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地质气候

上传人:suij****uang 文档编号:182380556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0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湖南地质气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湖南地质气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湖南地质气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湖南地质气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地质气候(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湖南地质气候1、长沙市的自然环境(主要指地质、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植 被、土壤等方面)。长沙位于中国中南部的长江以南地区,湖南省的东部偏北。地处 洞庭湖平原的南端向湘中丘陵盆地过渡地带,与岳阳、益阳、娄底、 株洲、湘潭和江西萍乡接壤。总面积为1181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 积954.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56平方千米(截至09年底)。位于 浏阳境内的大围山七星岭海拔1616米,为辖区最高处;岳麓山的云麓 峰海拔300.8米,为城区至高点。湘江为长沙最重要的河流,由南向 北贯穿全境,境内长度约75公里。湘江自南向北贯穿长沙城区,把城 市分为河东和河西两大部分。河东以商业经济为主,河西以文化教

2、育 为主。2001年10月10日,市政府驻地由河东藩正街迁至河西观沙岭 力在发展河西的经济以平衡长沙两岸。地图坐标为东经11153 1145,北纬27512840,东西长约230公里,南北宽约88 公里。地域呈东西向长条形状,地貌北、西、南缘为山地,东南丘陵 为主,东北以岗地为主;山地、丘陵、岗地、平原大体各占四分之一。 长沙土壤种类多样,可划分9个土类、21个亚类、85个土属、221个 土种,总面积1366.2万亩,其中,以红壤、水稻土为主,分别占土壤 总面积的70%与25%。其余还有菜园土、潮土、山地黄壤、黄棕壤、山 地草甸土、石灰土、紫色土等,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长沙属亚热带 季风气候,

3、四季分明。春末夏初多雨,夏末秋季多旱;春湿多变,夏 秋多睛,严冬期短,暑热期长。全年无霜期约275天,年平均气温 16.817.2C,极端最高气温为40.6C,极端最低气温为一12C。年 平均总降水量1422.4毫米。水资源以地表水为主,水源充足,年均地 表径流量达808亿立方米。除了湘江外,还有汇入湘江的支流有15 条,主要有浏阳河、捞刀河、靳江和沩水河。最大的水库为宁乡县境 内的黄材水库和浏阳市境内的朱树桥水库。2、地质时期,历史时期,近代气候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是人 为地持续对大气组成成分和土地利用的改变.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 因素.在

4、人为因素中,主要是由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特别是发达国 家工业化过程的经济活动引起的.化石燃料燃烧和毁林、土地利用变化 等人类活动所排放温室气体导致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大幅增加,温室效应 增强,从而引起全球气候变暖.3、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有哪些?整个地质时期地球气候曾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反复有过几次大冰期, 其中最近的三次大冰期(即震旦纪大冰期、石炭二迭纪大冰期和第 四纪大冰期)为科学家所公认,在三次大冰期之间为温暖的大间冰期气 候.寒冷的冰期同温暖的间冰期相比是短暂的,在整个地球气候史中,大 部分时期(占90以上年代)为温暖气候,比现在温和.震旦纪大冰期,发生在距今约六亿年以前.亚、欧、非、北美和

5、澳 大利亚的大部分地区,都发现了冰碛层,说明这些地方曾发生过具有世 界规模的大冰川气候.我国东部和中部广大地区,也有震旦纪冰碛层,说 明这里也曾经历过寒冷的大冰期.寒武纪一石炭纪大间冰期,距今约36亿年,当时整个世界气候都比较温暖.特别是石炭纪是古气候中典型的温和湿润气候,森林面积 极广,最后形成丰富的煤矿,树木也缺少年轮,说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 在我国石炭纪时期全处在热带气候条件下,但到石炭纪后期,从北到南 出现湿润带、干燥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石炭二迭纪大冰期,距今23亿年,主要是在南半球,北半球除 印度外,目前尚未找到可靠的冰川遗迹,当时我国气候仍有温暖湿润气 候带、干燥气候带和炎热潮湿

6、气候带三个气候带.三迭第三纪大间冰期,距今约200万年2亿年.整个中生代气候温暖,到新生代的第三纪世界气候更趋暖化,格陵兰也有温带树种.三 迭纪时期,我国西部和西北部普遍为干燥气候;到侏罗纪,我国地层普 遍分布着煤、粘土和耐火粘土等,说明当时是在湿润气候控制之下.侏 罗纪后期到白垩纪是干燥气候发展的时期,当时我国曾出现一条明显的 干燥带,西起天山、甘肃,南伸至大渡河下游到江西南部,都有干燥气候 条件下的石膏发育.到了第三纪,我国的沉积物大多带有红色,说明当时 气候比较炎热.第三纪末期,世界气温普遍下降,整个北半球喜热植物逐 渐南退.第四纪大冰期,约始于 200 万年前.大冰期中仍然是冷暖干湿交

7、替 出现的,当寒冷时期,即亚冰期,气温比现代气温平均约低812C,高 纬度地区为冰川覆盖,如最大的一次亚冰期(里斯冰期),世界大陆有 十分之二、三的面积为冰川所覆盖.当时北半球有三个主要大陆冰川中 心,即斯堪的纳维亚冰川中心,其冰流曾南伸到北纬51左右;格陵兰 冰川中心,其冰流也曾南伸到北纬38左右;西伯利亚冰川中心,冰层 分布于北纬6070之间,有时可达北纬50附近的贝加尔湖.冰川 扩张,气候带南迁,生物群落也随之南移,如里斯冰期时,北方动物南迁, 在克里木的旧石器时代(距今25 万年以前)地层中曾发现过北极狐和 北极鹿化石.两个亚冰期之间的亚间冰期,气候比现代温暖,北极气候比现代约 高出1

8、0C以上,低纬度气温也比现代高5.5C左右.原覆盖在中纬度的 冰盖消失了,退缩到极地区域,甚至极地的冰盖也消失了.冰盖退缩或消 失,气候带北移,生物群落也随之北移,如北冰洋沿岸也有虎、麝香牛等 喜热动物群活动,喜暖植物可一直分布到北极圈.当高纬地区处于冰期时,冰川覆盖扩大,极地高压增强,迫使极锋带 南移到中纬度.在中纬度极锋带上气旋活动频繁,雨量丰富,内陆湖水上 涨,如我国罗布泊在冰期时,湖水水域比现代大45倍.反之,当高纬度 地区处于间冰期时,大陆冰盖及极地高压向极区收缩,气候带北移,中纬 度地区有些地方出现干燥气候,大约在一万年以前大理亚冰期(相当于 欧洲武木亚冰期)消退,北半球各大陆的气

9、候带分布和气候条件,基本 上形成为现代气候的特点了.地质时期的气候情况,我们只能根据间接的标志去研究.如根据某 一地质时代的岩石性质、古老的土壤、地形以及古生物化石,还可以用 放射性碳C14含量来推断地质时期气候状况等等.在某一地区中如发现 冰碛石、冰擦痕、漂石等,这就是寒冷时期冰川活动的证明;黑龙江地 区的灰化土下面埋藏有古红色土,可推知古代那里曾经有过炎热的气候 如果在现代沙漠地区发现有干涸河谷地形和湖岸线的遗迹,就表示该地 是由湿润气候转变为沙漠的.生物化石是说明地质时代气候状况的良好 根据,如果有马匹或走禽的化石,表示这里曾是草原气候;猿猴化石表 示曾出现过森林气候;在格陵兰曾发现温带

10、气候的树叶遗物,证明这里 曾有过温暖的时期;苏联的乌克兰曾发现古代棕榈的遗迹,证明那里曾 出现过热带气候.通过上述方法对地层沉积物的广泛分析,证实整个地质时期地球气 候曾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反复有过几次大冰期,其中最近的三次大冰期 (即震旦纪大冰期、石炭二迭纪大冰期和第四纪大冰期)为科学家 所公认,在三次大冰期之间为温暖的大间冰期气候.寒冷的冰期同温暖 的间冰期相比是短暂的,在整个地球气候史中,大部分时期(占90以 上年代)为温暖气候,比现在温和.4、引起地质时期气候变化原因有哪些?所谓地质时期气候变化是大尺度的气候变化。气候变化的机制并没有确凿的研究成果,所以变化的原因只是人 们认为可能有几个

11、方面:1、地球运动参数的变化。包括轨道参数、速度、地轴倾斜角度等2、太阳活动的周期性变化3、地球内部变化。主要是构造运动、岩浆喷发4、陨石、小行星撞击5、上述几种原因相互作用因为太复杂,可能人脑有限,还没有理清头绪 回答这个问题有点吃亏,没有看时间,都快过期了,提问的人还 不来收割。5、那地质环境和气候会有怎样的变化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的尺度约104108年,主要根据动、植物化石 及各种遗迹间接研究。据考证其间经历过几次冰期与间冰期交替变化 的过程;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尺度约102103年,这时期已有人类出 现,主要依据历史文献记录、动植物群的变化、树木年轮分析等手段 研究。其间经历过温暖期与寒冷期

12、、干期与湿期的交替变化过程,全球不同地区既有同步变化,又有反向变化;现代气候变化的尺度1001 0 1年,利用系统的气象记录研究。一般认为从1 9世纪末到20世纪 上半叶,北半球广大地区气候回暖,尤其是北极和高纬度地区,气温 上升显著,而南半球变化不大,到1940年前后变暖现象达到高峰,以 后即开始变冷。6、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特点时期的变化特点,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特点是比较多的,当时由 于地球环境变暖或者一些冰河时期,是地球上的动植物发生了非常大 的变化。7、长沙市地质资料,气候条件、人口数量地质长沙位于中国的中南部的长江以南地区,湖南的东部偏北。地处 洞庭湖平原的南端向湘中丘陵盆地过渡地带,

13、与岳阳、益阳、娄底、 株洲、湘潭和萍乡接壤。总面积为11819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 556.33平方公里,市区建成区面积200余平方千米。位于浏阳境内的 大围山七星岭海拔1607.9米,为辖区最高处;岳麓山的云麓峰海拔 300.8米,为城区至高点。湘江为长沙最重要的河流,由南向北贯穿全境,境内长度约75 公里。湘江也南北贯穿了长沙城区,把城市分为河东和河西两大部分 河东以商业经济为主,河西以文化教育为主。20 0 1年1 0月1 0日市政 府驻地由河东藩正街迁至河西观沙岭,力在发展河西的经济以平衡长 沙两岸。地图坐标为东经1 1 153 1 145 ,北纬275 12840 , 东西长约23

14、0公里,南北宽约88公里。地域呈东西向长条形状,地貌 北、西、南缘为山地,东南丘陵为主,东北以岗地为主;山地、丘陵 岗地、平原大体各占四分之一。土壤以板页岩风化物为主,夹有红土 砂砾岩等土壤。气候长沙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春末夏初多雨,夏 末秋季多旱;春湿多变,夏秋多睛,严冬期短,暑热期长。全年无霜 期约275天,年平均气温16.817.2C,年平均总降水量1422.4毫米。 水资源以地表水为主,水源充足,年均地表径流量达808亿立方米。 除了湘江外,还有汇入湘江的支流有15条,主要有浏阳河、捞刀河、 靳江和沩水。最大的水库为宁乡境内的黄材水库和浏阳境内的朱树桥 水库。人口长沙市总人口为646.5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14%。,死亡率为 5.92%。,自然增长率为4.22%。近年来长沙市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1%。 以内,人口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人口总量 保持相对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