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的性质与可钻性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82216558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43.6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岩石的性质与可钻性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岩石的性质与可钻性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岩石的性质与可钻性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岩石的性质与可钻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岩石的性质与可钻性(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岩石的性质与可钻性钻探工作的对象是岩石。钻探工作必须了解组成地壳的各种岩石矿物。岩石的物理力学 性质,因岩石成分和构造的不同而相差很大,对钻进的影响和反应也是各种各样的。为了更 好地进行钻探工作,提高钻进质量和效率,必须对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全面的了解。研究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主要是研究与破碎岩石有关的因素,从而掌握其破碎的规律 性,以便创造更有利的破碎条件,更好地选择钻进方法、钻进规程和切削具、研磨材料及钻 探设备类型等。岩石是由各种晶质或非晶质的矿物组成。由于岩石本身分子结构以及成因条件的不同, 岩石的基本状态可以分为坚硬的、可塑性的和松散性的三类。构成坚硬岩石的矿物颗粒间, 存在着联结

2、力和摩擦力,且联结力明显地大于摩擦力。这类岩石破碎以后,无论是湿润、压 缩或同时湿润并压缩,都不能恢复原状,如花岗岩、石灰岩。和坚硬岩石一样,构成塑性岩 石的矿物颗粒间也具有联结力和摩擦力,但是其联结力与湿润程度有关,在联结力受到破坏 时,如果加以压缩和湿润,则其联结力可以部分地或全部地恢复,各种泥质类岩石都有这种 塑性现象。可以把松散性岩石看成颗粒间相互没有联结力,而只靠摩擦力相结合的岩石。如 疏松的岩石,在被水泡和或完全干燥的情况下,都没有联结力。当含水达15%20%时,这 种岩石则具有一定的联结力,典型的是砂子和砾石。岩石的上述三种状态并不是永恒的。它 们可以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互相变化,

3、如坚硬岩石经过地质构造和变质作用,能变成塑性岩 石;经过外应力的风化作用,也能变成松散性岩石。而塑性岩石或松散性岩石,经过变质、 沉积等作用,也会变成坚硬岩石。组成地壳的各种岩石,按其成因特征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如果把变质岩包 括在岩浆岩中,则在地壳内,岩浆岩占95%,沉积岩占5%(其中泥质页岩占4%,砂岩占0.75%, 碳酸盐类岩石占0.25%),上述三类岩石,钻探工作中几乎都会遇到,煤田钻探、石油天然气 和地热井勘探,所遇到的岩石大都是沉积岩。由于岩石的构成和状态不同。所表现出的物理力学性质也不相同。一般岩浆岩的硬度较 大(如花岗岩等),沉积岩的硬度较低(如页岩、泥岩等),由地表

4、风化作用变质的变质岩较软(如 高岭土),而由于温度及压力作用变质的变质岩较硬(如矽卡岩、石英岩等)。第一节 岩土的物理性质岩石的物理性质又可称岩石的基本性质。它是岩石在生成过程中,由于构造变动和风化 作用形成的,如相对密度(颗粒密度)、块体密度(容重)、孔隙度、裂隙性,含水性、透水性、 松散性、流散性和稳定性等。与钻进有关的岩石物理性质有以下几种。一、块体密度和孔隙度岩石质量与其体积之比称为岩石的块体密度。假设用m表示岩石试样的质量。用V表示 岩石试样的总体积,则岩石的块体密度P为:mP 一 V岩石的块体密度分三种即天然块体密度、块体干密度和块体饱和密度。大多数岩石往往不是完整无隙的。矿物颗粒

5、之间的全部孔洞不管其大小和形状如何都 是岩石的孔隙。岩石的孔隙是由于地质构造作用、外力和内部应力的作用而产生的。岩石孔 隙又与组成岩石的颗粒形状、大小及性质有关。岩石孔隙的多少常用孔隙度n来表示;孔隙 度n是岩石中孔隙的体积V0与岩石总体积V之比:n - V0 x 100%V岩石的孔隙度与岩石的块体密度有关,孔隙度大的岩石易透水,并能降低岩石的强度及 稳定性。一般岩石埋藏越深.岩石的密度越大,其强度和硬度也愈大。岩浆岩比沉积岩致密 孔隙度小,因而其密度大,强度和硬度也大。常见岩石的孔隙度和密度的变化范围如表 1-1所示.表 1-1 常见岩石的孔隙度和密度岩石密度/(g cm3)孔隙度/%岩石密

6、度/(g cm3)孔隙度/%花岗岩2.62.70.5 1.5页岩2.02.41030粗晶玄武岩3.03.050.1 0.5石灰岩2.2 2.6520流纹岩2.42.646白云岩2.52.615安山岩2.22.310 15片麻岩2.9 3.00.51.5辉长岩3.03.10.10.2大理岩2.62.70.52玄武岩2.82.90.11.0石英岩0.10.5二、含水性、透水性和裂隙性由于岩石中有孔隙存在水便会浸入岩体,从而使岩石含水。岩石含水的多少取决于孔 隙的大小和数量。岩石的含水性一般用湿度或含水率来表示,一般用占干燥岩石质量的百分 数来表示,如砂岩为60%,石灰岩为2.5%。岩石的含水性对岩

7、石的强度有影响,孔隙大的岩石,水浸后其抗压强度降低25%45%, 一般也要降低15%20%。致密的岩浆岩,由予孔隙度小,所以其强度降低最少。水中含有 表面活性物质,会使岩石的强度减低。因此,在坚硬岩石中钻进可试用软化剂处理。岩石透水的性能称为透水性。它以单位面积和时间内通过岩石的水量来表示。一般岩石 孔隙度愈大,透水性愈高,岩石的强度和稳定性愈低。由于水是一种溶剂,当水透过岩石时, 会溶解岩石中的某些成分而形成大孔隙或溶洞。因此,在透水性强的岩石中钻进,还容易发 生冲洗液的漏失。某些小孔隙的岩石,在吸收一定水分后,其体积会膨胀如有的粘土吸水 后体积可增加50%,高岭土可增加200%;此时水就不

8、会通过,具有这种性质的岩石叫不透 水岩石钻进时易引起缩径,糊钻或憋泵现象。裂隙性也是岩石的重要物理性质它对岩石的强度及可钻性都会产生很大影响。岩石按 裂隙性的分级见表 1-2所示。表 1-2 岩石按裂隙性的分级裂隙性级别岩石的裂 隙性程度岩石裂隙性的估计值成块率/(块m-1)裂隙性指标/(个m-1)岩心采取率/%I完整的157003.动压入法动压人法采用最广泛的测定金属硬度的肖氏法。以一个钢球从一定高度自由下落,打击岩石试样;试样越硬、钢球打击试样消耗在破碎试样的能量越小,则钢球回弹的能力愈大。 这样根据钢球回弹的高度,便可以测出试样的硬度。测量时,取钢球重量为0.0025kg,下落高 度为2

9、54mm。除以上测定岩石硬度的方法外,还有阻止摆动和刻划法以及摆球硬度仪测定法等。三、研磨性(一)研磨性的概念 用切削具切削岩石时,它必然与岩石发生摩擦。在摩擦过程中,岩石磨损切削具的能力称为岩石的研磨性或磨蚀性。通常是用切削具磨损的体积与所消耗的摩擦功之比来表示研磨 性的大小,其衡量的单位是m3/j。实验证明,脆性物体相对移动时的磨损与摩擦功成正比。硬质合金等切削具,也可以看 成脆性体。因而其相对移动时的摩擦功可用下式表示:A = F Ed式中:A产生磨损的摩擦功,J;F摩擦力,N;d两个物体相对移动的距离,m; 当切削具对岩石进行体积破碎时,切削具加在岩石表面上的正压力正比于岩石的局部抗

10、压人强度,在这种情况下:F 二卩 QPDS式中:口动摩擦系数;P岩石的局部抗压人强度,Pa;S岩石接触的摩擦面积,m2。因而摩擦功可写成:A 二卩 DPDF Dd关系曲线磨损工 愈大。(二) 影响岩石研磨性的因素影响岩石研磨性的因素有两方面,即自 和技术因素。1自然因素影响岩石研磨性的自然因素主要是岩石 度、组成岩石矿物颗粒的大小和形状,以及 裂隙和孔隙度等。岩石破碎时,首先是在矿物颗粒交界面 破碎,多数情况下颗粒本身不破碎因此, 的矿物颗粒与破碎下来的矿物颗粒,都直接 具,所以矿物颗粒的硬度愈大,则磨损作用 一般随岩石石英的含量增大而研磨性增大。如石英岩、砂岩的研磨性较大,而页岩、大理岩 的

11、研磨性较小。图 1-5列出岩石中石英含量与工具在单位路程内磨损的曲线关系。表 1-7的资料说明造岩矿物的硬度对岩石研磨性的影响,如:长石砂岩的研磨性只为石英质砂岩的1/20。砂岩随其胶结物强度的降低,其研磨性增加。胶结物强度愈低,则岩石的表面愈容易被 工具更新,新的锐利矿物颗粒不断裸露出来。对工具的磨损能力就很显著。相反,如果砂岩的胶结物强度很大,新表面不易产生,已裸露出来的表面,由于磨损的结果,矿物颗粒的锐利棱角将被磨平,则研磨能力就逐渐降低。表 1-7 造岩矿物的硬度对岩石研磨性的影响岩石体积磨损功/(9.8xlO6m3J-i)单位功磨损体积/(10-7m3J-1)砂质页岩200.5含铁石

12、英岩61 5长石砂岩25 1花岗岩1 66 1石英质砂岩011022技术因素影响岩石研磨性的技术因素,也就是影响动摩擦系数的各种技术因素。(1) 压力:实验证明,当正压力未达到岩石局部抗压人硬度以前,岩石不产生体积破碎, 工具与岩石接触表面是以凹凸不平的点接触为主要形式;随着正压力增加,由于工具与岩石 弹性变形的结果,使这些点接触的面积增大,接触状态更完善,增大了工具与岩石颗粒之间 的粘滞力,因而摩擦系数增大。当压力超过岩石的局部抗压人硬度值时,岩石产生体积破碎, 岩石的表面在工具的破碎作用下,不断地被更新,因而使摩擦系数略有降低,或者表现为常 数,不再随着正压力的增加而改变。所以在生产实践中

13、,为了获得较高的生产率。并降低切削具的磨损,应采用大于岩石局 部抗压入硬度的压力值。(2) 相对运动速度:相对运动速度是指切削具与岩石的相对运动速度。目前,对相对运 动速度对动摩擦系数的影响程度,还研究得不够。一般情况下,当相对运动速度较低时,随 着运动速度的增加,动摩擦系数也增加;但当运动速度达到某一数值时,动摩擦系数就不再 增加,反而减小。钻进时动摩擦系数可由下式近似求得:1 + 0.122v0 1 + 0.06v式中:一动摩擦系数;厂静摩擦系数;V工具与岩石的相对运动速度。(3) 介质:介质能改变切削具和岩石间的摩擦特征。如果岩石表面干燥或湿润不好,则 摩擦系数增大;如当用泥浆时则摩擦系

14、数减小;当有表面活性溶液或乳状液时,因有润滑 作用而使摩擦系数更小。从表 1-8所列数据,可看出介质对摩擦系数的影响。温度对互相摩擦的物体的摩擦系数也有影响。当温度升高时,研磨性则增大。(三) 岩石研磨性的测定方法岩石研磨性的测定,没有统一的方法,往往只能间接表达或不定量表达。其测定方法可 归纳为三类:1直接测定法 可测切削具的磨损高度、切削具磨损接触面积或测量磨损重量、体积等。2间接测定法(相对磨损)可测量钻头完全磨损前的进尺。单位进尺研磨材料的消耗或测量机械钻速的曲线变化。表 1-8 介质对摩擦系数的影响岩石岩石表面磨擦系数干燥用水湿润用泥浆湿润石灰岩0.35 0.400.33 0.380

15、.31 0.35白云岩0.38 0.420.36 0.480.34 0.38交结不强的尖角颗粒砂岩0.32 0.420.27 0.400.25 0.35交结不强的圆角颗粒砂岩0.22 0.340.20 0.300.17 0.25硬质砂岩0.43 0.480.43 0.450.40 0.43石英岩0.46 0.480.48 0.500.42 0.44花岗岩0.47 0.550.46 0.530.45 0.52无水石膏0.39 0.950.37 0.403室内测定法 可测量岩石硬度及摩擦系数的乘积,测定标准材料的磨损(如合金、截杆、圆盘等),或 作冲击磨损试验等。直接和间接测定法已用于硬合金和金刚

16、石钻进中。测量钻头完全磨损前的进尺的例子, 是用硬合金钻头,取进尺前后钻头重量差与进尺之比作为研磨性指标a(g加),如表1-9所示。钢杆磨损法测定岩石研磨性是比较简单的。在台钻夹头中夹持*8mm钢杆,钢杆为含碳 0.9%的优质高碳钢,H=250,不淬火。两端研磨,一头中心有4mm的孔,其深度为10 12mm。试验时,每端在岩石面上各磨10min,加压力150X9.8N。转数为400r/min(经常加水, 使温度低于220C)。取10min钢杆的磨耗量(10mg)作为岩石研磨性指标。按此指标的岩石研 磨性分类,见表 1-10。表1-9研磨性指标a(g/m)岩石灰岩白云岩安山岩含铁矿 粉砂岩灰绿岩

17、辉岩砂岩石研磨性0.20.40.93.84.24.34.95.0(10-3kg m-1)岩石辉长岩正长岩矽卡岩矽卡灰岩花岗岩碧玉岩角砾岩研磨性6.07.611.611.652.775.075.3(10-3kg m-1)目前,还没有从定量上对岩石研磨性做出详细分级,只能根据在生产实践中的感性概念 来划分研磨性的大小。一般常把研磨性划分成8级。如表 1-10所示。岩石研磨性越大,对切削具的磨损越严重,钻进时钻头的寿命就越低,以致影响钻进效 率和回次长度。所以在一般情况下,为提高钻进效率和延长钻头寿命,在钻进研磨性强的岩 石时,应采用较大压力和适当转速;而在钻进研磨性弱的岩石时,则应采用高转速和适当

18、的 压力。表 1-10 研磨性详细分级研磨研磨研磨代表岩石及矿物性等性程性指1极低90含刚玉岩石四、岩土的弹性、塑性脆性外力作用于岩石时,岩石发生变形。随后,载荷不断增加,变形也不断发展,最终导致 岩石破坏。岩石的变形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外力消除后岩石的外形和尺寸完全恢复原状,这种 变形称为弹性变形;另一种是外力消除后岩石的外形和尺寸不能完全恢复而产生残留变形, 这种变形称为塑性变形。岩石从变形到破坏可能有三种形式:如破坏前不存在塑性变形,则这种破坏称脆性破坏, 呈脆性破坏的岩石称脆性岩石;如破坏前发生大量塑性变形,则称塑性破坏。呈塑性破坏的 岩石称塑性岩石;如先经弹性变形,然后塑性变形,最

19、终导致破坏,则称为塑脆性破坏,呈 塑脆性破坏的岩石称塑脆性岩石。众所周知。岩石的矿物组成和结构比较复杂,所以岩石不是理想的弹性固体,故其变形 不可能完全恢复。但在某种变形的情况下,大部分岩石在破坏以前都存在着一段弹性应变, 也就是说,岩石通常接近于弹性脆性体。一般常用弹性模量E和泊松比来表示岩石的弹性。表1-11列出常见岩石的弹性模量E 和泊松比值。表1-11常见岩石的弹性模量E和泊松比“值岩石种类弹性模量E/x104MPa泊松比卩岩石种类弹性模量E/x104MPa泊松比卩闪长岩10.1021 11.75650.260.37细砂岩2.79004.76220.150.52细粒花岗岩8.12018

20、.20650.240.29中砂岩2.57824.03080.100.22斜长花岗岩6.10877.39840.190.22中灰岩2.40563.82960.180.35斑状花岗岩5.49385.75370.130.23石英岩1.7946 6.93740.120.27花岗闪长岩5.56055.83020.200.23板状页岩1.7319 2.1163-石英砂岩5.31055.86850.120.14粗砂岩1.6642 4.03060.100.45片麻花岗岩5.08005.41640.160.18片麻岩1.4043 5.51250.200.34正长岩4.83875.31040.180.26页岩1.

21、2503 4.11790.090.35L_L UU片岩4.32987.01290.120.25大理岩0.9620 7.48270.060.35玄武岩4.13669.62060.230.32炭质砂岩0.5482 2.07810.080.25安山岩3.84827.69650.21 0.32泥灰岩0.3658 0.73160.300.40绢云母页岩3.3677-石膏0.1157 0.76980.30花岗岩2.98236.10870.170.36在地质钻探和石油钻井中,通常利用压头静压入时所得到的载荷侵深曲线来确定岩石的塑性系数K,并按塑性系数把岩石分为6级:脆性岩石属第1级;塑脆性岩石属于第25级;

22、 塑性岩石和孔隙度大的岩石属第6级(见表 1-12)。表 1-12 岩石按塑性系数的分级岩石类别脆性塑脆性塑性低塑性高塑性级别123456塑性系数 K11 223344568岩石强度相同时,岩石硬度与其它指标的对比,见表 1-13表 1-13 岩石强度相同时,岩石硬度与其它指标的对比岩石强度/MPa压人硬度/MPa塑性系数 K研磨性抗压抗拉正长岩-玢岩150203950715.0磁铁矿1402433001.95.7磁铁矿1501928002.10.6凝灰岩1602141402.419.5泥质灰岩14410l5003.510.0第三节岩土的可钻性及其分级一、概述岩石的可钻性就是在一定技术条件下钻

23、进岩石的难易程度也可以说是钻进时岩石抵抗 破碎的能力。岩石的可钻性是岩石在钻进过程中显示出来的综合性指标。它取决于许多因素其中主 要的是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钻进方法和钻进技术参数等。通常是在相同的钻进方法和相同 的钻进技术参数条件下,通过试验来确定。岩石可钻性分级在实际钻探生产中非常重要。它是合理选择钻进方法及相应的钻进工具 和钻进规程的依据,也是制定钻探生产定额、编制钻探生产计划的依据;同时也是对钻探 机台生产评定的客观依据。岩石可钻性的表示方法,目前尚不统一。不同部门因所用的钻进方法不同,采用了不同 的表示方式。例如,目前我国岩心钻探所采用的50年代由地质部确定的12级岩石分类表,是 根据

24、实际标定机械钻速所得到的。这种分类方法部分地反映了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更大程 度上反映了当时的钻进工艺与钻探设备的水平。随着技术工艺与设备水平的提高,钻进的机 械速度将不断提高,因而等级之间的比例也将改变。因此,这种根据标定所测得的机械钻速 来确定岩石分级的方法,只能反映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岩石的相对性质。具有一定的时间性。 应每隔一定时期进行修改。目前,在岩心钻探中衡量可钻性的指标有二:(1) 机械钻速:以每小时进尺米数为指标(指纯钻进时间);(2) 一次提钻长度:以每回次进尺数为指标。对软岩石来说,由于岩心的采取而受到限 制;对硬岩石来说,该指标主要是指钻头在孔底的工作寿命。我国岩心钻探采用的

25、是12级岩石分类,如表 1-15所示。目前,金刚石钻进已普遍推广, 因此,制订出了金刚石钻进的岩石分级(见表 1-16,表 1-17,表 1-18)。二、岩石的可钻性划分地质勘探钻进工作中,经常用以下方法来划岩石的可钻性级别。1刻划对比法刻划对比法是比较粗略的,但操作简单易行。具体指标如下:大拇指甲:刻划13级的岩石矿物;(2) 铁刀:刻划34级的岩石矿物;(3) 普通钢刀:刻划45级的岩石矿物;(4) 锉刀:刻划56级的岩石矿物;(5) 合金刀:刻划78级的岩石矿物。2岩石力学性质进行分级按岩石力学性质进行分级是采用单一的岩石力学性质来划分岩石的可钻性级别。如按压 入硬度值把岩石分成6类12

26、级(表 1-6),也可据摆球的回弹次数(岩石动力硬度)把岩石分成 12级(表 1-14)。表 1-14 按摆球硬度计的回弹次数对岩石的可钻性分级表岩石级别23456789101112回弹次数125294454647484941253按机械钻速分级按机械钻速分级的方法。是在规定的设备、工具和技术规范条件下进行现场实际钻进, 以所得的纯钻进速度作为岩石可钻性的分级指标。同时,考虑到由于岩石的研磨性造成的钻 进速度逐渐降低,使回次钻进长度缩短,故在分级指标中,一并列入回次长度值作为辅助性 指标。 我国自1958年以来所采用的岩石分级表就是在大量实际钻进资料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得 出来的(表 1-15)。

27、它与钻探生产定额等指标的一致性较好,对促进钻探生产曾起到了积 极的作用。表 1-15 1958 年以来所采用的岩石分级表岩岩石类别代表性岩石可钻性/mh-1回次长度石/m级I松软松散的 松软松散的 软的次生土、壤土、矽藻土7.502.80II黄土;粘土、冰4.002.40III风化变质的页岩、千枚岩、泥灰岩、褐煤、烟煤2.452.00W较软的叶岩类、较致密泥灰岩、岩盐、火山凝灰岩1.601.70V稍硬的泥质板岩、细粒石灰岩、蛇蚊岩、纯橄榄岩、无烟 煤 微矽化石灰岩、千枚岩、石英云母片岩、辉长岩1.151.50中等硬度0.821.30中等硬度矽质石灰岩、石英二长岩、含长石石英砂岩、角闪石斑岩、玢

28、岩0.571.10训硬的矽卡岩、千枚岩、微风化的花岗岩0.380.85IX硬的高矽化的石灰岩、粗粒的花岗岩、矽化凝灰岩0.250.65X坚硬的细粒花岗岩、花岗片麻岩、坚硬的石英伟晶岩0.150.50XI坚硬的刚玉岩、石英岩、含铁碧玉岩0.090.32XH最坚硬的未风化致密的石英岩、碧玉岩、燧石0.050.16随着技术条件(设备.钻进方法与工具等).技术水平(钻进规程参数的最佳配合.冲洗介质 性能及工人操作水平等)的改变,各类岩石的实钻指标(可钻性等级)的绝对值和相对关系都会 发生变化。特别是绳索取芯钻进方法的普及和反循环连续取芯钻进方法的出现,使原分级表 中的回次长度指标基本失去意义。因此:岩

29、石可钻性按纯钻进速度的分级表,每隔几年就要 进行一次修订。原地质矿产部曾制定了适合于金刚石钻进的岩石可钻性分级表,如表 1-16 所列。4微钻法采用模拟的微型孕镶金刚石钻头,按一定的规程,对岩心进行钻进试验。我国原地质矿 产部的规范是以微钻的平均钻速作为岩石可钻性指标,其分级情况如表 1-17所列。而原石 油部1987年颁布的岩石可钻性分级办法是用微钻在岩样上钻三个孔深2.4mm的孔,取三个孔 钻进时间的平均值为钻时t,对下式的结果取整后作为该岩样的可钻性级别Kd据此值可把 各油田地层的可钻性分成10个等级,等级越高的岩石越难钻。K log td2表 1-16 金刚石钻进的岩石可钻性分级表岩石

30、级钻进时效(m/h)代表性岩石举例别金刚石硬合金143.90粉砂质泥岩,碳质页岩,粉砂岩,中粒砂岩,透闪岩,煌斑岩52.903.602.50硅化粉砂岩,滑石透闪岩,橄榄大理岩,白色大理岩,石英闪长玢岩,黑色片岩62.30 3.102.00黑色角闪斜长片麻岩,白云斜长片麻岩,黑云母大理岩,白云岩, 角闪岩,角岩71.90 2.601.40白云斜长片麻岩,石英白云石大理岩,透辉石化闪长玢岩,混合岩 化浅粒岩,黑云角闪斜长岩,透辉石岩,白云母大理岩,蚀变石英 闪长玢岩,黑云角石英片岩81.50 2.100.80花岗岩,矽卡岩化闪长玢岩,石榴石矽卡岩,石英闪长玢岩,石英 角闪岩,黑云母斜长角闪岩,混合

31、伟晶岩,黑云母花岗岩,斜长闪 长岩,混合片麻岩91.10 1.70混合岩化浅粒岩,花岗岩,斜长角闪岩,混合闪长岩,钾长伟晶岩,橄榄 岩,斜长混合岩,闪长玢岩,石英闪长玢岩,似斑状花岗岩,斑状 花岗闪长岩100.80 1.20硅化大理岩,矽卡岩,钠长斑岩,斜长岩,花岗岩,石英岩,硅质 凝灰砂砾岩110.500.90凝灰岩,熔凝灰岩,石英角岩,英安岩120.60石英角岩,玉髓,熔凝灰岩,纯石英岩表 1-17 按微钻的平均钻速对岩石可钻性分级表岩石级别3456789101112微钻钻速216135855334213314209685(mm/min)2592151348452135破碎比功法用圆柱形压头作压入试验时,可通过压力与侵深曲线图求出破碎功,然后计算出单位接触面积破碎比功AS根据破碎比功法是对岩石进行可钻性分级的方法,如表1-18所列。表 1-18 按单位面积破岩比功对岩石可钻性分级表岩石级别12345678910破碎比功AS2.52.55.01015203030508080(N ml cm2)5.01015205012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