局向发来的”IAM(IAI)”消息,包括紧急呼叫,呼叫转接试呼次数。不包含所有切换的请求次数。若MSC兼GMSC时,不包含GMSC对HLR的查询失败次

38、数,即不包含GMSC由局间中继上触发的查询HLR时用户关机、停机、错号、呼叫限制等的失败次数(注:失败次数中不包含寻呼失败的情况)。统计点为MSC8.10 位置更新请求次数定义:MSC/VLR收到的位置登记请求的总次数。包括开/关机(含隐含)、定时、参数改变、强制命令、跨区、区域内等本交换机所能实现的所有的位置登记请求的总次数。触发点:统计MSC收到BSC发来的LOCATION UPDATING 消息。统计点为MSC8.11 位置更新成功次数定义:MSC/VLR有位置登记成功总次数。包括开/关机(含隐含)、定时、参数改变、强制命令、跨区、区域内等本交换机所能实现的所有的位置登记成功总次数。触发

39、点:统计MSC向BSC发送消息”Location Updating Accept” 消息。统计点为MSC8.12 被叫用户原因HLR查询失败次数定义:统计交换机对HLR的查询失败次数,即MSC和GMSC查询HLR时用户关机、停机、错号、呼叫限制的失败次数(注:失败次数中不包含寻呼失败的情况)。统计点为MSC8.13 短消息MO交换机转发成功总次数定义:指交换机向MC发送的点对点短消息的成功次数。触发点:统计 MSC收到MC发来的smdpp消息中表明MS始发短信成功,包含MS在接入信道和后向业务信道上的发送成功的次数。8.14 短消息MO交换机转发请求总次数定义:交换机向MC发送的点对点短消息请

40、求的次数。触发点:MSC收到空闲用户的BS发来的CM SERVICE REQ表明是SMS-MO业务消息。或MSC收到BS在接入信道发送短信的消息ADDS Transfer表明MS始发短信的消息,包含MS在接入信道和后向业务信道上发送请求的次数。8.15 短消息MT发送成功总次数定义:指MSC从MC接收的点对点短消息的成功次数。触发点:统计 MSC 向MC发出smdpp消息中指明MS短信接受成功的次数,包含MSC在寻呼信道和前向业务信道上的发送成功的次数。8.16 短消息MT发送请求总次数定义:指MSC从MC接收的点对点短消息的请求次数。触发点:指MSC收到MC发来的SMDPP消息,包含MSC在

41、寻呼信道和前向业务信道上的发送请求的次数。报表9 (用户行为数据表)9.1 用户早释次数定义:被叫振铃之前,统计收到主叫发来的”Clear Request” 消息。统计点为MSC9.2 振铃早释次数定义:被叫振铃后,主叫在振铃超时前释放次数,统计收到主叫发来的”Clear Request” 消息。统计点为MSC9.3 拨打号码为空号次数定义:统计拨打号码为空号、不全或错号次数。统计点为MSC9.4 被叫用户拒接次数定义: 统计用户拒接次数。统计点为MSC。9.5 被叫用户久叫不应次数定义:统计向BS发送DTAP的Clear Command消息,其中Cause Layer 3部分的Cause V

42、alue值为”0010011”。9.6 被叫用户忙次数定义:统计查询结果为用户忙的次数。统计点为MSC9.7 被叫用户关机次数定义:统计查询结果为用户关机的次数。统计点为MSC9.8 被叫用户服务受限次数定义:统计查询结果为被叫用户服务受限的次数,包括欠费、业务限制等。统计点为MSC报表10 (无线负荷数据表)10.1 信道单元可用数定义:在统计时间内,系统中实际可以正常使用信道单元数量。包括前向信道单元和后向信道单元(也即包括开销信道单元和业务信道单元)。统计粒度:BTS。10.2 业务信道拥塞次数(含切换)定义:移动用户在用户进行语音、短信收发等各种情况(含切换)下,系统因Walch Co

43、des不足、功率不足、业务信道不足、编码器不足、BTS到BSC的传输链路不足等各种原因导致不能成功分配业务信道的总次数。统计粒度:BTS。10.3 业务信道承载的话务量(含切换)定义:系统中业务信道完成语音、短信等业务时所承载的总话务量(含切换)。触发点:统计从BS收到ASSIGNMENT REQUEST消息开始,到发出CLEAR COMPLETE消息结束,含切换时业务信道的话务量。统计粒度:小区。10.4 业务信道承载的话务量(不含切换)定义:系统中业务信道完成语音、短信等业务时所承载的总话务量(不含切换)。触发点:统计从BS收到ASSIGNMENT REQUEST消息开始,到发出CLEAR

44、 COMPLETE消息结束,不含切换时业务信道的话务量。统计粒度:小区。10.5 WALSH码承载话务量定义:各小区中WALSH码的承载话务量总和。(除数据业务外)统计粒度:小区。10.6 第一载频(283)话务量定义:统计载频283承载的所有业务(含切换)的话务量。含数据业务的话务量。统计粒度:BTS10.7 第二载频(201)话务量定义:统计载频201承载的所有业务(含切换)的话务量。含数据业务的话务量。统计粒度:BTS10.8 第三载频(242)话务量定义:统计载频242承载的所有业务(含切换)的话务量。含数据业务的话务量。统计粒度:BTS10.9 第四载频(160)话务量定义:统计载频

45、160承载的所有业务(含切换)的话务量。含数据业务的话务量。统计粒度:BTS10.10 超忙小区数量定义:业务信道负载率大于等于75%的小区数量。10.11 忙小区数量定义:业务信道负载率大于等于60%小于75%的小区数量。10.12 超闲小区数量定义:业务信道负载率小于10%的小区数量。10.13 严重溢出基站数量定义:信道的拥塞率大于等于3%的基站数量。10.14 溢出基站数量定义:信道的拥塞率小于3%大于等于1%的基站数量。10.15 寻呼信道平均负荷定义:寻呼信道上的平均负荷。单位:%。统计粒度:BTS。报表11 (无线性能数据表)11.1 寻呼请求次数定义:指所有MSC发出寻呼被叫的

46、总次数,含语音和短信。触发点:统计MSC发出对被叫用户的 “PAGING REQUEST”消息的次数。不包含二次寻呼的次数。统计点为MSC11.2 语音寻呼请求次数定义:指所有MSC发出的语音相关寻呼被叫的次数。触发点:统计MSC发出对被叫用户的语音相关”PAGING REQUEST”消息的次数。不包含二次寻呼的次数。统计点为MSC11.3 寻呼响应次数定义:指所有MSC收到的被叫用户寻呼响应的总次数,含语音和短信。触发点:统计MSC 收到的”PAGING RESPONSE”。含二次寻呼的响应。统计点为MSC11.4 主叫业务信道分配请求次数(不含切换不含短信)定义:话音业务中主叫试图建立通话

47、的次数。触发点:统计BSC收到MSC发来的”Assignment Request”消息。统计点:MSC11.5 主叫业务信道分配成功次数(不含切换不含短信)定义:话音业务中主叫对话音信道的占用次数。触发点:统计BSC向MSC发送的”Assignment Completion”消息。统计点:MSC11.6 被叫业务信道分配请求次数(不含切换不含短信)定义:话音业务中被叫试图建立通话的次数。触发点:统计BSC收到MSC发来的”Assignment Request”消息。统计点:MSC11.7 被叫业务信道分配成功次数(不含切换不含短信)定义:话音业务中被叫对话音信道的占用次数。触发点:统计BSC向

48、MSC发送的”Assignment Completion”消息。统计点:MSC11.8 业务信道分配请求次数(不含切换含短信)定义:话音和短信业务中业务信道分配请求次数。触发点:统计BSC收到MSC发来的”Assignment Request”消息。统计点:MSC11.9 业务信道分配成功次数(不含切换含短信)定义:话音和短信业务中业务信道分配成功次数。触发点:统计BSC收到MS发来的”Assignment Completion”消息。统计点:MSC11.10 业务信道分配请求次数(含切换含短信)定义:移动用户在语音、短信收发等各种情况下(含切换)下,请求分配业务信道的总次数。触发点:BSC收

49、到MSC发来的”Assignment Request”消息以及软硬切换时请求占用业务信道的次数。统计点:BSC11.11 业务信道分配成功次数(含切换含短信)定义:移动用户在语音、短信收发等各种情况下(含切换)下,分配业务信道的成功总次数。触发点:BSC向MSC发送的”Assignment Completion”消息以及软硬切换时成功占用业务信道的次数。统计点:BSC11.12 基站系统硬切换请求次数定义:基站系统中,话音业务在不同BSC间或同一个BSC内发生硬切换入的请求次数。统计粒度:BSC11.13 基站系统硬切换成功次数定义:基站系统中,话音业务在不同BSC间或同一个BSC内发生硬切换

50、入的成功次数。统计粒度:BSC11.14 系统软切换请求次数定义:话音业务 在BS间和BS内的软切换增加分支请求次数。统计粒度:BSC11.15 系统软切换成功次数定义:话音业务在BS间和BS内的软切换增加分支的成功总次数。统计粒度:BSC11.16 业务信道掉话次数定义:因系统原因导致语音业务接续中,在呼叫建立后业务信道的异常释放次数。包含无线接口消息失败、无线接口失败、操作维护干预、定时器超时、设备故障和BS与MSC之间协议错误等原因。触发点:统计在ASSIGMENT COMPLETE消息之后CLEAR REQUEST消息。以及HANDOVER COMPLETE消息之后的CLEAR REQ

51、UEST消息,其中Cause的值为00H,01H,07H,0DH,20H或60H的次数。统计粒度:小区。11.17 坏小区数量定义:不含切换的话务量在2.5 Erl以上且业务信道掉话次数大于3次,且业务信道掉话率超过2.5%的小区数量。统计粒度:小区。11.18 呼叫尝试总次数定义:移动用户在语音、短信业务时的呼叫总次数。触发点: BSC收到主叫发来的”origination”消息和被叫MS发回的”page response”消息。统计粒度:BSC报表12 (网间数据统计表)注:分方向和出入中继分别统计以下指标注:采集点为GMSC或兼有GMSC功能的交换机和TMSC2或兼有TMSC2功能的交换

52、机。入中继12.1 电路总数定义:指定中继方向的总数量。12.2 可用电路总数定义:到指定中继方向的可用电路总数。12.3 电路可用率定义:电路可用率= 电路可用总数(12.2)/ 电路总数(12.1)*100%12.4 话务量定义:到指定中继方向话务量。12.5 每线话务量定义:到指定中继方向的平均每线话务量。每线话务量= 话务量(12.4)/ 电路可用总数(12.2)12.6 来话占用总次数定义:指定中继方向上,MSC收到其它局发来的”IAM “或”IAI”消息。12.7 来话接通总次数定义:指定中继方向上,MSC发出的话音应答总次数。统计的消息为 “ANC”/ANN/ANM消息。12.8

53、 来话接通率定义:来话接通率= 来话应答次数(12.7)/ 来话占用次数(12.6)*100%出中继 12.9 电路总数定义:指定中继方向电路数量。12.10 可用电路总数定义:到指定中继方向上可用电路总数。12.11 电路可用率定义:电路可用率= 可用电路总数(12.10)/ 电路总数(12.9)*100%12.12 话务量定义:到指定中继方向话务量。12.13 每线话务量定义:平均每中继的话务量每线话务量= 话务量(12.12)/ 可用电路总数(12.10)12.14 去话试呼次数定义:指MSC到指定方向上发起呼叫的次数。 12.15 去话占用次数定义:在指定方向上MSC发出的”IAM/I

54、AI”消息。12.16 去话接通次数定义:指定方向上MSC收到的话音应答次数。触发点:统计的消息为 ANC/ANM/ANN消息。不含小秘书台回送的ANC/ANN/ANM消息。12.17 去话接通率定义:去话接通率(12.17)=去话接通次数(12.16)/去话试呼次数(12.14) *100%12.18 去话溢出率定义:指本局出局电路不够产生溢出情况。12.19 来去话可用电路总数定义:指定方向上的来去话中继电路可用总数.12.20 来去话总话务量定义:在指定方向上来去话中继的总话务量。来去话总话务量=入中继话务量(12.4)+出中继话务量(12.12)12.21 来去话每线话务量定义:在指定

55、方向上来去话平均每线话务量来去话每线话务量= 来去话总话务量(12.20)/ 来去话可用电路总数(12.19)附件:无线容量计算办法:联通电信CDMA网无线容量的计算办法1. 统计体系中增加业务信道配置数C1.23。2. 取各BTS业务信道配置数,以2%的呼损,查出爱尔兰B表,得出每个BTS爱尔兰值A。3. 将爱尔兰值除以扇区*载波数之和,得出每载扇的话务量值A。4. 网管系统根据基站类型,将爱尔兰值A与每载扇信道数和话务量表中的对应值乘以1.35软切换比例后的爱尔兰值进行比较,取两者的较小值,得出每载扇配置的无线容量B。5. 每扇区配置的无线容量每载扇的话务量值B*载波数。6. 网络的无线容

56、量(C1.22)为各扇区无线容量之和。说明:1)BTS业务信道配置数C1.23。目前仅指支持语音业务信道配置数。因为在目前话务网的统计体系中,业务信道负载率仅指语音业务占用业务信道的负荷,所以用语音信道的配置来估算无线网络的基本容量。2)对对称型配置的基站或扇区,取前项或反向的语音业务信道数。3)对非对称型配置的基站或扇区,取前反向中较小的语音业务信道数。3) 开销信道所占的业务信道数暂时忽略不计。4) 对暂时无法分出基站类型的基站,默认为“纯1X基站”。7. 附表: 每载扇信道数和容量表(呼损为2,每用户忙时话务量为0.02ERL)基站类型每小区单载频可配置的最大信道数每小区单载频承载的最大话务量纯95A基站三扇区2114038全向小区241663395A/1X混插基站三扇区261838全向小区3122827纯1X基站三扇区261838全向小区31228274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