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援联动指挥系统架构

上传人:ba****u 文档编号:182239251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96.3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应急救援联动指挥系统架构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应急救援联动指挥系统架构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应急救援联动指挥系统架构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应急救援联动指挥系统架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急救援联动指挥系统架构(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应急救援联动指挥系统架构(一)系统设计思路和目标 指挥控制中心软件系统是公司针对中国应急救援指挥控制中心业务特点,专门设计和开发的系统软件平台,它是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最为核心的部分。指挥控制中心系统软件设计的核心思想是在信息采集、决策支持、资源管理等指挥控制中心基本工作环节上,强化通用统一业务工作流 的概念,为决策支援尽可能详细地收集业务信息,迅速、合理地调派可用资源实施应急响应和救援。指挥控制中心软件具有以下功能:1. 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2. 灵活的辅助决策支持3. 全面的资源管理手段4. 标准的系统接口和科学构建“信息灵敏、资源共享、指挥有力、规范有序”是应急救援联动指挥系统的总体目标。根

2、据应急救援联动指挥系统的需求,综合指 挥平台设计目标如下:(1)建设“多位一体”,以“快速反应、信息共享”为特征的先进的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业务处理平台。(2)建设可以拓展为包含所有应急资源的指挥控制中心以及具有先进业务处理平台。(3)建设统一的、性能优良的、多功能的 GIS 平台。(4)建设具有大量预案,并且可以不断丰富更新,具备智能化应急预案处理和评估功能的平台。 基于上述思路和设计目标,应急救援联动指挥系统的核心业务应包括以下系统:(1)计算机话务整合和通信消息控制系统(2)计算机辅助调度系统(3)综合业务受理系统(4)预案和专家库系统(5)信息发布系统(6)地理信息和综合指挥系统(7)数据

3、交换系统(8)决策支持系统(9)时钟同步系统(10)管理维护系统(11)数字录音系统(12)演习系统(13)警报统一控制系统(二)系统总体构架设计1. 构架设计整体构架要求如下:;|宵机#i斗轲R士 L 廉吃电禹圧fi 1 UM i*j m 4_ sarrf: .A.4 * M H 剛 卄感钾卄BBcJX出, 用富&如簞14 蜡山璋曲X卡均仃冲划曲茅旳卄腫世希战门 ?M匪赴亀打吩卑fnqfjfl?忤堆惘出ihtiVflAr昭佈*胸册(1)软件系统架构必须保证系统的稳定工作和安全运行并且提高系统运行速度。(2)软件系统架构必须保证信息数据在保密的基础上的最大共享。(3)系统架构具有良好的业务定制

4、开放性和通用性。(4)系统架构使软件系统使用、维护方便。应急救援联动指挥中心软件系统总体构架如下:2. 技术路线基于上述构架设计要求,在系统的设计上,主要采用面向对象分析设计的技术,以 UML 语言来分析和表达。3. 软件中间件技术由于标准接口对于可移植性和标准协议对于互操作性的重要性,中间件已成为许多标准化工作的主要部分。对于应用软件开发,中 间件提供的程序接口定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高层应用环境,不管底层的计算机硬件和系统软件怎样更新换代,只要将中间件升级更新, 并保持中间件对外的接口定义不变,应用软件几乎不需任何修改,从而保护了用户在应用软件的开发和维护中的重大投资。(三)指挥系统的模块构成

5、应急救援联动指挥系统是基于业务深刻分析的基础上开发的指挥控制中心系统。使用者的所有操作均依据其所具有的角色职责,并 被完全记录,是整个指挥中心业务的系统真实再现,是一个应急事件的完整历史库。同时这种良好的结构,保证了系统的应用性和扩展性。1. 计算机辅助调度(CAD)子系统CAD子系统集成了所有业务的核心流程,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也是统一调用所有外围设备的核心。根据实际业务的需求,CAD子 系统包括接警、处警和系统管理员子系统。其中,处警子系统可以根据实际登陆用户所具有的不同角色,执行不同的处警子系统功能, 并且可以根据需要分布到多级或远程;系统管理员子系统主要用来设定系统的相关运行模式、所

6、有系统参数以及管理用户权限等。2. GIS 系统GIS 系统是应急救援联动指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GIS 系统的性能是否优良,操作是否简便、直观是指挥系统能否良好运用的关键。 建议采用四维空间的 GIS 系统为基础平台。地理信息系统子系统3. 预案子系统 预案子系统不但具有对事件处理的辅助提示预案,而且具有丰富、并有很强实战性的资源调度辅助预案和直观的现场预案。系统已 将预案子系统完全融于突发事件处理业务的日常操作之中,具有很强的可用性。同时,预案系统还提供了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库和伤害、 次伤害、救援等方案。预案系统的预案来源通常是以往各种类型案情处理经验的总结,或者是一些既定的法律法规所约束

7、的行为。所以,良好的预案系统 应该是可以不断完善的,不断积累和添加的系统。图形化的预案可以形象的帮助处理突发事件,极大的提高调度和处理速度。4. 有 / 无线综合调度子系统 综合调度子系统为用户提供了标准和统一的调度平台,使用户不需要关心后台众多种类的通信设备。通过综合调度子系统,用户可 以方便的实现有线与有线、有线与无线常规、有线与无线模拟集群、有线与无线数字集群、无线模拟通信系统与无线数字通信系统以及 三者之间的无缝通信。做到通信资源共享、统一调度。有线/无线综合调度台无缝集成到日常业务处理中。用户既可以直接通过系统的界面进行直接通信调度,也可以通过专有的综合调度 台计算机完成调度工作,减

8、少设备和操作的复杂性。5. 消息 / 通信控制子系统 消息/通信控制子系统是指挥调度系统内部座席间语音、数据信息交互和控制的核心平台。通过该系统,使用者之间可以方便的以多 种手段(语音、文本短信息等)即时沟通;管理者可以方便地观察到指挥中心的整个运行状况,监控各应急处理座席的状态。消息/通信控制系统主要由CMS (Call Message System)系统结合CTI应用完成。CMS主要实现整个系统的信息交互、座席状态监控、 处警排队功能。是系统的通讯中枢。CMS系统主要由四部分组成:通讯模块、处警排队模块、状态管理模块、日志记录功能。6. 信息分析、发布系统通过该子系统将一些信息发布在WEB

9、上,可以供相关部门进行信息共享。本系统只要建立简单的WEB服务器,根据授权直接获取CAD 和 GIS 的信息使用。主要功能如下:( 1)案情基本信息发布;(2) 案情相关录音、视频查询;( 3 )案情报表远程打印;( 4)案件情况总结分析;( 5)应急案件发生趋势分析等。7. 系统主要接口系统将集成使用多个外围设备,通过CAD和GIS系统灵活调用这些外围设备。同时,对于所有的外围设备接口均采用符合Windows 标准的控件实现,增强了系统的拓展性,保护了客户的投资。8. 社会联动中心物理拓扑结构设计三曹合一程控交换机._ PRI信毛揺无釀翳交拯机rPRi佶晋HiPm1hdt00程控交矗机 叔工

10、说査数宇中绕複模拟用户扳揍般中罐板数字中扌幽,数宇中绽複题字用户帳效字中建態网关板圧网关桓殆百 I啤咅接口馥亭接口戴罕屋衞舌扒+耳爰接IW/F财艮务器*沛進佛gg Erj应急井曲空Y亍联动单徒共工中巫席#Z4-1席CTIffi4f舊真神地曲酌器服务器册勢爲琏盘阵列核心应觀蟲L、/:和數世医 匚土小型桃 酱骨小型执由应急救援联动指挥系统的总体拓扑构架图所示,勾画了应急救援联动指挥中心业务范畴的所有通信与信息应用系统结构。(1)应急救援联动指挥中心的指挥调度、决策、会议、语音通信等系统构建在政务网基础上。(2)应急救援联动指挥中心核心应用系统包括:应急联动计算机辅助调度系统、地理信息和综合指挥系统

11、、综合业务受理系统、数 字录音系统、预案和知识库系统、决策支持系统、数据交换系统、信息发布系统、时钟同步系统、系统管理维护系统、网络安全系统、 会议系统。(3)应急救援联动指挥中心关键环境或支撑系统包括:基础网络设备、有线程控通信系统、计算机话务整合和通信消息控制系统、 网络管理系统、两台互为备份的小型机和一套存储设备、备份设备、以及所有核心应用系统服务器设备。(4)各专业指挥中心、应急委员会用户采用基于 VoIP 技术进行语音链路组网。基于上述组网实现立体化应急联动体系内部通信互 通。另外,借助计算机话务整合技术完成有线程控通信系统与核心计算机业务应用系统的通讯集成,以实现通过核心计算机业务应用系 统对有线程控通信系统的呼叫、会议、调度等控制。(5)应急救援联动指挥中心核心数据采用存储区域网络 SAN 存储,提供了集中的数据存储模式,保证了数据的共享性和存储的可 扩展性。应急救援联动指挥系统建设完成后,应急救援联动指挥中心将成为城市立体化应急联动体系的通信调度中心、数据中心、业务应用 中心、城市综合监管中心和业务信息枢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