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基本知识
《教育技术基本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技术基本知识(3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教育技术基本知识教育技术基本知识松山进修校松山进修校 李淑芳李淑芳第一部分 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水平测试简介 一、测试目标与形式 测试以标准为依据,以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规范应用为目的,旨在提高广大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最终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测试方式为机考,答卷及评分均在Windows平台上(分科目)进行,承担不同教学任务的教师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考自已熟悉的科目。试题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下,以“任务导向”方式展开,试卷内容包括教育技术基本知识、教案设计、资源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反思)五个部分。每份试卷均为28题,题型以单选题为主,部分试题配有少
2、量的多选题,满分为100分。测试时间为60分钟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水平测试简介 二、测试学科分类与对应的测试对象(图)序号科目编号对应学科测试对象1T101小学语文小学语文教师2T102小学数学小学数学教师3T103小学英语小学英语教师4T104小学科学(自然)小学科学(自然)教师5T105小学品德、生活与社会小学品德、生活与社会教师6T106小学音乐小学音乐教师7T107小学美术小学美术教师8T201中学语文初、高中语文教师9T202中学数学初、高中数学教师10T203中学英语初、高中英语教师序号科目编号对应学科测试对象11T204中学物理初、高中物理教师12T205中学化学初、高中化学教师13
3、T206中学生物初、高中生物教师14T207中学地理初、高中地理教师15T208中学思想政治初、高中思想政治教师16T209中学历史初、高中历史教师17T210中学音乐初、高中音乐教师18T211中学美术初、高中美术教师19T212信息技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20T213体育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水平测试简介 三、测试要求与内容参加测试的中小学教师应当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并参加过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或由教育主管部门认可的其他相关培训具体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教育技术的相关概念和意义。2、了解教学过程的基础知识,理解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并予以应用3、了解教学资源的基础知
4、识,掌握数字教学资源的获取、存放与整合应用的方法。4、了解教学评价的基础知识,理解并掌握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二)过程与方法1、能在给定的教学环境下,针对给定的教学内容,有效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完成教学设计方案。2、能根据教学设计方案合理选择和利用已有的数字教学资源。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水平测试简介 3、能正确选择和使用教学媒体实施教学设计方案。4、能用教育评价的有关知识,选择恰当的方法对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正确认识教育技术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并具有进一步学习和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2、能在教学实践中应用教育技术,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3、能够遵循和传授与技
5、术应用有关的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意识。第二部分 教育技术基本知识及相关理论 “基本知识”是指中小学教师必须了解和掌握的关于教育技术的基本知识,包括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基本理论和应用方式等内容。一、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1)教育技术的定义 AECT(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94定义: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标准中的定义:教育技术是指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AECT94定义与定义与标准标准中的定义有以下区别和联系:中的定义有以下区别和联系:1)两者研究对象侧
6、重点有所不同:AECT94的研究对象是侧重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而标准标准定义定义的研究对象是侧重于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侧重教与学的双边活动。2)标准定义中明确了追求的目标:实现教育教学最优化而前者没有。3)范畴相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 4)手段相同:标准定义中,明确提出运用“技术”,显然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应用于教育才称得上是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技术的培训几乎都涉及到以上相关技术的学习,前者虽未提及但从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情况看,将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已是事实。(2)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联系与区别 教育技术必须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但它并不等同于信息技术 教育技术中所
7、指的技术包括有形技术(物化形态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和智能技术(观念形态)两大类。有形技术主要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运用的物质工具,它通过黑板、粉笔等传统教具,或者幻灯、投影、视听器材、计算机、网络、卫星等各种教育教学体表现出来,既包括传统媒体也包括现代媒体。智能技术既包括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过程中运用的技巧、策略、方法,又包括其中所蕴含的教学思想、理论。信息技术是指一切能够扩展人类有关器官功能的技术。主要是指与信息的产生、获取、表征、传输、变换、识别和应用有关的科学技术。应用在教育领域中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视听技术、数字音像技术、卫星电视广播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技术和虚拟技术。
8、(3)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建构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的优化。信息技术并不能解决教学中的所有问题,也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用基于有形技术的方法来实现。设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需注意的问题 1)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 2)所选课题确实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在知识表征、资源获取、协作工具、情感激励工具中优势,以便于教学实施过程能够使学生有积极的情感体验、更广的认知范围和更深的认知深度。3)基于信息的环境可以对教学提供下列支持:创设真实情境,共享丰富的资源,快速灵活地获取信息,提供多种多样的交互方式,不受时空限制地进行协交流,支持学生自
9、主发现和自主探索。二、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的相关概念 教学设计:是指主要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作出具体安排的过程。学习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评价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习者特征是指影响学习过程有效性的学习者的经验背景。通过分析,可辨析学习者学习新的教学内容之前所具有的初始能力,这对确定教学起点和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具有重要意义。学习者特征分析关注学习者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分析主要包括学习者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和认知结构变量(知识结构中是否有便于新知学习和
10、吸收的旧知);与非智力因素有关的特征则包括学习兴趣、动机、情感、意志和性格等。认知结构变量:可利用性、可分辨性、稳定性教学目标 是对整门课程及各教学单元进行教学目标分析、以确定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在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进行教学目标分析的目的是要从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总教学目标出发,逐步确定出各级子 目标并画出它们之间的形成关系图。由形成关系图即可确定为达到规定的教学目标所需的教学内容。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进行教学目标分析的目的是确定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由于主题包含在教学目标所需的教学内容(知识点)之中,通过教学目标分析得出总目标与子目标的形成关系图,即意味着已经列出为达到该教
11、学目标所需的全部知识点,据此即可确定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实现教学目标的方式,具体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活动的程序、方法、组织形式以及相应的媒体等。教学过程中运用的策略多种多样 与获得认知学习结果有关的方法策略有:讲授法、启发式方法、先行组织者策略、演示法、谈话法、讨论法、操练法、实验法;与获得动作技能有关的方法策略有:示范模仿法、操练反馈法;与情感态度有关的方法策略有:直接强化法、间接强化法;与建构主义有关的方法策略有:支架式、抛锚式、随机通达式、问题解决式、研究式、协作式(协作式又可分为讨论式、辩论式、竞争式、角色扮演式等)教学策略教学策略的特征 1、目的性和适用性 2、共性
12、化与个性化 3、稳定性与灵活性 4、思想性与技巧性 媒体是指承载、加工和传递信息的介质或工具。当媒体被用于教学目的时,则被称为教学媒体。选择教学媒体的依据 1、教学目标 2、教学内容 3、教学对象(年龄)4、教学条件教学媒体 教学评价 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应用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并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教学评价的功能 诊断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教学功能和导向功能 教学评价依据不同标准进行划分 按评价基准的不同可分为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按评价功能的不同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按评价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 常用的评价工具
13、新课程评价理念的特点 相对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群体中建立基准(通常以该群体的平均水平作为这一基准),然后把该群体中的各个对象逐一与基准进行比较,以判断该群体中每一成员的相对优劣。为相对评价而进行的测验一般称作“常模参照测验”,它的试题取样范围广泛,测验成绩主要表明学生学业成绩或能力的相对等级。由于“常模”近似学生群体的平均水平,所以这种测验的成绩往往成正态分布。利用相对评价可以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便于比较个体学习成绩的优劣,这是其优点;不足之处是,基准会随群体的不同而变化,评价标准不能反映教学目标要求,因而不能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相对评价绝对评价 绝对评价是将教学评价的基准建立在被评价对象的群
14、体之外(通常是以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为依据来制定这一基准),再把该群体中每一成员的某方面的知识或能力与基准进行比较,从而判定其优劣。为绝对评价而进行的测验称为“标准参照测验”。它的试题取样范围较窄就是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要求的内容,测验成绩则直接反应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绝对评价的优点是可以直接鉴别各项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使每个被评价者清楚地看到自己与教学目标要求之间的差距,因而可为改进教学指明方向;缺点是不易分辨出学生之间在学习方面的真实差异。诊断性评价:也称“教学前评价”,一般是指在某项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的预测。通过这种预测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准备状况,
15、以判断他们是否具备实现当前教学目标所要求的条件,为实现因材施教提供依据 形成性评价是在某项教学活动过程中,为了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取得更佳的效果而不断进行的评价,它能用来及时了解阶断教学的结果和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因而可据此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从形成性评价采用的基准上看,它属于绝对评价,即用于判断前一段教学工作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评价主要是形成性评价。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来说,重视形成性评价比重视总结性评价更有实际意义。总结性评价:又称“事后评价”,一般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后,为了解教学活动的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学期末或学年末进行的各科考试、考核都
16、属于这种评价,其目的是检验学生学业是否最终达到了各科教学目标要求。总结性评价重视的是结果,借以对被评价者做出全面鉴定,区分出等级,并对整个教学活动的效果做出评定。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 定性评价是对评价材料做“质”的分析,运用的是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演绎、归纳等逻辑分析方法,分析结果是一种没有量化的描述性资料。定量评价则是对评价材料做“量”的分析,运用的是数理统计、多元分析等数学方法,从纷繁复杂的评价数据中提取出规律性的结论来。由于定量评价的方向、范围必须由定性评价来确定,所以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两者必须结合起来,互相补充,不可偏废。评价工具 无论是哪种评价方法,都需要使用一定的评价工具,即要有
17、一定的评价技术。常用的评价工具有:(1)教师自制的各科测验;(2)各类标准测验;(3)行为观察记录;(4)问卷法;(5)交谈法;(6)创作,作品分析;(7)技能实演;(8)实验报告、研究报告、考察报告;(9)个案分析;(10)各类奖惩。新课程评价理念的特点 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2.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4.强调参与和互动、自评与他评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5.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二)教学设计的基体流程 一般教学设计过程模式的基本组成部分序号模式的共同特征要素模
18、式中出现的用词1学习需要分析问题分析,确定问题,分析、确定目的2学习内容分析内容的详细说明,教学分析,任务分析3学习目标的阐明目标的详细说明,陈述目标,确定目标,缩写行为目标4学习者分析教学对象分析、预测,学习者寝能力评定5学习策略的制定安排教学活动,说明方法,策略的确定6教学媒体的选择和利用教学资源选择,媒体决策,教学材料开发7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试验原形,分析结果,形成评价,总结性评价,行为评价,反馈分析 七个基本组成部分中,还可以进一步抽取四个最基本的环节(要素),即分析教学对象、陈述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并实施)、开展教学评价。各种完整的教学设计过程都是在这四个基本要素(学习者、目标、
19、策略、评价)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所形成的构架形成的。教学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描述了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前端分析阶段,学习目标的阐明与目标检测题(或评价量表)的编制阶段,教学策略(包括媒体的选择与编制)的制定阶段,教学设计方案的实施及学习结果的评价阶段。传统教学设计 传统教学设计通常也称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主要面向教师的“教”,其主要内容是研究如何帮助教师把课备好、教好,其教育思想倾向于以教师为中心。优点: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对整个教学活动进程的监控,系统科学知识的传授,教学目标的完成,对于学生全面打好各学科知识基础是有利的。缺点: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容
20、易造成学生对教师、对书本、对权威的迷信,且缺乏发散思维、批判思维和想像力。建构主义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教育思想倾向于“以学生为中心”,特别是强调学习者的自主建构、自主探究、自主发现 优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缺点:忽视教学目标分析,忽视教师主导作用 的发挥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 是“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教学设计的一个有机结合,优势互补。既强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不仅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与创新能力的训练有利,对于学生健康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也是大有好处的。三、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是关于为人类学习的本质及其形成机制的心理学理论,着重说明
21、学习是怎样产生的,它经历怎样的过程,有哪些规律,学习的结果使学习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是外部的行为表现还是内部的心理结构,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等问题。四大流派: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 建构主义 行为主义:对于行为、技能、习惯的学习,是可行的 认知主义:对于结构良好的,学生必须掌握,具有明确目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是行之有效的 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识别某个人物的道德立场,分析文学作品,讨论某个人的政治观点,欣赏某一艺术作品,自由发表不同观点等,并且有的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创造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以及独立学习的能力,这时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教学方法显得不太适合,而需要采用人本主和建构主
22、义的方法学习理论概览理论名称主要观点适用情况对教学的指导作用对师生的要求行为主义桑代克与斯金纳学习是个体某些条件限制下产生的反应;个体习得的行为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侧重于学习的外部行为研究,对陈述性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学习有指导意义教师要观察学生行为变化,及时强化;支持程序教学设计对学习者的认知加工和学习环境的丰富程度都没有特别高的要求认知主义布鲁纳与奥苏贝尔学习是个体对事物经由认识、辨别、理解从而获得新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认识结构将发生改变比较适合那些需要进行较高认知加工的任务,如问题解决技术(原理或规则的演绎、推导与简单应用)等在教学实践中,强调要根据学生已有的心理结构,提供适当的
23、问题情境;支持信息加工式教学对学习者的认知加工能力有了较高的要求人本主义罗杰斯主张研究人的整体意识性、人的尊严、价值及其本性;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着眼于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和人格的自我实现对学生完善的个性和人格的培养;对个性强、性格孤僻的学生的教育重视合作学习和发挥学生主动性;重视学习动机、情意教育;支持双主式教学设计教师要有对自身职业和学生的热爱,要有责任心建构主义皮亚杰维果斯基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力图在更接近实际的情境学习中,以个人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建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个人理解的意义适合于非建构领域的复杂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即一些需要高认知加工的任
24、务,复杂问题的解决,认知策略的选择与调控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情境,设计合适的任务或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支持探究式学习活动设计学习者要有很强的认知技能及自我控制能力;学习环境能充分展示问题的复杂性,提供足够的材料、细致数据分析与操纵的工具等第三部分 教育技术应用的意义 一、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和实施国家课程标准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中,积极开发并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促进教育现代化,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信息化教育的特点:教材多媒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任务合作化,环境虚拟化,管理自动化。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和教学
25、改革。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特是学习方式的变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育技术为教育改革的实施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手段与理论支持。二、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 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是构成专业人才素质的主要部分,这三个方面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高低。教育技术是教师专业知识的必要组成部分,其中的教育学科知识包括教育技术中的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教育技术知识是教师专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教学技能、教学技巧、教育能力等都与教育技术有很大的相关性。第三部分 教育技术应用的意义 三、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是指能为类社会文明与进步创造出有价值的、前所未有的全新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创造性活动所必备的素质:创造性思维、丰富的知识、良好的意志品格及独特的能力。教育技术有利于创造的优势:教育技术的理论特征符合创造性思维的认识规律;教育技术实践活动与创造性思维的应用研究相一致 学生的创造性要靠创造型教师来培养,教师的教学理念、评价标准、师生关系等都对学生创造能力形成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三部分 教育技术应用的意义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