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2013就业质量报告

上传人:lis****210 文档编号:182364099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1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武汉大学2013就业质量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武汉大学2013就业质量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武汉大学2013就业质量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武汉大学2013就业质量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大学2013就业质量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武汉大学2013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来源: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发布日期:2014-10-29武汉大学2013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武汉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2013年学校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 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35号)精神,以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和 更高质量的就业为目标,大力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就业管理与服务水平,圆满完成 了毕业生就业工作任务。根据教育部相关要求,现将学校2013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报告 如下:一、学校的基本情况、人才培养目标与就业状况武

2、汉大学设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学、工学、信息科学和医学六大学部37个学院(系) 以及3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学科专业涉及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 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2大学科门类,有119个本科专业,58个硕士 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50个二级学科 专业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347个学科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有5个一级学科和17 个二级学科被认定为国家重点学科,6个学科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013年,学校有 11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在教育部新一轮学科评估中,学校有4个一级学科排名 全国第一

3、、8个一级学科排名全国前三、14个一级学科排名全国前五、23个一级学科排名 全国前十位。武汉大学现有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 究站,1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7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 究基地;10个国家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9个国家 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7位中国科学院院士,8位中国工程院院士,3位欧亚科学院院士、 8位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15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含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 4位“863项目”计划领域专家、5个国家创新研究群体、39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 者、1

4、5位国家级教学名师,16位湖北省教学名师,共有博士生导师1400余人,硕士生导师 1800余人。武汉大学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定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 的办学目标,明确了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的发展定位。学校始终坚持以人才培 养为中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关爱学生为天职,努力协调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努力把 发展改革的成果优先用于学生,把多学科综合的优势和优质资源用于保障教学,致力于培养 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学校本科生教育在全国高校率 先提出了 “创造、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和打造世界一流本科教育的宏伟目标,各项质量指 标名列国内

5、高校前茅;研究生教育突出“创新”和“质量”两大主题,着力培养高层次、高 素质、多样性、创新型和国际化的拔尖人才,是国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有重要影响和示范作 用的基地之一。武汉大学将促进毕业生更高质量和更加满意的就业作为全局性的战略工作,以提高人才培养 质量为核心,努力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不断开拓就业市场, 提高就业指导与服务水平。2013年,武汉大学共有毕业生14446人,截止12月31日,全 校毕业生总就业率达到91.82%。武汉大学被评为“就业湖北”先进高校和湖北省“高校毕 业生就业统计规范管理先进单位”。二、2013届毕业生就业状况与质量分析1、毕业生基本情况20

6、13年,武汉大学共有毕业生14446人,其中本科毕业生7448人,硕士毕业生5869人, 博士毕业生1129人。14446名毕业生中男生7778人,占毕业生总数的53.84%;女生6668 人,占毕业生总数的46.16%。各学历层次毕业生性别比例构成如下:表1-1各学历层次毕业生性别比例构成表学历毕业生人数男生女生人数比例人数比例本科7448429757.69%315142.31%硕士5869276147.04%310852.96%博士112972063.77%40936.23%合计14446777853.84%666846.16%2、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截至2013年12月31日,全校毕业生总

7、就业率为91.82%,其中本科毕业生就业率91.18%、 硕士毕业生就业率92.01%、博士毕业生就业率95.13%。分学历层次毕业生就业状况如下:表2-1 2013届各学历层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表学历毕业人数升学、出国情况就业情况总就业率出国升学比例签约比例灵活比例人数比例本科74481093277051.87%238131.97%5477.36%679191.18%硕士586912281615.98%430473.33%1582.69%540092.01%博士112926698.41%95684.68%232.04%107495.13%合计144461241365533.89%746152

8、.89%7285.03%1326591.82%经过统计分析,2013年,本科毕业生的110个专业中,有31个专业就业率达到95%以上,7 个专业就业率低于80%,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德语、法语等9个专业就业率为100%。硕士 毕业生的309个专业中,有222个专业就业率高于90%,12个专业就业率低于60%,电力系 统及其自动化、水利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水利水电工程、公共管理硕士等153个硕士专 业就业率达到100%。博士毕业生的160个专业中,有134个专业就业率超过90%, 8个专业 就业率低于60%,内科学、外科学、临床医学(八年制)、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分子化 学等126个博士专业

9、就业率达100%。3、毕业生协议就业情况分析协议就业是指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学校依照就业协议编制就业方案,经主管部 门审定签发就业报到证的就业方式,不含录取为研究生(硕士、博士)、进入博士后科研流 动(工作)站、出国留学和灵活就业的学生。协议就业率是指签订就业协议的毕业生占参加 就业人数的比例。2013年本科毕业生协议就业人数2381人,协议就业率为66.42%;硕士研 究生协议就业人数4304人,协议就业率为79.70%;博士研究生协议就业人数956人,协议 就业率为89.01%。表3-1 2013届毕业生协议就业情况统计表学历层次参加就业人数协议就业人数协议就业率本科毕业生358

10、5238166.42%硕士毕业生5400430479.70%博士毕业生107495689.01%合计10059764175.96%4、毕业生升学、出国(出境)情况分析(1)本科毕业生升学、出国(出境)情况2013年共有3863名本科毕业生国内升学或出国(出境)深造,占本科毕业生总数的51.87%。 其中国内升学2770人,占本科毕业生总数的37.19 %;出国(出境)深造1093人,占本科 毕业生总数的14.86 %。表4-1 2013届本科毕业生升学、出国情况统计表毕业生升学、出国(出境)情况国内升学出国(出境)深造毕业生数升学、出国(出境)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7448386351.87%2

11、77037.19%109314.86%国内升学的2770名本科毕业生中,保研1670人,占升学人数的60.29%;考研1100人,占 升学人数的39.71%,其中绝大部分集中在著名科研院所和“985”、“211”工程重点建设 高校。本科生出国(出境)深造主要集中在美国(449人)、英国(155人)、香港(147 人)、法国(102人)、新加坡(57人)等国家和地区,其中相当一批毕业生师从国外著名 高校或研究机构的知名专家、学者,部分毕业生获得高额奖学金。(2)硕士毕业生升学、出国(出境)情况2013年共有816名硕士毕业生国内攻读博士学位,占硕士毕业生人数的13.90%; 122人出 国(出境

12、)深造,占硕士毕业生人数的2.08%。2013年共有69名博士毕业生进入博士后流 动(工作)站,占毕业生总数的6.11%; 26人出国(出境)深造,占2.30%。研究生出国(出境)深造主要集中在美国(占41.06%)、法国(占15.89%)、英国(占7.29%)、 香港(占7.28%)、德国(占5.96%)、加拿大(占4.64%)、荷兰(占4.64%)等国家和地 区的知名科研院所和高校。进入博士后流动(工作)站的69名博士毕业生主要分布在北京 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中科院系统各研究所等30所高校或研究机构。5、毕业生就业流向分析(1)本科毕业生就业流向2013年共有3585名普通本科毕业生

13、参加就业,已就业人数为2928人。从就业单位的性质 来看,企业已成为本科毕业生就业主体,占毕业生总数的32.38%,其次是事业单位和党政 机关,分别占4.46%和 1.06%。具体情况如下:表5-1 2013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统计表类别人数占已就业人数比例占参加就业人数比例占毕业生总数比例已就业人数292881.67%39.31%党政机关792.70%2.21%1.06%事业单位33211.34%9.28%4.46%企业241282.38%67.28%32.38%部队及国防单位672.29%1.87%0.90%国家基层和地方基层项目381.30%1.06%0.51%从地域分布来看,武汉大

14、学2013届本科毕业生超过70%在省会城市、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城 市就业。按地区划分,2013届本科毕业生就业遍布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其中 就业分布比较集中的省份包括湖北(25.65%)、广东(22.06%)、北京(6.49%)、浙江(5.43%)、 江苏(4.54%)、上海(4.47%)。表5-2 2013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地域分布统计表类别人数占已就业人数比例占参加就业人数比例占毕业生总数比例已就业人数292881.67%39.31%直辖市40413.80%11.27%5.42%省会城市129744.30%36.18%17.41%计划单列城市36912.60%10.29%4.95%

15、其它地区85829.30%23.93%11.52%(2)研究毕业生就业流向2013年共有6474名研究生参加就业,其中硕士研究生5400人,博士研究生1074人。从就 业单位的性质来看,企业、教育科研单位、医疗卫生单位和党政机关是研究生就业的集中所 在,分别占就业总人数的39.16%、20.16%、9.59%和8. 46%。表5-3 2013届研究生就业单位性质统计表单位性 质机关科研设计 单位高等教 育中初教 育医疗卫生 单位科研助理其他事业 单位国有企业三资企业其他企 业部队地方基层项目城镇社 区人数5485097077962110346117381128167128H %t8.467.8

16、610.921.229.590.155.3418.121.2619.791.030.190.12武汉大学2013届研究生就业分布在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香港、澳门2个特别 行政区。其中就业比较集中的省区包括湖北(45.04%)、广东(12.85%)、北京(6.89%)、 上海(3.48%)、河南(3.27%)、浙江(3.12%)、江苏(3.01%)、湖南(3.00%)。6、毕业生基层就业情况分析基层就业是毕业生到城乡基层、或者参加国家和地方基层项目,为国家和地方基层经济社会 发展作贡献的一种就业形式,是高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武汉大学出台了一系列 政策,积极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

17、业,包括鼓励毕业生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市社区建 设、应征入伍、到艰苦行业和艰苦岗位就业等等。基层就业率是指到基层就业的毕业生数占 参加就业人数的比例。按照教育部统计口径,2013年到基层就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人数分 别为1043人和1449人,分别占参加就业人数的29.09%和 22.38%。7、灵活就业情况分析灵活就业是在劳动时间、收入报酬、工作场地、保险福利、劳动关系等方面不同于传统标准 全日制就业方式的各种就业形式的总称,包括仅签订劳动合同、仅出具就业证明、自由职业、 阶段性就业、兼职就业和自主创业等等,它是毕业生就业的形式之一。2013年武汉大学有 728名毕业生灵活就业,其中本科

18、生547人、硕士研究生158人、博士研究生23人,分别 占毕业生总数的7.34%、2.69%、2.04%。表7-1 2013届毕业生灵活就业情况统计表学历毕业生数灵活就业人数本科7448547比例7.34%硕士58691582.69%博士1129232.04%8、待就业毕业生情况分析待就业毕业生是指除去协议就业、升学、出国(出境)、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之外的所有毕 业生。2013年武汉大学共有1181名毕业生待就业,其中本科生657人、硕士毕业生469人、 博士研究生55人,分别占毕业生总数的& 82%、7.99%、4.87%。表8-1 2013届毕业生待就业统计学历毕业生数待就业人数总数 男女

19、比例本科74486573712868.82%硕士58694691393307.99%博士11295529264.87%毕业生待就业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因素。经过统计分析,部分毕业生待就业的主要原因 包括:(1)暂不就业,等待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拟升学或出国深造;2)人才培养规 模和质量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3)就业期望值问题;(4)性别问题;(5)就业能力问 题。9、大学生创新创业情况武汉大学是教育部确定的最早在全国开展创业教育的9所重点院校之一,学校坚持用“三创” 教育理念引导教育教学改革,每年拿出200多万元支持本科生创新科研项目,在全国高校首 设“创新学分制”,学生可以通过科研、创业

20、或社会实践活动所取得的优秀成果获得学分。 自2006年至2013年,武汉大学共立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4549个,累计获批资金848 万余元。其中,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89项,获得教育部资金资助571万元; 大学生业余科学研究基金项目3960项,学校资助金额277万余元。学校投资1900万元建立 了创新实验中心,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和创造的空间和物质保障。在校生有70%参与各种 类型科研项目,常年有超过200个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主动、直接进入创业领域的学生比 例约为1%。学校还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截止2013年,全校共有创新创业类校级 学生社团29个,占校级社

21、团总数的三分之一。2013年,学校成立“武汉大学大学生创新创 业俱乐部”,负责组织大学生开展创业竞赛、增进创业交流,扶持大学生参加创业实践、实 现创业成才,引导大学生增强创业意识、学习创业知识,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激情,为大学生 进行创业交流、创意孵化、项目研讨、融资对接、项目推广等提供全方位的服务。10、第三方调査机构的相关评价2013年,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办公室委托麦可思公司对湖北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 抽样调查,其中,涉及武汉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相关数据如下:学生毕业后一年的就业率为95%,毕业一年后月平均收入4835元,毕业生工作与所学专业 的相关度为78%,毕业生工作与职业期待的吻合度为

22、43%,毕业生对就业现状的满意度为59%, 毕业生半年内离职率为14%,毕业生对母校的推荐度为86%,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为95%。三、就业工作的特色武汉大学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不断创新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初步 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为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的就业打 下了良好的基础。2013年学校就业工作呈现出如下特色: 1、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毕业生就业工作投入显著增强。学校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书记、校长亲自领导毕业生就业工作,各学院(系) 及培养单位主要负责人自觉担负责任,及时组织力量,完善工作手段,给

23、予就业工作充分保 障。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大力推进“一把手工程”和“导师工程”,明确工作责任,各学院 (系)及培养单位的主要领导和毕业生导师充分利用各方资源推荐毕业生就业,帮助毕业生 解决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各职能部门通力合作,通过整合资源、完善措施、改进工 作,为毕业生满意就业提供良好服务。毕业生就业工作已经建立了“学校统筹、学院推动、 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了全校上下齐抓共管良好局面。理顺就业工作管理体制,加大就业工作投入力度。学校整合本科生和研究生就业工作职能, 成立独立的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负责全校毕业生就业和档案管理工作。2012年学校 新建1600平方米学生就业工作专用

24、场地,投入150万元建设4个现代化报告厅、部分面试 间,极大地改善了就业工作条件。2013年,校级财力增加了 100万元就业工作专项经费。 人员、机构、场地、经费投入全面到位,为更好地服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创造了有利条件。学校还加大了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力度。截至2013年,共建设学生实习实训基地362 个,研究生挂职锻炼基地11个,有力地促进了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全面提高。2、加大了就业调研和市场开拓力度,毕业生就业需求信息充足,质量提升。2013年学校组织各院系和培养单位开展广泛的校内和校外就业调研,进一步密切与用人单 位的联系,积极开拓就业市场。首先是以“就业湖北”为主题,通过多种形式的调研

25、,加强 与本土企业的联系与沟通。湖北是武汉大学毕业生的主战场,2013年上半年,学校领导带 队专门走访了在鄂重点用人单位,如中建三局、东风集团、湖北电力、华为武汉研究所、中 原电子等等,主动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听取他们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邀请他们 来校招聘毕业生。学校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还到院系去有针对性的开展就业方面的调 研,动员院系师资的力量为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下半年,学校组织全校各培养单位 80余名就业工作人员,分赴华北、华东、华南、西南等地区的几十家用人单位进行广泛调 研,主动了解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的评价和需求信息,邀请他们来校招聘毕业生。广泛而深 入的调研,进一步密

26、切了学校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对促进毕业生就业、对学校人才培养机制 改革起到了较好的作用。武汉大学建成了以校园专场招聘会和校内大中型供需见面会为主体、多种形式供需见面活动 并存的大学生就业市场。2013年,学校通过整合就业资源,提升服务质量,积极开拓就业 市场,吸引了一大批优质用人单位来校“一站式”选聘毕业生。据不完全统计,2012-2013 学年学校共举办大中型供需见面会24场,专场宣讲招聘会736场,进校招聘的用人单位达 到2484家,毕业生需求信息充足,质量明显提高。2012-2013年来校招聘的单位集中在IT通信行业、金融行业、建筑制造业、房地产行业和 军工企业,其中国有企事业单位约占30

27、%,世界500强企业约40家,中国500强约80家。3、就业和创业教育全面铺开,毕业生就业能力稳步提高。2013年学校针对毕业生就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全面开展就业和创业指导与服务工 作。一是投入近10万元购买时代英杰国际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和北京北森测评技术 有限公司的职业教育网络学堂,使就业指导网络课程覆盖到全校所有学生。二是面向全校普 通本科生开设大学生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职 场展望等4门就业指导选修课程,2000余名学生从中受益,其中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 业课还被评为湖北省高校就业指导示范课程;职场展望聘请12位知名企业创始人、 董事长或人事部门负责人

28、来校授课,增强了就业指导课的实践性与针对性。三是组织举办“职 场公开课”、“职场达人挑战赛”、“模拟招聘”、“职业素养训练营”等数十场讲座、 沙龙、大赛类学生活动,指导学生数千人次开展就业与创业活动。四是连续五年举办全校就 业工作人员就业指导能力培训班,进一步提高全校就业指导工作队伍的理论素养和业务技 能。五是通过网络或者面谈的方式,直接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和求职技巧方面的咨询服务, 帮助毕业生解决就业过程中的种种困惑。六是组建“武汉大学大学生创业俱乐部”和“武汉 大学职业发展协会”两个学生社团,并以此为抓手,通过开展职业规划或创业讲座、职场精 英挑战赛、创业计划大赛、与企业HR面对面沙龙活动等

29、,组织学生参观企业,开展生涯人 物访谈等第二课堂活动,帮助学生开拓视野、接触社会,增长才干,提高就业竞争力。这些 措施对帮助毕业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科学调整就业期望值,提高就业竞争力起到了良好的 作用。4、毕业生到基层和中西部地区就业人数明显增加。2013年学校采取措施,积极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到中西部地区和祖国建设最需要的地方建 功立业。学校十分重视为湖北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先后在赤壁、襄樊、咸宁、十堰、 洪湖等地建立毕业生实习基地和研究生挂职锻炼基地,为黄冈、襄阳、荆州、黄陂等地方政 府组团来校招聘毕业生提供优质服务,同时积极鼓励毕业生到湖北地方去贡献自己的青春和 力量。全年学校报考公务

30、员、选调生、村官的本科生人数达到851人,录取92人,录取人 数比上年增加52人,增幅高达130%。录取为选调生的毕业研究生人数达69人,较上年略 有提升。到贵州、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内蒙等西部地区12个省(自治区)就业的毕 业生持续增加,其中本科生230人,占就业总人数的6.42%;研究生428人,占就业总人数 的6.61%。到基层和中西部地区就业人数持续增加,充分彰显了学校的社会责任。5、就业管理服务水平稳步提高。学校在毕业生就业管理中不断创新,改进工作方式,寓服务于管理中,在管理中体现服务, 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一是在全国高校中首创就业协议书的条码管理技术,大大提 咼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二是为了减少违约,将诚信教育寓于就业协议书的管理中;三是在 武汉高校中率先开发了网上签约管理系统(网络版),毕业生可在学院(系)完成签约,大 大提高了毕业生签约效率;四是重视就业数据统计分析,坚持就业信息日报制度,实时监控 数据变化,指导开展就业工作。我校每天打印一份需求信息和就业落实情况与前三年同日数 据对比的统计报表,每周定期分析就业需求和学生签约情况的变化及发展趋势。为学校领导 决策和指导各学院(系)的就业工作提供及时、准确的依据。五是开发网上毕业生离校系统, 极大方便了毕业生办理离校手续。2013年,学校还获得了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规 范管理先进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