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3个体行为动机及激励课件

上传人:txadgkn****dgknqu... 文档编号:182270175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1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管理心理学3个体行为动机及激励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管理心理学3个体行为动机及激励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管理心理学3个体行为动机及激励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资源描述:

《管理心理学3个体行为动机及激励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心理学3个体行为动机及激励课件(3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管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 第三讲第三讲 个体行为动机与激励个体行为动机与激励 第三讲第三讲 个体行为动机与激励个体行为动机与激励 一、动机一、动机(一)动机的概述(一)动机的概述 1、定义:动机是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人从事任何活动都会有一定的原因,这个原因就是指人的行为动机。2、动机产生的条件 (1)内在条件:有一定需要,从而产生紧张、不舒服状态。(2)外在条件:个体身外的刺激,也叫诱因。动机产生需要内、外两个条件相互起作用,根据这一观点,我们可以提出“推”和“拉”的理论,“推”强调动机中的个体内部力量,“拉”则强调动机中环境的作用。3、动机的功能 (1)引发功能:人行为发动的主动力与根本

2、原因。(2)调节、定向、选择功能,也即导向功能。(3)激励功能:动机对活动具有维持和加强作用,强化活动达到目的。(二)影响人的动机的因素(二)影响人的动机的因素 1、主观因素 (1)兴趣爱好 兴趣爱好能推动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生活的深刻认识,使人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从而满足人的求知与活动的欲望。所以说,兴趣与爱好是影响人的动机模式的重要因素,它将影响和决定人的职业、专业、活动等目标定向和导向。前苏联心理学家彼德罗夫斯基把兴趣爱好看成是动机体系的一个成分。(2)价值观 人的价值观不同,其对生活目标的追求和行为的动机也不相同,如有的人认为人生应以社会服务、奉献为目的;有的人追求真理为目标;有人则只追求个

3、人享受等。(3)理想与信念 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生活目标向往和追求的一种想象,一个人有了理想和信念,就有了方向,行为也就有了动力,就会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终身。(4)抱负水准 抱负水准指一个人欲将自己的工作做到某种质量标准的心理需求。有很大抱负的人,上进心强;反之,胸无大志的人,上进心弱。二、需要与激励二、需要与激励(一)需要的实质(一)需要的实质 1、需要:是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映。2、需要的特征(1)需要内容与对象的复杂性(物质的、精神的、事物或理念等)(2)需要与个体生存发展的相关性(个体生存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需要,即优势需要)(3)需要的共同性和个别差异性(4)需要的社会历史制约性

4、(社会经济越发展,文化越丰富,需要也日趋复杂)3、需要的产生(1)需要产生的生理状态脑及神经系统的活动,(2)自然情景和社会因素容易诱发或增强已经产生需要的强度。(3)个人认知因素的影响。4、需要的种类 (1)根据需要的对象,可以把人的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2)根据需要的起源,可以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案例 新校长说:老师们的辛勤劳动和创造不能成为过眼烟云,教师的劳动不可能像工人那样量化记酬、也不能像农民那样个体承包,要克服干好干坏都一样的弊端,就必须把教师的功绩记录在案,业务档案具有权威性,可以为今后教师晋升、提工资、奖励提供详实客观的依据,也是学校的财富。业务档案只

5、记功不记过。建立业务档案后,出现了教师自发向上,大家比贡献的局面,老教师焕发了青春;想改行的年轻教师当年就发表多篇论文。(二)激励(二)激励 1、激励:激励就是激发鼓励,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2、需要、激励与管理方法策略 未满足的需要是激励的开端,而需要的满足则是激励过程的完成。管理则是控制和驾驭人的动力系统及人的行为的方法、手段和策略,激励往往要有一定的管理方法策略才能唤醒、激活。因此,三者在人的行为中统一起来,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管理实践经验表明,有效的管理应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以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需要。1.生理的需要生理的需要:(1)工资和奖金;(2)福利;(3)健康工作环境

6、管理措施管理措施:(1)工资和奖金制度;(2)贷款制度;(3)医疗保健制度;(4)工作时间(休息);(5)创造健康工作环境;(6)住宅和福利设备 2.安全的需要安全的需要:(1)职业职位保障;(2)意外事故的防止 管理措施管理措施:(1)建立安全生产生活条件;(2)危险工种的营养福利制度;(3)合理 用工制度;(4)离退休养老金制度;(5)健康和意外保险制度;(6)失业金制度 3.友谊的需要友谊的需要:(1)友谊(良好人际关系);(2)团体接纳;(3)组织的认同 管理措施管理措施:(1)建立和谐工作小组和良好人际关系;(2)建立协助和谈话制度;(3)奖金利润分配制度;(4)互助金制度;(5)工

7、会及其它团体活动;(6)娱乐制度;(7)培训制度 4.尊敬的需要尊敬的需要:(1)名誉;(2)地位;(3)权力与责任;(4)被人尊重与自尊;(5)与他人工资奖金的比较 管理措施管理措施:(1)人事考核制度;(2)工作职称晋升制度;(3)奖金、奖励、表彰制度;(4)建立责任制度;(5)择优进修制度;(6)委员会参与制度与提合理化建议制度 5.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1)能发挥自己特长的组织环境;(2)承担有挑战性的工作 管理措施管理措施:(1)建立决策参与制度;(2)提案制度;(3)建立攻关小组提倡创造性工作;(4)发动职工研究发展规划;(5)交给职工挑战性工作;(6)建立破格晋升制度

8、 三、几种主要的激励理论三、几种主要的激励理论 (一一)马斯洛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需要层次理论”1、马斯洛从低向高的需要层次 (1)生理需要:衣、食、住、行、婚姻等需要。(2)安全需要:人生健康与安全,劳动保护,职业安全,生活稳定,社会保险,社会秩序与治安,退休金与生活保障等。(3)社交的需要:也即爱与归属的需要,包括友谊、人际关系、被团体接纳等。(4)尊重的需要:独立、自由、自信、名誉、地位、社会认定、被他人尊重等。(5)自我实现的需要:尽可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理想与抱负。2、需要层次之间的关系 (1)马斯洛认为,各需要层次之间的关系是逐层递升的,最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要得到满足后,高层

9、次的需要才能依次出现和满足。(2)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和不同的社会条件下,总有一种优势需要。(3)在同一时期内,不同层次的需要可以并存。3、对“需要层次理论”的评价 (1)贡献 A、马斯洛对人的需要的分类比较细致,符合人的需要的多样性特点;B、他指出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我们应当研究这个发展过程,并按这一过程培养和促进人的需要的形成发展;C、他提出的优势需要观点是比较符合实际的,这也便于我们在管理中了解某人某时期的优势需要进行有效的激励。(2)局限性 A、它的自我实现是脱离社会实践的自我实现,是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B、他认为需要逐层上升的观点也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

10、事实上,高级的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在教育的影响下可以形成发展;C、他认为能实现自我的人是少数。(二)麦克利兰的(二)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成就需要理论”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麦克利兰经过大量调查研究提出了“成就需要理论”,他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三种:成就需要、权利需要、情谊需要。麦克利兰认为,具有强烈成就需要的人,把个人对成就的追求看得比金钱更重要。这种人在工作中克服困难,解决了难题,取得成就,从中所得到的乐趣和受到的激励,超过了物质奖励的力量,报酬对他来讲,只是衡量自己进步和成就大小的一种工具。麦克利兰还认为,具有高度成就需要的人对于企业、国家都有重要作用。(三)赫茨伯格的双因素论(三)赫茨伯

11、格的双因素论 赫茨伯格认为,影响工人工作效率的因素主要包括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保健因素主要指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不具备时,会引起员工的不满意,即使具备这些条件,只会使员工没有不满意,而不会使员工满意。激励因素主要是指工作本身的因素,如工作富有成就感、挑战性等,这些因素的改善,能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热情,从而提高人的工作效率;如果处理不好,也会引起员工不满,但影响并不大。借鉴双因素论,在管理中,应做到:(1)注意保健因素,创造良好的工作外部环境和条件,消除员工不满意的情绪和态度;(2)工作丰富化,给员工更多的主人翁感,多安排有挑战意义、战略意义和关键性的工作。(四)弗鲁姆的(四)

12、弗鲁姆的“期望理论期望理论”弗鲁姆提出关于人的激励理论期望理论用公式表示为:M=f(EV)M:激励大小;E:期望值(完成任务的可能性估计);V:效价(目标意义的估价)按照上述公式,若被激励者的期望值高,而且激励目标的价值高、意义大,有吸引力,则激励的力量就大;反之则小。根据期望理论,为了激励职工,需要处理下面三种关系:(1)提高职工的期望水平,解决职工个人努力与工作成绩的关系给职工树立信心。(2)提高关联性认识,解决职工的工作成绩与奖励的关系奖赏适当、适时。(3)提高效价水平,解决对职工的奖励与满足个人需要的关系不同需要不同奖励。案例案例2 某校决定采用“满勤给奖”制度来加强管理,出满勤的发奖金2元,如果上课、教研组活动、政治学习一次缺席、两次迟到者,该月就没有奖金。这种办法实行后第一个月效果很好,无人缺席、迟到,教学秩序趋于正常。两个月后,工作一直认真负责的王老师,因患病请假2天,病未痊愈,就来上班了,却被扣发了当月的奖金;李老师经常是小病大养,自由散漫,实行“满勤给奖”后,人是来了,课也上了,但教学效果差,奖金却照拿;赵老师在月初的第一周就迟到2次,在他看来,一个月的奖金已经没了,于是在后几周的工作就随随便便了,何必准时来上班呢?针对上述案例,你对“满勤给奖”的激励方式有何看法?你认为应该怎样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